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988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微生物肥料领域。该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原料组分包括有机粪肥4-6份、腐殖酸2-4份、农业有机废料0.7-3份、海产有机废料0.2-0.4份、液体菌剂0.01-0.02份、固体菌剂0.005-0.01份。该复合微生物肥料,一方面提供给作物全面均衡易吸收的养分,促进作物健康生长,且产生的黄腐酸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剂调节作物生长;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且由于发酵底物均衡充足,因此所产微生物不易死亡,复合微生物的活菌数量大。将该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后,其肥效显著、环保无害;且由于微生物、有机质含量大,所以其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合微生物肥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由特定微生物(解磷、解钾、固氮微生物)或其他经过鉴定的 两种以上互不拮抗的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是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 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0003] 复合微生物肥料集有机肥、化学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优点于一体,克服了过去有 机肥误工误时的缺点,施用十分方便;克服了单纯化学肥料造成的土壤理化性质退化和农 产品质量下降的缺点。
[0004] 主要特点有:1、增加土壤肥力:如固氮、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可进行固氮、将 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从而提高化学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土壤肥力、作物营养水平。 2、对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作为根际优势菌,通过对病 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及抑制其生长繁殖,达到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 产量以及抗重茬的能力。
[0005]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较多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已经应用到了农业生产实践中,但是多 数复合微生物肥料由于菌种组成不合理,或者制备操作不当,如,现有复合微生物肥料基本 上是单菌种分别进行发酵后混合制成混合菌液,浓缩干燥后或者直接喷施吸附在基质上, 在混合、浓缩、干燥、吸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部分甚至大部分菌种的死亡;另外,吸附后制剂 的PH和盐浓度会对有益微生物造成抑制作用,使得产品中的活菌数达不到要求。最终导致 复合微生物肥料所含的有益活菌数较低,从而也相应的降低了其肥效。
[0006]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含 有既定重量份数液体菌剂和固体菌剂,具有活菌含量高、能够产生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效果,肥效更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该 方法包含两个发酵阶段,使得所制成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氨基酸、蛋白 质、生长素以及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中后,能快速复苏并发挥作用,肥效显著。
[0008]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
[0010] 有机粪肥4-6份、腐殖酸2-4份、农业有机废料0. 7-3份、海产有机废料0. 2-0. 4 份、液体菌剂0. 01-0. 02份、固体菌剂0. 005-0. 01份。
[0011]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含有既定重量份数的液体菌剂和固体菌 剂,该复合菌组成合理,菌种全面;所含的有益微生物促使有机粪肥、农业有机废料以及海 产有机废料等发酵底物进行腐熟发酵,产生了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生长素、黄腐酸等, 并且促使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繁殖代谢。一方面,提供给作物全面均衡易吸收的养分,促进作 物健康生长,且产生的黄腐酸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剂调节作物生长;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 的有益微生物,且由于发酵底物均衡充足,因此所产微生物不易死亡,复合微生物的活菌数 量大。将该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后,其肥效显著、环保无害;且由于微生物、腐殖酸含量较 大,所以其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
[0012] 可选的,所述有机粪肥包括牛粪、猪粪、羊粪、马粪和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可选的,所述农业有机废料包括草炭、米糠、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末和麦麸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可选的,所述海产有机废料包括鱼柏、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和海藻中的一种或 多种。
[0015] 可选的,所述液体菌剂中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 及固氮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可选的,所述固体菌剂中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 及固氮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 -种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将一部分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19] 2)、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剩余部分农业有机废料以及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 入液体菌剂,混拌均匀;
[0020] 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021] 4)、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21-35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022] 5)、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筛分,得到粉末状 复合微生物肥料。
[0023] 可选的,在步骤2)中:混拌均匀后的物料的水分重量含量为55-65%;且所述液体 菌剂为原液体菌种的50-100倍水稀释溶液。
[0024] 可选的,在步骤3)中: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1-35天,且每隔5-7天对发酵料进 行翻拌。
