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上,为防止沙土崩塌,碎石掉落,改善地表恶劣的植物生长环境,其两侧的边坡、山坡、丘陵及废弃矿等都采用绿化措施,形成绿化植被。在需要绿化的区域,为改善地表恶劣的植物生长环境,也采取绿化措施,形成绿色植被。
现有的绿化施工措施,一般采用混喷植生技术,首先将绿化区域所需的植被固定装置固定于边坡表面,之后运用特制的喷混机械将含肥土壤、粘结剂和植物种子等混合加水后,喷洒到边坡表面,形成植被。
上述所说的绿化施工措施,存在以下问题:用于边坡绿化的植被固定装置通常由木材现场拼装而成,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被固定装置,以改善现有的植被固定装置由木材现场拼接而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植被固定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刚性固定杆,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柔性连接结构,所述多个刚性固定杆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为连接膜,所述多个刚性固定杆固定在所述连接膜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为柔性材料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每个刚性固定杆与所述网状结构之间至少在两个位置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带,每个所述连接带与各所述刚性固定杆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带,每个所述刚性固定杆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个刚性固定杆的重量之和大于所述柔性连接结构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刚性固定杆为密度大于7g/cm3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结构的材料为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刚性固定杆与所述柔性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为捆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所述植被固定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刚性固定杆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柔性连接结构,所述多个刚性固定杆通过所述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个刚性固定杆及柔性连接结构,且多个刚性固定杆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使植被固定装置可折叠放置,从而无需现场组装,提高了植被固定装置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植被固定装置;
10:连接膜;
11:刚性固定杆;
12:捆绑带;
13:网状结构;
14: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端”、“下端”、“顶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植被固定装置1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刚性固定杆11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柔性连接结构,多个刚性固定杆11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
在实施例1中,柔性连接结构为连接膜10,多个刚性固定杆11固定在连接膜10上。连接膜10为整体结构,多个刚性固定杆11固定在连接膜10上,使得植被固定装置1可直接沿第二方向卷起放置;另外地,植被固定装置1安装时,直接铺开即可,提高了施工效率且便于存放。连接膜10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其中聚乙烯中的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均有较好的柔韧性、冲击性能、成膜性,且质量轻便;聚丙烯中的无规聚丙烯密度小、强度、刚度及硬度耐热性好,但多用于透明制品及高性能产品。因此,优选地,连接膜10由低密度聚乙烯制成。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连接膜10成本低、柔韧性好、成膜性好,质量轻便,便于卷起存放,且安装时直接铺开便可,节约了施工的时间,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刚性固定杆11的数量为多个,刚性固定杆11的数量可多可少,根据刚性固定杆11所在侧的连接膜10的距离间隔设置,因此,刚性固定杆11间的距离可大可小,只要可保证落石的掉落及雨水的冲刷不会使植被固定装置1掉落,即植被固定装置1的重量可保证其免于掉落便可。
多个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捆绑。如在连接膜10与刚性固定杆11的结点处设置有捆绑带12,实现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连接。连接膜10包括多个捆绑带12。用于固定每个刚性固定杆11的捆绑带12为多个,捆绑带12的作用为固定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例如,当捆绑带12为两个时,该两个捆绑带12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在连接膜10的两侧,用来捆绑刚性固定杆11,设置在连接膜10的两侧即可保证刚性固定杆11的稳定连接,不至于被冲刷掉,且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捆绑带12也可设置为3个,在连接膜10上沿第一方向连接有刚性固定杆11的区域上间隔设置,也可保证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稳定连接。
每个刚性固定杆11至少与两个捆绑带12固定连接。捆绑带12作为连接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工具,只要能保证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稳定连接,不至于发生掉落及坍塌现象即可,因此,每个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连接可以是刚性固定杆11与沿第一方向设置在连接膜10的两侧捆绑带12的连接,也可以是连接膜10沿第一方向上连接有刚性固定杆11的区域的间隔设置的3个捆绑带12的连接,只要保证稳定连接即可,不一定要求每个捆绑带12都与刚性固定杆11连接。
优选地,捆绑带12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乙烯制成的捆绑带12的柔韧性好,质量轻,方便连接膜10与刚性固定杆11间的连接。
可替代的,多个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之间还可以通过挂钩进行连接。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连接的结点处,设置有挂钩,将刚性固定杆11钩挂在连接膜10上,且挂钩的钩体部分可弯曲,保证刚性固定杆11钩挂在连接膜10上后,可稳定连接,不至于因雨水、大风等外界因素使两者分离,造成植被固定装置1的破坏,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挂钩的数量可为2个、3个或更多个。例如,挂钩为两个时,该两个挂钩设置在刚性固定杆11的两侧,钩挂在连接膜10上,设置在刚性固定杆11的两侧即可保证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稳定连接,不至于被冲刷掉,且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当挂钩设置为3个时,挂钩在刚性固定杆11上间隔设置,钩挂在连接膜10上,保证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的稳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膜10可分离放置,便于存放,也保证在安装时通过捆绑带12或挂钩连接,简单快捷,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优选地,多个刚性固定杆11的重量之和大于连接膜10的重量。为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在高速公路的边坡铺上后,不被雨水、碎石等击落掉,需要保证刚性固定杆11的重量之和大于连接膜10的重量。通常情况下,刚性固定杆11连接在与高速公路延展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落石及雨水的方向一般沿与高速公路延展方向垂直的方向滑落及掉落,若将刚性固定杆11连接在与高速公路延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接有刚性固定杆11的植被固定装置1便有可能沿落石及雨水的滑落及掉落方向掉落,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刚性固定杆11为密度大于7g/cm3的材料,如钢筋等重型材料。刚性固定杆11的重量较重,能够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安装在地面、高速公路边坡上之后不会被雨水、碎石等击落,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的稳定性。
