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快繁及脱毒领域,尤其涉及西农431甘薯的脱毒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西农431甘薯是一种优良的甘薯,结薯集中、薯块上纺锤型。薯皮橙黄、肉桔红、薯干鲜红,口感极好,香味浓、甜、面沙,是烤红薯、加工薯脯、罐头、鲜薯干、饴糖等保健食品的好原料。但是由于甘薯容易受多种病毒和病原菌的感染,尤其在大面积种植时,容易发生西农431甘薯受病毒的危害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西农431甘薯最初是在1998年育成的,经过多年种植后,容易出现严重的种性退化,易染病,从而造成了产量降低。近年来,利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携带病毒很少,甚至不带毒的特点,可实现无病毒或去病毒植株的繁育,因此,利用这种技术也可实现品质优良的西农431甘薯苗的培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西农431甘薯的脱毒培育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西农431甘薯的脱毒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在西农431甘薯的种植大田中选取长势旺盛的健康植株,剪取3cm长的顶芽,对齐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首先用0.1%的洗衣粉浸泡10min,用流水冲洗1~2h,再用75%的酒精浸泡60s,再用2.5%NaOCl消毒5~10min,使用无菌水冲洗5次;
(2)在解剖镜下无菌剥离0.3mm大小的生长点带2个叶原基,接种在预先制备好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BAP 1mg/L、NAA0.01mg/L和GA30.1mg/L,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3h/d;
(3)当茎尖发育成带有4~5个叶片的小植株时,进行血清法病毒检测,检测程序为:样品采集→在膜上点样→加入封阻液→冲洗→添加特异病毒抗体→冲洗→加入酶标抗体→冲洗→显色→终止反应,得到检测呈阴性的脱毒株系;
(4)对脱毒株系进行快繁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苗剪切成段,每段带一节和一片叶,形态学的下端扦插于培养基中进行培育,培养基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IAA 0.1mg/L和GA3 0.1mg/L,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5h/d,使茎段下端长出根,侧芽向上萌发形成完整植株;
(5)长成完整植株后进行炼苗,方法为:将装有小苗的培养瓶移到15℃的培养室中放置7d,然后打开培养瓶用镊子取出小苗,洗去根部残余的培养基;
(6)将经过炼苗后的植株苗栽入苗圃地,进行盖土、洒水,及时搭建塑料薄膜拱棚,并加盖遮阳网,进行覆盖遮阴保湿30d,然后去除遮阳网及塑料薄膜。
特别的,所述步骤(6)中的盖土厚度为3cm。
特别的,所述步骤(6)中,覆盖遮阴保湿的第3天,打开塑料薄膜拱棚进行二次盖土、洒水,覆盖遮阴保湿的第7天,于塑料薄膜上打孔透气,而后逐渐加大加多透气孔,第30天时撤去塑料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西农431甘薯的茎尖脱毒苗的培育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培育步骤合理,可以获得成活率较高的西农431甘薯苗,并且在培育过程中,合理选用加入了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有助于植株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植株培育完成后进行了炼苗,在移栽苗圃地后,进行了渐进式的通风透气,提高了植株幼苗的环境适应性和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在西农431甘薯的种植大田中选取长势旺盛的健康植株,剪取3cm长的顶芽,对齐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首先用0.1%的洗衣粉浸泡10min,用流水冲洗1h,再用75%的酒精浸泡60s,再用2.5%NaOCl消毒5min,使用无菌水冲洗5次;
(2)在解剖镜下无菌剥离0.3mm大小的生长点带2个叶原基,接种在预先制备好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BAP 1mg/L、NAA0.01mg/L和GA30.1mg/L,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3h/d;
(3)当茎尖发育成带有4个叶片的小植株时,进行血清法病毒检测,检测程序为:样品采集→在膜上点样→加入封阻液→冲洗→添加特异病毒抗体→冲洗→加入酶标抗体→冲洗→显色→终止反应,得到检测呈阴性的脱毒株系;
(4)对脱毒株系进行快繁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苗剪切成段,每段带一节和一片叶,形态学的下端扦插于培养基中进行培育,培养基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IAA 0.1mg/L和GA3 0.1mg/L,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5h/d,使茎段下端长出根,侧芽向上萌发形成完整植株;
(5)长成完整植株后进行炼苗,方法为:将装有小苗的培养瓶移到20℃的培养室中放置7d,然后打开培养瓶用镊子取出小苗,洗去根部残余的培养基;
(6)将经过炼苗后的植株苗栽入苗圃地,进行盖土、洒水,盖土厚度为3cm,及时搭建塑料薄膜拱棚,并加盖遮阳网,进行覆盖遮阴保湿30d,覆盖遮阴保湿的第3天,打开塑料薄膜拱棚进行二次盖土、洒水,覆盖遮阴保湿的第7天,于塑料薄膜上打孔透气,而后逐渐加大加多透气孔,第30天时撤去塑料薄膜。
实施例2
(1)在西农431甘薯的种植大田中选取长势旺盛的健康植株,剪取3cm长的顶芽,对齐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首先用0.1%的洗衣粉浸泡10min,用流水冲洗2h,再用75%的酒精浸泡60s,再用2.5%NaOCl消毒10min,使用无菌水冲洗5次;
(2)在解剖镜下无菌剥离0.3mm大小的生长点带2个叶原基,接种在预先制备好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BAP 1mg/L、NAA0.01mg/L和GA30.1mg/L,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3h/d;
(3)当茎尖发育成带有5个叶片的小植株时,进行血清法病毒检测,检测程序为:样品采集→在膜上点样→加入封阻液→冲洗→添加特异病毒抗体→冲洗→加入酶标抗体→冲洗→显色→终止反应,得到检测呈阴性的脱毒株系;
(4)对脱毒株系进行快繁培育,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苗剪切成段,每段带一节和一片叶,形态学的下端扦插于培养基中进行培育,培养基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IAA 0.1mg/L和GA3 0.1mg/L,培养温度为27℃,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5h/d,使茎段下端长出根,侧芽向上萌发形成完整植株;
(5)长成完整植株后进行炼苗,方法为:将装有小苗的培养瓶移到20℃的培养室中放置7d,然后打开培养瓶用镊子取出小苗,洗去根部残余的培养基;
(6)将经过炼苗后的植株苗栽入苗圃地,进行盖土、洒水,盖土厚度为3cm,及时搭建塑料薄膜拱棚,并加盖遮阳网,进行覆盖遮阴保湿30d,覆盖遮阴保湿的第3天,打开塑料薄膜拱棚进行二次盖土、洒水,覆盖遮阴保湿的第7天,于塑料薄膜上打孔透气,而后逐渐加大加多透气孔,第30天时撤去塑料薄膜。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