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及应用。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有716种(张成良等,植物病毒分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83),也有的文献认为在1000种以上。植物病毒危害单子叶、双子叶等多种植物和微生物,分布十分普遍,常见的栽培植物每种作物都有一种至多种病毒危害,危害仅次于真菌病害。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传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及一些酶的活性,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还造成寄主植物的死亡,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如小麦黄矮病,1951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现已成为世界性病害,60年代初开始在陕西危害,1960、1964、1966、1970、1973、 1978、1980、1999年在我国北方麦区流行危害,平均年减产30%,个别达到60%。在我国危害突出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黄矮病、水稻黄矮病、小麦黄叶病、马铃薯退化病、番茄、油菜和大白菜花叶病、小麦丛矮病、玉米条纹花叶病、小米红叶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烟草花叶病、甜菜黄化病、大豆花叶病、苹果锈果病、苹果花叶病、柑桔黄龙病、瓜类花叶病和花生丛枝病等。植物病害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控制、减轻或消灭植物病毒的危害已经成为全人类密切关注的问题。化学防治植物病毒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农本低、使用方便和抑制病毒谱广等诸多有点。大量的事实表明植物病毒化学防治剂和杀菌剂一样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植物病毒化学防治剂的防治谱相当广泛,然而从实际生产中看,化学防治剂对植物病毒的防治效果通常在30 70%之间,并且大多数为生物性与化学类的复配剂型。其主要成分是病毒复制抑制剂、钝化物质、防卫反应激发子及植物生理活性调节物质等一类混配物。病毒复制抑制剂主要使用盐酸吗啉胍、病毒唑、宁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等。然而植物细胞最外层有以纤维素为材料构成的细胞壁,足以抵抗病毒的侵入,因而植物病毒的特点之一是必须通过寄主的伤口方能侵入。在自然界中,植物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和螨类。已知大约有400种昆虫可传播200种以上的病毒, 其中以叶蝉和蚜虫最为主要,仅桃蚜就能传播约70种病毒。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病毒防治药剂,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分析,提供一种具有杀虫活性和抗植物病毒活性的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用于制备杀虫剂和抗植物病毒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的化合物
权利要求
1. 一种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通式(I)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X为碳碳单键或碳碳双键,当X-X是碳碳双键时,双键的构型为反式、顺式或顺反混合;当X-X是碳碳单键时,该化合物为氢化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的应用,作为杀虫剂用于防治同翅目和蝉螨目。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的应用,作为抗植物病毒剂用于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以及防治烟草、粮食、蔬菜、豆类作物的病毒病。
全文摘要
一种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的化合物,式中R和R1是1-12碳烷基、碳烯基、碳炔基或取代苄基;R2是1-6碳烷基、碳烷氧基、碳烷胺基、碳烷硫基、取代苄氧基、卤素、羟基、氰基、硝基或羧基;当X-X是碳碳双键时,双键的构型为反式、顺式或顺反混合;当X-X是碳碳单键时,该化合物为氢化阿魏酸苯乙醇胺衍生物。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化合物对植物病毒和传播病毒的昆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作为杀虫剂,可防治同翅目和蝉螨目等害虫,作为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粮食、蔬菜、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
文档编号A01P7/04GK102503851SQ20111029562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崔灿, 李正名, 李永强, 王立钟, 赵卫光, 黄广英 申请人: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