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6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滚筒式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是一种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 与喂入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收获机械中的脱粒装置一般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脱粒装置两类,其中全喂 入式脱粒装置是将整株作物送入进行分离,分离出的谷粒会和茎杆混杂在一起,因而需要专 用分离装置,所以联合收割机一般不采用;而半喂入式脱粒装置按作物沿脱粒滚筒运动的方 向又可分为切流式和轴流式。切流式脱粒装置, 一般分为纹杆滚筒式、钉齿滚筒式和双滚筒 式脱粒装置,对于收割常见谷物的联合收割机一般使用双滚筒式脱粒装置。其包括两个脱粒 滚筒,每个脱粒滚筒上有纹杆,每个脱粒滚筒的下方有脱粒四板。脱粒滚筒带动纹杆旋转 时,喂入的作物受到纹杆的冲击和纹杆与脱粒凹板的揉搓作用,脱落的作物籽粒通过脱粒凹 板的筛孔落下完成脱粒并与茎杆分离。而双滚筒中的第一个滚筒即前脱粒滚筒的转速较低, 把成熟得好、饱满易脱的作物籽粒先脱下来,并使其在前脱粒滚筒下方的脱粒凹板上尽可能 地先分离下来;未脱下的作物籽粒和茎杆一起进入转速较高、间隙较小的第二个滚筒即后脱 粒滚筒,使之完全脱粒,避免了初期早已脱下的作物籽粒再次受到高速滚筒的打击而造成破 碎。
但现有的双滚筒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即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其脱粒装置不能满足实 际的收割需要,受自然天气条件的限制较明显,尤其是受谷物干湿程度的影响较大,对难脱 粒的谷物和潮湿的谷物脱粒不净,对易脱的谷物和比较干燥的谷物脱粒过度,秸秆较碎,不 能很好的兼顾谷物在不同自然天气条件下的脱粒需求,存在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机械利用率 低,收割作业时间短的问题。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其解决了上述现 有技术之不足,提高了双滚筒脱粒式联合收割机的对于比较干燥、易脱的谷物以及比较潮 湿、难脱的谷物的适用性,增加了收割机的可作业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 喂入转换装置,包括机架、前脱粒滚筒、脱粒凹板、转换盘和喂入器;机架上安装有前脱粒滚筒,前脱粒滚筒的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相对前脱粒滚筒调节上下位置的脱粒凹板;前 脱粒滚筒上安装有纹杆,前脱粒滚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辐盘;两个辐盘的外侧分别有转换 盘,转换盘安装在前脱粒滚筒的轴上并能相对辐盘转动;转换盘的外缘均布有不少于两个的 喂入臂,每个喂入臂的外端安装有喂入器;转换盘上有固定螺孔,辐盘上有喂入定位螺孔和 脱粒定位螺孔;喂入器能够伸出至纹杆的外侧,转换盘通过固定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在喂入 定位螺孔上使喂入器保持伸出状态,喂入器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形成喂入间隙;旋转转换盘 能使喂入器收回至纹杆的内侧,转换盘通过固定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在脱粒定位螺孔上使喂 入器保持收回状态,纹杆与上移后的脱粒凹板形成脱粒间隙。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喂入器可包括喂入板、连接板和喂入轴;连接板的一端有长孔,喂入臂的端部固定 有导向轴并安装在长孔内;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长孔和导向轴安装在喂入臂上并能转动和沿长 孔移动,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辐盘上;每两个相对的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喂 入轴并能随连接板一起转动,每个喂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块的喂入板,喂入板的外缘 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之间形成喂入间隙。
上述喂入器可包括喂入板、连接板和喂入轴;喂入臂的端部有长孔,连接板的一端固定 有导向轴并安装在长孔内;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长孔和导向轴安装在喂入臂上并能转动和沿长 孔移动,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辐盘上;每两个相对的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喂 入轴并能随连接板一起转动,每个喂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块的喂入板,喂入板的外缘 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之间形成喂入间隙。
上述转换盘可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脱粒滚筒的轴上。
上述转换盘的外缘可均布有四个喂入臂。
