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0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苯醚菌酯的二元复配组合物。
背景技术
:苯醚菌酯(研发代号ZJ0712),化学名称为:2-[2-(2,5-二甲基笨氧基)-苯亚甲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曱氧基丙烯酸酯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该药剂对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都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尤其是对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用于瓜类、果树、蔬菜、小麦、烟草、花舟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在作物病害的防治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苯醚菌酯是新研发的药剂,目前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如杲长期单一施用苯醚菌酯单剂容易诱使病害产生严重的抗性。复配增效好的杀菌剂组合使用,可大幅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成本,从而避免病菌抗药性产生或延緩病菌抗性的产生速度。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组合物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能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并有益于延緩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活性成分为苯醚菌酯和p塞霉酮,其中苯醚菌酯与漆霉酮的重量比为50:1~1:50,优选比例为20:1~1:20。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纽_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0%,优选为1~30%。所述噻霉酮(beii7iothiazoli,e)为一种有机杂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破3坏病菌细胞核结构,干M^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其生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绿色环保等特点,对细菌、真菌性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梨黑星病、苹果疮痂病、柑橘炭疽病、葡萄黑疽病等多种病害。本发明的农药组合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和微乳剂。本发明的组合物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別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卵菌、子嚢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病原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适用于防治禾谷类、各种瓜果、蔬菜的作物病害,如瓜类霜霉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油菜菌核病、辣椒炭疽病、香蕉叶斑病、梨黑星病、柑橘炭疽病、芒果炭疽病,特别是防治作物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杲。2、本发明所用的苯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噻霉酮是有机杂环类化合物,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作用位点不同,无交互抗药性,相互混配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3、使用成本降低。药效提高后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剂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1、悬浮剂实施例按配方比例,将农药活性組分苯醚菌酯和噻霉酮、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成膜剂、载体或填料和部分水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湿法砂磨,制成半成品,分析后补水混合均匀过滤即获得成品。实施例1:11%笨醚菌酯噻霉酮悬浮剂98%笨醚菌酯(活性组分)1.02g95%、塞霉酮(活性组分)10.53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lg硅酸铝镁(增稠剂)lg乙二醇(抗冻剂)5g白炭黑(增稠剂)2g膨润土(增稠剂)2g水77.45g实施例2:21%苯醚菌酯瘗霉酮悬浮剂98%苯醚菌酯(活性组分)20.41g95%瘗霉酮(活性组分)1.0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lg白炭黑(增稠剂)2g膨润土(增稠剂)2g硅酸铝镁(增稠剂)lg乙二醇(抗冻剂)5g水67.54g2、可湿性粉剂实施例将农药活性组分苯醚菌酯和噻霉酮、助剂、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后再混合制得可湿性粉剂。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实施例3:51%苯醚菌酯.噻霉酮可湿性粉剂98%苯醚菌酯(活性组分)5L02g95%<塞霉酮(活性组分)1.05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g茶枯粉(分散剂)5g拉开粉(润湿剂)lg白炭黑(填料)lg凹凸棒土35.93g实施例4:80°/。苯醚菌酯.噻霉酮可湿性粉剂98%苯醚菌酯(活性组分)51.02g95%鐾霉酮(活性组分)31.58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2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g硅藻土10.4g3、微乳剂、水乳剂实施例按各组分配比,将苯醚菌酯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制得油相;将噻霉酮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再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或水相加入油4目中,6边加边搅拌,制得微乳剂或水乳剂。实施例5:1%苯醚菌酯噻霉酮微乳剂98%笨醚菌酯(活性组分)0.51g95%嚷霉酮(活性组分)0.53g二曱苯(溶剂)5g丙二醇(溶剂)5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乳化剂)8g十二烷基笨碌酸钩(乳化剂)3g水76.96g实施例6:10.5%苯醚菌酯.p塞霉酮水乳剂98%笨醚菌酯(活性组分)0.5lg95%瘗霉酮(活性組分)10.53gDMF(溶剂)5g二曱苯(溶剂)10g甘油(抗冻剂)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钧(乳化剂)5g水44.8g4、水分散性粒剂实施例将农药活性组分笨醚菌酯和p塞霉酮、助剂和填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然后加15-20%的水,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干燥设备(烘房或流化床)。实施例7:51%苯醚菌酯.p塞霉酮水分散粒剂98%笨醚菌酯(活性组分)1.02g95%瘗霉酮(活性组分)S2.63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g曱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15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g海藻酸钠(填料)5g陶土16.35g实施例8:30%苯醚菌酯.p塞霉酮水分散粒剂98%笨醚菌酯(活性组分)5.10g95%噻霉酮(活性组分)26.32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g茶枯粉(分散剂)2g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g膨润土59.58g应用实施例1、苯醚菌酯与噻霉酮复配对黄瓜霜霉病菌盆栽试验测定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菌(尸腦cfope謂。