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扶手支座的微耕机减速箱盖及其微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9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具有扶手支座的微耕机减速箱盖及其微耕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耕机减速箱盖,具体是一种具有扶手支座的微耕机减速箱盖及其微耕机减速箱。



背景技术:

我国有面积不小的山区农田,即使是丘陵和平原地区,也还有不少小块农田,由于田坎多,田埂窄,道路小,大中型耕作机无法发挥作用,而微耕机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耕作设备,它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驶,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而目前的微耕机,一般未设支座,扶手座直接安装在减速箱盖及减速箱体上,不能左右旋转,扶手座较长,为保证装箱量,在整机打包时,需要拆下扶手座及与之相连的挡位板、排挡杆等零部件,比较繁琐,增加了工作量,由于扶手座不能左右旋转,现有的微耕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与扶手座相连的扶手不能左右调节;由于扶手左右不能调节,导致微耕机在某些地形耕作时使用不便,无法满足有关农艺要求,而且操作者操作时只能沿着已耕过的地面行走,不可避免的要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二、现有微耕机的扶手若要实现左右旋转,就需要在扶手与扶手座之间设置诸如端齿花键的机构,导致微耕机扶手总成的结构比较复杂。

因此,需要一种微耕机减速箱盖,该减速箱盖可通过支座与微耕机的扶手座连接并能使微耕机扶手座及与之相连的扶手与减速箱盖可相对转动,以使微耕机适应各种地形和农艺要求,同时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另外,在整机打包时,可简便的拆下扶手及扶手座,方便打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微耕机减速箱盖,该减速箱盖可通过支座与微耕机的扶手座连接并能使微耕机扶手座及和与之相连的扶手与减速箱盖可相对转动,以使微耕机适应各种地形和农艺要求,同时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扶手支座的微耕机减速箱盖,包括箱盖本体和可拆卸式固定或一体成形于所述箱盖本体用于与微耕机扶手座可转动配合的支座,减速箱盖安装于微耕机减速箱后,通过支座与扶手座连接,支座上设有旋转配合件,用于与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的两扶手均可连接于扶手座上,并通过扶手座安装于微耕机机体,本微耕机扶手总成安装于微耕机后,可根据地形或农艺要求,使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相对转动,调整扶手与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夹角,使微耕机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与农艺要求,同时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提升微耕机的耕作质量,另外,当箱盖本体与支座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时,在整机打包过程中,箱盖本体不用拆下,可快速拆下扶手座以及与之相连的扶手,方便包装;

进一步,所述支座固定有立柱并通过该立柱与微耕机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扶手座上可设置一套管或孔位,该套管或孔位可与所述立柱以轴向固定圆周方向转动的方式配合,实现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支座外壁设有用于锁定扶手座转动的定位孔,扶手座上可设置一定位销与该定位孔配合用于锁定扶手座与支座的相对转动,定位孔可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扶手座与支座之间的多个位置的固定,多个定位孔关于立柱的轴线对称分布,使扶手旋转180°后,也能左右调整角度;

进一步,所述立柱朝向所述箱盖本体前侧倾斜,这里所述的“前侧”减速箱盖朝向旋耕机机体前方的一侧,当减速箱盖安装于减速箱合箱面向后倾斜的减速箱时,保证安装后,立柱沿竖直方向布置,便于扶手座转动后,与之连接的扶手保持相同高度;

进一步,所述支座为箱体结构,所述减速箱盖设有用于连通减速箱与所述支座内腔的通气孔,该通气孔能够使减速箱泄压,同时尽可能避免杂质、水等进入减速箱内;

进一步,还包括密封贯穿所述箱盖本体的通气柱;所述通气孔包括设置于通气柱内并与减速箱内腔连通的轴向孔以及连通所述轴向孔与支座内腔的径向孔;将通气孔设置在通气柱内能够增长通气孔的长度,使排出的机油蒸汽能够冷凝后回流至减速箱内;

进一步,所述通气孔端部设有用于阻挡减速箱的机油流出的挡油罩,利用挡油罩阻挡减速箱内的油蒸汽流出减速箱外;

进一步,所述立柱外圆沿周向设有用于对扶手座进行轴向固定的限位环槽,扶手座的套管或配合孔位可沿径向固定有与该限位槽配合的限位螺栓,使扶手座与限位环槽实现轴向固定;

