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微乳剂的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84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微乳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苯磺隆,又称阔叶静,微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常用剂型为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苯磺隆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杂草的根、叶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导,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植物受害后表现为生长点坏死、叶脉失绿,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矮化,最终全株枯死,敏感杂草吸收药剂后立即停止生长,1-3周后死亡,适用作物为小麦、大麦、元麦、燕麦,防除对象主要为各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播娘蒿、荠菜、碎米荠菜、麦家公、藜、反枝苋等效果较好,对地肤、繁缕、蓼、猪殃殃等也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对田蓟、卷茎蓼、田旋花、泽漆等效果不显著,对野燕麦、看麦娘、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无效。氯酯磺草胺,分子式为C14H11CIFN5O5S,外观为灰白色固体,熔点216~218℃,20℃时水中溶解度为184毫克/升,低毒,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遗传亦无不良影响;除草原理是:该药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杂草根系和茎、叶均能吸收药剂,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向上、向下传导,最后积累在植物分生组织内,导致杂草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生长停滞,死亡,该药既有茎叶处理效果,也有土壤封闭效果,且对作物的安全性好;主要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如苘麻、豚草、三裂豚草、苍耳、裂叶牵牛、苋、蓼、藜、鸭跖草、苣荚菜等。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复配有增效作用,将上述二种除草剂和辅料复配后,防除草的效果显著高于单用苯磺隆或氯酯磺草胺,除草效果大大增强,杀草的品种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微乳剂的配制方法,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为: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3-14%、氯酯磺草胺3-4%、异丁醇18%、甲基萘磺酸钠5%、水60%。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在第一搅拌罐中先将配方量的异丁醇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边搅拌边加入配方量的氯酯磺草胺、甲基萘磺酸钠,搅拌反应0.4-0.5小时;

(2)在高速搅拌罐中先将配方量的水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30-40转/分,边搅拌边加入配方量的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调高速搅拌罐内搅拌器的转速为210-220 转/分,缓慢的将异丁醇、氯酯磺草胺、甲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加入高速搅拌罐,搅拌反应0.9-1.0小时后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纯度为75%、氯酯磺草胺的纯度为60%。

步骤(1)、步骤(2)所述的常温为0-3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微乳剂的配制方法,该生产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复配有增效作用,将上述二种除草剂和辅料复配后,防除草的效果显著高于单用苯磺隆和氯酯磺草胺,除草效果大大增强,杀草的品种进一步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第一搅拌罐中先将占总量为18%的异丁醇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4%的氯酯磺草胺、占总量为5%的甲基萘磺酸钠,搅拌反应0.4小时;在高速搅拌罐中先将占总量为60%的水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30转/分,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13%的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调高速搅拌罐内搅拌器的转速为210 转/分,缓慢的将异丁醇、氯酯磺草胺、甲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加入高速搅拌罐,搅拌反应0.9小时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在第一搅拌罐中先将占总量为18%的异丁醇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3.5%的氯酯磺草胺、占总量为5%的甲基萘磺酸钠,搅拌反应0.45小时;在高速搅拌罐中先将占总量为60%的水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35转/分,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13.5%的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调高速搅拌罐内搅拌器的转速为215 转/分,缓慢的将异丁醇、氯酯磺草胺、甲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加入高速搅拌罐,搅拌反应0.95小时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3:

在第一搅拌罐中先将占总量为18%的异丁醇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4%的氯酯磺草胺、占总量为5%的甲基萘磺酸钠,搅拌反应0.5小时;在高速搅拌罐中先将占总量为60%的水加入,常温下开始搅拌,搅拌器的转速为40转/分,边搅拌边加入占总量为13%的苯磺隆水分散粒剂;调高速搅拌罐内搅拌器的转速为220 转/分,缓慢的将异丁醇、氯酯磺草胺、甲基萘磺酸钠的混合物加入高速搅拌罐,搅拌反应1.0小时后得到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