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02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导线辊。



背景技术:

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包括卷线筒、具有一对转子臂的转子、及可摇动地安装在一对转子臂的前端部的钓线引导机构(所谓导线环臂)(例如专利文献1)。钓线引导机构是用来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的机构。该钓线引导机构具有导线环、支撑导线环的两端部的一对导线环支撑部件、及导线辊。

导线辊一般具有引导部件与轴承等轴承部件。引导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轴承部件。由于导线辊在容易与海水等接触的环境下使用,所以海水等容易渗入到轴承部件的内部。若海水等渗入到轴承部件内部,则产生盐分的固化或锈,而导致轴承部件的功能下降。因此,为了抑制海水等渗入到钓鱼用卷线器的滚动轴承内部,而有在轴承的内部封入有防水性油脂的导线辊(例如专利文献2)。此外,有在滚动轴承设置接触或非接触的密封构造,并将润滑用油脂封入的导线辊(例如专利文献3)。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01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2901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1484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所揭示的轴承部件中,为了防止防水性油脂向外部流出,而在轴承部件的两侧设置有密封件。但是,由于在密封件的端部与轴承部件之间有间隙,所以存在因施加于导线辊的离心力等而导致防水性油脂从该间隙流出的可能性。万一防水性油脂流出,则海水等容易渗入到轴承部件的内部。

在专利文献3中所揭示的轴承中,为了防止异物的渗入(为了谋求防尘性的提高),而由密封板的相对的平面彼此构成凹凸状的曲径(labyrinth)。但是,在此种轴承中,虽能够一定程度地防止异物的渗入,但由于使用润滑用油脂,所以对海水等的防水性等不充分。因此,期望具有海水等不容易渗入到轴承部件的内部的轴承部件的导线辊。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海水等不易渗入到内部的构造的轴承部件的导线辊。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本发明的导线辊用来将钓线引导至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卷线筒,且包括:

圆筒状的引导部件,在外周具有引导钓线的导向面;

轴承部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引导部件的内周面;及

支撑部件,支撑所述轴承部件;且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内圈,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件;外圈,与所述引导部件一体地旋转;滚动体,配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及油脂保持部,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保持防水性油脂。

(2)优选为,所述油脂保持部具有: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从所述内圈朝径外侧方向突出;及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从所述外圈朝径内侧方向突出,且具有与所述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且在所述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侧面与所述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侧面之间保持着所述防水性油脂。

(3)优选为,所述油脂保持部的所述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侧面与所述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侧面互补地弯曲且相对。

(4)优选为,所述油脂保持部的所述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具有凹部,所述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留有间隙地插入至所述凹部,且在所述间隙保持着所述防水性油脂。

(5)优选为,导线辊在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外圈之间还包括将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外圈结合的保持部件,且所述保持部件的一部分兼作所述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

(6)优选为,导线辊还包括外部油脂保持部,该外部油脂保持部构成从所述轴承部件通到所述引导部件的空间,并且在所述空间保持着防水性油脂。

(7)优选为,所述外部油脂保持部包含配置在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的包括弹性部件的密封部件。

(8)优选为,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引导部件及所述支撑部件的任一部件;及唇形部,从所述固定部朝向另一部件延伸,且形成为前端部的厚度比所述固定部的厚度薄。

(9)优选为,所述外部油脂保持部包含:第1环状凸部件,具有沿所述轴承部件的旋转轴方向或径向突出的环状凸部;及第2环状凸部件,具有在与所述环状凸部相对的方向上相邻且突出的环状凸部。

(10)优选为,所述外部油脂保持部包含:环状凸部件,具有沿所述轴承部件的旋转轴方向或径向突出的环状凸部;及环状凹部件,具有与所述环状凸部相对且与所述环状凸部互补地凹陷的环状凹部。

(11)优选为,所述防水性油脂保持在所述空间的通到所述轴承部件的旋转支撑轴方向的一外端面与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12)优选为,所述防水性油脂填充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内部。

(13)优选为,与所述防水性油脂不同的润滑用油脂填充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内部。

(14)优选为,导线辊包括外部油脂保持部,该外部油脂保持部构成从所述轴承部件通到所述引导部件的空间,并且在所述空间保持着防水性油脂,所述保持部件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外部油脂保持部的一部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构造为海水等不易渗入到内部的轴承部件的导线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整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前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钓线引导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的导线辊的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变化例1的轴承部件的剖视图,图7(b)是变化例2的轴承部件的剖视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变化例3的轴承部件的剖视图,图8(b)是变化例4的轴承部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钓线引导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导线辊的放大剖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钓线引导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1(b)是其导线辊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变化例5的导线辊的放大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变化例6的导线辊的放大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变化例8的导线辊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变化例9的导线辊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及用于其的导线辊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表示陆续送出钓线的方向,具体来说,图1及图2的左为“前”。此外,对各部件的材质也不限于例示材质,可适当使用具有所需功能及耐久性的公知材料。

