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46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包括旋耕机,所述的旋耕机前端通过万向节总成与拖拉机相连,在旋耕机的两侧一侧安装侧板I、另一侧安装侧板II,在两个侧板上端固定有一个肥箱,旋耕机的后端通过安装板连接地轮,地轮上装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与安装在侧板I上的双排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双排链轮向上传至肥箱链轮,所述的肥箱链轮驱动排肥轴旋转,所述的排肥轴上均匀的固定多个外槽轮,且每个外槽轮的外面套有一个与肥箱相通的施肥盒,所述的施肥盒的底部设有与其相通的输肥管,输肥管的另一端与施肥器相通。
【专利说明】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具体的说是能同步完成全幅均匀施肥、旋耕、耙平作业的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3]目前我国的水田施肥方式有多种,有液体喷洒、沟施土埋的方式,还有人工固体散洒的方式。而水田应用较多的施肥方法是:在水田土壤旋耕、播种作业前由人工用手散洒方式将肥料抛撒在水田土壤表面上,然后再用只带有旋耕刀总成的单一功能的旋耕机进行整地作业,将肥料混合在土壤中。显然,上述施肥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工撒肥的均匀度很难控制,旋耕后土壤中含肥量不均匀,作业质量差。化肥表施,肥料挥发于空气中,随水流失,达不到预期的施肥效果,还污染空气和水源。发明一种同步完成全幅均匀施肥、旋耕、耙平作业的一次性施肥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其可以实现全幅均匀施肥、旋耕、耙平作业一次同步完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工劳动强度,令水田施肥简单易行,且达到缓施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包括旋耕机,所述的旋耕机前端通过万向节总成与拖拉机相连,在旋耕机的两侧一侧安装侧板1、另一侧安装侧板II,在两个侧板上端固定有一个肥箱,旋耕机的后端通过安装板连接地轮,地轮上装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与安装在侧板I上的双排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双排链轮向上传至肥箱链轮,所述的肥箱链轮驱动排肥轴旋转,所述的排肥轴上均匀的固定多个外槽轮,且每个外槽轮的外面套有一个与肥箱相通的施肥盒,所述的施肥盒的底部设有与其相通的输肥管,输肥管的另一端与施肥器相通。该装置首先将水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置于肥箱内,再通过施肥盒和施肥器导出肥料均匀散洒在农作物地表上,同时旋耕机将从施肥器漏下的肥料均匀搅拌进土里。
[0006]所述的施肥器包括一个矩形管,所述的矩形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内部设有分流隔板的扇形施肥装置,所述的矩形管的中心线与扇形施肥装置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
[0007]所述的旋耕机后梁上固定有调节支架,所述的调节支架通过压簧调整地轮压紧力来防止地轮打滑。
[0008]所述的扇形施肥装置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开口角度为60°,其包括底板、盖板和三块分流隔板,所述的底板和盖板形成一个喇叭腔,所述的分流隔板置于底板和盖板之间,其中一块分流隔板与扇形施肥装置轴线对齐,另外两块分流隔板分别设置在左右两边,且与轴线上的分流隔板间夹角为30°。[0009]所述的输肥管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旋耕机的机架前梁上,扇形施肥装置的喇叭口面向旋耕机安装。
[0010]在排肥轴的轴端上连接调节把手;刻度尺固定在肥箱的底面,且与其配合的指针固定在排肥轴上;通过调节把手实现排肥轴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排肥量大小的调节,且通过刻度尺来反应排肥量的大小。
[001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作业时,拖拉机前进带动地轮转动,地轮滚动将动力经过链条传至肥箱链轮,肥箱链轮与排肥轴同步转动,并同时带动施肥盒里的外槽轮转动,将肥料从肥箱中导出,肥料经各路塑料管漏至各路输肥管,然后均匀撒在幅宽内,从而达到全幅宽均匀施肥的目的。拖拉机三点悬挂通过销轴与旋耕施肥机悬挂架连接,拖拉机动力经后动力输出轴、万向节总成传至中间齿轮箱输入轴,经中间齿轮箱减速并改变方向,再通过一组圆柱齿轮减速,将动力传递给中间齿轮箱输出轴,中间齿轮箱输出轴通过花键轴与旋耕刀轴连接,最终把动力输出,直接驱动旋耕刀轴回转,旋耕刀轴上通过螺栓固装有若干旋耕刀,从而完成旋耕作业,同时将从输肥管漏下的肥料均匀搅拌进土里,随着拖拉机前进,安装在旋耕机后面的拖板将旋耕起来的土壤耙平,一次完成了耕、耙作业。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后,可一次性同步完成全幅宽均匀施肥、旋耕、耙平作业,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撒肥和旋耕同时进行,防止肥料挥发于空气中、随水流失,亦可大大减轻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施肥方法简单可行,施肥装置作业性能符合农业技术要求,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地区推广使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 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肥箱剖视图;