进一步,所述支座外壁设有的换挡杆安装位和挡位板安装位,换挡杆安装位为固定在支座横向侧壁的换挡杆支撑柱,挡位板安装位为设置在支座横向侧壁的挡位板安装螺孔,挡位板、排挡杆等零部件安装在支座上,整机打包时,只需拆下扶手座即可,方便包装;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微耕机减速箱,所述微耕机减速箱盖固定于所述减速箱并将该减速箱密封,减速箱盖安装于微耕机减速箱后,通过支座与扶手座连接,支座上设有旋转配合件,用于与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的两扶手均可连接于扶手座上,并通过扶手座安装于微耕机机体,本微耕机扶手总成安装于微耕机后,可根据地形或农艺要求,使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相对转动,调整扶手与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夹角,使微耕机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与农艺要求,同时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提升微耕机的耕作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扶手支座的微耕机减速箱盖,箱盖本体上固定或一体成形有用于与微耕机扶手座可转动配合的支座,减速箱盖安装于微耕机减速箱后,通过支座与扶手座连接,支座上设有旋转配合件,用于与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的两扶手均可连接于扶手座上,并通过扶手座安装于微耕机机体,微耕机扶手安装于微耕机后,可根据地形或农艺要求,使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相对转动,调整扶手与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夹角,使微耕机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与农艺要求,同时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提升微耕机的耕作质量,另外,当箱盖本体与支座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时,在整机打包过程中,箱盖本体不用拆下,可快速拆下扶手座以及与之相连的扶手,方便包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扶手支座4的微耕机减速箱盖6,包括箱盖本体和固定或一体成形于所述箱盖本体用于与微耕机扶手座可转动配合的支座4,减速箱盖6安装于微耕机减速箱后,通过支座4与扶手座连接,支座4上设有旋转配合件,用于与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的两扶手均可连接于扶手座上,并通过扶手座安装于微耕机机体,本微耕机扶手总成安装于微耕机后,可根据地形或农艺要求,使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相对转动,调整扶手与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夹角,使微耕机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与农艺要求,同时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提升微耕机的耕作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固定有立柱2并通过该立柱2与微耕机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扶手座上可设置一套管或孔位,该套管或孔位可与所述立柱2以轴向固定圆周方向转动的方式配合,实现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的转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外壁设有用于锁定扶手座转动的定位孔3,扶手座上可设置一定位销与该定位孔3配合用于锁定扶手座与支座4的相对转动,定位孔3可设有多个用于实现扶手座与支座4之间的多个位置的固定,多个定位孔3关于立柱2的轴线对称分布,使扶手旋转180°后,也能左右调整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朝向所述箱盖本体前侧倾斜,这里所述的“前侧”减速箱盖6朝向旋耕机机体前方的一侧,当减速箱盖6安装于减速箱合箱面向后倾斜的减速箱时,保证安装后,立柱2沿竖直方向布置,便于扶手座转动后,与之连接的扶手保持相同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为箱体结构,所述减速箱盖6设有用于连通减速箱与所述支座4内腔的通气孔,该通气孔能够使减速箱泄压,同时尽可能避免杂质、水等进入减速箱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贯穿所述箱盖本体的通气柱5;所述通气孔包括设置于通气柱5内并与减速箱内腔连通的轴向孔以及连通所述轴向孔与支座4内腔的径向孔;将通气孔设置在通气柱5内能够增长通气孔的长度,使排出的机油蒸汽能够冷凝后回流至减速箱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端部设有用于阻挡减速箱的机油流出的挡油罩7,利用挡油罩7阻挡减速箱内的油蒸汽流出减速箱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外圆沿周向设有用于对扶手座进行轴向固定的限位环槽1,扶手座的套管或配合孔位可沿径向固定有与该限位槽配合的限位螺栓,使扶手座与限位环槽1实现轴向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外壁设有的换挡杆安装位和挡位板安装位,换挡杆安装位为固定在支座4横向侧壁的换挡杆支撑柱8,挡位板安装位为设置在支座4横向侧壁的挡位板安装螺孔9,挡位板、排挡杆等零部件安装在支座4上,整机打包时,只需拆下扶手座即可,方便包装。

本实施例的微耕机减速箱,所述微耕机减速箱盖6固定于所述减速箱并将该减速箱密封,减速箱盖6安装于微耕机减速箱后,通过支座4与扶手座连接,支座4上设有旋转配合件,用于与扶手座可转动配合,微耕机的两扶手均可连接于扶手座上,并通过扶手座安装于微耕机机体,本微耕机扶手总成安装于微耕机后,可根据地形或农艺要求,使扶手座与微耕机机体相对转动,调整扶手与微耕机前进方向的夹角,使微耕机能够适应各种地形与农艺要求,同时能够使得操作者耕耘时避免把已经耕过的地面踏实,提升微耕机的耕作质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