如图1所示,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包括卷线器主体110、转子120、卷线筒130、手柄140、及钓线引导机构2。此外,如图2所示,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还包括驱动机构150、摆动机构160、小齿轮170、及卷线筒轴180。

如图1所示,卷线器主体110具有壳体部111、及盖部112。盖部112可相对于壳体部111进行拆卸。此外,壳体部111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部113。安装部113是安装在钓竿的部分。

如图2所示,卷线器主体110具有由壳体部111与盖部112划定的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内收容有各种机构。详细来说,在卷线器主体110内收容有驱动机构150、及摆动机构160。

驱动机构150包括驱动轴151、及驱动齿轮152。驱动轴151与手柄轴141连结,且与手柄轴141一体地旋转。

驱动齿轮152连结于驱动轴151,且与驱动轴151一体地旋转。驱动齿轮152为端面齿轮,与小齿轮170的齿轮部171啮合。通过使安装在卷线器主体110的侧面的手柄140旋转,而驱动轴151及驱动齿轮152进行旋转,小齿轮170也进行旋转。

小齿轮170设置在卷线器主体110。详细来说,小齿轮170从卷线器主体110内朝前方延伸。小齿轮170是可绕卷线筒轴180旋转地配置。小齿轮170形成为筒状,卷线筒轴180穿过小齿轮170的内部而延伸。另外,小齿轮170经由多个轴承部件而支撑在卷线器主体110。

卷线筒轴180从卷线器主体110内朝前方延伸。通过使手柄140旋转,卷线筒轴180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详细来说,手柄140的旋转经由驱动齿轮152而使小齿轮170旋转。伴随该小齿轮170的旋转,而摆动机构160使卷线筒轴180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

卷线筒130是供钓线缠绕的部件。卷线筒130支撑在卷线筒轴180的前端部。卷线筒130与卷线筒轴180一体地沿前后方向往返移动。

转子120是用来将钓线缠绕至卷线筒130的部件。转子120固定在小齿轮170的前部,且与小齿轮170一体地旋转。即,转子120无法与小齿轮170相对旋转。

转子120包括转子主体部121、第1转子臂122、及第2转子臂123。转子主体部121为圆筒状。第1转子臂122及第2转子臂123从转子主体部121的外周面朝向前方延伸。第1转子臂122与第2转子臂123在转子主体部121的圆周方向上配置在相反侧的位置。

图3是纺车式卷线器的前视图。如图1~图3所示,钓线引导机构2是用来将钓线引导至卷线筒130的机构。钓线引导机构2安装在第1转子臂122与第2转子臂123的前端部。

钓线引导机构2是以获得线引导姿势与线释放姿势的方式可摇动地安装。该钓线引导机构2包括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22、导线环23、支撑轴(支撑部件)24、及导线辊3。

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可摇动地安装在第1转子臂122。详细来说,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可摇动地安装在第1转子臂122的前端部的外侧。

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22可摇动地安装在第2转子臂123。详细来说,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22可摇动地安装在第2转子臂123的前端部的外侧。

图4是钓线引导机构2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具有第1端部21a与第2端部21b。第1端部21a可摇动地安装在第1转子臂122。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的第2端部21b经由支撑轴24(参照图5)支撑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

如图1及图2所示,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22具有第1端部22a与第2端部22b。第1端部22a可摇动地安装在第2转子臂123。第2端部22b支撑导线环23的第2端部23b。

如图3所示,导线环23是大致u字状的不锈钢合金制的部件。导线环23以沿着卷线筒130的外周面朝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该导线环23在第1端部具有罩部23a。

该罩部23a经由支撑轴24支撑在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此外,导线环23的第2端部23b支撑在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22。钓线引导机构2从线释放姿势恢复至线引导姿势时,导线环23经由罩部23a将钓线引导至导线辊3。导线辊3是用来将钓线引导至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100的卷线筒130的部件。

图5是包含导线辊3的钓线引导机构2的局部剖视图。导线辊3相对于不动的支撑轴24而引导部件6与保持部件5一同可通过轴承部件4绕支撑轴24旋转地被支撑。钓线通过旋转的引导部件6而引导至卷线筒13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是指导线辊3(轴承部件4)的旋转轴o延伸的方向。即,是指支撑轴24延伸的方向,在图5中左右方向成为轴向。此外,径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此外,圆周方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

如图5所示,在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的第2端部21b形成有贯通孔21c。贯通孔21c是带有台阶的贯通孔。支撑轴24贯通于该贯通孔21c。

支撑轴24在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与导线环23的罩部23a之间延伸。支撑轴24包含筒状部241与螺栓部242。筒状部241具有轴部241a与头部241b。轴部241a为圆筒状,且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头部241b的直径比轴部241a大。通过该头部241b与罩部23a抵接而限制筒状部241的轴向的移动。

