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棉花的myc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基因及在调控植物胁迫抗性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0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源于棉花的myc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基因及在调控植物胁迫抗性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源于棉花的MYC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基因及在调控植物胁迫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从棉花中分离的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其多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3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所述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和重组宿主细胞。转基因功能分析实验证明,在植物中过表达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对包括高盐或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抗性。本发明源于棉花的MYC类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抗性以及培育耐逆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源于棉花的MYC类转录因子、其编码基因及在调控植物胁迫抗性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转录因子,尤其涉及源于棉花的MYC类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还涉及含有棉花MYC类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棉花MYC类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抗性中的应用,属于棉花MYC类转录因子及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植物中髓细胞组织增生蛋白(Myelocytomatosis proteins, MYCs)即MYC类转录因子,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已经发现的MYC类转录因子中,MYC2是研究最为深入的一个,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MYC2转录因子通过形成CO I I/JAZs/MYC2复合物发挥调控作用,参与JA、ABA等激素信号转导过程。如拟南芥的AtMYC2转录因子,在逆境下表达增强。在干旱胁迫下,AtMYC2蛋白也作为ABA诱导的转录激活子发?车功能。
[0003]干旱和盐溃是诸多非生物逆境中对作物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干旱地区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更为严重。
[0004]棉花是最耐盐的农作物之一,其耐盐性因品种、生育阶段、器官以及土壤盐分种类等不同而差异较大。因此,从棉花中克隆MYC类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并将其应用于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以及培育耐逆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对棉花等植物抗逆性能的提高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类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棉花MYC类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
[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含有所述MYC类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以及含有该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宿主细胞;
[0007]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将所述的棉花MYC类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应用于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以及培育耐逆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
[0008]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本发明首先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分离了 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其多核苷酸为(a)、(b)、(c)、(d)或(e)所示:
[0010](a)、SEQ 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或
[0011](b)、编码SEQ ID N0.4所示氨基酸的多核苷酸;或
[0012] (c)、与SEQ ID N0.3的互补序列在严谨杂交条件能够进行杂交的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所编码蛋白质仍具有GhMYC3转录因子功能;或
[0013](d)、与SEQ 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至少有90%或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优选的,与SEQ 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至少有95%或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最优选的,与SEQ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至少有98%或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或
[0014](e)、在SEQ 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或多个碱基的缺失、取代或插入的多核苷酸变体,且该多核苷酸变体所编码的蛋白仍具有GhMYC3转录因子的功能或活性。
[0015]本发明还公开了由所述转录因子基因编码的GhMYC3转录因子,其氨基酸为(a)或(b)所示:
[0016](a)、SEQ ID N0.4 所示的氨基酸;