[0025] 可选的,在步骤5)中:所述筛分的过程中所用的筛网的滤径为2-5_。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7] (1)、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包括液体菌剂和固体菌剂,菌种全面,构成合理;好氧微生 物和厌氧微生物的比例约为2:3,在发酵后,产生腐殖质(生化黄腐酸等)、矿物质、氨基酸、 蛋白质、生长素等,养分全面且易被作物吸收。
[0028] (2)、主要原料是有机粪肥、秸杆、米糠等农业废弃物,均为低价值或者会产生环境 危害的废弃物。本发明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于一体,不仅可以解决目前资源 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而且对于缓解土壤污染状况,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 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29] (3)、本发明采用的工艺为将菌剂加入物料后发酵制成,分为好氧发酵阶段和厌氧 发酵阶段。经过发酵,一方面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另 一方面,通过发酵积累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证产品活菌数量及其施入土壤后能快速繁殖, 发挥作用。
[0030] (4)、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热可杀死物料中的病原体、虫卵以及杂草种子,使其实 现无害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2] 图1为本发明提供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 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
[0035] 有机粪肥4-6份、腐殖酸2-4份、农业有机废料0. 7-3份、海产有机废料0. 2-0. 4 份、液体菌剂0. 01-0. 02份、固体菌剂0. 005-0. 01份。优选的,所述有机粪肥包括牛粪、猪 粪、羊粪、马粪和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或所述农业有机废料包括草炭、米糠、秸杆、稻壳粉、 蘑葫苔、树皮末和麦麸中的一种或多种;草炭、米糠、稻杆、稻壳粉、蘑葫苔、树皮末和麦麸其 来源广泛,并且易于被微生物发酵腐熟,产生小分子活性物质。优选的,所述海产有机废料 包括鱼柏、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和海藻中的一种或多种;鱼柏、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 和海藻中的加入丰富了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营养,并且还实现了废物的利用。另外,优选的, 对于液体菌剂,其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氮菌中的一 种或多种;应理解液体菌剂是将该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液体培养发酵的形式而获得的发酵 液;固体菌剂中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氮菌中的一 种或多种;该固体菌剂是将所举的微生物利用少量的固体培养物培养后获得的固体菌剂; 固体菌剂和液体菌剂丰富了微生物的种类,通过合理设置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含量 (一般为2:3)进而实现发酵过程中的大量扩繁;并产生大量的矿物质、氨基酸以及蛋白质, 以提高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肥效,同时也使得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活菌数高,施肥后大量的 微生物在土壤中进行代谢活动,进一步的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实现土壤修复以及提供作 物营养的效果。
[0036] 请参考图1,本发明还提供的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步骤101 :将一部分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38] 在该步骤中,由于固体菌剂的含量较少,因此直接将其与其他组分混合后,很难实 现混匀的效果。一旦混匀不充分,则会导致后续发酵的不均衡;因此,利用少量的农业有机 废料先和固体菌剂混匀,然后再与其它物料进行混拌操作,该操作易于实现混匀效果,使得 固体菌剂均匀的分散在其他物料中。
[0039] 步骤10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剩余部分农业有机废料以及预混料混拌过 程中加入液体菌剂,混拌均匀;
[0040] 步骤102中,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剩余部分农业有机废料以及预混料混拌 过程中加入液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另外,为了使得后续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得到充 分供应,优选的,混拌均匀后的物料的水分重量含量为55-65% ;另外,水分的控制可以通过 稀释液体菌剂(具体为原液体菌种的50-100倍水稀释溶液)的方式得以实现,或者也可以 在物料中直接加入水,直至满足水分含量需求。
[0041] 步骤103 :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 得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
[0042] 有氧发酵的阶段,主要是通过矮垛堆积发酵的方式实现,在有氧发酵的阶段,大量 的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并且对有机粪肥以及农业有机废料、海产有机废料进行分解;同时 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到55-75°C);进而会杀死物料中的一些有害病菌、残留成虫以及 虫卵和草籽等。优选的,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1-35天,且每隔5-7天对发酵料进行翻拌。 以实现发酵充分的效果。
[0043] 在有氧发酵的过程中,检测到发酵物的温度下降后不再上升,说明有氧发酵完毕, 可以进行后续的厌氧发酵阶段。
[0044] 步骤10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21-35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045] 在厌氧发酵阶段,主要是通过高垛堆积发酵的方式实现厌氧发酵;该阶段,同样会 产生热量,并促使大量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积累,厌氧发酵结束后,会产生大量的易被 作物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黄腐酸等成分。
[0046] 步骤10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筛分,得到 粉末状复合微生物肥料。
[0047] 以阴晾的方式将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进行筛分,得到 符合粒径的粉末状复合微生物肥料;而较大的结块物则收集后可重新作为农业有机废料进 行再次发酵。
[0048] 优选的,在筛分的过程中,所用的筛网的滤径为2-5_。
[0049]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含有既定重量份数的液体菌剂和固体菌 剂,该复合菌组成合理,菌种全面;所含的有益微生物促使有机粪肥、农业有机废料以及海 产有机废料等发酵底物进行腐熟发酵,产生了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生长素、黄腐酸等, 并且促使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繁殖代谢。一方面,提供给作物全面均衡易吸收的养分,促进作 物健康生长,且产生的黄腐酸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剂调节作物生长;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 的有益微生物,且由于发酵底物均衡充足,因此所产微生物不易死亡,复合微生物的活菌数 量大。将该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后,其肥效显著、环保无害;且由于微生物、腐殖酸含量较 大,所以其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
