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031阅读:1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加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其具有北墙结构:白天墙体表面通过接收透过前屋面照射进来的太阳辐射进行热量蓄积;夜晚通过墙体内导热过程以及墙体表面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换热过程不断向室内释放热量以提高空气温度。然而,受墙体材料热物理特性的限制,北墙的蓄热能力有限,后半夜温室内的气温往往较低,低温冷害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作物的高效生产。

为满足作物生长对温度的需求往往需要加温装置。一般常用的加温装置为燃煤锅炉和燃油锅炉,这些加热方式普遍存在能耗大,我国北纬30°、40°左右地区冬季加温能耗分别约占其运行总成本的30%-40%、40%-50%,并且加热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环境,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增加温室蓄热量,减少加热与降低能耗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日光温室墙体被动蓄放热的模式对太阳辐射有效吸收量较小,温室内夜间温度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增加墙体的有效蓄积热量。

一种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由保温墙、固定支架、回液主管、回液支管、放气阀、供液主管、供液支管、蓄放热板构成;所述保温墙在温室内的一侧设上下两排固定支架,上排固定支架上安装回液主管,下排固定支架上安装供液主管,回液主管和供液主管分别通过回液支管和供液支管连接到蓄放热板,且回液支管上设有放气阀。

所述供液主管、回液主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蓄液池,且供液主管上装有水泵。

其中,所述蓄放热板面向保温墙的一面为保温板,另一面为集热板,两板之间以若干折流板连接,四周密封。

其中,所述集热板优选为吸热系数高的金属板。

其中,所述保温墙用于阻止温室中的热量向室外传递,优选厚15cm-20cm。

其中,所述回液主管、回液支管、供液主管、供液支管优选为PVC水管。

其中,所述固定支架的材质优选为硬质PVC型材。

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供液主管流经供液支管往蓄放热板内注入流体介质,通过折流板的引导将流体介质均匀地充满蓄放热板,直至流体介质经回液支管从回液主管流出。

所述流体介质为吸热系数高的液体,优选为水。

白天,通过集热板充分吸收太阳辐射和温室空气中的热量存在流体介质中,夜间,通过集热板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将流体介质中存放的热量释放到温室,同时将混合在流体介质中的空气通过放气阀释放到空气中,增加流体介质与蓄放热板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蓄放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光温室循环蓄放热式液体后墙,利用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液体在蓄放热板内循环的同时将混合在液体中的气体排出蓄放热板,使液体充满蓄放热板,充分接触蓄放热板的吸热面,既增加蓄放热板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和也增加了蓄放热板与空气间的有效对流换热量,提高循环蓄放热式液体后墙的蓄放热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蓄放热板既是吸热板也是放热板,吸热面直接与温室内空气接触。白天,温室内空气温度高,蓄放热板可以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夜间,温室内空气温度低,再次通过蓄放热板,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除保温墙之外部分的结构透视图(未显示放气阀)。

图中,1为放气阀,2为回液支管,3为回液主管,4为固定支架,5为蓄放热板,6为保温墙,7为供液主管,8为供液支管,折流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和设备。

实施例1: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

本实施例的日光温室不设传统北墙,而是以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取代。

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如图1所示,由1为放气阀,2为回液支管,3为回液主管,4为固定支架,5为蓄放热板,6为保温墙,7为供液主管,8为供液支管构成;所述保温墙2在温室内的一侧设上下两排固定支架4,上排固定支架4上安装回液主管3,下排固定支架4上安装供液主管7,回液主管3和供液主管7分别通过回液支管2和供液支管8连接到蓄放热板5,且回液支管2上设有放气阀1。

所述蓄放热板5面向保温墙6的一面为保温板,另一面为吸热系数高的金属板,两板之间以若干折流板9连接(见图2),四周密封。

实施例2: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的使用方法

实施例1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安装后通过供液主管7流经供液支管8往蓄放热板5内注入水,通过折流板9的引导将水流均匀地充满蓄放热板,直至水经回液支管2从回液主管3流出。平时的使用流程如下:

白天,通过集热板充分吸收太阳辐射和温室空气中的热量存在水中,夜间,通过集热板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将水中存放的热量释放到温室,同时将混合在水中的空气通过放气阀释放到空气中,增加水与蓄放热板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蓄放热效率。

本实例中,装有日光温室液体循环蓄热式后墙比普通日光温室夜间气温高出3~5℃,加温和节能效果显著。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