[0017](b) jfSEQ ID N0.4所示的氨基酸通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缺失或/和插入而衍生得到的仍具有GhMYC3转录因子功能或活性的蛋白变体。
[0018]本发明所述的蛋白变体可由遗传多态性或人为操作产生,这些操作方法通常为本领域所了解。例如,可通过DNA的突变来制备GhMYC3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变体或片段,其中用于诱变或改变多核苷酸的方法为本领域所习知。其中,保守的取代是将一种氨基酸残基替换成具有相似性质的另一种氨基酸。本发明所述的GhMYC3转录因子及其编码基因包括天然存在的序列和变体两种形式。“变体”意指基本相似的序列,对于多核苷酸,变体包含天然多核苷酸中一个或多个位点处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和替换。对于多核苷酸,保守的变体包括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而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那些变体。诸如此类天然存在的变体可通过现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来鉴定。变体多核苷酸还包括合成来源的多核苷酸,例如采用定点诱变所得到的仍编码SEQ ID N0.4所示的氨基酸的多核苷酸变体,或者是通过重组的方法(例如DNA改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分子生物技术手段来筛选或评价变体多核苷酸所编码蛋白的功能或活性=DNA结合活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瞬时研究中基因表达的激活情况或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效应等。
[0019]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所述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是重组植物表达载体。
[0020]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宿主细胞。
[0021]将所述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可操作的与表达调控元件相连接,得到可以在植物中表达该编码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该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可以由5'端非编码区,SEQ ID N0.3所示的核苷酸和3'非编码区组成;其中,所述的5'端非编码区可以包括启动子序列、增强子序列或/和翻译增强序列;所述的启动子可以是组成性启动子、诱导型启动子、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启动子;所述的3'非编码区可以包含终止子序列、mRNA切割序列等。合适的终止子序列可取自根癌农杆菌的T1-质粒,例如章鱼碱合成酶和胭脂碱合成酶终止区。
[0022]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SEQ ID N0.3所示的核苷酸进行优化以增强在植物中的表达效率。例如,可采用目标植物的偏爱密码子进行优化来合成多核苷酸以增强在目标植物中的表达效率。
[0023]所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含有用于选择转化细胞的选择性标记基因。选择性标记基因用于选择经转化的细胞或组织。标记基因包括:编码抗生素抗性的基因以及赋予除草化合物抗性的基因等。此外,所述的标记基因还包括表型标记,例如β-半乳糖苷酶和荧光蛋白等。
[0024]本发明还涉及将所述的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引入到植物中以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抗性。
[0025]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所述的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抗性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I)构建含有所述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2)将所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或植物细胞中;(3)培育筛选得到对逆境胁迫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
[0026]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培育耐逆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构建含有所述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2)将所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或植物细胞中;(3)培育筛选得到对逆境胁迫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
[0027]其中,所述的逆境胁迫包括高盐或干旱等非生物胁迫。
[0028]转化方案以及将所述多核苷酸或多肽引入植物的方案可视用于转化的植物(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或植物细胞的类型而变化。将所述多核苷酸或多肽引入植物细胞的合适方法包括:显微注射、电穿孔、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直接基因转移以及高速弹道轰击等。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可利用多种瞬时转化法将本发明的GhMYC3转录因子基因提供给植物。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GhMYC3转录因子基因可通过将植物与病毒或病毒核酸接触来引入到植物中,通常,这样的方法涉及将本发明的GhMYC3转录因子基因构建体引入病毒DNA或RNA分子中。
[0029]利用常规方法可使已转化的细胞再生稳定转化植株(McCormick et al.PlantCell Reports.1986.5:81-84)。本发明可用于转化任何植物种类,包括但不限于: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更优选的,所述的目标植物包括农作物、蔬菜或观赏植物、果树等,例如,可以是玉米、水稻、高粱、小麦、大豆、马铃薯、大麦、番茄、菜豆、花生或甘蔗等。
[0030]为了分析本发明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分离的GhMYC3转录因子的功能,本发明用Gateway方法构建含有GhMYC3基因(核苷酸为SEQ ID N0.3所示)的植物表达载体,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获得T I代种子;通过拟南芥种子抗性筛选及PCR鉴定,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同时分别构建含有GhMYCl (核苷酸为SEQ ID N0.1所示)、GhMYC2 (核苷酸为SEQ ID N0.2所示)和GhMYC4(核苷酸为SEQ ID N0.5所示)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拟南芥。