上述喂入板的表面沿前脱粒滚筒的长度方向上可呈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转换盘带动喂入器移动,喂入器伸出纹 杆外侧时成为喂入装置,喂入器收回纹杆内侧时成为脱粒装置,既可对易脱谷物和较干燥谷 物进行一次脱粒,又可对难脱粒谷物和潮湿谷物进行二次脱粒,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适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作为喂入装置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作为脱粒装置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前脱粒滚筒,2为转换盘,3为脱粒凹板,4为纹杆,5为辐盘,6为前脱粒滚筒的轴,7为喂入臂,8为喂入板,9为固定螺孔,IO为喂入定位螺孔,ll为脱粒 定位螺孔,12为连接板,13为铰接轴,14为喂入轴,15为长孔,16为导向轴,17为轴承,A 为喂入间隙,B为脱粒间隙。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 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l、 2所示,该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包括机架、前脱粒滚 筒l、脱粒凹板3、转换盘2和喂入器;机架上安装有前脱粒滚筒l,前脱粒滚筒l的下方的机 架上安装有能够相对前脱粒滚筒1调节上下位置的脱粒凹板3;前脱粒滚筒1上安装有纹杆4, 前脱粒滚筒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辐盘5;两个辐盘5的外侧分别有转换盘2,转换盘2安装在前 脱粒滚筒的轴6上并能相对辐盘5转动;转换盘2的外缘均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喂入臂7,每个喂 入臂7的外端安装有喂入器;转换盘2上有固定螺孔9,辐盘5上有喂入定位螺孔10和脱粒定位 螺孔ll;喂入器能够伸出至纹杆4的外侧,转换盘2通过固定螺孔9和螺栓固定连接在喂入定 位螺孔10上使喂入器保持伸出状态,喂入器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3形成喂入间隙A;旋转转换 盘2能使喂入器收回至纹杆4的内侧,转换盘2通过固定螺孔9和螺栓固定连接在脱粒定位螺孔 ll上使喂入器保持收回状态,纹杆4与上移后的脱粒凹板3形成脱粒间隙B。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 /和改进
如附图l、 2所示,喂入器包括喂入板8、连接板12和喂入轴14;连接板12的一端有长孔 15,喂入臂7的端部固定有导向轴16并安装在长孔15内;连接板12的一端通过长孔15和导向 轴16安装在喂入臂7上并能转动和沿长孔15移动,连接板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13铰接在辐 盘5上;每两个相对的连接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喂入轴14并能随连接板12—起转动,每个喂 入轴14上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块的喂入板8,喂入板8的外缘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3之间形成 喂入间隙A。转换盘2相对辐盘5转动时,连接板12和喂入板8能够绕铰接轴13转动并使喂入板 8收回至纹杆4的内侧。
根据实际需要,喂入器可包括喂入板8、连接板12和喂入轴14;喂入臂7的端部有长孔而 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有导向轴并安装在长孔内;连接板12的一端通过长孔和导向轴安装在喂入 臂7上并能转动和沿长孔移动,连接板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13铰接在辐盘5上;每两个相对 的连接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喂入轴14并能随连接板12—起转动,每个喂入轴14上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块的喂入板8,喂入板8的外缘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3之间形成喂入间隙A。转换盘2 相对辐盘5转动时,连接板12和喂入板8能够绕铰接轴13转动并使喂入板8收回至纹杆4的内
如附图l、 2所示,转换盘2通过轴承17安装在前脱粒滚筒的轴6上。 如附图l、 2所示,转换盘2的外缘均布有四个喂入臂7。 如附图l、 2所示,喂入板8的表面沿前脱粒滚筒1的长度方向上呈波纹状。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对于易脱谷物和比较干燥的谷物只需进行一次脱 粒,因此本实用新型作为喂入装置使用,而联合收割机的后脱粒滚筒负责脱粒。如附图l所 示,首先,下移脱粒凹板3,使其不阻碍喂入板8的伸出,并调整至合适的喂入间隙A并保持 固定;接着,通过旋转转换盘2来调整转换盘2相对辐盘5的位置,使转换盘2上的固定螺孔9 对准喂入定位螺孔IO,此时,喂入板8伸出至所在的纹杆4外侧;最后,通过螺栓、固定螺孔 9和喂入定位螺孔10将转换盘2固定在辐盘5上。由于导向轴16和纹杆4限制了连接板12、喂入 轴14和喂入板8绕铰接轴13的旋转,喂入板8能够将作物喂入并传送至后方的后脱粒滚筒,喂 入功能得以实现。
对于难脱粒谷物和潮湿谷物进行两次脱粒分离,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作为脱粒装置使用, 联合收割机的前脱粒滚筒l和后脱粒滚筒同时负责脱粒。如附图2所示,首先,调整转换盘2 相对辐盘5的位置取掉连接固定螺孔9和喂入定位螺孔10的螺栓,然后推动喂入臂7,使转 换盘2相对辐盘5绕前脱粒滚筒的轴6转动,同时带动导向轴16绕前脱粒滚筒的轴6转动,导向 轴16同时沿长孔15移动和在长孔15内转动,连接板12连同喂入轴14、喂入板8开始绕铰接轴 13转动,致使喂入板8收回到所在的纹杆4的内侧;继续旋转转换盘2,直到使转换盘2上的固 定螺孔9对准脱粒定位螺孔11,通过螺栓、固定螺孔9和脱粒定位螺孔11将转换盘2固定在辐 盘5上;最后上移脱粒凹板3,调整至合适的脱粒间隙B后将脱粒凹板3固定好,纹杆4能够和 脱粒凹板3配合工作进行脱粒,脱粒功能得以实现。
经过测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转换为喂入装置对易脱谷物和比较干燥的谷物进行一次脱粒时具有喂入均匀,出草完 整性好,分离效果好,清选负荷小,脱粒干净并破碎少的特点;
转换为脱粒装置对难脱粒和潮湿的谷物进行两次脱粒时具有脱粒干净,破碎少,出草
