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2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苯噻菌胺,英文名称benthiavalicarb-1sopropyl,化学名称[[(6_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对卵菌纲真菌病有很好的活性,苯噻菌胺对疫霉病也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其孢子囊的形成及孢子囊的萌发在低浓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游动孢子的释放和游动孢子的移动没有作用。对葡萄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和十字花科霜霉病菌的田间试验结果相似。苯噻菌胺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正在研究中,苯噻菌胺对苯酰胺官能团有抗性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以及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官能团有抗性的瓜类霜霉病都有杀菌活性,推测苯噻菌胺与含有这些官能团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而且苯噻菌胺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氧化合成,对疫霉病菌原浆膜的功能没有影响。新型杀菌剂苯噻菌胺具有很强的预防、治疗、渗注活性和有很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冲刷性。田间试验中,苯噻菌胺在较低的剂量下依然能够有效的控制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葡萄和其他作物的霜霉病。苯噻菌胺与其他杀菌剂配成混剂,也能对这些病菌有非常好的药效。醚菌酯,英文名称kresoxim-methyl,是以天然抗生素stobiluronA为基础,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植物病害防治药剂。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在全球逐渐被建立一种新的杀菌标准。它对其它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害非常有效。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醚菌酯不仅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同时兼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其它常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黄瓜是一种在世界范围种植面积广泛的蔬菜品种,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期长、传播快,严重时期往往造成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品质和经济效益,开发其相关防治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杀菌组合物,达到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噻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的在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3,实际应用时配制成40%苯噻菌胺 醚菌酯悬浮剂和24%苯噻菌胺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两种农药制剂。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选用适宜的常用助剂,配制成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两种常用的农药剂型。配制悬浮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质量计1%_20%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皂角粉、月桂醇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洗衣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2%-30%分散剂,分散剂可以是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脂肪酸乙烷加成物磷酸盐、烷基酚聚乙烯醚磺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及其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余量为填料,填料可以是高岭土、白炭黑、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硅酸镁铝、尿素、树皮粉、硝酸铵、黄原胶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
口 o配制水分散粒剂时所用的助剂如下按质量计1%_20%润湿剂,润湿剂可以是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磺酸钠和铵盐、烷基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皂角粉、茶枯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_20%分散剂,分散剂可以是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NN0)、二辛基磺基琥珀酸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均聚物钠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_15%崩解剂,崩解剂可以是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_10%粘结剂,粘结剂可以是淀粉、明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环糊精、大豆卵磷脂、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按质量计1%_10%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是石油醚、可溶性淀粉、甲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醇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余量为载体,载体可以是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蒙脱石、硅藻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应用时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 有如下特点。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的两种有效成份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药剂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病害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3、本发明的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对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制剂实施例1 :配制40%苯噻菌胺 醚菌酯悬浮剂。称取10%苯噻菌胺、30%醚菌酯、3%农乳600#、3%农乳2201#、3%木质素磺酸盐、0. 2%黄原胶、4%乙二醇、0. 5%有机硅,加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40%苯噻菌胺 醚菌酯悬浮剂。制剂实施例2 :配制24%苯噻菌胺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称取苯噻菌胺6%,醚菌酯18%,木质素磺酸钠4%,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3%,氯化钠2%,可溶性淀粉1%,聚乙烯醇3%,硫酸铵5%,余量为高岭土。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24%苯噻菌胺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 :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作用测定。为进一步了解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作用类型,本发明人对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进行了大量的田间配方筛选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我们发现当苯噻菌胺、醚菌酯按照1:3的比例混配时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二者混配的使用,比单一剂型的使用防效明显得到提高,比其他复配比例的类型防治效果也存在极大的显著性。不同质量比的苯噻菌胺与醚菌酯混配组合物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案如下。将苯噻菌胺、醚菌酯分别按单剂及试验比例要求制成悬浮剂进行试验,单剂制剂使用量45克/亩,混合制剂使用量为20克/亩,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统一施药,施药后7天、14天调查实际防治情况。以此比较不同比例的配比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表1、苯噻菌胺、醚菌酯不同配比对黄瓜霜霉病实际防效比较。
序号__药剂__质量比 7d后防效(%) IM后防效(.
权利要求
1.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的在组合物中的质量份数比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实际应用时配制成40%苯噻菌胺 醚菌酯悬浮剂和24%苯噻菌胺 醚菌酯水分散粒剂两种农药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噻菌胺和醚菌酯杀菌组合物。该复配制剂有效成分由苯噻菌胺和醚菌酯组成,其最佳质量比为1:3。可制成40%悬浮剂和24%水分散粒剂兑水喷雾使用。通过生物测定表明,该复配制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按照该比例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使用量,节约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该复配类型,使用方便,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N47/12GK103053560SQ20121058753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朱刚, 王贵新, 刘鹏, 冷忠国, 陈佛祥, 王礼文, 张志伟 申请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