螺栓部242具有轴部242a与头部242b。轴部242a为圆柱状,且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因此,螺栓部242螺合于筒状部241。头部242b的直径比轴部242a大。通过该头部242b与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的第2端部21b抵接而限制螺栓部242的轴向的移动。

如图5所示,导线辊3包括轴承部件4、保持部件(轴环部件)5、及引导部件6。此外,导线辊3包括限制部件44a、限制部件44b、限制部件7。另外,导线辊3形成为以轴o为中心的圆环状,且在如图5那样与轴o平行的剖视图中,相对于轴o上下对称,因此从图6以下,对轴o的上半部分标注符号而进行说明。此外,有时将图的右方向或左方向称为轴外侧方向。在以下的剖视图中同样。

轴承部件4从图5的左方由限制部件44a抵接,从图5的右方由限制部件44b抵接。限制部件44b进一步从右方由限制部件7抵接。这样,轴承部件4通过限制部件44a、限制部件44b、限制部件7限制其位置。

如图6所示,轴承部件4具有内圈41、外圈42、及多个滚动体43,且在内圈41、外圈42及多个滚动体43适度地涂布有润滑油(润滑油脂),以相互滑动、旋转支撑的方式构成。内圈41为圆筒状。支撑轴24嵌合在内圈41而固定支撑内圈41。因此,内圈41相对于支撑轴24不旋转。

外圈42为圆筒状,且直径大于内圈41。外圈42配置在内圈41的径向外侧。各滚动体43配置在内圈41与外圈42之间。各滚动体43在圆周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内圈41及外圈42是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形成。外圈与引导部件6经由保持部件5结合。

保持部件(轴环部件)5包含沿轴向排列的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第1保持部件51与第2保持部件52为彼此不同的部件。第1保持部件51具有第1肩部51a,第2保持部件52具有第2肩部52a。保持部件5即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优选为合成树脂制。例如,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由pom(聚甲醛)树脂形成,并无特别限定。

保持部件5抵接于外圈42的外周与两端部。具体来说,保持部件5的第1肩部51a与第2肩部52a在径向形成为平板状,第1肩部51a的内周与外圈42的第1端部42a抵接,且第2肩部52a的内周与外圈42的第2端部42b抵接。

将第1保持部件51与第2保持部件52安装在轴承部件4时,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的内周面与轴承部件4的外圈42的外周面卡合,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与外圈42一体地旋转。由于引导部件6与保持部件5结合,所以引导部件6与保持部件5及外圈42一体地旋转。

这样,引导部件6绕轴承部件4旋转。因此,在轴承部件4的周围存在从轴承部件4通到引导部件6(的外周部、导线辊3的外部空间)的空间。若海水等通过该空间到达轴承部件4,并渗入到轴承部件4的内部,则轴承部件4的功能下降。因此,轴承部件4具有在内圈41与外圈42之间保持防水性油脂10的油脂保持部,使得海水等不易渗入到轴承部件4的内部。

如图6所示,在内圈41的一端部(图6的左侧端部),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从内圈41的外周面朝径外侧方向呈圆环状突出。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的突出高度为不抵接于外圈42的内周面而具有间隙的高度。在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在前端部与中间部分别形成有朝轴外侧方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凸部46a、凸部46b。凸部46a、凸部46b为径向的宽度比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窄的环状。

此外,在外圈42的一端部,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从外圈42的内周面朝径内侧方向呈圆环状突出。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的突出高度为不抵接于内圈41的外周面而具有间隙的高度。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以位于比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更靠轴外侧方向的方式配置。在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在前端部与中间部分别形成有朝轴内侧方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凸部47a、凸部47b。凸部47a、凸部47b为径向的宽度比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窄的环状。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是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形成。

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的位置关系为,凸部47b与凸部46a和凸部46b之间的凹部相对,且凸部47a与凸部46b和内圈41的外周之间的凹部相对的关系。反之,凸部46b与凸部47a和凸部47b之间的凹部相对,凸部46a与凸部47b和外圈42的内周之间的凹部相对。但是,各凸部的前端彼此不与对方抵接,而具有间隙。结果为,如图6所示,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具有其侧面彼此互补的形状而相对,其间隙成为狭窄且弯曲的空间(曲径空间)。在该间隙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

另一方面,在内圈41的另一端部(图6的右侧端部),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从内圈41的外周面朝径外侧方向呈圆环状突出。在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在前端部与中间部分别形成有朝轴外侧方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凸部46c、凸部46d。凸部46c、凸部46d为径向的宽度比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窄的环状。

此外,在外圈42的另一端部,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从外圈42的内周面朝径内侧方向呈圆环状突出。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以位于比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更靠轴外侧方向的方式配置。在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在前端部与中间部分别形成有朝轴内侧方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凸部47c、凸部47d。凸部47c、凸部47d为径向的宽度比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窄的环状。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是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形成。