[0050] 本发明采用的工艺为将菌剂加入物料后发酵制成,分为好氧发酵阶段和厌氧发酵 阶段。经过发酵,一方面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另一方 面,通过发酵积累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证产品活菌数量及其施入土壤后能快速繁殖,发挥 作用。
[0051 ] 接下来,结合以上的内容,对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制备方法举出了以下具 体的实施例:
[0052] 实施例I
[005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有机粪肥4份、腐殖酸2 份、农业有机废料0. 7份、海产有机废料0. 2份、液体菌剂0. 01份、固体菌剂0. 005份。
[0054] 其中,有机粪肥包括任意比例的牛粪、猪粪、羊粪和鸡粪;农业有机废料包括任意 比例的草炭、米糠、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末和麦麸;海产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鱼 柏、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和海藻;液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 菌、光合细菌、固氮菌的菌种发酵液;固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 菌、光合细菌、固氮菌的固态培养物。
[0055] 制备方法
[0056] Sll :将10%的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57] S1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90%的农业有机废料、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调节水分重量含量为55-65% ;
[0058] S1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059] S1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21-35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060] S1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筛分,得到粉末 状复合微生物肥料。
[0061] 实施例2
[006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有机粪肥6份、腐殖酸4 份、农业有机废料3份、海产有机废料0. 4份、液体菌剂0. 02份、固体菌剂0. 01份。
[0063] 其中,有机粪肥包括任意比例的牛粪、猪粪、羊粪和鸡粪;农业有机废料包括任意 比例的草炭、米糠、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末和麦麸;海产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鱼 柏、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和海藻;液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 菌、光合细菌、固氮菌、的菌种发酵液;固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 菌、光合细菌、固氮菌的固态培养物。
[0064] 制备方法
[0065] S21 :将20%的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66] S2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80%的农业有机废料、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调节水分重量含量为55-65% ;
[0067] S2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068]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有氧发酵的时间为30天,且每隔6天对发酵料翻倒一次。
[0069] S2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21-35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070] S2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筛分,得到粉末 状复合微生物肥料。
[0071] 实施例3
[007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有机粪肥4份、腐殖酸3 份、农业有机废料1. 4份、海产有机废料0. 3份、液体菌剂0. 014份、固体菌剂0. 007份。
[0073] 其中,有机粪肥为牛粪和鸡粪(重量配比为4:1.3);农业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 的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末和麦麸;海产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鱼柏、虾粉、贝壳粉、 海带根粉和海藻;液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 氮菌的菌种发酵液;固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 固氮菌的固态培养物。
[0074] 制备方法
[0075] S31 :将5%的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76] S3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95%的农业有机废料、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调节水分重量含量为58% ;
[0077] S3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078]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5天,且每隔7天对发酵料翻拌一次。
[0079] S3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30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080] S3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筛分,得到粉末 状复合微生物肥料。
[0081] 实施例4
[008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有机粪肥5. 9份、腐殖酸 3份、农业有机废料0. 8份、海产有机废料0. 3份、液体菌剂0. 014份、固体菌剂0. 007份。
[0083] 其中,有机粪肥为猪粪和鸡粪(重量配比为5. 3:0. 6);农业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 例的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末和麦麸;海产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鱼柏、虾粉、贝壳 粉、海带根粉和海藻;液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 及固氮菌的菌种发酵液;固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 以及固氮菌的固态培养物。
[0084] 制备方法