图4施肥器、施肥盒安装示意图;
图5施肥器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旋耕机,2.肥箱,3.地轮,4.安装板,5.侧板,6.调节支架,7.压缩弹簧,8.施肥器,9.拖板,10.下链轮,11.双排链轮,12.肥箱链轮,13.下链条,14.上链条,15.塑料管,16.护罩,17.排肥轴,18.调节把手,19.刻度尺,20.施肥盒,21.卡板,22.万向节总成,23.矩形管,24.扇形施肥装置,25.分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0016]本发明包括旋耕机I和拖拉机,拖拉机通过万向节总成22与旋耕机I相连,旋耕机I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侧板5,侧板5上端安装有肥箱2,侧板5后端通过销轴与安装板4和拖板9连接,安装板4末端连接地轮3,地轮3的轴端装有下链轮10,下链轮10通过下链条13与安装在侧板5上的双排链轮11传动,双排链轮11由上链条14向上传至肥箱链轮.12,肥箱链轮12固定在排肥轴17上,排肥轴17上均匀固定有六个施肥盒20,另一端设有调节把手18,施肥盒20通过塑料管15与施肥器8相连,施肥器8通过U型螺栓和卡板21固定在旋耕机I前梁上,施肥器8上端为矩形管23,下端为扇形施肥装置24,扇形施肥装置24内设有分流隔板25,旋耕机I后梁上固定有调节支架6,调节支架6通过压缩弹簧7与安装板4相连,安装板4和侧板5上固装有护罩16。
[0017]在排肥轴17的轴端上连接调节把手18 ;刻度尺19固定在肥箱2的底面,且与其配合的指针固定在排肥轴17上;通过调节把手18实现排肥轴17的轴向运动,进而实现排肥量大小的调节,且通过刻度尺19来反应排肥量的大小。
[0018]施肥器8包括一个矩形管23,所述的矩形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内部设有分流隔板.25的扇形施肥装置24,所述的矩形管23的中心线与扇形施肥装置24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
[0019]所述的扇形施肥装置24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开口角度为60°,其包括底板、盖板和三块分流隔板,所述的底板和盖板形成一个喇叭腔,所述的分流隔板25置于底板和盖板之间,其中一块分流隔板25与扇形施肥装置24轴线对齐,另外两块分流隔板25分别设置在左右两边,且与轴线上的分流隔板25间夹角为30°。
[0020]工作时,首先将水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置于肥箱2内,再通过施肥盒20、塑料管15和施肥器8导出肥料均匀散洒在农作物地表上,同时将从施肥器8漏下的肥料由旋耕机I均匀搅拌进土里。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田一次性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机,所述的旋耕机前端通过万向节总成与拖拉机相连,在旋耕机的两侧一侧安装侧板1、另一侧安装侧板II,在两个侧板上端固定有一个肥箱,旋耕机的后端通过安装板连接地轮,地轮上装有链轮,所述的链轮与安装在侧板I上的双排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双排链轮向上传至肥箱链轮,所述的肥箱链轮驱动排肥轴旋转,所述的排肥轴上均匀的固定多个外槽轮,且每个外槽轮的外面套有一个与肥箱相通的施肥盒,所述的施肥盒的底部设有与其相通的输肥管,输肥管的另一端与施肥器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器包括一个矩形管,所述的矩形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内部设有分流隔板的扇形施肥装置,所述的矩形管的中心线与扇形施肥装置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施肥装置的形状为喇叭口状,开口角度为60° ,其包括底板、盖板和三块分流隔板,所述的底板和盖板形成一个喇叭腔,所述的分流隔板置于底板和盖板之间,其中一块分流隔板与扇形施肥装置轴线对齐,另外两块分流隔板分别设置在左右两边,且与轴线上的分流隔板间夹角为3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肥管通过U型螺栓固定在旋耕机的机架前梁上,扇形施肥装置的喇叭口面向旋耕机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耕机后梁上固定有调节支架,所述的调节支架通过压簧调整地轮压紧力来防止地轮打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排肥轴的轴端上连接有调节把手;所述的刻度尺固定在肥箱的底面,且与其配合的指针固定在排肥轴上。
【文档编号】A01B49/06GK103493619SQ201310434020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荐世春, 位国建, 邸志峰, 姜伟, 周继磊, 马继春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