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的位置关系是凸部47d与凸部46c和凸部46d之间的凹部相对,且凸部47c与凸部46d和内圈41的外周之间的凹部相对的关系。反之,凸部46d与凸部47c和凸部47d之间的凹部相对,凸部46c与凸部47d和外圈42的内周之间的凹部相对。但是,各凸部的前端彼此不与对方抵接,而具有间隙。结果为,如图6所示,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具有其侧面彼此互补的形状而相对,其间隙成为狭窄且弯曲的空间(曲径空间)。在该间隙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

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狭窄且弯曲的间隙,且以具有较高的稠度的方式制备,因此即便对导线辊3施加离心力等较强的力,也不容易流出。防水性油脂10即便与海水或河川水接触,也排斥海水或河川水而不吸水。因此,排斥欲渗入到轴承部件4的内部的海水等,抑制渗入到内部。防水性油脂10也涂布在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而对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赋予防水性。

防水性油脂10可使用公知油脂。例如,可使用氟油脂、硅酮油脂、硅油脂等。氟油脂是在以例如全氟聚醚为主成分的氟油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等增稠剂所得的油脂。硅酮油脂是对以例如聚硅氧烷为主成分的硅酮油添加金属皂等增稠剂所得的油脂。硅油脂是对硅酮油添加硅灰等增稠剂所得的油脂。

如图6所示,引导部件6为圆筒状。详细来说,引导部件6是以轴o为中心的圆筒状的部件,且形成有用来将钓线稳定地引导及用于与保持部件5卡合的凹凸构造。引导部件6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金属制。例如,引导部件6由不锈钢形成。

引导部件6配置在保持部件5的外周侧,且覆盖保持部件5的外周面。即,保持部件5插入至引导部件6内。在保持部件5插入至引导部件6内的状态下,引导部件6与保持部件5卡合。即,引导部件6是以相对于保持部件5不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与保持部件5卡合。

引导部件6在外周具有引导钓线的导向面61。具体来说,在导向面61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环状的槽部62。详细来说,该槽部62是在轴向上形成在比导向面61的中央更靠第1保持部件51侧的位置。导向面61是以将钓线向槽部62引导的方式从两端部朝向槽部62倾斜。

具有以上构成的导线辊3在轴承部件4的内部的两端部具有包含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的油脂保持部、及包含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的油脂保持部。并且,在所述油脂保持部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所述油脂保持部的间隙狭窄且弯曲,保持防水性油脂10的能力较高,防水性油脂10不易流出。因此,即便海水等从导线辊3的外部渗入到轴承部件4的周围,也能够长期抑制渗入到轴承部件4的内部,能够防止因海水等所致的轴承部件4的不良状况。

此外,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不直接接触。此外,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不直接接触。因此,不会因摩擦等对轴承部件4的旋转造成影响。此外,不存在因接触的摩擦热而温度上升,导致防水性油脂10的流动性增加而变得容易流出的问题。

(变化例1)

以上,对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但形成在轴承部件4的内部的油脂保持部并不限定于所述形状。例如,如图7(a)所示,也可将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46b配置在比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47b更靠轴外侧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的凸部46a、46b朝轴内侧方向突出,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的凸部47a、47b朝轴外侧方向突出,使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相互相对。此外,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的凸部46c、46d朝轴内侧方向突出,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的凸部47c、47d朝轴外侧方向突出,使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b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b相互相对。在以此方式形成的油脂保持部分别保持防水性油脂10。此种构成也获得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变化例2)

此外,如图7(b)所示,也可使圆环状的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8a从内圈41的外周面朝径外侧方向突出,使2个圆环状的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9a、49c从外圈42的内周面朝径内侧方向突出而形成油脂保持部。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8a与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9a、49c的突出高度为各者不与对向侧的外圈42或内圈41抵接而具有间隙的高度。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8a在2个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9a、49c形成的凹部具有间隙而相对。在以此方式形成的较深的弯曲成”コ”字状的间隙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通过该构造,能够以比实施方式1更简易的构造抑制尤其是离心力朝径外侧方向作用的情况下的防水性油脂10的流出。另外,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9a、49c也可由1个”コ”字状的部件形成。

(变化例3)

此外,也可形成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的一部分作为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的一部分)。如图8(a)所示,使圆环状的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从轴承部件4的左端侧的内圈41的外周面朝径外侧方向突出,使圆环状的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从外圈42的内周面朝径内侧方向突出。与图7(a)所示的构造相同。在该变化例3中,进一步使第1保持部件51的第1肩部51a朝径内侧方向延伸出来,在与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在该间隙也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另外,轴承部件4的右端侧也同样地构成。在该构造中,与图7(a)所示的变化例1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油脂10的保持力。另外,也可省略图7(b)所示的变化例2的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9a、49b,使第1肩部51a、第2肩部52a具有此作用。

(变化例4)

