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牧草的青贮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
技术背景
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是目前全球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牧草;主要因为苜蓿是一种高植物蛋白优质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家畜消化;目前,苜蓿的利用以晒制干草为主,但由于在干草调制过程中存在雨淋问题使干草品质下降,甚至发霉变质而丧失饲喂价值;所以人们会使用将苜蓿进行青贮的方法来保存苜蓿,青贮是把饲料草埋起来发酵,青贮的饲料草要与空气隔绝,产生有机酸,经久不坏,以减少养分的损失;苜蓿的青贮,由于苜蓿的一些特点使得苜蓿难以做一般的青贮,主要是因为苜蓿的含水量丰富、含糖量低、附着的乳酸菌少。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苜蓿难以青贮的特点,提供一种新型的苜蓿的青贮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首先,将需要青贮的苜蓿进行晾晒,其次,在晾晒好的苜蓿上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最后,将喷洒好甲酸和乙酸混合物的苜蓿存放在窖内,压实, 密封保存;
苜蓿在进行晾晒的时候,使其晾晒后的含水量在45% 55%之间,其最优含水量为 50% ;
在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之前,将晾晒好的苜蓿进行切碎再进行喷洒,且切割的长度为2cm 5cm,其最优长度为3cm ;
所述混合物中甲酸的纯度为42%、乙酸的纯度为36%,每千克苜蓿所用的甲酸为 3ml/kg、乙酸为;3ml/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操作简单,操作成本低,便于苜蓿的青贮,青贮效果好,保持了苜蓿内的营养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首先,将需要青贮的苜蓿进行晾晒,其次,在晾晒好的苜蓿上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最后,将喷洒好甲酸和乙酸混合物的苜蓿存放在窖内,压实, 密封保存;由于苜蓿的含水量丰富,且在苜蓿的收获期经常是雨水比较多的季节,所以在青贮之前,要对苜蓿进行晾晒,过多的水分,在随后的压实过程中,容易使养分流失,所以要进行晾晒;在苜蓿上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能够有效的保持苜蓿内的营养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值;将喷洒好甲酸和乙酸混合物的苜蓿存放在窖内,压实,密封保存,青贮效果好。
苜蓿在进行晾晒的时候,使其晾晒后的含水量在45% 55%之间,其最优含水量为50%,晾晒的时候,使苜蓿保持适中的水分含量,可以使得营养成分不会因为含水量过高,在压实的过程中,营养成分流失;也不会因为含水量过低,不易压实,容易造成霉菌滋生。
在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之前,将晾晒好的苜蓿进行切碎再进行喷洒,且切割的长度为2cm 5cm,其最优长度为3cm,切成不同长短的苜蓿,可以适合于不同的家畜食用,切割后的苜蓿,便于将苜蓿压实,装窑,排出苜蓿相互之间的空气,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所述混合物中甲酸的纯度为42%、乙酸的纯度为36%,每千克苜蓿所用的甲酸为 3ml/kg、乙酸为3ml/kg,添加甲酸和乙酸,可以抑制腐败菌和霉菌的活动,促使苜蓿青贮的正常发酵,青贮效果好,保证其能长期保存,经过试验表明,添加的甲酸的纯度为42%、乙酸的纯度为36%,每千克苜蓿所用的甲酸为3ml/kg、乙酸为3ml/kg,其效果最佳。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需要青贮的苜蓿进行晾晒,其次,在晾晒好的苜蓿上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最后,将喷洒好甲酸和乙酸混合物的苜蓿存放在窖内,压实,密封保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苜蓿在进行晾晒的时候, 使其晾晒后的含水量在45% 55%之间,其最优含水量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之前,将晾晒好的苜蓿进行切碎再进行喷洒,且切割的长度为2cm 5cm,其最优长度为 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甲酸的纯度为42%、乙酸的纯度为36%,每千克苜蓿所用的甲酸为3ml/kg、乙酸为;3ml/k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的青贮方法,首先,将需要青贮的苜蓿进行晾晒,其次,在晾晒好的苜蓿上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最后,将喷洒好甲酸和乙酸混合物的苜蓿存放在窖内,压实,密封保存;苜蓿在进行晾晒的时候,使其晾晒后的含水量在45%~55%之间,其最优含水量为50%;在喷洒甲酸和乙酸的混合物之前,将晾晒好的苜蓿进行切碎再进行喷洒,且切割的长度为2cm~5cm,其最优长度为3cm;所述混合物中甲酸的纯度为42%、乙酸的纯度为36%,每千克苜蓿所用的甲酸为3ml/kg、乙酸为3ml/kg;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操作简单,操作成本低,便于苜蓿的青贮,青贮效果好,保持了苜蓿内的营养成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值。
文档编号A23K3/03GK102511699SQ20111043132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方勇, 梅忠, 赵华, 邢承华, 陈雪 申请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