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蕉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香蕉是大型草本植物,茎杆松脆、叶大易折,根浅质脆、果穗长重,容易倒伏。强风是造成香蕉倒伏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香蕉主产区常受到寒潮大风、台风、环流大风、短期雷雨大风的袭击,轻则损伤叶片和根系,影响蕉株正常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重则将蕉株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造成失收。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从而克服传统香蕉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打桩绑绳效率低、耗材多、成本高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网格状支架:其靠近香蕉种植园的边缘铺设并与地面平行,所述网格状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呈沿香蕉种植园纵横方向铺设,并绑于香蕉植株的中上部,同一方向的所述支撑杆首尾绑牢;以及平行状支架,其铺设于香蕉种植园的中部并与地面平行,所述平行状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沿着香蕉种植行铺设,并绑于香蕉植株的中上部,多根所述支撑杆首尾绑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与香蕉植株的交叉处设有施药机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施药机构包括滴瓶以及与其连接的输液管,所述滴瓶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输液管伸入相邻两叶片叶柄之间的缝隙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为竹竿。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固定绳,其一端绑缚于香蕉种植园每行边缘的香蕉植株果穗上部,另一端固定于相邻香蕉植株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不需要打洞机对蕉园进行打洞埋桩,可避免植株伤根,降低机械损耗及燃油成本,提高防风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绑定方向为与地面平行,操作简单易行。易操作,效率更高,农户更容易接受。
(3)现有技术所用支撑杆埋到地下部分容易遭受土壤腐蚀,进而造成脆化或断裂,失去防风效果。而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支撑杆不与土壤接触,可防止竹竿脆化或断裂,使用周期更长,节约材料费,降低种植成本。
(4)在支撑杆上设有施药装置,药物通过滴管进入相邻两叶片叶柄之间的缝隙处,进而进入香蕉植株体内,药物在香蕉植株的茎基内随植物蒸腾作用的水流传遍全株,达到杀虫或施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铺设于香蕉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中施药装置与支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网格状支架,2-平行状支架,3-香蕉植株,4-施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香蕉防风抗倒伏种植装置,装置包括网格状支架1和平行状支架2。网络状支架1和平行状支架2所用的支撑杆为竹竿。网格状支架1靠近香蕉种植园的左右两侧边缘铺设并与地面平行。网格状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11,多根支撑杆呈沿香蕉种植园纵横方向铺设,并绑于香蕉植株3的中上部,同一方向的支撑杆首尾绑牢。平行状支架2铺设于香蕉种植园的中部并与地面平行,平行状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21,多根支撑杆沿着香蕉种植行铺设,并绑于香蕉植株的中上部,多根所述支撑杆首尾绑牢,呈平行状铺设。优选地,还包括固定绳(图未视),固定绳一端绑缚于香蕉种植园每行边缘的香蕉植株果穗上部,另一端固定于相邻香蕉植株的下部。形成交叉保护网。
通过在香蕉种植园铺设防倒伏装置,使整个香蕉园的每一行香蕉植株形成一片片的防护网。通过横杆之间的联结,风力由整片香蕉地的所有香蕉植株分片分行承担,大大提高了香蕉植株的抗风能力。在靠近种植园的边缘采用网格状支架,使香蕉植株连接更为牢固,提高边缘香蕉植株的抗风能力。
优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杆与香蕉植株的交叉处设有施药机构4。施药机构4包括滴瓶41以及与其连接的输液管42,支撑杆11上设有挂钩12,滴瓶41的瓶体外部套有网兜43,通过网兜43将滴瓶41挂在支撑杆11上,输液管42,输液管42上设有控制药液流量的控件44,输液管42的出液端伸入相邻两叶片叶柄之间的缝隙处31。在支撑杆上设有施药装置,药物通过滴管进入相邻两叶片叶柄之间的缝隙处,进而进入香蕉植株体内,药物在香蕉植株的茎基内随植物蒸腾作用的水流传遍全株,达到杀虫或施肥的效果。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