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5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壳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被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仔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且板栗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广西平乐、河北、山东、湖北、信阳罗山、信阳光山、信阳平桥区、陕西镇安等皆为著名的板栗产区。由于板栗良好的药用与食用价值,现在板栗已实现人工栽植和自动化及机械化加工。在板栗的自动化加工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板栗进行剥壳处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剥壳,耗时耗力,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为了实现机械化的自动剥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壳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壳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1、电机2、圆形刀盘3和圆柱形罩体4,所述电机2固定在所述基座I下方,所述电机2的轴穿出所述基座I后与所述刀盘3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刀盘3下表面绕轴设有多个刀架5,所述刀架5上固定有锯齿刀片6,所述锯齿刀片6沿同一方向斜向上从所述刀盘3对应的开口 14中穿出,所述刀盘3的下方绕轴设有旋转板7,所述刀盘3四周设有圆形围栏8,所述围栏8固定在所述基座I上,所述围栏8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罩体4的直径且略大于所述刀盘3的直径,所述罩体4套接所述围栏8,所述刀盘3位于所述罩体4内,所述罩体4顶部设有进料口 9,所述罩体4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根搅拌棒10,所述搅拌棒10位于所述刀盘3上方,所述罩体4底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出料口 11和废料口 12,所述出料口 11位于所述刀盘3上方且设有活动插门13,所述废料口 12位于所述刀盘3下方,相应的所述围栏8设有缺口。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架5的数量为3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锯齿刀片6与所述刀盘5的夹角为40° -5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锯齿刀片6与所述刀盘5的夹角为4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口 14的宽度为0.5_2cm。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旋转挡板7下沿与所述基座I的距离为0.5-lcm。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拌棒10的数量为3且平行于所述刀盘3设置。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拌棒10与所述刀盘3的距离为6-10c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壳装置,该装置采用旋转的平面刀盘设计自动化地实现了机械剥壳,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剥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形罩体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形刀盘与基座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电机、3圆形刀盘、4圆柱形罩体、5刀架、6锯齿刀片、7旋转板、8圆形围栏、9进料口、10搅拌棒、11出料口、12废料口、13活动插门、1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剥壳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1、电机2、圆形刀盘3和圆柱形罩体4。其中,电机2固定在基座I下方,电机2的轴穿出基座I后与圆形刀盘3的中心固定连接,圆形刀盘3下表面绕轴设有多个刀架5,刀架5上固定有锯齿刀片6,锯齿刀片6沿同一方向斜向上从圆形刀盘3对应的开口 14中穿出,如所有的锯齿刀片6都朝顺时针方向倾斜或者都朝逆时针方向倾斜。圆形刀盘3的下方绕电机2的轴设有旋转板7,该旋转板7可以是方形的钢板,该钢板固定在电机2的轴上且钢板的长度小于圆形刀盘3的半径。圆形刀盘3四周设有圆形围栏8,即圆形刀盘3的中心与圆形围栏8的中心重合,该圆形围栏8固定在基座I上,该圆形围栏8的上沿位于圆形刀盘3的下方。其中,圆形围栏8的直径略小于圆柱形罩体4的直径且略大于圆形刀盘3的直径,具体地,圆形围栏8的直径比圆柱形罩体4的直径小1-lOmm,圆形围栏8的直径比圆形刀盘3的直径大1-1Omm,且保证圆柱形罩体4的直径比圆形刀盘3的直径大1-1Omm,圆柱形罩体4套接围栏8,圆形刀盘3位于圆柱形罩体4内。圆柱形罩体4顶部设有进料口 9,圆柱形罩体4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根搅拌棒10,搅拌棒10位于圆形刀盘3上方,圆柱形罩体4底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出料口 11和废料口 12,出料口 11位于圆形刀盘3上方且设有活动插门13,废料口 12位于圆形刀盘3下方,对应的,圆形围栏8设有缺口。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形刀盘3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且开有多个长条型的开口,锯齿刀片6的刀刃从该开口中穿出。旋转板7保证剥壳得到的杂质可以从废料口 12出来。搅拌棒10用于搅拌圆柱形罩体4中的板栗保证每个板栗都可以通过圆形刀盘3去除表面的果壳。