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尤指一种同时可以调温及具有较佳均质效果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化妆品、保养品、医学药物及化学工业制品,亦或者食品(例如冰淇淋、冰沙、热饮、粥品等),其需将第一原物料(如:粉状或水状)与第二原物料(如:油)置入搅拌机以搅拌调和,使第一原物料与第二原物料溶得以充份混合并均质化。例如,一般所见的冰淇淋制造机,于机台内设有压缩机将冷媒予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利用高压管导入油分离器再进入冷凝器中配合冷却水塔作冷凝及略为降温而形成高压高温液态冷媒,之后利用管路、电磁阀、膨胀阀送入制造桶内作束缩膨胀成气态低温冷媒,以进行冰淇淋的制造,之后再由顶端连接的低压管(将吸热后的低压气态冷媒由压缩机)予以拉回再作下一循环的压缩。而该机台上亦设一至两个出冰口,以及一控制出料的拉杆,当拉杆向下压而使冰淇淋出料时,立即将冰淇淋杯置于出冰口下方盛接,即可享受冰淇淋的滋味。惟,冰淇淋出料后,仍会有少部份原料残留于出冰口处,使得残留原料会影响下一次出料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 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提供同时可以调温及具有较佳均质效果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至少包含有:料槽机构、搅拌机构、循环出料机构、制冷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该循环出料机构设有第一、第二输送管、加压泵浦、出料结构以及出料控制部,该第一、第二输送管分别与该储料槽连接,并由该加压泵浦提供动力,让可将原料自该原料筒输出至该第一输送管,并由该第二输出管则可将原料输入该原料筒,而该出料结构位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间,该出料结构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开口,该出料控制部则与该出料结构连接,可控制该原料由其中一开口输出与否,并可不出料时,由第一、第三开口将原料输送至该原料筒进行搅拌,以维持原料均质化,以及稳定质量。为达上述目的,所述料槽机构具有外槽体以及位于该外槽体内的储料槽,该储料槽用以容置原料,而该储料槽外并设有冷媒盘管以及加热器,该冷煤盘管环绕于该储料槽夕卜,且该外槽体与储料槽之间并设有导热层。为达上述目的,所述导热层可以为乙二醇或丙二醇介质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所述外槽体外进一步设有一包覆槽体。为达上述目的,所述搅拌机构设有旋转搅拌器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该旋转搅拌器连接,可控制该旋转搅拌器于该储料槽内进行旋转,将内部原料进行搅拌,且该旋转搅拌器并设有至少一刮刀,该刮刀可与该储料槽的内壁面接触。为达上述目的,所述刮刀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提供该刮刀常态朝向该储料槽内壁面的弹性推抵力。为达上述目的,所述储料槽内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叶片。为达上述目的,所述第一、第二输送管可以由至少一管路相互连接,而各管路间则设有快拆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所述控温均质加工装置进一步设有清洗机构,位于该循环出料机构靠近该出料结构处。为达上述目的,所述出料控制部下方进一步设有承接盘,该承接盘设有复数穿孔。本实用新型的滑行车前管复归机构可以产生下列功效:同时可调温及具有较佳均质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料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质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刮刀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出料机构的结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出料机构的使用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出料机构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号说明:控温均质加工装置I料槽机构10外槽体11储料槽12冷媒盘管13加热器14导热层15包覆槽体16搅拌机构20旋转搅拌器21驱动单元22刮刀23弹性元件24叶片25[0045]循环出料机构30第一输 送管31第二输送管32加压泵浦33出料结构34第一开口341第二开口342第三开口343出料控制部35承接盘36穿孔361快拆结构37清洗机构38制冷机构40压缩机41冷媒冷凝管42控制机构5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图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控温均质加工装置的方块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I至少包含有:料槽机构10、搅拌机构20、循环出料机构30、制冷机构40以及控制机构50。该料槽机构10其具有外槽体11以及位于该外槽体11内的储料槽12,该储料槽12用以容置原料,本实用新型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可适用于药品或食品,当然食品包含有冰淇淋、冰沙等冷饮或粥品等热饮;而该储料槽12外并设有冷媒盘管13以及加热器14,该冷煤盘管13环绕于该储料槽12外,且该外槽体11与储料槽12之间并设有导热层15,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该导热层15可以为乙二醇或丙二醇介质结构作为热传介质,主要目的是因为冷媒铜管与料槽表面原本并没有良好接触,即使有也仅是线状接触,所以充填液状热传物质可形成面与面的接触,就是要改善铜管与料槽表面的热传导效果,可对原料筒内的原料具有良好热导效果;而该外槽体外进一步设有一包覆槽体16,该包覆槽体16可以为保温材料,例如为发泡材,可具有保温效果。该搅拌机构20设有旋转搅拌器21以及驱动单元22,如图5及图6所示,该驱动单元22与该旋转搅拌器21连接,可控制该旋转搅拌器21于该储料槽12内进行旋转,将内部原料进行搅拌,且该旋转搅拌器21并设有至少一刮刀23,该刮刀23可与该储料槽12的内壁面接触,请同时参阅图7及图8所示,该刮刀23设有弹性元件24,该弹性元件24可提供该刮刀23常态朝向该储料槽12内壁面的弹性推抵力,可随该旋转搅拌器21旋转时由该刮刀23将附着于该储料槽12内壁面的原料进行刮除,将内部原料排出,不会有余料残留,并可防止原料附着于该储料槽的内壁面,避免原料质变,可进一步增加搅拌的均匀性;再者,该储料槽12内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叶片25,如图6所示,同样可增加搅拌的均匀性。