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1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包括A、B、C三种活性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份之比为5~85∶5~85:5~10,所述A活性组分为吡唑醚菌酯,所述B活性组分B选自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所述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重量份之比10:20:30,C组分为三环唑和肟菌酯,三环唑和肟菌酯重量份之比10:15。在三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三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对作物白粉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疫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均有特效。
【专利说明】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有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及有效活性成分C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作用机理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它能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
[0003]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戊唑醇、烯唑醇、粉唑醇、己唑醇、环唑醇、三唑醇、联苯三唑醇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克服现有单一成分农药作用效果有限,容易造成污染的缺陷。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B、C三种活性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份之比为5~85: 5~85:5~10,所述A活性组分为吡唑醚菌酯,所述B活性组分B选自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所述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重量份之比10:20:30,C组分为三环唑和肟菌酯,三环唑和肟菌酯重量份之比10:15。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三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I)三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对作物白粉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叶斑病、炭疽病、锈病、疫病、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均有特效。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所述一种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的重量份之比为5~60: 5~60。
[0009]进一步,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烯唑醇、和联苯三唑醇的总重量的重量份之比为10 ~40: 20 ~40。
[0010]进一步,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选自: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湿润剂悬浮剂、悬乳剂。
[0011]进一步,所述水分散粒剂中所用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所述湿润剂悬浮剂所用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茶枯、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所述的戍唑醇(tebuconazole),分子式为C16H22ON3Cl,化学名称:(RS)-1-对-氯苯基-4,4- 二甲基-3 (1H-1,2,4-三唑-1-基甲基)戊醇。
[0014]所述的烯唑醇(diniconazole),分子式为C15H17C12N3O,化学名称:(E) - (RS)-1-(2,4- 二氯苯基)-4,4- 二甲基 -2- (I,2,4-三唑-1-基)-1-戊烯-3-醇。
[0015]所述的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分子式:C2(iH23N302,化学名称:1-(联苯-4-基氧)-1- (1H-1,2,4-三唑-1-基)3,3- 二甲基丁 _2_ 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本发明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包括A、B、C三种活性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份之比为5: 85:10,所述A活性组分为吡唑醚菌酯,所述B活性组分B选自戍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所述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重量份之比10:20:30,C组分为三环唑和厢菌酯,三环唑和厢菌酯重量份之比10:15。
[0019]实施例2
[0020]本发明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包括A、B、C三种活性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份之比为85: 5:10,所述A活性组分为吡唑醚菌酯,所述B活性组分B选自戍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所述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重量份之比10:20:30,C组分为三环唑和厢菌酯,三环唑和厢菌酯重量份之比10:15。
[0021]实施例2
[0022]本发明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包括A、B、C三种活性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份之比为60: 35:5,所述A活性组分为批唑醚菌酯,所述B活性组分B选自戍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所述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重量份之比10:20:30,C组分为三环唑和肟菌酯,三环唑和肟菌酯重量份之比10:15。
[0023]实施I应用例:
[0024]三者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0025]试验药剂均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0026]毒力测定结果
[0027]A、B、C三种活性组分分别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分别为0.84mg/L、0.62mg/L和
0.72mg/L。三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为0.32mg/L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28]实施2应用例
[0029]三者复配对苹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0030]试验药剂均由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0031]毒力测定结果
[0032]A、B、C三种活性组分分别对苹果白粉病EC50分别为0.96mg/L、0.87mg/L和
0.82mg/L。三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为0.42mg/L,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33]实施例3应用例
[0034]三者复配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
[0035]毒力测定结果
[0036]A、B、C三种活性组分分别对小麦白粉病EC50分别为1.02mg/L、1.03mg/L和
1.13mg/L。三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为0.02mg/L,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A、B、C三种活性组分,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重量份之比为5~85: 5~85:5~10,所述A活性组分为吡唑醚菌酯,所述B活性组分B选自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所述戊唑醇、烯唑醇及联苯三唑醇重量份之比10:20:30,C组分为三环唑和肟菌酯,三环唑和肟菌酯重量份之比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吡唑醚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的重量份之比为5~60: 5~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烯唑醇、和联苯三唑醇的总重量的重量份之比为10~40: 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选自: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湿润剂悬浮剂、悬乳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散粒剂中所用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菌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润剂悬浮剂所用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茶枯、蚕沙、无患子粉中 的一种或多种。
【文档编号】A01N43/653GK104068034SQ20141030229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何芳 申请人:何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