优选地,连接膜10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由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连接膜10成本低、柔韧性好、成膜性好,质量轻便,可直接沿第二方向卷起放置,安装时,直接铺开即可,便于存放,节省现场安装时间,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植被固定装置1一般用于绿化及维护,一般是安装在高速公路两侧边坡上,通常需要经过大距离的运输,因此,便要求连接膜10的材料为软质材料,可折叠,质量较轻,便于运输。低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制成的连接膜10,稳定性高,成本低,质量轻,是绿化及维护的最好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所需绿化的区域一般较长,往往需要多块植被固定装置1将所需绿化及维护的区域完全覆盖住,需要将多块植被固定装置1连接在一起。在加工本实用新型的植被固定装置1时可将刚性固定杆11的左右两侧设置成螺纹连接,如一侧为外螺纹,另一侧为内螺纹,多块植被固定装置1固定连接,满足不同绿化面积的需要;同时,多块植被固定装置1的分别安装也可根据所需绿化面积携带不同数量的植被固定装置1,便于携带,方便运输。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植被固定装置1利用锚钉或锚杆固定在所需绿化区域之后,将植被混凝土原料经搅拌后,由常规喷锚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植被混凝土,从而达到防止水土流失,实现绿化及维护的目的。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为柔性材料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13,且每个刚性固定杆11与网状结构13之间至少在两个位置处固定连接。优选地,柔性连接结构为柔性材料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13。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材料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13的材料可为聚酰胺、聚酯纤维、聚丙烯、聚乙烯。其中聚酰胺韧性高、伸展性及弹性好,适合做洞穴探险、救援等登山绳;聚酯纤维静态延伸小,遇水不失其强度,常用于航海等;聚丙烯成本低,化学性质稳定,有很好的延伸性及强度,适合做水上救援绳;聚乙烯其价格低廉、在低温下有很好的柔软度,稳定性强。相比可知,优选地,网状结构13的材料为聚乙烯。
刚性固定杆11的数量为多个,刚性固定杆11的数量可多可少,因此,可与柔性材料编制而成的网状结构13的沿第二方向上的结点处各设置一个,也可间隔1个或多个结点设置,只要保证落石的掉落及雨水的冲刷不会使植被固定装置1掉落,即植被固定装置1的重量可保证其免于掉落便可。
多个刚性固定杆11与网状结构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捆绑。如在网状结构13与刚性固定杆11的结点处设置有捆绑带12,实现刚性固定杆11与网状结构13的连接。网状结构13包括多个捆绑带12。
需要说明的是,所需绿化区域一般较长,往往需要多块植被固定装置1将所需绿化及维护的区域完全覆盖住,需要将多块植被固定装置1连接在一起。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网状结构13通过捆绑带12的捆绑,将不同的植被固定装置1连接在一起,可根据绿化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决定所需要连接的植被固定装置1的大小;还可将植被固定装置1设置成不同大小、不同尺寸的,根据所需绿化面积的大小,选择所需植被固定装置1的类型,达到全面覆盖的目的。
实施例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带14,且每个连接带14与多个刚性固定杆11分别连接。
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的连接方式为捆绑。连接带14在与刚性固定杆11的连接的结点处捆绑连接。连接带14将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连接,并将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固定,保证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的稳定连接,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的整体性,稳定性,不至于在落石掉落及雨水冲刷时被冲刷掉。
每个刚性固定杆11与至少两个连接带14固定连接。刚性固定杆11通过连接带14与连接带14连接成为植被固定装置1。只要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即可。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的连接只要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的连接即可,至于刚性固定杆5与几个连接带14连接无直接关系,只要所连接的连接带14超过两个即可。
优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刚性固定杆11与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连接带14可成除平行外的任意角度排放,只要保证两方向不重叠,成四边形形状即可。优选地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既美观又便于设计,也符合大众的一致的习惯性。
实施例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植被固定装置1与实施例3中的植被固定装置1的区别在于,多个刚性固定杆11与柔性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刚性固定杆11与连接带14的连接方式为刚性固定杆11包覆在连接带14中,在连接带14的编制过程中将刚性固定杆11包覆其中,其一体式的设计,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刚性固定杆11的遗落及丢失,便于植被固定装置1的存放及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包覆在连接带14中刚性固定杆11的数量,可根据绿化区域的坡度及稳定性来决定。连接带14的第二方向的结点处不必每一个都设置一个刚性固定杆11,只要能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安装的效率及稳定性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植被固定装置1,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刚性固定杆11以及沿第二方向排列的柔性连接结构,多个刚性固定杆11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个刚性固定杆11及柔性连接结构,且多个刚性固定杆11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保证植被固定装置1可卷起放置,在施工中直接铺开即可,不用现场拼装,提高了植被固定装置1的施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