在图8(b)所示的变化例4中,使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具有实施方式1中的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47b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外圈42不形成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47b。取而代之,使第1保持部件51的第1肩部51a朝径内侧方向延伸出来,从第1肩部51a朝轴内侧方向形成有2个圆环状的凸部53a、凸部53b。凸部53a与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的凸部46b和内圈41的外周面之间的凹部相对,凸部53b与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6a的凸部46b和凸部46a之间的凹部相对。同样地,从朝径内侧方向延伸出来的第2肩部52a朝轴内侧方向形成有2个圆环状的凸部54a、凸部54b。在该构造中,无需在外圈42形成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47a、47b。

在所述变化例3、4中,使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具有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作用(全部或一部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抵接于轴承部件4的部件(限制部件44a、44b等)具有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或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的作用。虽未图示,例如,使限制部件44a、44b的一部分朝径外侧方向延伸出来,视需要设置凸部,与相对的第1(或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组合即可。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及变化例1‐—4中,也可在轴承部件4的内部(左右的油脂保持部之间)填充防水性油脂10。在该构成中,能够抑制油脂保持部的防水性油脂10向轴承部件4的内部流出,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油脂10的保持力。此外,也可在左右的油脂保持部之间填充润滑用油脂而非防水性油脂。在该构成中,能够进一步提高油脂保持部的防水性油脂10的保持力,与此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部件4的润滑性(均未图示)。

(实施方式2)

以上,对在轴承部件4的内部具有油脂保持部的导线辊3(实施方式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导线辊3不限于所述方式。接下来,利用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导线辊3a进行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部件标注共通的符号,以与实施方式1的导线辊3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导线辊3a包括轴承部件4、保持部件(轴环部件)5、及引导部件6。导线辊3a还包括限制部件7、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

如图10所示,第1保持部件51具有第1密封部51b。第1密封部51b是从第1肩部51a的下端部沿外圈42的轴向左方延伸的环状的突起部(环状凸部)。同样地,第2保持部件52具有第2密封部52b。第2密封部52b是从第2肩部52a的下端部沿外圈42的轴向右方延伸的环状的突起部(环状凸部)。即,第1密封部51b与第2密封部52b在轴承部件4的两侧向相反方向对称地延伸。

如上所述,在轴承部件4的周围存在从轴承部件4通到引导部件6(的外周部、导线辊3a的外部空间)的空间。若海水等通过该空间到达轴承部件4,则成为轴承部件4的功能下降的原因。因此,在轴承部件4的两侧的2处形成有将该空间设为狭窄的通路(曲径)且在该通路空间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的外部油脂保持部,使得海水等不到达轴承部件4。2处外部油脂保持部分别包括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与第1保持部件51的第1密封部51b、及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与第2保持部件52的第2密封部52b。

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包括:筒部(环状凸部)8b,形成在圆周方向;筒部(环状凸部)8c,与筒部8b在径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在圆周方向;及平板部8d,将筒部8b与筒部8c在径向连接。筒部8c是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从平板部8d朝引导部件6的方向延伸出来,但不与引导部件6抵接。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优选为合成树脂制。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与第1密封部51b一同构成外部油脂保持部。

具体来说,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在筒部8b与筒部8c之间具有环状的凹陷部(环状凹部)8a。凹陷部8a具有与第1保持部件51的第1密封部51b互补的形状。第1密封部51b与凹陷部8a相对,但不抵接于平板部8d。即,第1密封部51b是以如具有剖面为”コ”字状的曲径空间(间隙)这样的尺寸构成而与环状凹部8a相对。在该空间8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

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狭窄的空间8a,且具有较高的稠度,因此,不会从环状凹部8a的引导部件6侧的端部流出。

此外,防水性油脂10也涂布在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防水性油脂10由于不吸收接触的海水等而防水,所以对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赋予防水性。此外,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从导线辊3a的外部至轴承部件4的通路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欲从导线辊3a的外部渗入的海水等到达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

关于筒部8b,轴承部件4侧的端部与轴承部件4的内圈41的第1端部41a抵接。即,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也具有作为从图10的左方限制轴承部件4的位置的限制部件的作用。

合成树脂制的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夹着轴承部件4配置在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的相反侧。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相对于与轴o正交的面而与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对称地形成。

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的筒部9b的端部与轴承部件4的内圈41的第2端部41b抵接。此外,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与轴承部件4抵接一侧的相反侧是由限制部件7抵接而配置。

与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同样地,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由筒部(环状凸部)9b与筒部(环状凸部)9c形成环状的凹陷部(环状凹部)9a。凹陷部9a具有与第2保持部件52的第2密封部52b互补的形状。第2密封部52b是以形成剖面为”コ”字状的曲径空间(间隙)的方式与环状凹部9a相对。在该空间9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如上所述,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与第2密封部52b一同构成保持防水性油脂10的外部油脂保持部。

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狭窄的空间9a,且以具有较高的稠度的方式制备,因此,不会从环状凹部9a的引导部件6侧的端部流出。