[0031]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抗旱耐盐分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抗旱效果明显,植株生长旺盛,没有明显的叶片发黑现象。生理指标分析表明,NaCl处理后,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叶绿素含量与NK基本持平,属正常水平,说明转GhMYC3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正常;干旱处理后,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丙二醇含量较低,在0.013 μ mol/g附近,证明抗旱效果明显;RGhMYC3基因I号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为0.112mmol/g,显著高于对照,说明转GhMYC3基因植株通过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来提高其抗旱水平,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抗旱效果明显。
[0032]总之,转化实验证明,在植物中过表达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对高盐或干旱逆境胁迫的抗性。因此,本发明克隆的棉花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抗性及培育耐逆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旦
-5^ O
[0033]本发明所涉及到的术语定义
[0034]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了解相同的含义。
[0035]术语“转录因子”意指能够与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从而激活或抑制下游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转录与表达的一类DNA结合蛋白。
[0036]术语“多核苷酸”或“核苷酸”意指单股或双股形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核糖核苷或核糖核苷酸及其聚合物。除非特定限制,否则所述术语涵盖含有天然核苷酸的已知类似物的核酸,所述类似物具有类似于参考核酸的结合特性并以类似于天然产生的核苷酸的方式进行代谢。除非另外特定限制,否则所述术语也意指寡核苷酸类似物,其包括PNA(肽核酸)、在反义技术中所用的DNA类似物(硫代磷酸酯、磷酰胺酸酯等)。除非另外指定,否则特定核酸序列也隐含地涵盖其保守修饰的变异体(包括(但不限于)简并密码子取代)和互补序列以及明确指定的序列。特定而言,可通过产生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所选(或所有)密码子的第3位经混合碱基和/或脱氧肌苷残基取代的序列来实现简并密码子取代(Batzer 等人,Nucleic Acid Res.19:5081 (1991) ;0htsuka 等人,J.B1l.Chem.26 0:2605-2608 (1985);和 Cassol 等人,(1992) ;Rossolini 等人,Mol Cell.Probes8:91-98(1994))。
[0037]术语“多肽”、“肽”和“蛋白”在本文中互换使用以意指氨基酸残基的聚合物。SP,针对多肽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描述肽和描述蛋白,且反之亦然。所述术语适用于天然产生氨基酸聚合物以及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氨基酸残基为非天然编码氨基酸的氨基酸聚合物。如本文中所使用,所述术语涵盖任何长度的氨基酸链,其包括全长蛋白(即抗原),其中氨基酸残基经由共价肽键连接。
[0038]述语“严谨杂交条件”意指在所属领域中已知的低离子强度和高温的条件。通常,在严谨条件下,探针与其靶序列杂交的可检测程度比与其它序列杂交的可检测程度更高(例如超过本底至少2倍)。严谨杂交条件是序列依赖性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会不同,较长的序列在较高温度下特异性杂交。通过控制杂交的严谨性或洗涤条件可鉴定与探针100%互补的祀序列。对于核酸杂交的详尽指导可参考有关文献(Tijssen, Techniques inB1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1logy-Hybridizat1n with Nucleic Probes, "Overviewof principles of hybridizat1n and the strategy of nucleic acid assays.1993)。更具体的,所述严谨条件通常被选择为低于特异序列在规定离子强度pH下的热熔点(Tm)约5-10°C。Tm为在平衡状态下50%与目标互补的探针杂交到目标序列时所处的温度(在指定离子强度、PH和核酸浓度下)(因为目标序列过量存在,所以在Tm下在平衡状态下50%的探针被占据)。严谨条件可为以下条件:其中在PH7.0到8.3下盐浓度低于约1.0M钠离子浓度,通常为约0.01到1.0M钠离子浓度(或其它盐),并且温度对于短探针(包括(但不限于)10到50个核苷酸)而言为至少约30°C,而对于长探针(包括(但不限于)大于50个核苷酸)而言为至少约60°C。严谨条件也可通过加入诸如甲酰胺的去稳定剂来实现。对于选择性或特异性杂交而言,正信号可为至少两倍的背景杂交,视情况为10倍背景杂交。例示性严谨杂交条件可如下:50%甲酰胺,5XSSC和1% SDS,在42°C下培养^5XSSC,1% SDS,在65°C下培养,在0.2X SSC中洗涤和在65°C下于0.1% SDS中洗涤。所述洗涤可进行5、15、30、60、120分钟或更长时间。
[0039]术语“重组宿主细胞株”或“宿主细胞”意指包含本发明多核苷酸的细胞,而不管使用何种方法进行插入以产生重组宿主细胞,例如直接摄取、转导、f配对或所属领域中已知的其它方法。外源性多核苷酸可保持为例如质粒的非整合载体或者可整合入宿主基因组中。宿主细胞可为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宿主细胞还可为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细胞。
[0040]术语“转化”意指将异源性DNA序列引入到宿主细胞或有机体的方法。
[0041]术语“表达”意指内源性基因或转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转录和/或翻译。
[0042]术语“编码序列”意指转录成RNA的核酸序列。
[0043]术语“重组植物表达载体”意指一种或多种用于实现植物转化的DNA载体;本领域中这些载体常被称为二元载体。二元载体连同具有辅助质粒的载体是大多常用于土壤杆菌介导转化的。二元载体通常包括=T-DNA转移所需要的顺式作用序列、经工程化处理以便能够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的选择标记物,待转录的异源性DNA序列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从棉花基因组及cDNA中克隆GhMYCl和GhMYC2电泳图;其中,M为DNAMarker ;1、2为棉花基因组对MYCl全长引物的PCR结果;3为棉花cDNA对MYCl全长引物的PCR结果;4、5为棉花基因组对MYC2全长引物的PCR结果;6为棉花cDNA对MYC2全长引物的PCR结果;
