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手动调节鱼漂浮力的浮标。
背景技术:
浮标是垂钓渔具中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手杆垂钓时鱼咬钩的信息反映工具,依据浮标的上浮和下沉的动态来反映鱼在水中咬钩的情况,从而确定提竿的时机。现有的浮标多为整体密闭的空心管,因为其整体性,在水域不同及垂钓需求不同的情况下如果调节浮标的浮力就需要调节铅坠或更换浮标来实现,在垂钓过程中反复增减铅坠或更换浮标是很麻烦,无法满足各种垂钓环境,且容易错失垂钓最佳时机,同时准备的多套浮标增加了垂钓成本,增减的铅坠也极易造成水体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浮力可调式浮标,能够更广泛的适用各种垂钓水域,减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繁琐的渔具更换程序,提高垂钓乐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浮力可调式浮标,包括漂目、上漂身、下漂身、漂脚,漂目呈圆柱形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上漂身固定连接,上漂身的近漂目端呈流线型,上漂身的自由端与下漂身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上漂身和下漂身上印制或刻制有刻度线及示数,下漂身呈喇叭形,下漂身喇叭形大口端与上漂身连接,下漂身的喇叭形小口端固定连接有漂脚,漂脚呈圆柱形且自由端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上漂身与下漂身连接处设有一密封圈,防止水流入配合的空腔内,或防止水从配合的空腔内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上漂身空腔内中心处设有圆柱形螺杆结构,下漂身空腔内设有与上漂身的圆柱形螺杆配合的结构,通过螺纹的连接方式,调节上漂身和下漂身的整体体积,进而调节浮漂的浮力。
进一步的,所述上漂身有环形空腔,下漂身有环形空腔,二者的空腔可容纳水,能够采用加、排水的方式调节浮标自身重力。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力可调式浮标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的分体式的浮标,上漂身和下漂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调节出体积大小不同的浮标,能广泛适用不同水域、减少购买多套浮标的成本,无需增减铅坠,减少环境污染,有效的减少繁琐的渔具更换程序,提高垂钓乐趣。
(2)本发明所述的可调式的分体式的浮标,也可以对上、下漂身的空腔进行加、排水来调节浮标浮力,同样能达到广泛的使用,减少铅坠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操作简单,提高垂钓乐趣。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浮标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浮标连接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浮标上漂身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浮标下漂身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漂目;21-上漂身;22-下漂身;3-漂脚;211-上漂身示数;221-下漂身示数;2101-上漂身连接部;2001-密封圈;2201-下漂身配合部;210-上漂身壁;2100-上漂身环形空腔;220-下漂身壁;2200-下漂身环形空腔;22021-下漂身连接部环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浮力可调式浮标,包括漂目1、上漂身21、下漂身22和漂脚3,所述漂目1呈圆柱形,等截面,表面有目数的颜色标记,可为实体塑料圆柱,也可是一端密封的圆柱形塑料细管,漂目1的另一端与上漂身21连接,所述上漂身21的近漂目1端呈流线型,变截面,上漂身21内部为空腔结构,空腔中心设有上漂身连接部2101,所述上漂身连接部2101为圆柱形螺杆结构,上漂身连接部2101与上漂身21的上漂身壁210形成上漂身环形空腔2100,上漂身环形空腔2100除了避免结构干涉还能容纳水等物质,所述下漂身22呈喇叭状,下漂身22的大直径端与上漂身21相接,结合图3和图4,所述下漂身22内设有与上漂身连接部2101配合连接的下漂身配合部2201,所述下漂身配合部2201为内螺纹圆柱腔体结构,下漂身配合部2201与下漂身壁220形成下漂身环形空腔2200,下漂身连接部环形空腔22021不仅为上漂身连接部2101提供避让空间,还能够为水等物质提供空间,下漂身环形空腔2200不仅为上漂身壁210提供避让空间,还能为水等物质提供空间,所述下漂身22的远上漂身21端设置有漂脚3,所述漂脚3呈圆柱形,可为实体塑料圆柱,也可是自由端密封的圆柱形塑料吸管,如图2所示,下漂身22的连接端的下漂身壁220内设有环形密封圈2001,密封圈2001能够防止水进入上漂身环形空腔2100或下漂身环形空腔2200,抑或防止水从上述两腔流出,所述上漂身21的远漂目1端的外表面印制或刻制有上漂身示数211,所述上漂身示数211在上漂身21外表面沿高度方向布置,下漂身22的远漂脚3端的外表面印制或刻制有下漂身示数221,所述下漂身示数221在下漂身22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布置,根据水域不同而采用刻度式准确调节浮标的整体体积,当再次在同样水域或环境下垂钓时只需直接调节至确定刻度就可准确确定所需浮力的浮标。
浮力可调式浮标的工作原理:第一种是通过向上漂身环形空腔2100和下漂身环形空腔2200内加注或倒出水或其他物质,改变浮标的自重,进而改变浮标在水中的体积,从而实现浮标的浮力可调功能;第二种是通过将上漂身21与下漂身22之间的连接配合,以及上漂身示数211、下漂身示数221,准确地旋进旋出上漂身21改变浮标整体体积,从而改变浮标浮力;第三种就是通过加注或倒出物质的方式与浮标整体体积变化的方式结合,调整浮标浮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