此外,防水性油脂10也涂布在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对轴承部件4的外表面赋予防水性。

防水性油脂10即便与海水或河川水接触也排斥海水或河川水而不吸水。因此,即便海水等渗入到狭窄的通路空间8a、9a,也被防水性油脂10阻隔,从而海水等无法渗入到更内部。

具有以上的构成的导线辊3a在轴承部件4的周围构成有包含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与第1密封部51b的外部油脂保持部,且在其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此外,构成有包含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与第2密封部52b的外部油脂保持部,且在其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所述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有弯曲成”コ”字状的狭窄的空间,因此,保持防水性油脂10的效果较高。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海水等从导线辊3a的外部渗入到轴承部件4的内部,抑制轴承部件4的不良状况。

(实施方式3)

以上,作为实施方式1及2,对在1个轴承部件4的内部或内部与外部分别设置有油脂保持部的导线辊3及3a进行了说明。但是,轴承部件不限于1个,也可具有2个以上的轴承部件。以下,利用图11对具有2个轴承部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导线辊3b进行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部件标注共通的符号,以与实施方式1的导线辊3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1(a)所示,导线辊3b在支撑轴24的外周包括2个滚珠轴承(轴承部件)4a、4b、限制部件45、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第1保持部件(轴环部件)51、第2保持部件(轴环部件)52、及引导部件6。轴承部件4a、4b均为与实施方式1的轴承部件4相同的构造。另外,在图11(a)中,防水性油脂未图示。

如图11(b)所示,轴承部件4a的内圈41a的第1端部41aa抵接于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的筒部8b。此外,内圈41a的第2端部41ab抵接于限制部件45的第1端部45a。轴承部件4b的内圈41b的第1端部41ba与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的筒部9b抵接。此外,内圈41b的第2端部41bb与限制部件45的第2端部45b抵接。即,轴承部件4a、4b是通过两侧的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及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与中间的限制部件45而限制其位置。

外圈42a的外周与第1保持部件51的内周卡合。第1保持部件51的轴向内侧的端部51c朝径内侧方向延伸出来,且与外圈42a的第2端部42ab抵接。与第1保持部件51的端部51c相反侧的端部从外圈42a的轴向外侧端面的位置在径向延伸出来,进一步朝轴外侧方向弯曲而形成有环状凸部51b。

外圈42b的外周与第2保持部件52的内周卡合。第2保持部件52的轴向内侧的端部52c朝径内侧方向延出,且与外圈42b的第2端部42bb抵接。与第2保持部件52的端部52c相反侧的端部从外圈42b的轴向外侧端面的位置在径向延伸出来,进一步朝轴外侧方向弯曲而形成有环状凸部52b。

引导部件6的内周卡合在第1保持部件51与第2保持部件52的外周。因此,引导部件6经由第1保持部件51及第2保持部件52而与轴承部件4a、4b的外圈42a、42b一同旋转。

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包含与支撑轴24接触的筒部(环状凸部)8b、及从筒部8b沿径向延伸出来的平板部8d。平板部8d的轴向的宽度小于筒部8b。因此,在平板部8d与第1保持部件51及轴承部件4a之间形成有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8f。

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的轴向外侧的端部抵接于设置在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的内侧的凹部23c。在平板部8d的外周8g与凹部23c的壁部23d之间形成有空间(环状凹部8a)。第1保持部件51的环状凸部51b是以形成空间(环状凹部8a与环状凸部51b所形成的空间)8a的方式与该环状凹部8a相对。

在空间8f与空间8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空间8f的防水性油脂10是以与外圈42a的外侧面42ac接触的方式保持,抑制海水等到达轴承部件4a的表面。另外,在图11(b)中,存在防水性油脂10未填充在轴承部件4a的左侧面的一部分的部分,但防水性油脂10也可填充在整个左侧面。

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包括与支撑轴24接触的筒部(环状凸部)9b、与筒部9b在径向隔开间隔而形成的筒部(环状凸部)9c。筒部9b与筒部9c之间利用平板部9e而结合。平板部9e在筒部9c一侧形成有凹陷部(环状凹部)9a。第2保持部件52的环状凸部52b是以形成空间(环状凹部9a与环状凸部52b所形成的空间)9a的方式与环状凹部9a相对配置。此外,除环状凹部9a以外的平板部9e的轴向的面与轴承部件4b之间形成有空间9f(外部油脂保持部)。

在空间9f与空间9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空间9f的防水性油脂10是以与外圈42b的外侧面42bc接触的方式保持,抑制海水等到达轴承部件4b的表面。另外,在图11(b)中,存在防水性油脂10未填充在轴承部件4b的右侧面的一部分的部分,但防水性油脂10也可填充在整个右侧面。

