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4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双绞龙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绞龙结构,它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它包括输送绞龙和绞肉绞龙,输送绞龙垂直设置在绞肉绞龙一侧;所述的输送绞龙的绞龙上端螺旋直径和螺距均大于绞龙下端螺旋直径和螺距。本实用新型具有连续稳定的物料供给能,并能得到均匀的绞肉颗粒,无囤积造成的油化或物料简短造成的温升。
【专利说明】双绞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绞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绞肉机是利用绞龙轴螺旋桨叶旋转式的推动力将原料肉推向绞切区,利用绞刀和孔板的相对运动将大块原料肉连续切割成要求的颗粒。传统绞肉机的弊端在于:绞肉机的绞龙为单一根结构,设备的产能只能根据绞龙的输送速度即转速来确定,原料舱内的物料只能靠自重落入绞龙的螺距内,不能形成连续稳定的物料供给,因此在没有原料肉时绞刀和孔板的研磨造成物料的温度上升物料油化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双绞龙结构,具有连续稳定的物料供给能,并能得到均匀的绞肉颗粒,无囤积造成的油化或物料简短造成的温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双绞龙结构,包括输送绞龙和绞肉绞龙,输送绞龙垂直设置在绞肉绞龙一侧。
[0005]根据上述的双绞龙结构,其中,所述的输送绞龙的绞龙上端螺旋直径和螺距均大于绞龙下端螺旋直径和螺距。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输送绞龙喂进绞肉绞龙的物料连续稳定不间断,从而可以得到均匀的绞肉颗粒,无囤积造成的油化或物料简短造成的温升。绞肉后的温升不超过2°。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0]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绞龙结构,包括输送绞龙I和绞肉绞龙2,输送绞龙I垂直设置在绞肉绞龙2 —侧。
[001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输送绞龙I的绞龙上端螺旋直径和螺距均大于绞龙下端螺旋直径和螺距。
[0012]本【具体实施方式】将螺旋输送绞龙设计为两支上下呈90°结构,上部为输送绞龙1,螺旋直径加大,螺距加大,为的是可以输送不低于-8度的原料肉块,速度通过变频器控制,因而可以根据物料的肉块大小的需要颗粒的大小产能调整输送绞龙的速度达到稳定一致的物料输送。
[0013]本【具体实施方式】大量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原料肉破碎。通过输送绞龙喂进绞肉绞龙的物料连续稳定不间断,从而可以得到均匀的绞肉颗粒,无囤积造成的油化或物料简短造成的温升。绞肉后的温升不超过2°。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双绞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绞龙(I)和绞肉绞龙(2),输送绞龙(I)垂直设置在绞肉绞龙⑵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绞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绞龙(I)的绞龙上端螺旋直径和螺距均大于绞龙下端螺旋直径和螺距。
【文档编号】B02C18/30GK203400766SQ20132036768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5日
【发明者】严琦 申请人:天津市盛泰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