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在现有药剂防治基础上,叶面喷施由腐霉利和多菌灵组成的复配制剂1~3次,每7~15天喷施一次,能够提高防治效果,有效防治冬瓜菌核病,并且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专利说明】ー种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冬瓜菌核病主要为害果实和茎蔓。果实染病多在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纠结成黑色菌核。菌核在土壌、种子等载体上越冬或越夏。条件成熟吋,菌核随之进入田间传播侵染。该病属分生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以气传的分生孢子从寄生的花和衰老叶片侵入,以分生孢子和健株接触进行再侵染。侵入后,长出白色菌丝,开始危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腐霉利为新型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的作用,低温高湿条件下使用效果明显,对预防治疗菌核病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生产上长期使用単一药剂,容易产生抗性,防治难度逐 渐增加。多种成分复配可以有效避免病菌抗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腐霉利和多菌灵是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病害药剂,但是关于通过将腐霉利和多菌灵组成复配制剂,用于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有利于冬瓜抗病丰产,提高经济效益。
[0004]冬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叶面喷施由腐霉利和多菌灵组成的复配制剂广3次,每7-15天喷施一次。
[0005]其中,所述的复配制剂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腐霉利55-70%,多菌灵3(T45%。复配制剂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合使用。
[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原料购买方便,使用方法简单。配制制剂所需的原料腐霉利和多菌灵均为易购农资广品。
[0007]2、本发明对冬瓜菌核病防治效果好。复配制剂的效果比单剂更好。而且,二者配合使用不易造成药害,成本比单一腐霉利低。因此,本发明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ー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
防治性试验,供试品种为春早I号。
[0010]发病时使用,本发明复配制剂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50%腐霉利可湿性粉8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20克,二者混合均匀后制成复配制剂,使用时,用水稀释600倍叶面喷施3次,每10天喷施一次,以同样喷施方法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作为对照。根据调查结果,50%腐霉利可湿性粉的防治率为78%,本发明制剂防治率达到93%。
[0011]实施例2:
预防性试验,供试品种为春早I号。
[0012]该棚过去有发病史,但试验当年尚未发病。本发明复配制剂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50%腐霉利可湿性粉70克,多菌灵30克,二者混合均匀后制成复配制剂,使用时,用水稀释800倍叶面喷施3次,每15天喷施一次,以同样喷施方法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作为对照。根据调查结果,50%腐霉利可湿性粉的预防发病率为18%,本发明制剂喷施区发病率仅为3% 。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有药剂防治基础上,叶面喷施由腐霉利和多菌灵组成的复配制剂广3次,每疒15天喷施一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制剂各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腐霉利55~70%,多菌灵3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霉利、多菌灵均为可湿性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治冬瓜菌核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制剂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合使用。
【文档编号】A01N37/32GK103444739SQ201310405762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刘东锋, 万冬梅 申请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