筒部9c配设在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的最外周侧,在其内周形成有油脂承接部9g。防水性油脂10是以具有充分的稠度的方式制备,使得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不流出。但由于较强的离心力朝图11(b)的上方向作用于导线辊3b,所以有一部分流出的可能性。油脂承接部9g是用以万一防水性油脂10流出的情况下接住流出油脂的空间。另外,也可将此种油脂承接部9g设置在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一侧。

具有以上构成的导线辊3b在轴承部件4a、4b的外部具有形成有弯曲且狭窄的空间(曲径)的外部油脂保持部,因此,保持防水性油脂10的效果较高。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海水等从导线辊3b的外部渗入到轴承部件4a、4b的内部,能够抑制因海水等所导致的轴承部件4a、4b的不良状况。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在2个轴承部件4a、4b的内部及外部的两者设置有油脂保持部,但也可为仅在2个轴承部件4a、4b的内部设置油脂保持部的构成。

以上,作为实施方式2及3,对除轴承部件4内部的油脂保持部以外,还具有外部油脂保持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外部油脂保持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所述形状,可如下所述进行各种变更。

(变化例5)

在实施方式2中,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及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是作为1个环状凹部件而构成。但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及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包含多个部件。

变化例5的导线辊3c如图12所示,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的环状凹部8a是使形成在支撑轴24周围的筒状部件8b抵接于具有筒部8c及沿径向延伸的平板部8d的部件8a而形成。

筒部8c与筒状部件8b的间隔、或筒状部件8b的轴向的长度构成为当使第1密封部51b与环状凹部8a相对时,在两者之间形成空间(环状凹部8a与第1密封部51b所形成的空间)8a的尺寸。在该空间8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另外,筒状部件8b兼作限制轴承部件4的位置的限制部件。此外,对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也使用相同的构成。即,将部件9a与筒状部件9b组合而构成空间(环状凹部9a),使其与第2密封部52b相对,且在该空间(环状凹部9a与第2密封部52b所形成的空间)9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利用此种构成也获得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在变化例5中,与实施方式2相比,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及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的制造变得容易,能够低价地形成外部油脂保持部。例如,部件8a可制造成压制部件,筒状部件8b可制造成切割部件,与一体成形或通过切削而成形的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相比,可低价地制造。

(变化例6)

关于变化例6的导线辊3d,作为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及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的构造,而组合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或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的第2端部21b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如图13所示,在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的内侧形成有凹部23c。以与凹部23c的端部接触的方式配置有筒状部件8b。在凹部23c与筒状部件8b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环状凹部8a。以若使该环状凹部8a与第1保持部件51的第1密封部51b相对则在两者之间产生空间(间隙)的尺寸构成第1端部23a与筒状部件8b。并且在该空间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

此外,在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的第2端部21b的内侧形成有突起21e,进一步在其内侧形成有凹部21d。限制部件7抵接于凹部21d的侧面而配置,与支撑轴24接触地形成的筒状部件9b夹在限制部件7与轴承部件4的内圈41之间而配置。由突起、限制部件7及筒状部件9b所包围的区域成为环状凹部9a。在使环状凹部9a与第2密封部52b相对而形成的空间(间隙)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通过此种构成也获得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在变化例6中,与变化例5相比,仅局部变更导线环23的第1端部23a或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21的第2端部21b的构造,便可省略部件8a或部件9a,能够进一步削减制造成本。

(变化例7)

在实施方式2中,形成环状凹部而构成外部油脂保持部。但外部油脂保持部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在轴向朝彼此相对的方向具有空间(间隙)地相邻配置一个以上的环状凸部(材),并在该空间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未图示)。

在实施方式2中,形成弯曲成”コ”字状的空间(间隙),且在其间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但也可不一定为弯曲成”コ”字状的空间。也可为如上所述在2个环状凸部的直线状的空间(间隙)保持防水性油脂10的构成。此外,也可以空间弯曲成曲柄状的方式组合凸部件、凹部件等(未图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利用导线环部件或导线环支撑部件。

此外,在实施方式2、3中,形成沿轴承部件4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出来的环状凸部或在轴向凹陷的环状凹部而构成外部油脂保持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径向)形成环状凸部或环状凹部而进行组合(未图示)。

(变化例8)

在实施方式2、3中,形成环状凹部与环状凸部而构成外部油脂保持部。但,外部油脂保持部并不限定于此。

图14所示的变化例8的导线辊3e在轴承部件4的两侧形成包括弹性部件的唇形密封件80、90而保持防水性油脂10。唇形密封件80、90可由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等形成,具体来说,可由作为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的丁腈橡胶等形成。

导线辊3e未在引导部件6与轴承部件4之间设置保持部件5。唇形密封件80包括:固定部81,固定在形成在引导部件6的一端部的阶梯部6a;及唇形部82,从固定部81朝向前端部而厚度变薄。唇形密封件90包含:固定部91,固定在形成在引导部件6的另一端部的阶梯部6b;及唇形部92,从固定部91朝向前端部而厚度变薄。

