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2800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具体包括:菌种及菌袋制作时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菌袋的制作时间,发菌期管理时控制好温度及发菌速度,采菇前进行催菇,催菇过程是打开菌袋两头的扎口,并打若干个洞,然后将菌袋侵泡于营养液中,出菇期管理期间控制好空气流量及湿度。本发明从菌种选择、菌种及菌袋制作、发菌期管理、催菇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等都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安排,生产过程容易实施。通过实施本发明,可连续出5~6潮菇,总生物效率150%以上,且产量集中在1--2潮。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平菇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平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属大型木腐菌类,栽培品种分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广温型等多个类型,栽培得法可周年生产。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克,而且氨基酸成分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是大众消费者普遍喜欢的一种食用菌品种,所以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0003]近几年来,市场行情表明,每逢佳节,鲜菇销量锰增,价格上扬。因此,如果使平菇出菇量最大的第一潮菇在节日期间集中上市,菇农便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0004]而目前,由于生产者在安排生产时随意性大,所以出菇时期其市场波动大,而菇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时好时差,效益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具体包括:菌种及菌袋制作时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菌袋的制作时间,发菌期管理时控制好温度及发菌速度,采菇前进行催菇,催菇过程是打开菌袋两头的扎口,并打若干个洞,然后将菌袋侵泡于营养液中,出菇期管理期间控制好空气流量及湿度。本发明从菌种选择、菌种及菌袋制作、发菌期管理、催菇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等都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安排,生产过程容易实施。通过实施本发明,可连续出5~6潮菇,总生物效率150%以上,且产量集中在1—2潮。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0008]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平菇品种。
[0009]2、菌种及菌袋制作:菌种及菌袋按照常规方法制作,但制作时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菌袋的制作时间。
[0010]3、发菌期管理:发菌速度太慢,可采用升温法加快发菌,如发菌速度太快,则采用散堆、开窗通风散热等降温,减缓发菌速度。
[0011 ] 4、催菇期管理:采菇前25天左右进行催菇,具体是打开菌袋两头的扎口,用8号铁丝打若干个洞,然后将菌袋侵泡于由尿素Ikg十蔗糖Ikg+磷酸二氢钾0.5kg+喷施宝IOml+水IOOkg制备而成的营养液中,侵泡5~6小时后,取出码堆并收拢袋口,接着关闭门窗保温保湿,地面用水浇湿,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左右,7~10天菌袋两头即大量现蕾。
[0012]5、出菇期管理:现蕾后打开袋口,开启门窗并在门窗上挂湿草帘,既可通入新鲜湿润空气,又可避免大风直吹,同时保持室内地面有少量积水,每天往空间、增壁喷雾2~3次,保持90%左右的相对湿度。
[0013]6、采收:菇体8成熟时间即可采收,采完后停止喷水,清理料面,收拢袋口,保持室内黑暗以复壮菌丝,以后的催菇及管理同前。[0014]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0015]1、本发明从菌种选择、菌种及菌袋制作、发菌期管理、催菇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等都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安排,生产过程容易实施。
[0016]2、通过实施本发明,可连续出5~6潮菇,总生物效率150%以上,且产量集中在I—2 潮。
[0017]3、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平菇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9]—种可使平燕定时出燕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0]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平菇品种。
[0021]2、菌种及菌袋制作:菌种及菌袋按照常规方法制作,但制作时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菌袋的制作时间,由于母种、原种、栽培种、菌袋的发菌时间分别需10天、40天、40天、40天,菌袋发菌完毕至出燕需10天,出燕至上市需20天,因此应在春节前约160天开始制作母种。
[0022]3、发菌期管理:按上述“倒推法”制作菌种和菌袋,仅能大致确定和I潮菇的出菇时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菌速度与实际需要时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利用气温(实际是料温)对发菌速度进行调节。方法是:如发菌速度太慢,可采用升温法加快发菌。即用电炉或煤炉加温,也可用堆积后覆膜升温。应注意:搬动菌袋时轻拿轻放,防止菌袋变形、料与袋间产生缝隙而发生无效菇;控制料温在33°C以内;经常调整菌袋在堆中的位置,促使发菌一致。如发菌速度太快,则采用散堆、开窗通风散热等降温,减缓发菌速度。
[0023]4、催菇期管理:采菇前25天左右进行催菇,具体是打开菌袋两头的扎口,用8号铁丝打若干个洞,然后将菌袋侵泡于由尿素Ikg十蔗糖Ikg+磷酸二氢钾0.5kg+喷施宝IOml+水IOOkg制备而成的营养液中,侵泡5~6小时后,取出码堆并收拢袋口,接着关闭门窗保温保湿,地面用水浇湿,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左右,7~10天菌袋两头即大量现蕾。
[0024]5、出菇期管理:现蕾后打开袋口,开启门窗并在门窗上挂湿草帘,既可通入新鲜湿润空气,又可避免大风直吹,同时保持室内地面有少量积水,每天往空间、增壁喷雾2~3次,保持90%左右的相对湿度。
[0025]6、采收:菇体8成熟时间即可采收,采完后停止喷水,清理料面,收拢袋口,保持室内黑暗以复壮菌丝,以后的催菇及管理同前。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使平菇定时出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菌种选择:应选择中低温或广温型高产优质平菇品种; (2)菌种及菌袋制作:菌种及菌袋按照常规方法制作,但制作时用“倒推法”确定各级菌种菌袋的制作时间; (3)发菌期管理:发菌速度太慢,可采用升温法加快发菌,如发菌速度太快,则采用散堆、开窗通风散热等降温,减缓发菌速度; (4)催菇期管理:采菇前25天左右进行催菇,具体是打开菌袋两头的扎口,用8号铁丝打若干个洞,然后将菌袋侵泡于由尿素Ikg十蔗糖Ikg+磷酸二氢钾0.5kg+喷施宝IOml+水IOOkg制备而成的营养液中,侵泡5~6小时后,取出码堆并收拢袋口,接着关闭门窗保温保湿,地面用水浇湿,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左右,7~10天菌袋两头即大量现蕾; (5)出菇期管理:现蕾后打开袋口,开启门窗并在门窗上挂湿草帘,既可通入新鲜湿润空气,又可避免大风直吹,同时保持室内地面有少量积水,每天往空间、增壁喷雾2~3次,保持90%左右的相对湿度; (6)采收:菇体8成熟时间即可采收,采完后停止喷水,清理料面,收拢袋口,保持室内黑暗以复壮菌丝,以后的催菇及管理同前`。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704016SQ201310697735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蒙金妹 申请人:蒙金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