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式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生态特点,水生植物分为以下4类:(1) 挺水植物:根生长于泥土中,茎叶挺出水面,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艳丽,花开时离开水面,如芦苇、菖蒲等;(2)浮叶植物:也称浮水植物,根生于泥土中,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或略高于水面,开放时近水面,如莼菜、荸荠等;(3)漂浮植物:根不生于泥中,植株漂浮于水面之上,可随水漂移,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观叶为主,如大薸、浮萍等;(4)沉水植物:整个植物沉入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叶多为狭长或丝状,以观叶为主,如:网草、金鱼藻等。
水生植物根据不同种类或品种的习性进行种植,其种植水生植物有两种不同的技术途径:一是在池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养土,将水生植物植入土中;二是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沉入水中,其第二种更常用一些,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方便移动水生植物,并且能保持池水的清澈,清理池底和换水比较方便。但是,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常无法监控到水生植物的生长,只能通过水生植物的外形进行观察,观察之后才能进行调节水生植物的生长,导致一些水生植物由于没有监控到,最后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监控和调节水生植物生长挂式培育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挂式培育系统,包括营养管道,所述营养管道为一中空螺旋形状的营养管道,所述营养管道上端设置有挂环,还包括pH检测器和无线发射器,所述pH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所述挂环上设置有微处理器、无线接收器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无线接收器均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营养管道内壁均匀设置有多个温湿传感器,所述温湿传感器相离10厘米处设置有多个加湿器和多个加温器,所述温湿传感器、所述加湿器、所述加温器和所述pH检测器分别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内设置有内置电池。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事先在微处理器内设置温度、湿度和pH值的定值,使用时,温湿传感器会随时监控整个营养管道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会将信息反馈到微处理器内,微处理器将定值与测试值进行对比,如温度没有达到定值时,微处理器将信息传递到加温器,加温器对整个营养管道进行加温;如湿度没有达到定值时,微处理器将信息传递到加湿器,加湿器对整个营养管道进行加湿。pH检测器对营养管道内的pH值进行检测,并将信息发送到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将信息发射出去,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无线发射器的信息,再反馈到微处理器,pH值未达到微处理器值,微处理器将信息反馈到报警器,报警器启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采用的培育系统,可对营养管道内的水生植物进行实时监控,让营养管道的温度、湿度和营养能够满足各种类水生植物的环境要求。
进一步,所述营养管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周侧设置有密封圈。在营养管道上设置的多个通孔,是为了可插入多种水生植物,而通孔周侧的密封圈是为了防止营养管道内的营养液遗漏。
进一步,所述营养管道上端设置有加水口,所述营养管道下端设置有废水口,所述废水口内设置有阀门。当营养管道内需要增加水时,可以直接从加水口倒入水;当营养管道需要替换水时,则需要先打开废水口内的阀门,使营养管道内原有的水流出,然后关闭废水口内的阀门,再按上述加水的操作从加水口倒入新的水。将废水口设置为蛇嘴形状,是为了引导废水口内的水。
进一步,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一水平L形状的底座,所述废水口相对位置设置有槽板,所述pH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槽板中部,所述底座夹持所述槽板,所述无线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当需要替换营养液时,废的营养液流入到槽板,槽板内的pH检测器会对废的营养液进行一个pH检测,而底座是为了固定槽板。
进一步,所述挂环为可拆卸。方便使用者操作和安装挂环。
进一步,所述槽板的高度高于所述底座高度的2厘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挂式培育系统实施例的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挂式培育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挂式培育系统实施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挂环1、温湿控制开关11、营养液控制开关12、加水口2、营养管道3、通孔31、废水口4、底座5、槽板6、pH检测器7。
温湿传感器101、加湿器102、加温器103、pH检测器104、无线发射器105、报警器106、微处理器107、无线接收器108。
本实施例挂式培育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挂环1,挂环1为一中空圆环,可从营养管道3上拆卸下来,在挂环1内可加入需要的植物营养液,挂环1两端安装有温湿控制开关11和营养液控制开关12,营养液控制开关12设置在营养管道3上,温湿控制开关11内设置有微处理器107,微处理器107一侧设置有小型无线接受器,采用雷凌RT5370网卡,微处理器107另一侧安装有内置电池,小型无线接受器和内置电池分别连接微处理器107,温湿控制开关11上设置有报警器106,营养液控制开关12内设置有单向阀门。营养管道3为一中空的螺旋形状,营养管道3内侧均匀分布了温湿传感器101,且与温湿传感器101相邻距离为10厘米处安装有加湿器102和加温器103,同时,采用软性材料覆盖在温湿传感器101、加湿器102和加温器103上,温湿传感器101、加湿器102和加温器103通过导线连接微处理器107。
温湿度传感器采用C10-M53R,型号为SJ31S;
加湿器采用欧井OJSM-10;
加温器的型号为BGM11-CBW686型;
pH检测器采用TRANSOMIK VFD,型号为122-14/690;
无线发射器的型号为CSD168-K型;
无线接收器的型号为365SPTV-3610型;
报警器采用科立信,型号为KS-858;
微处理器采用Atmel微处理器,型号为AT75C220-C256。
在营养管道3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通孔31,每一通孔31周侧设置有密封线圈,在营养管道3下端设置有废水口4,废水口4内设置有阀门,该废水口4对应槽板6,槽板6为一长方体,且在槽板6中间设置有pH检测器1047,槽板6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5为一水平L型,底座5两端夹持槽板6的竖直平面和横向平面,在底座5上设置有小型无线发射器105,采用MICRF102无线发射芯片。小型无线发射器105与pH检测器1047通过导线相连接。槽板6的高度高于底座5高度的2厘米,方便废水口4对应槽板6。
具体操作如下:对水生植物进行培育时,事先在挂环1内加入营养液,在插入到营养管道3上,再将各种类型的水生植物插入到通孔31内,通孔31周侧的密封圈防止水漏出。前序做好之后,在加水口2内加入足够的水,让水能够将水生植物的根部整个浸泡,事先在微处理器107内设置了水生植物适应的温度和湿度,这时,按下温湿控制开关11,温湿控制开关11启动了微处理器107,微处理器107将信息传递给温湿传感器101,温湿传感器101将信息反馈到微处理器107,微处理器107进行一个信息分析,如是温度没达到指定的温度值,这时,微处理器107将信息传递到加温器103,启动加温器103加温,如是通过废水口4将水放出时,温湿传感器101监控整个营养管道3内的湿度,如是湿度没达到指定的湿度值,微处理器107将信息传递到加湿器102,加湿器102对没有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加湿,保持水生植物的湿度,在这个过程中,温湿传感器101一直在监控营养管道3的情况。
一段时间之后,要对水生植物换水时,将废水口4内的阀门打开,废水流入到槽板6内,槽板6内的pH检测器1047检测到废水内的pH值,将信息通过无线发射器105发射出去,在挂环1上的无线接收器108将信息接收,并传递到微处理器107,事先是在微处理器107上设置有pH值定值,当pH检测器1047检测出的pH值高于微处理器107内pH值定值,这时,微处理器107将信息传递到报警器106,操作者可根据报警器106的提醒,知道应添加营养液,按下营养液控制开关12,挂环1内的营养液流入到营养管道3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