完整性好,清选干净,适应潮湿能力强的特点。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露水时可连续作业,与传统双滚筒式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 置相比,在同等天气条件下,每天可增加3小时以上作业时间,有效地解决了因潮湿脱粒不 净和后熟期脱粒过度的问题,小麦总损失率不大于百分之一点五,脱净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 五,优于现有行业标准。
权利要求1、一种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前脱粒滚筒、脱粒凹板、转换盘和喂入器;机架上安装有前脱粒滚筒,前脱粒滚筒的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相对前脱粒滚筒调节上下位置的脱粒凹板;前脱粒滚筒上安装有纹杆,前脱粒滚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辐盘;两个辐盘的外侧分别有转换盘,转换盘安装在前脱粒滚筒的轴上并能相对辐盘转动;转换盘的外缘均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喂入臂,每个喂入臂的外端安装有喂入器;转换盘上有固定螺孔,辐盘上有喂入定位螺孔和脱粒定位螺孔;喂入器能够伸出至纹杆的外侧,转换盘通过固定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在喂入定位螺孔上使喂入器保持伸出状态,喂入器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形成喂入间隙;旋转转换盘能使喂入器收回至纹杆的内侧,转换盘通过固定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在脱粒定位螺孔上使喂入器保持收回状态,纹杆与上移后的脱粒凹板形成脱粒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 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入器包括喂入板、连接板和喂入轴;连接板的一端有长孔,喂入臂的 端部固定有导向轴并安装在长孔内;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长孔和导向轴安装在喂入臂上并能转 动和沿长孔移动,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辐盘上;每两个相对的连接板之间固定 连接有喂入轴并能随连接板一起转动,每个喂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块的喂入板,喂入 板的外缘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之间形成喂入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 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入器包括喂入板、连接板和喂入轴;喂入臂的端部有长孔,连接板的 一端固定有导向轴并安装在长孔内;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长孔和导向轴安装在喂入臂上并能转 动和沿长孔移动,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辐盘上;每两个相对的连接板之间固定 连接有喂入轴并能随连接板一起转动,每个喂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少于一块的喂入板,喂入 板的外缘与下移后的脱粒凹板之间形成喂入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 喂入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脱粒滚筒的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 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盘的外缘均布有四个喂入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 喂入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入板的表面沿前脱粒滚筒的长度方向上呈波纹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 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入板的表面沿前脱粒滚筒的长度方向上呈波纹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滚筒式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是一种双切流滚筒式联合收割机脱粒与喂入转换装置,其包括机架、前脱粒滚筒、脱粒凹板、转换盘和喂入器;机架上安装有前脱粒滚筒,前脱粒滚筒的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能够相对前脱粒滚筒调节上下位置的脱粒凹板;前脱粒滚筒上安装有纹杆,前脱粒滚筒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辐盘;两个辐盘的外侧分别有转换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转换盘带动喂入器移动,喂入器伸出纹杆外侧时成为喂入装置,喂入器收回纹杆内侧时成为脱粒装置,既可对易脱谷物和较干燥谷物进行一次脱粒,又可对难脱粒谷物和潮湿谷物进行二次脱粒,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适用性强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F12/20GK201355942SQ20092030078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
发明者妥建峰 申请人:妥建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