唇形部82、92的前端分别与限制轴承部件4的位置的限制部件7a、7b接触。防水性油脂10保持在唇形密封件80与轴承部件4之间、及唇形密封件90与轴承部件4之间。通过该构造,能够抑制海水等到达轴承部件4。

另外,也可不设置限制部件7a、7b,而使唇形部82、92直接与支撑部件24接触。此外,唇形密封件80、90也可将固定部81、91固定在限制部件7a、7b(或支撑部件24),并使唇形部82、92朝向引导部件6的方向而构成。此外,也可设置保持部件5而将唇形密封件80、90固定在保持部件5(均未图示)。

(变化例9)

在所述实施方式2、3中,也可在外部油脂保持部设置油脂保持空间以进一步提高油脂的保持性能。参照图15对在实施方式3的导线辊3b设置有外部油脂保持部的变化例9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8在平板部8d的面向轴承部件4a的外圈42a的外侧面的位置设置有作为凹陷部的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8e。并且,在外部油脂保持部8e、空间8f、空间8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通过设置外部油脂保持部8e,针对朝图的上方向作用的离心力,油脂的保持力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9一侧也在阶梯9d的面向轴承部件4b的外圈42b的外侧面的位置设置有作为凹陷部的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9h。并且,在外部油脂保持部9h、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9j、空间9a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通过设置外部油脂保持部9h,针对朝图的上方向作用的离心力,油脂的保持力进一步提高。

(变化例10)

在实施方式1‐3及变化例1‐10所示的轴承部件4、4a、4b中,也可为在轴承部件4、4a、4b的整个内部填充防水性油脂的构成(未图示)。在该构成中,能够进一步抑制防水性油脂的流出,能够进一步提高轴承部件4a、4b的防水性。

此外,也可在轴承部件4、4a、4b的内部填充润滑用的油脂而非防水性油脂(未图示)。在轴承部件4、4a、4b的油脂保持部保持着防水性油脂10,但防水性油脂10是为了防止海水等渗入而重视防水性的油脂。因此,通过在轴承部件4、4a、4b的内部填充润滑用的油脂,能够成为润滑性也有所提高的导线辊。

此外,防水性油脂10也可涂布并保持在轴承部件4、4a、4b的侧面或外周面。此外,防水性油脂10可填充在从轴承部件4、4a、4b的侧面或外周面至外部油脂保持部的内部的一部分,也可遍及整体填充。

所述轴承部件4、4a、4b设为滚珠轴承。但不限定于此,轴承部件4只要为滚动轴承即可。例如滚动体43也可为圆筒(辊)状。

所述实施方式1‐3及变化例1‐10所示的轴承部件4、4a、4b的内部及外部的油脂保持部的构造可任意组合。

符号说明

2钓线引导机构

3、3a、3b、3c、3d、3e导线辊

4、4a、4b轴承部件(滚珠轴承)

41、41a、41b内圈

42、42a、42b外圈

41a、42a、41aa、41ba第1端部

41b、42b、41ab、41bb、42ab、42bb第2端部

42ac、42bc外侧面

43、43a、43b滚动体

46a、46b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

46a、46b、46c、46d凸部

47a、47b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

47a、47b、47c、47d凸部

48a、48b第1油脂保持部形成部

49a、49b、49c、49d第2油脂保持部形成部

5保持部件(轴环部件)

51第1保持部件(轴环部件)

52第2保持部件(轴环部件)

51a第1肩部

52a第2肩部

51b第1密封部(环状凸部)

52b第2密封部(环状凸部)

51c、52c端部

53a、53b、54a、54b凸部

6引导部件

61导向面

62槽部

6a、6b阶梯部

7、7a、7b限制部件

8第1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

8a部件

8b筒状部件

8a空间(凹陷部、环状凹部)

8b、8c筒部(环状凸部)

8d平板部

8e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

8f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

8g外周

9第2外部油脂保持部形成部件

9a部件

9b筒状部件

9a空间(凹陷部、环状凹部)

9b、9c筒部(环状凸部)

9d阶梯

9e平板部

9f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

9g油脂承接部

9h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

9j空间(外部油脂保持部)

10防水性油脂

21第1导线环支撑部件

21a第1端部

21b第2端部

21c贯通孔

21d凹部

21e突起

22第2导线环支撑部件

22a第1端部

22b第2端部

23导线环

23a第1端部(罩部)

23b第2端部

23c凹部

23d壁部

24支撑轴(支撑部件)

241筒状部

241a轴部

241b头部

242螺栓部

242a轴部

242b头部

44a、44b、45限制部件

45a第1端部

45b第2端部

80、90唇形密封件

81、91固定部

82、92唇形部

100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110卷线器主体

111壳体部

112盖部

113安装部

120转子

121转子主体部

122第1转子臂

123第2转子臂

130卷线筒

140手柄

141手柄轴

150驱动机构

151驱动轴

152驱动齿轮

160摆动机构

170小齿轮

171齿轮部

180卷线筒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