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芡实定植播种机。
背景技术:
芡实为睡莲科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形似鸡头,俗称鸡头果,果实内部含有大量种子,种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深受百姓喜爱,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类常见特色经济作物。芡实植株生长在浅水区,通常水深0.5-1m之间,株距2-2.3m,研究表明,株距过大或过小,直接影响芡实产量。传统的芡实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撒种法,将芡实种植随意抛洒于水田,此法简便快速,但植株无序生长不仅不利于种植和管理,同时影响芡实产量。另一种方法是提前对芡实种子进行催芽,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移栽定植,定植时先在水田间排布横竖交错的细线,确定种植点,再用细竹竿插入土中,标记位置,然后依靠人工下水,在有竹竿处播种,此法经提前催芽加快了芡实植株的生长发育,且进行规范定植,利于管理和采摘,但工作量巨大,花费大量人力及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适合芡实种子初步催芽、播种效率高且可进行定点播种的芡实定植播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芡实定植播种机,包括台板、支架、车轮和驱动机构,支架安装于车轮上,台板安装支架上,驱动机构安装于台板中,台板上设有扶手,驱动机构连接车轴,车轴连接车轮,其特征在于:在台板上设有开口结构的操作区和用于放置育种盘的水槽,在操作区下面设有漏种板,漏种板连接有播种电机,漏种板下面安装有播种漏斗;还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驱动机构及播种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区为方形无底结构,开口比育种盘小;所述漏种板通过托槽固定构成操作区的底面,漏种板上设有长条状的漏种开口,在播种电机驱动下实现漏种开口左右移动;操作区两侧具有固定育种盘的卡扣,播种漏斗内部设有软质材料衬垫。
进一步地,所述育种盘为方形结构,其四面分布有可被卡扣固定在操作区的凸起,育种盘底部为活动底盘,活动底盘由托槽固定,活动底盘前端设有可拉动其运动使盘内种子逐行漏下的圆环;在台板上设有工作电机,工作电机连接操作面板,工作电机与活动底盘的圆环连接。
进一步地,漏种板的漏种开口长度与育种盘的活动底盘长度相同,宽度与育种盘内每小格宽度相同;漏种开口两侧正面为光滑面板,面板大小与育种盘相同;一侧背面经齿轮结构与设置在台板底面的工作电机相连;在漏种板两端外侧设置有切换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池组,驱动电机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车轴上的被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和播种电机各自连接电池组,操作面板连接电池组、驱动电机和播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为长方形结构,内部可并排容纳2-3个育种盘,水槽底部设有塞漏水口。
进一步地,还设有转向拨杆,转向拨杆与车轮连接构成转向机构。
进一步地,在靠近车轮后面的位置设有拱形结构的除泥器,除泥器固定于支架上并贴合车轮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台板设有可防止进水的边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通过调节播种电机的转速有效实现芡实种子逐粒定植的目的,达到科学种植管理的效果;育种盘可以单独使用,在室内提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再进行播种,加快芡实植株生长速度,提高经济效益;水槽不仅可以多带种子,实现大面积播种,同时可以将种子保存在水中,防止种子长时间脱水导致生命力降低,提高定植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育种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驱动电机,2为电池组,3为卡扣,4为漏种板,5为水槽,6为操作面板,7为扶手,8为台板,9为转向拨杆,10为工作电机,11为操作区,12为播种漏斗,13为除泥器,14为车轮,15为支架,16为车轴,17为被动齿轮,18为链条,20为主动齿轮,23为播种电机,26为切换按钮,29为育种盘,30为凸起,31为活动底盘,32为圆环,33为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芡实定植播种机,包括台板8、支架15、车轮14和驱动机构,支架安装于车轮上,台板安装支架上,驱动机构安装于台板中,台板上设有扶手7,驱动机构连接车轴16,车轴16连接车轮14;在台板上设有开口结构的操作区11和用于放置育种盘29的水槽5,在操作区11下面设有漏种板4,漏种板4连接有播种电机23,漏种板4下面安装有播种漏斗12;还设置有操作面板6,操作面板6与驱动机构及播种电机23连接。
所述操作区11为方形无底结构,开口比育种盘29小;所述漏种板4通过托槽33固定构成操作区11的底面,漏种板4上设有长条状的漏种开口,在播种电机23驱动下实现漏种开口左右移动;操作区11两侧具有固定育种盘29的卡扣3,播种漏斗12内部设有软质材料衬垫,可以防止损伤种子。
所述育种盘29为方形结构,其四面分布有可被卡扣3固定在操作区的凸起30,育种盘底部为活动底盘31,活动底盘31由托槽33固定,活动底盘31前端设有可拉动其运动使盘内种子逐行漏下的圆环32;在台板8上设有工作电机10,工作电机10连接操作面板6,工作电机10与活动底盘31的圆环32连接;在漏种盘4开口左右移动下,实现逐粒播种。
漏种板4的漏种开口长度与育种盘29的活动底盘31长度相同,宽度与育种盘29内每小格宽度相同;漏种开口两侧正面为光滑面板,面板大小与育种盘相同;一侧背面经齿轮结构与设置在台板底面的工作电机相连;在漏种板4两端外侧设置有切换按钮26;当漏种板4移动到任一端时,触碰切换按钮26,一个是实现工作电机23电流逆转,驱使漏种板4向反方向移动,另一个是实现工作电机10转动固定角度,拉动育种盘29的活动底盘31向外移动一行,放下一行种子,在漏种板左右移动中,自动逐行逐列播种,种植所有种子播种完毕,通过操作面板6按键停止播种动作。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和电池组2,驱动电机1连接有主动齿轮20,主动齿轮20通过链条18与车轴16上的被动齿轮17连接;驱动电机1和播种电机23各自连接电池组2,操作面板6连接电池组2、驱动电机和播种电机。
所述水槽5为长方形结构,内部可并排容纳2-3个育种盘29,水槽5底部设有塞漏水口,可蓄水和放水。
还设有转向拨杆9,转向拨杆9与车轮14连接构成转向机构。
在靠近车轮14后面的位置设有拱形结构的除泥器13,除泥器13固定于支架上并贴合车轮14的外侧面。
台板8设有可防止进水的边台面。
点击操作面板6上总电源开关,接通电源;点击前进开关,驱动电机1通过链条18带动车轴16转动,播种机以固定速度前行。
将育种盘29从水槽5中取出,通过卡扣3固定在操作区11上方,将工作电机10的引线与育种盘29的活动底盘31前端圆环32链接,调节操作面板6上的转速调节器,选择合适档位,调节播种间距,点击播种按钮,工作电机10、播种电机23开始工作,工作电机10拉动活动底盘31向外移动一格距离,落下一排种子在漏种板4上,漏种板4在工作电机23作用下左右移动,逐粒将种子投入水中。
育种盘29的活动底盘31通过托槽33活动连接,可沿托槽内外滑动,使盘内种子逐行掉落到漏种板4上。育种盘内分布有很多小格,可将芡实种子提前分布在小格内,放在营养液中进行催芽,待初露白头时,进行播种,可加速种子在大田内生长速度,提高种植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申请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