[0085] S41 :将5%的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86] S4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95%的农业有机废料、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调节水分重量含量为60% ;
[0087] S4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088]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5天,且每隔6天对发酵料翻拌一次。
[0089] S4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28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090] S4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30%后筛分,得到粉末状复合 微生物肥料。
[0091] 实施例5
[009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有机粪肥4份、腐殖酸3 份、农业有机废料2. 8份、海产有机废料0. 3份、液体菌剂0. 014份、固体菌剂0. 007份。
[0093] 其中,有机粪肥为鸡粪;农业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 末和麦麸;海产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鱼柏、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和海藻;液体菌剂 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氮菌的菌种发酵液;固体菌 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氮菌的固态培养物。
[0094] 制备方法
[0095] S51 :将10%的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096] S5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90%的农业有机废料、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调节水分重量含量为55% ;
[0097] S5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098]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8天,且每隔7天对发酵料翻拌一次。
[0099] S5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30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100] S5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30%后筛分,得到粉末状复合 微生物肥料。
[0101] 在筛分的过程中,所用筛网的滤径为:2-5_。
[0102] 实施例6
[010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有机粪肥6份、腐殖酸3 份、农业有机废料0. 7份、海产有机废料0. 3份、液体菌剂0. 014份、固体菌剂0. 007份。
[0104] 其中,有机粪肥为羊粪和鸡粪(重量比为5. 3 :0. 7);农业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 的秸杆、稻壳粉、蘑菇苔、树皮末和麦麸;海产有机废料包括任意比例的鱼柏、虾粉、贝壳粉、 海带根粉和海藻;液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 氮菌的菌种发酵液;固体菌剂为含有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 固氮菌的固态培养物。
[0105] 制备方法
[0106] S61 :将5%的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0107] S6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95%的农业有机废料、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水溶液,混拌均匀,调节水分重量含量为60% ;
[0108] S63: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 厌氧发酵混合料;
[0109]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8天,且每隔5天对发酵料翻拌一次;且发 酵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可达到为65°C以上。
[0110] S6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30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0111] S65: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35%后筛分,得到粉末状复合 微生物肥料。
[0112] 在筛分的过程中,所用筛网的滤径为:2-5mm。
[0113] 表1本发明实施例1-6提供的复合微生物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0114]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组分包括: 有机粪肥4-6份、腐殖酸2-4份、农业有机废料0. 7-3份、海产有机废料0. 2-0. 4份、液 体菌剂0. 01-0. 02份、固体菌剂0. 005-0. 01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粪肥包括牛粪、猪 粪、羊粪、马粪和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有机废料包括草 炭、米糠、稻杆、稻壳粉、蘑葫苔、树皮末和麦麸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产有机废料包括鱼柏、 虾粉、贝壳粉、海带根粉和海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菌剂中含有放线菌、 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氮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菌剂中含有放线菌、 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以及固氮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7.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1) 、将一部分农业有机废料和固体菌剂混拌,得到预混料; 2) 、将有机粪肥、海产有机废料、剩余部分农业有机废料以及预混料混拌过程中加入液 体菌剂,混拌均匀; 3) 、将混拌均匀后的物料进行有氧发酵至其温度不再上升后加入腐植酸,得到待厌氧 发酵混合料; 4) 、将所述待厌氧发酵混合料厌氧发酵21-35天,得到半成品复合肥料; 5) 、将所述半成品复合肥料的水分重量含量调节至小于35%后筛分,得到粉末状复合 微生物肥料。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 混拌均匀后的物料的水分重量含量为55-65% ;且所述液体菌剂为原液体菌种的 50-100倍水稀释溶液。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 所述有氧发酵的时间为21-35天,且每隔5-7天对发酵料进行翻拌。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5)中: 所述筛分的过程中所用的筛网的滤径为2-5_。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4496577SQ20141082586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长生, 欧阳竹, 刘泽, 陈琛 申请人:刘长生, Ets(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