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

文档序号:138916阅读:18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蔗(Saccharum. ssp)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植物。甘蔗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甘蔗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又决定着技术的实际应用。甘蔗是一种无性繁殖的作物,在生产上大多还是以种茎繁殖为主。虽然甘蔗的组培技术早已成熟,但生产上应用长期不足,在许多蔗区因生产技术落后还未能大面积的推广种植甘蔗组培苗,因此,在甘蔗健康种苗和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方面组培苗还未得到充分应用。甘蔗组织培养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组培苗移栽技术方面。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培苗的质量和组织培养的效率, 同时,也是组培苗推广应用于各蔗区的关键技术。一种简单、高效、快速的甘蔗组培苗移栽技术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本方法采用室外一次移栽甘蔗袋装组培苗的方法进行,减少了多级苗圃给组培生产带来的成本高和工作量大的问题,假植的甘蔗组培苗成活率达到90%-95%,假植的甘蔗小苗健壮,可直接移栽大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高效快速。目前本发明的相关技术还未见报道。一种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以袋装的甘蔗组培苗为材料,通过移栽苗床的铺设, 室外炼苗,小苗的清洗和消毒,小苗的栽种,薄膜和阴网的铺设,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1)移栽苗床的铺设在组培苗移栽前一周进行,在室外黄土或红壤土地上以 1.2m宽为一个单元,长度不限,用红砖将其两边围起来,两边以外往下挖宽0. 3m、深IOcm的排水沟,水沟可铺上红砖以方便栽苗及管理。单元地块中铺上40cm厚混合好的专用基质, 基质成分为40%黄土+40%甘蔗渣基质+20%河沙。用3%多菌灵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盖上薄膜,一周后备用。(2)驯化炼苗将袋装组培苗从无菌培养室移出,放置在步骤(1)中的盖有薄膜的苗床上炼苗一周,夏天须架阴网。(3)小苗的清洗和消毒将步骤(2)中的袋苗清洗干净,去掉部分死苗和黄叶,用 0. 5%的多菌灵浸泡lOmin,待种。(4)小苗的栽种将步骤(3)中的小苗定植于步骤⑴的苗床上,栽种约Icm深, 及时浇上定根水。(5)薄膜和阴网的铺设在苗床上架上小拱棚,薄膜盖于苗的上方两边着地,两端打开留通风口,阴网盖于薄膜外并将两端通风口盖上。
(6)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早期即栽种后一周时间内,每天早上打开阴网和薄膜浇水一次,栽种第一天及第三天用0. 5%的多菌灵各喷施一次。(7)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后期即栽种一周后可去薄膜,留下阴网,两天浇水一次;两周后去阴网,并施第一次肥0. 05%的复合肥为主,每周一次;每周剪苗一次;约20 天后可加施0. 1 0. 2%氮肥或复合肥。(8)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甘蔗组培苗移栽40天以上就可以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甘蔗组培苗移栽技术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室外移栽,而不是在温室内移栽,实现组培苗一次移栽,移栽过程短,节约人力物力,高效且成活率高。2)本发明将甘蔗组培苗假植于特定的基质中,基质成分为40%黄土+40%甘蔗渣基质+20%河沙,该基质既保证了组培苗假植的成活率,也适应带土移栽大田,保证大田移栽的成活率。3)本发明通过练苗、清洗消毒、盖膜、盖荫网等方法提高甘蔗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另外还通过剪苗、适时施肥等方法使甘蔗小苗根系生长良好,小苗健壮,提高甘蔗小苗移栽大田的成活率。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甘蔗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95%, 适合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内容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一甘蔗组培苗的高效移栽技术方法,以袋装的云蔗06-407甘蔗组培苗为材料,于5 月初进行移栽,按照如下步骤实施1)移栽苗床的铺设在组培苗移栽前一周进行,在室外黄土或红壤土地上以1. 2m 宽为一个单元,长度不限,用红砖将其两边围起来,两边以外往下挖宽0. 3m,深IOcm的排水沟,水沟可铺上红砖以方便栽苗及管理。单元地块中铺上40cm厚混合好的专用基质,基质成分为40%黄土+40%甘蔗渣基质+20%河沙。用3%多菌灵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盖上薄膜,一周后备用。2)驯化炼苗将袋装组培苗从无菌培养室移出,放置在步骤(1)中的盖有薄膜的苗床上炼苗一周,夏天须架阴网。3)小苗的清洗和消毒将步骤(2)中的袋苗清洗干净,去掉部分死苗和黄叶,用 0. 5%的多菌灵浸泡lOmin,待种。4)小苗的栽种将步骤(3)中的小苗定植于步骤⑴的苗床上,栽种约Icm深,及时浇上定根水。