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及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27766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及加工方法,具体讲是采用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微藻粉替代鱼油生产海水鱼配合饲料,属于水产养殖饲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油因所含丰富的高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含DHA和EPA),常作为水产动物配合饲料的主要脂肪源而大规模使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鱼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大,然而鱼油主要来自海洋捕捞获得的鲜杂鱼,随着全球海洋环境的恶化,海洋捕捞量持续下降,因此鱼油的价格也不断攀升,导致饲料成本的持续上涨。人们一直在寻找其它的脂肪源替代鱼油。植物油以其来源广、产量大且脂肪酸含量丰富成为替代鱼油的最佳选择,然而植物油因缺乏DHA和EPA等海水鱼类必需脂肪酸,以及较低的n-3/n-6脂肪酸比率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在海水鱼类饲料中的使用。海水鱼类尤其是海水鱼的幼鱼,由于其多为肉食性且对必需脂肪酸要求较高,若采用植物油大比例的替代鱼油,会导致鱼体生长缓慢、免疫能力下降和脂肪肝等现象;并且会导致鱼体中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严重下降,而这些高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类的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降低了鱼肉的营养价值,这些问题制约了水产动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添加两种富含DHA和EPA的海洋单细胞微藻的藻粉来替代饲料配方中的鱼油,既满足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又添加了蛋白、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形成更为科学均衡的海水鱼配合饲料配方,实现大比例使用微藻粉作为脂肪源,减少鱼油的使用,同时可促进海水鱼的快速生长和保持鱼肉的营养价值。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别之处在于原料中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鱼粉20-40份,酪蛋白5-12份,大豆浓缩蛋白0-5份,谷朊粉3-8份,α -淀粉10-15份,微晶纤维素5-10份,硫代甜菜碱0.4-0.8份,微藻粉5_2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0.6份,抗氧化剂0.02-0.06份,氯化胆碱0.1-0.3份,复合维生素0.8-1.6份,复合矿物质1.2-2.5份。复合维生素采用市售水产专用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采用市售水产专用复合矿物质。所述微藻粉包含裂壶藻藻粉和拟微绿球藻藻粉。所述裂壶藻藻粉和拟微绿球藻藻粉的重量组份分别为:裂壶藻藻粉2-10份,拟微绿球藻藻粉3-14份。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优选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30-40份,酪蛋白8-12份,大豆浓缩蛋白0-5份,谷朊粉3_5份,α -淀粉12-15份,微晶纤维素5-8份,硫代甜菜碱0.4-0.8份,裂壶藻藻粉5-10份,拟微绿球藻藻粉7_1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0.6份,抗氧化剂0.02-0.06份,氯化胆碱0.1-0.3份,复合维生素0.8-1.6份,复合矿物质1.2-2.5份。更进一步,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40份,酪蛋白10份,谷朊粉4份,α -淀粉13份,微晶纤维素5.25份,硫代甜菜碱0.5份,裂壶藻藻粉9份,拟微绿球藻藻粉1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抗氧化剂0.05份,氯化胆碱0.2份,复合维生素1.5份,复合矿物质1.5份。上述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首先对微藻粉进行细胞破壁:将微藻粉抽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的微藻粉存储于-20°c以下,即可获得破壁的微藻粉。2)备料:按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4) 二次混合:将步骤2)称量好的硫代甜菜碱、羧甲基纤维素钠、抗氧化剂、氯化胆碱、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加入二次粉碎后的物料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5)调制:将二次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调制器加热、熟化。6)挤压膨化机制粒:制粒模板孔径为01.0-3.0mm,制粒长度一般要求小于颗粒粒径的2倍。7)烘干:采用烘干机对颗粒料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物料水分不得超过12%。8)冷却机冷却和包装:将物料温度冷却至不高于室温温度8°C的范围内,进行成品包装。所述步骤I)中微藻粉的冷冻干燥温度为-50°C以下,冷冻干燥时间为24小时至48小时。所述步骤3)中物料第一次混合时间为60-120秒。所述步骤4)中物料第二次混合时间为90-120秒。所述步骤5)中调制时间为1.0-2.0min,调制温度为85-95°C,调制水分达到25-30%,蒸汽压力满足0.4-0.6MPa。所述步骤7)中烘干机烘干温度控制在80-85 °C。