[0045]图2为从棉花基因组及cDNA中克隆GhMYC3和GhMYC4电泳图;其中,1、2为棉花cDNA对MYC3全长引物的PCR结果;3为棉花基因组对MYC3全长引物的PCR结果;4、5、6为棉花基因组对MYC4全长引物的PCR结果;7、8、9为棉花cDNA对MYC4全长引物的PCR结果;
[0046]图3为GhMYCl的阳性菌落检测图;其中,M为DNA Marker ;11、13为11和13号菌落;+为阳性对照;_为空白对照;
[0047]图4为GhMYC2的阳性菌落检测图;
[0048]图5为GhMYC3的阳性菌落检测图;
[0049]图6为GhMYC4的阳性菌落检测图;
[0050]图7为Gateway方法构建含有GhMYCl、GhMYC2、GhMYC3或GhMYC4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流程图;
[0051]图8为GhMYCl、GhMYC2、GhMYC3和GhMYC4基因的入门克隆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 α的菌液PCR检测图;其中,M为DNA Marker ;1_3为GhMYCl的入门克隆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的3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2_3和2_4为GhMYC2的入门克隆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的3号和4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3-2、3-3和3_4为GhMYC3的入门克隆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的2号、3号和4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4-1、4-2、4-3、4-4和4_5为GhMYC4的入门克隆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的I号、2号、3号、4号和5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对照;
[0052]图9为GhMYCl、GhMYC2、GhMYC3和GhMYC4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a的菌液PCR检测图;其中,M为DNA Marker ; 1-1、1-2和1-3为GhMYCl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a的I号、2号和3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2_1、2-1、2_3和2_4为GhMYC2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的I号、2号、3号和4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3-1、3-2和3-3为GhMYC3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的I号、2号和3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4-1、4-2、4-3和4_4为GhMYC4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 α的I号、2号、3号和4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对照;_为空白对照;
[0053]图1O为GhMYC 1、GhMYC2、GhMYC3和GhMYC4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的菌液PCR检测图;其中,M为DNA Marker ; 1-1、1-2、1-4和1-5为GhMYCl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的I号、2号、4号和5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2_1、2-3、2_4和2-5为GhMYC2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的I号、3号、4号和5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3-1、3-2、3-3和3-4为GhMYC3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的I号、2号、3号和4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4-2和4-5为GhMYC4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的2号和5号菌落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对照;
[0054]图11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图;其中,M为DNA Marker ; 1_1—1-6为转GhMYCl基因的6株拟南芥的检测结果;3-1—3-2为转GhMYC3基因的2株拟南芥的检测结果;4_1 一
4-12为转GhMYC4基因的12株拟南芥的检测结果;
[0055]图12为200mmol/L NaCl处理后的转基因拟南芥总叶绿素含量的柱状图;其中NK为对照未转基因植株;GhMYCl-l和GhMYCl-2为转GhMYCl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2-l和GhMYC2-2为转GhMYC2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3_l和GhMYC3_2为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4-l和GhMYC4_2为转GhMYC4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
[0056]图13为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拟南芥总叶绿素含量的柱状图;其中NK为对照未转基因植株;GhMYCl-l和GhMYCl-2为转GhMYCl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3_l和GhMYC3-2为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4_l和GhMYC4_2为转GhMYC4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
[0057]图14为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拟南芥的丙二醇含量柱状图;其中NK为对照未转基因植株;GhMYCl-l和GhMYCl-2为转GhMYCl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2_l和GhMYC2-2为转GhMYC2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3_l和GhMYC3_2为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4-l和GhMYC4-2为转GhMYC4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
