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8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收获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是能够一次性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清除杂物,直接从田间获取谷粒的收获机械,相对于人工收割可减少脱粒损失、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是大田作业不可缺少的农用机械。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联合收割机大多采用先割后脱的全喂入式结构,一般由庞大复杂的偏心拨禾结构、割禾机构、夹持输送机构、振动清选筛机构和脱粒机构构成,明显存在机器笨重,结构复杂,造价大,故障率高,浪费性大等缺陷,并且切割后的禾杆进入收割机机体内,有时会造成堵塞脱粒滚筒,严重时甚至造成收割机损坏,影响使用寿命;而且现有技术中,收割机多为一次脱粒结构设置,脱粒后谷粒中含有较多杂余,即使有些收割机设计有振动清选筛机构,但筛选出的杂余谷物不能重新脱粒而造成收谷量减少,从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现有收割机进行改进,使其能在脱粒后再进行切割禾杆,避免禾杆进入收割机机体造成脱粒滚筒堵塞,并且使其能进行二次脱粒,提高收谷量,降低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能在脱粒后再进行切割禾杆,避免禾杆进入收割机机体造成脱粒滚筒堵塞,延长收割机使用寿命;并且能进行二次脱粒,提高收谷量,降低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包括车体和安装于所述车体的脱粒总成、收粒总成、行走机构和动力装置,所述脱粒总成包括沿收割机行进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主脱粒装置、输送装置和复脱粒装置,所述主脱粒装置包括支架外壳和主脱粒轮,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外壳上方并用于扶禾和将禾穗压至主脱粒轮进行脱粒的扶禾压穗器。进一步,所述扶禾压穗器为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左右设置的两个,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扶禾链条、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所述扶禾链条上安装设有用于扶禾和压穗的扶禾拨齿,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相连并内形成所述扶禾链条转动空间。进一步,所述扶禾拨齿为由长直段和短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其折弯处铰接固定于所述扶禾链条,所述转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短直段并使扶禾拨齿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向后转动时所述长直段与转动动方向垂直的支撑板。进一步,所述上盖板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端设置有用于对禾杆进行分拢的分禾板,所述分禾板呈锥针形结构设置。进一步,所述支架外壳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并位于所述下盖板下方安装设置有用于分送禾穗的分禾轮,所述分禾轮为绞龙结构,其转轴与主脱粒轮的转轴平行。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车轮并用于改变所述车轮行进速度的变速牙箱,以及安装于所述车轮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方并用于降低收割机陷地深度的限深盘,所述限深盘为船型结构。进一步,所述车轮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还固定设有用于切割禾杆的割禾装置,所述割禾装置包括定刀片、动刀片、驱动装置和用于将禾杆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压弯的压板。进一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槽和设置于所述输送槽内的回转式输送带,所述回转式输送带上设置有用于挡住谷粒进行输送的挡谷齿,所述输送槽内腔与所述支架外壳内腔连通。进一步,所述支架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谷粒送至所述回转式输送带的一级绞龙,所述一级绞龙位于所述主脱粒轮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下方。进一步,所述收粒总成包括容粒提运管、出粒口、粮袋挂架和粮袋托盘,所述容粒提运管内设置有用于提送谷粒的螺旋提运轮,所述出粒口设置于所述容粒提运管上端管段外侧,所述粮袋挂架通过抱箍式支架固定于所述容粒提运管外侧,所述粮袋托盘固定于所述容粒提运管下端管段外侧。进一步,所述复脱粒装置包括外罩体和设置于所述外罩体内腔中的复脱粒轮,所述外罩体内腔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右侧与所述输送槽内腔连通,所述外罩体内腔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方左侧与所述容粒提运管下端连通,所述外罩体内位于所述复脱粒轮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谷粒送入所述容粒提运管的二级绞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设置主脱粒装置和复脱粒装置,能对谷粒和杂余进行二次脱粒,脱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主脱粒装置还设置有扶禾压穗器,可以将倒伏的谷穗扶直并拨拢进行脱粒,降低因遗漏倒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扶合拨齿还可将禾穗压至支架外壳内供主脱粒轮对禾穗进行脱粒,保证脱粒工作效果;同时,行走机构设置有限深盘为收割机车体提供一定支撑力,当在水稻田或麦田里作业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车体陷地深度,从而