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玉米的收获包括摘下玉米穗、玉米穗去皮、玉米秸秆回收等不同环节,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大都只有单一的功能,无法一次性完成多环节的工作,造成设备重复投资、农民重复劳动,投资大、效率低;或者玉米收获机的结构不够合理,在收获玉米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相应机构无法运转的现象。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收获机,结构紧凑,综合性能良好,能够用于大面积规模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种一种玉米收获机,结构紧凑,综合性能良好,能够用于大面积规模作业。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驾驶室、割台、摘棒辊机构、放堆打捆装置、扒皮机、储粮仓和升运装置,所述割台位于所述玉米收获机的前端,用于收割玉米秸秆,所述割台的后方设有摘棒辊机构,用于摘下玉米秸秆上的玉米棒,并将所述玉米棒置于升运装置上、将秸秆传输到放堆打捆装置上,所述升运装置的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摘棒辊机构的下方,所述放堆打捆装置位于所述摘棒辊机构的后方,玉米棒经过升运装置后进入到扒皮机,所述扒皮机位于升运装置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扒皮机和所述放堆打捆装置后方设置有储粮仓,所述玉米棒经过扒皮后进入所述储粮仓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割台包括割刀和拨禾链条,所述拨禾链条将秸秆收集后经割台上的割刀割下,并通过割台上的夹持链条输送到摘棒辊机构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链条上设有压紧机构和导向机构,用于使夹持链条能够夹持不同粗细的玉米秸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割台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所述割台上的割刀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摘棒辊机构上设有摘棒辊和摘棒切断刀,所述摘棒辊包括两个等长平行的连接轴杆,所述连接轴杆上设有双头螺旋线,分别为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所述第一螺旋线和第二螺旋线的螺距不同,两个所述连接轴杆上的螺旋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摘棒切断刀设在所述连接轴杆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摘棒辊机构设有微调间隙和卡紧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放堆打捆装置包括放堆机构和打捆机构,所述放堆机构包括放堆框,所述玉米秸秆经过摘棒辊机构后掉落到所述放堆框上,所述放堆框上设有电磁离合器以及与所述电磁离合器配合的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放堆框中部的拨柱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扒皮机包括由扒皮箱带动的主动辊棒和由所述主动辊棒带动的从动辊棒,还包括与所述主动辊棒或从动辊棒相互接触的橡胶滚轴,所述橡胶滚轴的中心线与主动辊棒、从动辊棒中心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主动辊棒上设有双螺旋线结构,每条螺旋线包括钢丝螺旋线和橡胶螺旋线,所述从动辊棒和主动辊棒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辊棒和从动辊棒的个数均为两个,相应的所述橡胶滚轴的个数为四个。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扒皮机上还设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位于所述主动辊棒的下方,所述绞龙轴上设有切断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玉米收获机,包括驾驶室、割台、摘棒辊机构、扒皮机、放堆打捆装置、储粮仓和升运装置,经过各部分的合理配合,使得收获机的整体结构紧凑,该收获机能够实现摘下玉米穗、玉米穗去皮、玉米秸秆放堆打捆等步骤,最后得到玉米棒存储在储粮仓中,减少了劳动量,将各部件加长,能够适应大面积规模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摘棒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堆打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扒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其中,1、驾驶室;2、割台;3、摘棒辊机构;4、放堆打捆装置;5、扒皮机;6、储粮仓;7、升运装置;