[0058]图15为200mmol/L NaCl处理后的转基因拟南芥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柱状图;其中NK为对照未转基因植株;GhMYCl-l和GhMYCl-2为转GhMYCl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2-l和GhMYC2-2为转GhMYC2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3_l和GhMYC3_2为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4-l和GhMYC4_2为转GhMYC4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
[0059]图16为干旱处理后的转基因拟南芥的可溶性糖含量柱状图;其中NK为对照未转基因植株;GhMYCl-l和GhMYCl-2为转GhMYCl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2_l和GhMYC2-2为转GhMYC2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3_l和GhMYC3_2为转GhMYC3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GhMYC4-l和GhMYC4-2为转GhMYC4基因的拟南芥植株I号和2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或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1]1、实验材料
[0062]棉花银棉品种的叶片,银棉品种购头于北点市中蔬大森林花齐市场;拟南介种子为哥伦比亚型,本发明人实验室保存;pMD_19T克隆载体、Taq酶购于全式金公司;大肠杆菌DH5a与高纯质粒小量制备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农杆菌菌株GV3101为本发明人实验室保存;
[0063]pD0NR?207载体购自英伟捷达公司;表达载体pH7WG2D购自VIB (比利时)公司;Gateway克隆的BP反应试剂盒和LR反应试剂盒购自英伟捷达公司;DNA胶回收试剂盒购自塔克拉公司;Trizol试剂购自天根科技有限公司;cDNA反转录试剂盒购自Fermentas公司;引物合成和测序由北京奥科鼎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
[0064]实施例1棉花MYC类转录因子编码基因的克隆
[0065]1、实验方法
[0066]1.1电子克隆得到MYC类转录因子
[0067]根据同源基因中存在保守相似序列的特性,用拟南芥MYC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序列为信息探针,对NCBI中EST数据库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进行Tblastx同源性检索,利用DNAStar软件将检索到的来自于棉花的EST序列拼接获得连接体;然后用此连接体再次进行Tblastx的同源检索与拼接,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无重叠的EST序列,最终获得陆地棉4个GhMY C基因的cDNA序列片段。
[0068]1.2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0069]依据电子克隆获得的全长4个GhMYC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RT — PCR引物(表I)。
[0070]表1 GhMYC克隆全长引物
[0071]

【权利要求】
1.从棉花(Gossypiumhirsutum L.)分离的GhMYC3转录因子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其多核苷酸为(a)、(b)、(c)、(d)或(e)所示: (a)、SEQ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或 (b)、编码SEQID N0.4所示氨基酸的多核苷酸;或 (C)、与SEQ ID N0.3的互补序列在严谨杂交条件能够进行杂交的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所编码蛋白质仍具有GhMYC3转录因子功能;或 (d)、与SEQ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至少有90%或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优选的,与SEQ 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至少有95%或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最优选的,与SEQ IDN0.3所示的多核苷酸至少有98%或以上同源性的多核苷酸;或 (e)、在SEQID N0.3所示的多核苷酸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或多个碱基的缺失、取代或插入的多核苷酸变体,且该多核苷酸变体所编码的蛋白仍具有GhMYC3转录因子的功能或活性。
2.权利要求1所述编码基因编码的GhMYC3转录因子,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为(a)或(b)所示: (a)、SEQID N0.4所示的氨基酸; (b)jfSEQ ID N0.4所示的氨基酸通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缺失或/和插入而衍生得到的仍具有GhMYC3转 录因子功能或活性的蛋白变体。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表达载体是重组植物表达载体。
5.含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宿主细胞。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抗性中的应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2)将所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或植物细胞中;(3)培育筛选得到对逆境胁迫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
8.一种培育耐逆境胁迫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构建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2)将所构建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植物或植物细胞中;(3)培育筛选得到对逆境胁迫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
9.权利要求2所述的GhMYC3转录因子在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抗性中的应用。
10.按照权利要求6、7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境胁迫包括高盐或干旱。
【文档编号】A01H5/00GK104178497SQ20141039000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周美亮, 吴燕民, 刘博欣, 孙占敏, 唐益雄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