保证其在同等燃料消耗下,行走更快,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适用于丘陵或山地地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B向视图;图3为图2沿A-A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B向视图,图3为图2沿A-A向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包括车体I和安装于所述车体I的脱粒总成、收粒总成、行走机构和动力装置14,所述脱粒总成包括沿收割机行进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主脱粒装置2、输送装置3和复脱粒装置4,所述主脱粒装置2包括支架外壳21和主脱粒轮22,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外壳21上方并用于扶禾和将禾穗压至主脱粒轮进行脱粒的扶禾压穗器23。[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扶禾压穗器23为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左右设置的两个,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扶禾链条、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所述扶禾链条上安装设有用于扶禾和压穗的扶禾拨齿231,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相连并内形成所述扶禾链条转动空间;扶禾拨齿231设置为多个,其通过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和扶禾链条驱动,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设置于上盖板和下盖板形成的转动空间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扶禾拨齿231为由长直段和短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其折弯处铰接固定于所述扶禾链条,所述转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短直段并使扶禾拨齿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向后转动时所述长直段与转动动方向垂直的支撑板;本部分结构在图中未表示,左右两个扶禾压穗器扶禾链条转动方向相反,扶禾拨齿231滑至底端时,其短直段在相应的支撑板的支撑作用下位于其滑动方向的反方向,进而使扶禾拨齿231的长直段与其滑动方向垂直处于水平位置,当扶禾拨齿231滑至顶端时,扶禾拨齿231的短直段与相应的支撑板脱离,使扶禾拨齿231的长直段在相应的轨道导向作用下处于其滑动方向的反方向上,减少扶禾拨齿231回滑所需空间;扶禾压穗器结构设计合理,扶禾拨齿231滑动平稳,可对倒伏谷穗进行扶直,使用性能较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端设置有用于对禾杆进行分拢的分禾板24,所述分禾板24呈锥针形结构设置;利于对作物进行分拢,减小车体行进过程中对作业范围外的作物造成的损伤,减少经济损失。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外壳21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并位于所述下盖板下方安装设置有用于分送禾穗的分禾轮25,所述分禾轮25为绞龙结构,其转轴与主脱粒轮22的转轴平行;利于将由分禾板已隔断的穗头有序的进入支架外壳21,避免主脱粒轮内部产生堵塞。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轮5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车轮5并用于改变所述车轮5行进速度的变速牙箱7,以及安装于所述车轮5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方并用于降低收割机陷地深度的限深盘6,所述限深盘6为船型结构;变速牙箱由设置于车把的控制装置控制,利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车速;限深盘6通过连杆支架铰接固定于车轮,在水稻田或麦田里,可以为车体提供浮力或支撑力,一定程度上减小车体的陷地深度,从而减少油耗,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轮5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还固定设有用于切割禾杆的割禾装置8,所述割禾装置8包括定刀片、动刀片、驱动装置和用于将禾杆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压弯的压板81 ;定刀片和动刀片均为锯齿形结构,两者通过活塞或曲柄连杆机构等驱动装置驱动进行相对运动,已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压板可将禾杆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压弯,便于切割。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输送槽31和设置于所述输送槽31内的回转式输送带32,所述回转式输送带32上设置有用于挡住谷粒进行输送的挡谷齿33,所述输送槽31内腔与所述支架外壳21内腔连通;输送槽内设置有转轮和转轴,回转式输送带32沿转轮在输送槽内来回转动;挡谷齿可防止已放置到回转式输送带上的谷粒下滑,利于提高输送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外壳2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谷粒送至所述回转式输送带32的一级绞龙26,所述一级绞龙26位于所述主脱粒轮22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下方;一级绞龙的螺旋结构可快速而有序的将谷粒和杂余送入输送槽内,结构简单且实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粒总成包括容粒提运管9、出粒口 10、粮袋挂架11和粮袋托盘12,所述容粒提运管9内设置有用于提送谷粒的螺旋提运轮,所述出粒口 