5p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11-2008》盆栽法。选取生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片真叶期黄瓜苗作为实验材料,每个处理选用5盆黄瓜苗,编号供试。取采自田间的黄瓜霜霉病叶片,用毛笔将病菌用无菌水洗下,配制成浓度为3><105个孢子嚢/毫升的孢子嚢悬浮液,喷雾接种于黄瓜苗叶面上(每处理IO毫升)。接种后保湿培养,24h后进行药剂处理,试验药剂参见表l。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5mL。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空白对照。喷雾后将黄瓜苗放入人工气候室中培养。7d后按照黄瓜霜霉病8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全部叶片并记载统计、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将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昭/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Q,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X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s()/供试药剂EC50)xlOO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xl00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CTC>120,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测定结杲见表1,苯醚菌酯与瘗霉酮在配比50:1-1:50之间,对黄瓜霜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0:1~1:20之间,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lt在200以上。表1苯醚菌酯与噢霉酮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盆栽试验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苯醚菌酯1:遙霉酮201.81102.2145.93222.54苯醚菌酯1:瘗霉酮101.62114.2048.39236.01笨醚菌酯1:p塞霉酮11.03179,6171.61250.81苯醚菌酯10:噻霉酮10.82225.6194.84237.89苯醚菌酯20:瘗霉酮10.85217.6597.30223.69笨醚菌酯30:噻霉酮11.16159.4898.17162.46笨醚菌酯50:p塞霉酮11.35137.0498.8913S.5S2、苯醚菌酯与噻霉酮复配对芒果炭疽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芒果炭疽病菌(Co〃"ofr/c/^mg/oeospon》/cfes),采自田间并经三次分离纯化。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2-2006》菌丝生长速率法。将芒果炭疽病菌用PDA培养基培养,待菌落刚长满培养皿时,用内径为7mm的打孔器从边缘打孔,打成的菌丝块用作接种体。分别取配好的药液5mL与定量的75mL灭菌培养基混合均匀,制成4个含药平板,以等量无菌水与培养基混合为对照。将菌丝块倒置接于平板中央,并于28。C培养箱内培养。7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菌落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7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菌落净生长量-处理组菌落净生长量)/对照组菌落净生长量]xl00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浓度(n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G,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7>式同应用实例1。结果(表2)显示,笨醚菌酯与p塞霉酮在配比50:1~1:50之间,对芒果炭疽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尤其在20:1~1:20之间,增效作用更明显,共毒系数在200以上。表2苯醚菌酯与噻霉酮复配对芒果炭疽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处理EC50(jxg/ml)ATITTI共毒系数(CTC)苯醚菌酯2.07100一一p塞霉酮4.8143.04一—苯醚菌酯l:漆霉酮503.6456.8744.15128.80笨醚菌酯l:瘗霉酮302.7974.1944.87165.34苯醚菌酯l:瘗霉酮202.2193.6745.75204.74苯醚菌酯l:p塞霉酮101.81114.3648.21237.20苯醚菌酯l:蓉霉酮11.15180.0071.52251.69苯醚菌酯10:噻霉酮10.91227.4794.82239.卯苯醚菌酯20:噻霉酮11.01204.9597.29210.66苯醚菌酯30:噻霉酮11.22169.6798.16172.85苯醚菌酯50:噻霉酮11.49138.9398.88140.50113、笨醚菌酯与P塞霉酮复配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1)实验处理本试验各药剂处理及用量按照表3,对照药剂分别是市售农药10%苯醚菌酯悬浮剂和1.5%嚷霉酮水乳剂,另设清水对照。(2)试验方法试验选择在历年霜霉病比较严重的黄瓜种植地块中进行,各处理的黄瓜长势、农药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基本一致。于霜霉病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每处理四个小区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在药前和第3次施药后7天调查霜霉病发病情况。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2林,每林调查全部叶片。计算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及防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3)试验结果如下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3)可以看出苯醚菌酯或漆霉酮单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1.71%、81.52%,而本发明实施例杀菌组合物在防效方面有显著提高,最低防效为88.27%,最高达到了96.44%,特别是苯醚菌酯与噻霉酮重量份数比为20:1~1:20(实施例1、2、4、5、6、8)时,防效提升尤为明显,对黄瓜霜霉病防效达到了93%以上,因此,从田间药效试验来看,笨醚菌酯与p塞霉酮复配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表3苯醚菌酯与噻霉酮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注ga丄/ha表示每公项的有效成分用量权利要求1、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组分为苯醚菌酯与噻霉酮。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苯醚菌酯与噻霉酮的重量比为50:11:50。3、根据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苯醚菌酯与噻霉酮的重量比为20:11:2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8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3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用于防治末谷类、果树及蔬菜发生的多种病害。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含有苯醚菌酯和噻霉酮,其中苯醚菌酯与噻霉酮重量比为50∶1~1∶50,活性组分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苯醚菌酯和噻霉酮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瓜果或蔬菜作物病害。文档编号A01N37/36GK101669486SQ20091020654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发明者建孔,张承来,曹明章,毕湘黔,郭东岳申请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