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裂壶藻sp.),属破囊壶菌科的一类海洋真菌,为单细胞真菌,繁殖速度快,抗逆性强,易于大规模培养,DHA含量可以达到细胞干重的18-20%,在仔鱼的开口饲料中添加裂壶藻藻粉,可为仔鱼提供充足的DHA,提高仔鱼对环境变化的忍耐力,从而提高仔鱼的存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降低白化病发病率有显著功效。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拟微绿球藻iNannochloropsis sp.),又称微拟球藻,微绿球藻,属褐藻门,大眼藻纲,单珠藻科的一类单细胞藻类,细胞球形,直径为2-4微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EPA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30%,占细胞干重5%-10%,自养条件下生长繁殖速度快,适宜于在较高纬度的冷水中进行规模化培养,在海水鱼饲料中添加拟微绿球藻藻粉,可为海水鱼类提供必需脂肪酸EPA,提高组织供氧能力,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海水鱼类的免疫能力。本发明与已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特点:
α)配方科学、工艺合理,提高了微藻粉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完全不使用鱼油作为脂肪源,最大程度地节约了鱼油资源。②采用裂壶藻藻粉和拟微绿球藻藻粉作为脂肪源,裂壶藻DHA含量高不含EPA,而拟微绿球藻EPA含量高不含DHA,二者搭配使用为海水鱼类提供了全价的必需脂肪酸,有效促进了鱼体生长,并且鱼体内保留了大量高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了鱼肉的营养价值。③微藻粉不仅能提供脂肪源,而且为海水鱼类提供了额外的蛋白、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④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合理的工艺参数,提高了饲料的稳定性,降低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散失,兼具优良的沉降速度,符合海水鱼类的摄食习性。本发明的适用对象海水鱼类的幼鱼和成鱼,与以鱼油为脂肪源的传统配方制造的饲料相比,饲料系数和特定生长率均可以达到相同水平。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加工的海水鱼配合饲料,是专为鲆鲽类海水鱼早期幼鱼所制,添加了裂壶藻藻粉和拟微绿球藻藻粉2种藻粉作为脂肪源,具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40份,酪蛋白10份,谷朊粉4份,α -淀粉13份,微晶纤维素5.25份,硫代甜菜碱0.5份,裂壶藻藻粉9份,拟微绿球藻藻粉1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抗氧化剂0.05份,氯化胆碱0.2份,复合维生素1.5份,复合矿物质1.5份。本实施例海水鱼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首先对微藻粉进行细胞破壁:将微藻粉在_50°C条件下抽真空冷冻干燥24小时,干燥后的微藻粉存储于_20°C以下,即可获得破壁的微藻粉。2)备料:按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4) 二次混合:将步骤2)称量好的硫代甜菜碱、羧甲基纤维素钠、抗氧化剂、氯化胆碱、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加入二次粉碎后的物料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混合时间为90-120 秒。5)调制:将二次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调制器加热、熟化,调制时间为1.0-2.0min,调制温度为85-95°C,调制水分达到25-30%,蒸汽压力满足0.4-0.6MPa。6)挤压膨化机制粒:制粒模板孔径为01.0-3.0mm,制粒长度一般要求小于颗粒粒径的2倍。7)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80_85°C,烘干后的物料水分不得超过12%。
8)冷却机冷却和包装:将物料温度冷却至不高于室温温度8°C的范围内,进行成品包装。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30份,酪蛋白11份,大豆浓缩蛋白4份,谷朊粉3份,α -淀粉15份,微晶纤维素6.5份,硫代甜菜碱0.8份,裂壶藻藻粉6份,拟微绿球藻藻粉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份,抗氧化剂0.03份,氯化胆碱0.3份,复合维生素1.0份,复合矿物质2.0份。本实施例海水鱼配合饲料加工方法,其步骤3)为
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35份,酪蛋白8份,大豆浓缩蛋白3份,谷朊粉4.5份,α -淀粉12份,微晶纤维素8份,硫代甜菜碱0.6份,裂壶藻藻粉8份,拟微绿球藻藻粉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6份,抗氧化剂0.02份,氯化胆碱0.15份,复合维生素0.8份,复合矿物质2.5份。本实施例海水鱼配合饲料加工方法,其步骤3)为
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20份,酪蛋白12份,大豆浓缩蛋白5份,谷朊粉6份,α -淀粉10份,微晶纤维素10份,硫代甜菜碱0.4份,裂壶藻藻粉3份,拟微绿球藻藻粉1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5份,抗氧化剂0.06份,氯化胆碱0.25份,复合维生素1.6份,复合矿物质1.2份。本实施例海水鱼配合饲料加工方法,其步骤3)为
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配合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鱼粉25份,酪蛋白11.5份,大豆浓缩蛋白4.5份,谷朊粉8份,α -淀粉14份,微晶纤维素9份,硫代甜菜碱0.7份,裂壶藻藻粉7份,拟微绿球藻藻粉9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抗氧化剂0.04份,氯化胆碱0.1份,复合维生素1.2份,复合矿物质2.2份。本实施例海水鱼配合饲料加工方法,其步骤3)为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为表明本发明的实际效果,特提供采用本发明饲料养殖鲆鲽鱼的具体实例:
2012年8月,某养殖基地从山东日照购买体重16.5 g左右的牙鲆幼鱼1000多尾,养殖
方式采用闭路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过程做到零排放无害化养殖,并全程使用本发明的饲料,至2012年10月,期间56天时间里,鱼体增重率120%,成活率达100%,饵料系数为1.0,使用微藻粉饲料获得了与全鱼油组相似的效果,其对比效果见表I。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鱼粉20-40份,酪蛋白5-12份,大豆浓缩蛋白0-5份,谷朊粉3_8份,α -淀粉10-15份,微晶纤维素5-10份,硫代甜菜碱0.4-0.8份,微藻粉5_2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0.6份,抗氧化剂0.02-0.06份,氯化胆碱0.1-0.3份,复合维生素0.8-1.6份,复合矿物质1.2-2.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粉包含裂壶藻藻粉和拟微绿球藻藻粉。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壶藻藻粉的重量份为2-10份,拟微绿球藻藻粉的重量份为3-14份。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优选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30-40份,酪蛋白8-12份,大豆浓缩蛋白0-5份,谷朊粉3-5份,α -淀粉12-15份,微晶纤维素5-8份,硫代甜菜碱0.4-0.8份,裂壶藻藻粉5_10份,拟微绿球藻藻粉7-1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0.6份,抗氧化剂0.02-0.06份,氯化胆碱0.1-0.3份,复合维生素0.8-1.6份,复合矿物质1.2-2.5份。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优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40份,酪蛋白10份,谷朊粉4份,α -淀粉13份,微晶纤维素5.25份,硫代甜菜碱0.5份,裂壶藻藻粉9份,拟微绿球藻藻粉1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抗氧化剂0.05份,氯化胆碱0.2份,复合维生素1.5份,复合矿物质1.5份。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对微藻粉进行细胞破壁处理:将微藻粉抽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的微藻粉存储于-20°C以下,即获得破壁的微藻粉; 2)备料:按各组分的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3)粉碎:将步骤2)中称量好的鱼粉、酪蛋白、大豆浓缩蛋白、谷朊粉、α-淀粉、微晶纤维素、微藻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后进行粗粉碎,粗粉碎细度通过02.0 _筛网;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粉碎细度至120目以上,标准筛筛上物小于5% ; 4)二次混合:将步骤2)称量好的硫代甜菜碱、羧甲基纤维素钠、抗氧化剂、氯化胆碱、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加入二次粉碎后的物料中,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 5)调制:将二次混合后的物料通过调制器加热、熟化; 6)挤压膨化机制粒:制粒模板孔径为01.0-3.0mm,制粒长度一般要求小于颗粒粒径的2倍; 7)烘干:采用烘干机对颗粒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80-85°C,烘干后的物料水分不得超过12% ; 8)冷却机冷却和包装:将物料温度冷却至不高于室温温度8°C的范围内,进行成品包装。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微藻粉的冷冻干燥温度_50°C以下,冷冻干燥时间为24小时至48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物料第一次混合时间为60-120秒。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物料第二次混合时间为90-120秒。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调制时间为1.0-2.0min,调制温度为85-95°C,调制水分达到25-30%,蒸汽压力满足 0.4-0.6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微藻粉作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及加工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其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鱼粉20-40份,酪蛋白5-12份,大豆浓缩蛋白0-5份,谷朊粉3-8份,α-淀粉10-15份,微晶纤维素5-10份,硫代甜菜碱0.4-0.8份,微藻粉5-2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4-0.6份,抗氧化剂0.02-0.06份,氯化胆碱0.1-0.3份,复合维生素0.8-1.6份,复合矿物质1.2-2.5份。加工步骤1)微藻粉破壁。2)备料。3)粉碎。4)二次混合。5)调制。6)挤压膨化机制粒。7)烘干。8)冷却和包装。本发明优点配方科学、工艺合理,提高了微藻粉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饲料能满足海水鱼生长所需营养,完全可取代以鱼油为脂肪源的海水鱼配合饲料。
文档编号A23K1/18GK103156092SQ20131009431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王际英, 乔洪金, 黄炳山, 张利民, 王世信, 李华东 申请人: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