其中,出料口 11出来的包括板栗果仁和大的果壳,大的果壳经进一步处理后即可除去。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刀架5的数量为3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相应地,如图3所示,圆形刀盘5的开口的数量为3,相邻开口间的夹角为120°。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锯齿刀片6与圆形刀盘5的夹角为40° -5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锯齿刀片6与圆形刀盘5的夹角都为4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口 14的宽度为0.5-2cm,可以保证较细的果壳杂质可以通过开口 14通入圆形刀盘5下方,进而从废料口 12出来。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旋转挡板7下沿与基座I的距离为0.5-lcm。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拌棒10的数量为3且平行于圆形刀盘3设置,优选地,搅拌棒10通过圆柱形罩体4的中轴线,但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拌棒10也可以采用4根或者5根交错倾斜布置,只要能不停地搅动圆柱形罩体4中的板栗即可,保证每个板栗都能与圆形刀盘5接触实现剥壳。下面结合图1-3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剥壳装置的工作过程。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启动电机,并将活动插门13插好使板栗不能从出料口 11中出来,从进料口 9中装入待剥壳的板栗,待剥壳的板栗堆积在圆形刀盘5表面上,高速旋转的圆形刀盘5快速的剥掉与其相接触的板栗的表壳,而不停旋转的板栗撞在搅拌棒10上,保证圆柱形罩体4板栗中的不停的翻转,使每个板栗都与圆形刀盘5实现剥壳。在剥壳过程中,较细的杂质,通过开口 14通入圆形刀盘5下方,而旋转的旋转板7保证这些较细的杂质从废料口 12出来;剥壳过程中,较粗的杂质留在圆形刀盘5上与板栗果仁混在一起,当活动插门13打开时,较粗的杂质与板栗果仁一起从出料口 11出来,经过后续的处理即可将这些较大的杂质除去。反复进行前述过程,即可快速有效地实现剥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剥壳装置,该装置采用旋转的平面刀盘设计自动化地实现了机械剥壳,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座(I)、电机(2)、圆形刀盘(3)和圆柱形罩体(4),所述电机(2)固定在所述基座(I)下方,所述电机(2)的轴穿出所述基座(I)后与所述刀盘(3)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刀盘(3)下表面绕轴设有多个刀架(5),所述刀架(5)上固定有锯齿刀片(6),所述锯齿刀片(6)沿同一方向斜向上从所述刀盘(3)对应的开口(14)中穿出,所述刀盘(3)的下方绕轴设有旋转板(7),所述刀盘(3)四周设有圆形围栏(8),所述围栏(8)固定在所述基座(I)上,所述围栏(8)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罩体(4)的直径且略大于所述刀盘(3)的直径,所述罩体(4)套接所述围栏(8),所述刀盘(3)位于所述罩体(4)内,所述罩体(4)顶部设有进料口(9),所述罩体(4)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根搅拌棒(10),所述搅拌棒(10)位于所述刀盘(3)上方,所述罩体(4)底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出料口( 11)和废料口( 12 ),所述出料口( 11)位于所述刀盘(3 )上方且设有活动插门(13 ),所述废料口(12)位于所述刀盘(3)下方,相应的所述围栏(8)设有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5)的数量为3且两两之间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刀片(6)与所述刀盘(5)的夹角为40° -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刀片(6)与所述刀盘(5)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4)的宽度为0.5-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挡板(7)下沿与所述基座(I)的距离为0.5-l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10)的数量为3且平行于所述刀盘(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10)与所述刀盘(3)的距离为6-1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剥壳装置,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该装置包括基座1、电机2、圆形刀盘3和圆柱形罩体4,电机2固定在基座1下方,电机2的轴穿出所述基座1后与所述刀盘3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刀盘3下表面绕轴设有多个刀架5,所述刀架5上固定有锯齿刀片6,所述锯齿刀片6沿同一方向斜向上从所述刀盘3对应的开口14中穿出,所述刀盘3的下方绕轴设有旋转板7,所述刀盘3四周设有圆形围栏8,所述围栏8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罩体4套接所述围栏8,所述罩体4顶部设有进料口9,所述罩体4中部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根搅拌棒10,所述搅拌棒10位于所述刀盘3上方,所述罩体4底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出料口11和废料口12。
文档编号A23N5/00GK202932010SQ2012206172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嗣国 申请人:湖北绿润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