5)薄膜和阴网的铺设在苗床上架上小拱棚,薄膜盖于苗的上方两边着地,两端打开留通风口,阴网盖于薄膜外并将两端通风口盖上。6)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早期即栽种后一周时间内,每天早上打开阴网和薄膜浇水一次,栽种第一天及第三天用0. 5%的多菌灵各喷施一次。7)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后期即栽种一周后可去薄膜,留下阴网,两天浇水一次;两周后去阴网,并施第一次肥0. 05%的复合肥为主,每周一次;每周剪苗一次;约20 天后加施0. 15%氮肥或复合肥。8)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甘蔗组培苗移栽40天以上就可以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实施例二甘蔗组培苗的高效移栽方法,以袋装的云蔗05-51甘蔗组培苗为材料,于7月中旬进行移栽,按照如下步骤实施1)移栽苗床的铺设在组培苗移栽前一周进行,在室外黄土或红壤土地上以1. 2m 宽为一个单元,长度不限,用红砖将其两边围起来,两边以外往下挖宽0. 3m,深IOcm的排水沟,水沟可铺上红砖以方便栽苗及管理。单元地块中铺上40cm厚混合好的专用基质,基质成分为40%黄土+40%甘蔗渣基质+20%河沙。用3%多菌灵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盖上薄膜,一周后备用。2)驯化炼苗将袋装组培苗从无菌培养室移出,放置在步骤(1)中的盖有薄膜的苗床上炼苗一周,架设阴网。3)小苗的清洗和消毒将步骤(2)中的袋苗清洗干净,去掉部分死苗和黄叶,用 0. 5%的多菌灵浸泡lOmin,待种。4)小苗的栽种将步骤(3)中的小苗定植于步骤⑴的苗床上,栽种约Icm深,及时浇上定根水。5)薄膜和阴网的铺设在苗床上架上小拱棚,薄膜盖于苗的上方两边着地,两端打开留通风口,阴网盖于薄膜外并将两端通风口盖上。6)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早期即栽种后一周时间内,每天早上打开阴网和薄膜浇水一次,栽种第一天及第三天用0. 5%的多菌灵各喷施一次。7)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后期即栽种一周后可去薄膜,留下阴网,两天浇水一次;两周后去阴网,并施第一次肥0. 05%的复合肥为主,每周一次;每周剪苗一次;约20 天后加施0. 氮肥或复合肥。8)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甘蔗组培苗移栽40天以上就可以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采用袋装的甘蔗组培苗为材料,室外一次性移栽,通过移栽苗床的铺设,室外驯化炼苗,小苗的清洗和消毒,小苗的栽种,薄膜和阴网的铺设,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组培苗在苗床中假植约 40-50天即可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移栽苗床的铺设是在组培苗移栽前一周进行,在室外黄土或红壤土地上以1. 2m宽为一个单元,长度不限,用红砖将其两边围起来,两边以外往下挖宽0. 3m,深IOcm的排水沟,水沟铺上红砖以方便栽苗及管理;单元地块中铺上40cm厚混合好的专用基质,基质成分为40%黄土 +40%甘蔗渣基质 +20%河沙;用3%多菌灵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盖上薄膜,一周后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室外驯化炼苗是将袋装组培苗从无菌培养室移出,放置在盖有薄膜的苗床上炼苗一周,夏天须架阴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小苗的清洗和消毒是将甘蔗袋苗在清水中清洗干净,去掉部分死苗和黄叶,用0. 5%的多菌灵浸泡IOmin ;将经过清洗和消毒的甘蔗小苗定植于苗床上,栽种约Icm深,及时浇上定根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薄膜和阴网的铺设是在苗床上架上小拱棚,薄膜盖于苗的上方两边着地,两端打开留通风口,阴网盖于薄膜外并将两端通风口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是栽种后一周时间内,每天早上打开阴网和薄膜浇水一次,栽种第一天及第三天用0. 5%的多菌灵各喷施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是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是栽种一周后揭去薄膜,留下阴网,两天浇水一次;两周后去阴网,并施第一次肥0. 05% 的复合肥为主,每周一次;每周剪苗一次;约20天后可加施0. Γ0. 2%氮肥或复合肥。
全文摘要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方法,采用室外一次移栽的方法进行,减少了多级苗圃给组培生产带来的成本高和工作量大的问题。本方法以袋装的甘蔗组培苗为材料,通过移栽苗床的铺设,室外炼苗,小苗的清洗和消毒,小苗的栽种,薄膜和阴网的铺设,早期的浇水与用药管理,后期肥水管理和壮苗技术,移栽大田或推广应用。本发明可大大提高甘蔗组培苗的移栽成活效率,整个生产周期短,可直接将组培苗用于大田生产,具有高效、品质优、快速等特点,适合甘蔗组培苗的大规模和工厂化生产需要。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498912SQ20111037455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家勇, 吴才文, 吴转娣, 张敏, 昝逢刚, 李桂珍, 赵培方, 陈学宽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