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培养皿的封口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60mm 90mm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配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的植株。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也是转基因技术及细胞融合技术发展的基础。采用玻璃培养皿进行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培养皿的封口是影响愈伤组织良好生长及污染率降低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使用的封口方法——
封口膜(胶)封口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污染率,提高愈伤组织培养效率, Upamfihn封口膜价格昂贵,培养成本高,_mrafilm封口膜粘性大,操作时易粘贴工作台面、培养箱体及尘埃等,粘在被封口的玻璃培养皿上也不易被剥离清除,因此不能有效降低污染率和提高玻璃培养皿的再利用率。/^ra/ih封口膜遇高温极易破损,封口操作比较麻烦,增大操作难度。在大批量愈伤组织培养中,这种封口方法的不便性显得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开发愈伤组织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快速有效的封口方法,降低愈伤组织培养污染率,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是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一直以来有待解决的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及污染率的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用普通保鲜膜对60mm 90mm玻璃培养皿进行封口,操作步骤如下
(a)用手术刀垂直于普通保鲜膜卷的长度方向将其切割成宽度2 3 cm的环状圈,置于超净工作台面上消毒灭菌;
(b)取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60mm 90mm玻璃培养皿,用步骤(a)中消毒灭菌后的普通保鲜膜密封盖口,密封时,将保鲜膜紧贴压玻璃培养皿底部需密封的盖口,旋转玻璃培养皿2圈后,轻拽保鲜膜将其扯断即可完成玻璃培养皿的封口。其中,优选步骤(a)中将普通保鲜膜切割成宽度2 cm的环状圈密封60mm玻璃培养皿效果较好。将普通保鲜膜切割成宽度3 cm的环状圈密封90mm玻璃培养皿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材料成本低、易获得
由于普通保鲜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非常普遍,不会出现因材料来源单一,不易获得而影响组培工作。且普通保鲜膜价格便宜,60mm 90mm玻璃培养皿封口用量少,一卷普通保鲜膜可封350 400个60mm 90mm玻璃培养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组培成本。
2、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及污染率
由于普通保鲜膜没有粘性,在封口时,不会粘结操作工作台面、实验室及培养箱的尘埃;封口后,也不会由于封口膜的粘性而粘结于其它实验器材上,在观察实验结果或挪动玻璃培养皿时造成封口膜的破损,从而降低了污染的可能性及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有效保证愈伤组织的良好生长。3、操作简便、便于观察组培结果和提高玻璃培养皿的再利用率
用手术刀可以很容易将普通保鲜膜卷裁成所需宽度圈剥离作为封口膜带,操作时膜带紧贴压玻璃培养皿底部边缘,将玻璃培养皿转动两圈即可封口,此时封口成功的玻璃培养皿不但外观整洁干净,更不会因为挪动玻璃培养皿时造成培养皿封口的破损,因此非常便于观察组培结果。培养结束后,也很容易从玻璃培养皿底部剥离封口的普通保鲜膜,不会因粘在玻璃培养皿上清洗不掉而降低培养皿的再利用率。4、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用普通保鲜膜封口的90mm玻璃培养皿,其培养的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较快。实验发现, 第12 d时,愈伤组织直径比开始继代时增大近2倍。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和污染率均比较低, 多数呈浅黄绿色、颗粒明显、较疏松。因此用普通保鲜膜封口可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有利于以愈伤组织为基础材料的玻璃培养皿组织培养。本方法与传统的不封口和用mrafilm封口膜(胶)封口方法相比较,在促进愈伤组织生长、降低愈伤组织褐化率及污染率的基础上,不但操作简便,便于观察组培结果,还可提高玻璃培养皿的再利用率,并能节省组培成本。不封口法,植物愈伤组织接入玻璃培养皿培养基后盖上培养皿盖,直接放入培养箱培养,虽然不需要任何封口膜,能节约操作时间和培养成本,操作也便利,但会造成大量愈伤组织褐化、被污染,使愈伤组织难以正常生长,导致愈伤组织的严重损失。用parafilm封口膜(胶)封口,虽然愈伤组织也可以正常生长,但和普通保鲜膜封口相比,由于粘性较大,操作时易粘操作台面以及培养箱和实验室的尘埃;实验观察时由于挪动玻璃培养皿时易造成培养皿封口处破损;实验结束时不易从玻璃培养皿底部剥离干净,高温条件下该现象更为明显,遇高温极易破损等因素,提高了愈伤组织培养操作的难度及污染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其为进口膜,价格是普通保鲜膜的上百倍,增加了组培成本;来源渠道单一,不易获得,易影响到实验进度。而用普通保鲜膜进行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培养皿封口,以上的不利因素基本都可以解决。用普通保鲜膜封口的玻璃培养皿,明显降低了愈伤组织培养中普遍存在的愈伤组织褐化、污染问题,从而保证愈伤组织的正常生长。以生长2 3个月的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Longdong)优质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通过用parafilm封口膜(胶)(处理A) 和普通保鲜膜(处理B)两种方法封口培养皿,以不封口为对照的实验结果(表1)可知用普通保鲜膜封口培养的愈伤组织,培养12 d后,污染率为11%,比对照低67 %;褐化率为15 %, 比对照低48 %;与parafilm封口膜(胶)处理相比,褐化率和污染率分别降低了 12.7 %和 11 %,并且污染率与培养8 d时的一致,可见用普通保鲜膜封口方法封口基本不会因观察组培结果挪动玻璃培养皿而造成封口处破损,增大污染率。也不易粘在玻璃培养皿上,易从培养皿上一次完全剥离,使操作简便化,培养结束后的玻璃培养皿易清洗,增加了培养皿的再利用率。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培养成本。
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普通保鲜膜对 60mm 90mm玻璃培养皿进行封口,操作步骤如下(a)用手术刀垂直于普通保鲜膜卷的长度方向将其切割成宽度2 3 cm的环状圈,置于超净工作台面上消毒灭菌;(b)取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60mm 90mm玻璃培养皿,用步骤(a)中消毒灭菌后的普通保鲜膜密封盖口,密封时,将保鲜膜紧贴压玻璃培养皿底部需密封的盖口,旋转培养皿2 圈后,轻拽保鲜膜将其扯断即可完成培养皿的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密封60mm玻璃培养皿时,将普通保鲜膜卷的长度方向将其切割成宽度2 cm的环状圈;用于密封90mm玻璃培养皿时,将普通保鲜膜卷的长度方向将其切割成宽度3cm的环状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用保鲜膜对60mm~90mm玻璃培养皿进行封口,操作步骤如下(a)用手术刀垂直于普通保鲜膜卷的长度方向将其切割成宽度2~3cm的环状圈,置于超净工作台面上消毒灭菌;(b)取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60mm~90mm玻璃培养皿,用步骤(a)中消毒灭菌后的普通保鲜膜密封盖口,密封时,将保鲜膜紧贴压玻璃培养皿底部需密封的盖口,旋转培养皿2圈后,轻拽保鲜膜将其扯断即可完成封口。本发明的愈伤组织培养使用的60mm~90mm玻璃培养皿封口方法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材料成本低,易获得,能有效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及污染率,便于观察组培结果和提高培养皿的再利用率。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217547SQ20111014716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
发明者师尚礼, 曹文侠, 李玉珠, 白小明, 祁娟, 赵桂琴, 陶茸 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