21、割刀;22、拨禾链条;23、夹持链条;24、压紧机构;25、导向机构;
31、摘棒辊;32、摘棒切断刀;311、连接轴杆;3111、第一螺旋线;3112、第二螺旋线;33、微调间隙;34、卡紧装置;
41、放堆机构;42、打捆机构;411、放堆框;4111、电磁离合器;4112、链轮;4113、拨柱;
51、扒皮箱;52、主动辊棒;53、从动辊棒;54、橡胶滚轴;55、绞龙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收获机,包括驾驶室1、割台2、摘棒辊机构3、放堆打捆装置4、扒皮机5、储粮仓6和升运装置7,割台2位于玉米收获机的前端,用于收割玉米秸秆,割台2的后方设有摘棒辊机构3,用于摘下玉米秸秆上的玉米棒,并将玉米棒置于升运装置7上、将秸秆传输到放堆打捆装置4上,升运装置7的较低的一端位于摘棒辊机构3的下方,放堆打捆装置4位于摘棒辊机构3的后方,玉米棒经过升运装置7后进入到扒皮机5,扒皮机5位于升运装置7较高的一端的下方,扒皮机5和放堆打捆装置4后方设置有储粮仓6,玉米棒经过扒皮后进入储粮仓6内。上述的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综合性能良好,能够用于大面积规模作业。
如图2所示,割台2包括割刀21和拨禾链条22,拨禾链条22将秸秆收集后经割台2上的割刀21割下,并通过割台2上的夹持链条23输送到摘棒辊机构3中,具体的,夹持链条23采用输送心型链条,将玉米秸秆快速的输送到摘棒辊机构3中。
夹持链条23上设有压紧机构24和导向机构25,用于使夹持链条23能够夹持不同粗细的玉米秸秆。压紧机构24力度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粗细的玉米秸秆,夹持链条23的增长以利于玉米秸秆走向顺序排列。
割台2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割台2上的割刀2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在收获机运动中实现调整割台2与地面、割台2与秸秆的距离,不受载荷变化而变化,可精准的割下秸秆,同时确保割台2在运动和停止时不会下滑,保证行走停止或检修中的安全性能。割台2机构长度1500-2500毫米,为加长型,适用于大面积作业。
如图3所示,摘棒辊机构3上设有摘棒辊31和摘棒切断刀32,摘棒辊31包括两个等长平行的连接轴杆311,连接轴杆311上设有双头螺旋线,分别为第一螺旋线3111和第二螺旋线3112,第一螺旋线3111和第二螺旋线3112的螺距不同,第一螺旋线3111的螺距小于第二螺旋线3112的螺距,第二螺旋线3112靠近微调间隙33和卡紧装置34,两个连接轴杆311上的螺旋线相互对称设置;摘棒切断刀32设在连接轴杆311上。在两个摘棒辊31及其上的对称螺旋线高速转动下,玉米秸秆被抛向放堆打捆机构42上面。摘棒辊机构3设有微调间隙33和卡紧装置34,以适应不同粗细的玉米秸秆作业,秸秆通过时不致压断,遇到有极个别细小的玉米用强制切断刀切断摘下玉米棒。
采用加长式的上述摘棒辊机构3,长度为800-1500毫米,可保证摘棒不积压、高效可靠,摘棒顺利,玉米秸秆通过顺畅,秸秆完整。
如图4所示,放堆打捆装置4包括放堆机构41和打捆机构42,放堆机构41包括放堆框411,玉米秸秆经过摘棒辊机构3后掉落到放堆框411上,放堆框411上设有电磁离合器4111以及与电磁离合器4111配合的链轮4112,链轮4112通过链条与放堆框411中部的拨柱4113配合。放堆框411上的皮带带动链轮4112,链轮4112通过链条带动拨柱4113将玉米秸秆向同一侧面拨向打捆机构42中,打捆机构42集中预压集中打捆后,玉米秸秆随重力滑下掉落到地面上,确保秸秆集中高效运输回收与二次利用。
如图5所示,扒皮机5包括由扒皮箱51带动的主动辊棒52和由主动辊棒52带动的从动辊棒53,还包括与主动辊棒52或从动辊棒53相互接触的橡胶滚轴54,橡胶滚轴54的中心线与主动辊棒52、从动辊棒53中心线所在平面平行,主动辊棒52上设有双螺旋线结构,每条螺旋线包括钢丝螺旋线和橡胶螺旋线,从动辊棒53和主动辊棒52的结构相同。
主动辊棒52和从动辊棒53的个数均为两个,相应的橡胶滚轴54的个数为四个。
如图6所示,扒皮机5上还设有绞龙轴55,绞龙轴55位于主动辊棒52的下方,绞龙轴55上设有切断刀。
两根主动辊棒52采用一根为钢丝、另一根为橡胶制作的双左螺旋线结构方式,带动两根与主动辊棒52结构相同的被动辊棒和相紧接触的四根通过橡胶制造成的滚轴,高速相互转动摩擦纹咬,硬软结合。以上八根辊棒间距和相互接触的松紧度可以调节,采用中心高低设计来实现玉米棒外皮的全部脱下,无损伤玉米粒,玉米粒不会掉下。扒皮机5绞龙轴55装有切断刀,叶子和杂物缠绕时会被切断,使推皮顺利。扒皮机5传动方式为:扒皮箱51通过链条将动力传给主动辊棒52轴,被动辊棒轴由齿轮相互传递,运转顺利可靠。
扒皮机5的长度800-1500毫米,不会拥堵,能够顺利作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