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次生盐碱地用微喷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406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次生盐碱地用微喷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喷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次生盐碱地用微喷灌装置。



背景技术:

次生盐碱地是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地域。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灌溉水的大量渗漏,引起了地下水位升高,加之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针对次生盐碱地改良时植株的栽培,灌溉过多不利于控制地下水位,灌溉过少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其中微喷灌是较为理想的灌溉方式,但现有的微喷灌设备存在微喷效果不好,喷灌量不易掌控,喷灌水易挥发等问题,不便于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次生盐碱地用微喷灌装置。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将载水袋缠绕在植株的根茎上,并通过粘连带刺面层与粘连带毛面层来固定载水袋于植株的根茎上,喷灌水由载水袋上的滴水孔流出对植株进行微喷灌。由于载水袋与植株根茎贴附固定在一起,微喷灌水流出后直接快速被植株所吸收利用,减少微喷灌水滴出后的蒸发损失,减少灌溉用水的同时,满足了植株生长的用水需要。特别针对次生盐碱地的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有利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及土壤返盐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次生盐碱地用微喷灌装置,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的水箱、水泵、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干管,所述主干管上通过多个支干管连通有微喷灌滴头,所述微喷灌滴头包括载水袋,所述载水袋的正面并列设置有多条粘连带刺面层,相邻的两条粘连带刺面层之间的载水袋上开设有多个滴水孔,所述载水袋的背面上设置有粘连带毛面层,所述支干管与载水袋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滴水孔的孔径为0.5mm至3mm。

优选的,所述滴水孔的孔径为1mm。

优选的,所述载水袋为硅胶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将载水袋缠绕在植株的根茎上,并通过粘连带刺面层与粘连带毛面层来固定载水袋于植株的根茎上,喷灌水由载水袋上的滴水孔流出对植株进行微喷灌。由于载水袋与植株根茎贴附固定在一起,微喷灌水流出后直接快速被植株所吸收利用,减少微喷灌水滴出后的蒸发损失,减少灌溉用水的同时,满足了植株生长的用水需要。特别针对次生盐碱地的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有利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及土壤返盐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载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方位词左、右、上、下均是以图1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定义的,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次生盐碱地用微喷灌装置,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相连通的水箱1、水泵3、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干管4,所述主干管4上通过多个支干管5连通有微喷灌滴头6,所述微喷灌滴头6包括载水袋61,所述载水袋61的正面并列设置有多条粘连带刺面层62,相邻的两条粘连带刺面层62之间的载水袋61上开设有多个滴水孔64,所述载水袋61的背面上设置有粘连带毛面层63,所述支干管5与载水袋61内部相连通。

工作时,将载水袋61缠绕在植株的根茎上,并使得粘连带刺面层62与粘连带毛面层63接触并粘连,使得载水袋61固定在植株的根茎上,启动水泵3对微喷灌滴头6进行供水,喷灌水由载水袋61上的滴水孔64流出对植株进行微喷灌。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滴水孔64的孔径为0.5mm至3mm。如此设置,使得微喷灌水流量满足实际喷灌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滴水孔64的孔径为1mm。如此设置,使得微喷灌水流量满足实际喷灌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载水袋61为硅胶材质制成。如此设置,优良的化学特性与物理特性,使得载水袋61工作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