10设置于所述容粒提运管9上端管段外侧,所述粮袋挂架11通过抱箍式支架13固定于所述容粒提运管9外侧,所述粮袋托盘12固定于所述容粒提运管9下端管段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复脱粒装置4包括外罩体41和设置于所述外罩体41内腔中的复脱粒轮42,所述外罩体41内腔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右侧与所述输送槽31内腔连通,所述外罩体41内腔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方左侧与所述容粒提运管9下端连通,所述外罩体41内位于所述复脱粒轮42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谷粒送入所述容粒提运管9的二级绞龙4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包括车体(I)和安装于所述车体(I)的脱粒总成、收粒总成、行走机构和动力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总成包括沿收割机行进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主脱粒装置(2)、输送装置(3)和复脱粒装置(4),所述主脱粒装置(2)包括支架外壳(21)和主脱粒轮(22),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外壳(21)上方并用于扶禾和将禾穗压至主脱粒轮进行脱粒的扶禾压穗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禾压穗器(23)为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左右设置的两个,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扶禾链条、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所述扶禾链条上安装设有用于扶禾和压穗的扶禾拨齿(231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相连并内形成所述扶禾链条转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禾拨齿(231)为由长直段和短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其折弯处铰接固定于所述扶禾链条,所述转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短直段并使扶禾拨齿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向后转动时所述长直段与转动动方向垂直的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端设置有用于对禾杆进行分拢的分禾板(24),所述分禾板(24)呈锥针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外壳(21)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并位于所述下盖板下方安装设置有用于分送禾穗的分禾轮(25),所述分禾轮(25)为绞龙结构,其转轴与主脱粒轮(22)的转轴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轮(5)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车轮(5)并用于改变所述车轮(5)行进速度的变速牙箱(7),以及安装于所述车轮(5)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方并用于降低收割机陷地深度的限深盘(6),所述限深盘(6)为船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5)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前方还固定设有用于切割禾杆的割禾装置(8),所述割禾装置(8)包括定刀片、动刀片、驱动装置和用于将禾杆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压弯的压板(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输送槽(31)和设置于所述输送槽(31)内的回转式输送带(32),所述回转式输送带(32)上设置有用于挡住谷粒进行输送的挡谷齿(33),所述输送槽(31)内腔与所述支架外壳(21)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外壳(21)内还设置有用于将谷粒送至所述回转式输送带(32)的一级绞龙(26),所述一级绞龙(26)位于所述主脱粒轮(22)沿收割机行进方向后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粒总成包括容粒提运管(9 )、出粒口( 10 )、粮袋挂架(11)和粮袋托盘(12),所述容粒提运管(9 )内设置有用于提送谷粒的螺旋提运轮,所述出粒口(10)设置于所述容粒提运管(9)上端管段外侧,所述粮袋挂架(11)通过抱箍式支架(13)固定于所述容粒提运管(9)外侧,所述粮袋托盘(12)固定于所述容粒提运管(9)下端管段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杆上脱粒式联合收割机,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的脱粒总成、收粒总成、行走机构和动力装置,脱粒总成包括沿收割机行进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主脱粒装置、输送装置和复脱粒装置,主脱粒装置包括支架外壳和主脱粒轮,以及安装于支架外壳上方并用于扶禾和将禾穗压至主脱粒轮进行脱粒的扶禾压穗器;本实用新型设置能对谷粒和杂余进行二次脱粒,脱粒效果好,工作效率高,主脱粒装置还设置有扶禾压穗器,可以将倒伏的谷穗扶直并拨拢进行脱粒,降低因遗漏倒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扶合拨齿还可将禾穗压至支架外壳内供主脱粒轮对禾穗进行脱粒,保证脱粒工作效果;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适用于丘陵或山地地带。
文档编号A01D41/12GK203027722SQ20122072386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尚正, 沈国峰, 唐忠文, 李恒 申请人:重庆惠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