如图2及图9所示,该循环出料机构30其设有第一、第二输送管31、32、加压泵浦33、出料结构34以及出料控制部35,该第一、第二输送管31、32分别与该储料槽12连接,该第一输送管31可将原料自该储料槽12输出,而该第二输出管32则可将原料输入该储料槽12,该加压泵浦33分别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31、32连接,该加压泵浦33可以依材料更换成不同形式,例如可以螺旋式加压泵浦用于高粘度材料,而离心式加压泵浦则适用于液态材料,可驱动原料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31、32进行输送,该出料结构34则位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31、32间,请同时参阅图10所示,该出料结构34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开口 341、342、343,而该出料控制部35与该出料结构34连接,可控制该原料由其中一开口输出与否。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出料控制部35可以为杆体结构的形式,方便使用者使用。而该出料控制部35下方可设有承接盘36,如图1所示,该承接盘36设有复数穿孔361,可承接液流的原料。再者,该第一、第二输送管31、32可以由至少一管路相互连接,如图9所示,而各管路间则设有快拆结构37,可由该快拆结构37方便进行拆装;另外,可进一步设有清洗机构38,位于该循环出料机构靠近该出料结构34处,可对该出料结构34进行清洗,防止余料残留于该出料结构34处。该制冷机构40设有相互连接的压缩机41以及冷媒冷凝管42,如图5所示,而该压缩机并与该冷煤盘管 连接;该控制机构50分别与该搅拌机构20、循环出料机构30以及制冷机构40电性连接,如图3及图5所示,藉以控制其作动,使用者亦可经由该控制机构50来控制该搅拌机构20的搅拌状态、制冷机构40的温度控制等。整体使用时,使用者可藉由操控该出料控制部35,如图10所示,将该出料结构34转向,使该第一输送管31藉由该第二开口 342将原料输送至该出料结构34,再由该第一开口 341将原料输出供使用者使用。不出料时,可藉由操控该出料控制部35,如图11所示,将该出料结构34转向,使该第一输送管31藉由第一开口 341将原料输送至该出料结构34,再由该第三开口 343将原料经由该第二输出管32输送至该储料槽进行搅拌,让原料可持续进行循环搅拌,以维持原料均质,并可让残留于出料结构34的原料可输送至该储料槽进行搅拌,而不会影响下次出料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 料槽机构,其具有外槽体以及位于该外槽体内的储料槽,该储料槽用以容置原料,而该储料槽外并设有冷媒盘管以及加热器,该冷煤盘管环绕于该储料槽外,且该外槽体与储料槽之间并设有导热层; 搅拌机构,其设有旋转搅拌器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与该旋转搅拌器连接,可控制该旋转搅拌器于该储料槽内进行旋转,将内部原料进行搅拌; 循环出料机构,其设有第一、第二输送管、加压泵浦、出料结构以及出料控制部,该第一、第二输送管分别与该储料槽连接,该第一输送管可将原料自该储料槽输出,而该第二输出管则可将原料输入该储料槽,该加压泵浦分别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连接,可驱动原料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进行输送,该出料结构则位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间,该出料结构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开口,而该出料控制部与该出料结构连接,可控制该原料由其中一开口输出与否; 制冷机构,其设有相互连接的压缩机以及冷媒冷凝管,而该压缩机并与该冷煤盘管连接; 控制机构,分别与该搅拌机构、循环出料机构以及制冷机构电性连接,藉以控制其作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介质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槽体外进一步设有一包覆槽体。
4.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搅拌器并设有至少一刮刀,该刮刀与该储料槽的内壁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刮刀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提供该刮刀常态朝向该储料槽内壁面的弹性推抵力。
6.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料槽内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叶片。
7.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由至少一管路相互连接,而各管路间则设有快拆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清洗机构,位于该循环出料机构靠近该出料结构处。
9.如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所述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料控制部下方进一步设有承接盘,该承接盘设有复数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控温均质加工装置至少包含有料槽机构、搅拌机构、循环出料机构、制冷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该循环出料机构设有第一、第二输送管、加压泵浦、出料结构以及出料控制部,该第一、第二输送管分别与该储料槽连接,并由该加压泵浦提供动力,可将原料自该原料筒输出至该第一输送管,并由该第二输出管则可将原料输入该原料筒,而该出料结构位于该第一、第二输送管间,该出料结构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开口,该出料控制部则与该出料结构连接,可控制该原料由其中一开口输出与否,并可不出料时,由第一、第三开口将原料输送至该原料筒进行搅拌,以维持原料均质化,以及稳定质量。
文档编号A23P1/00GK203139944SQ20132011401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柯建信 申请人:博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