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调查切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54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蔗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甘蔗调查切刀。



背景技术:

甘蔗枯心苗是由于甘蔗苗期蔗螟虫通过蛀食蔗苗生长点后产生苗心枯死,后期导致整株苗死亡。枯心率=枯心苗株数/总苗数*100%,药剂防治效果=(空白对照枯心率-药剂防治下枯心率)/空白对照枯心率*100%。判断某种药剂对甘蔗苗期螟虫防治效果的主要方法是调查苗期枯心率,一般从苗出齐后开始调查,每个虫害高峰期调查一次,直到甘蔗拔节期。一般调查3-4次,所以枯心苗数是影响调查准确的关键因素。每次调查后需要切除,否则影响下次调查。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徒手将枯心苗拔掉,此种方式容易划伤操作人员的手,且拔除枯心苗困难。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甘蔗调查切刀,能够实现枯心苗的快速切除,在提高去除枯心苗的效率的同时,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不受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调查切刀,用于解决当下徒手拔枯心苗时枯心苗拔除困难,且容易划伤操作人员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甘蔗调查切刀,包括:手柄、锥杆以及刀头;

所述刀头包括有刃口以及刀身,所述刃口设置于所述刀身的一端,所述刃口为斜切式刃口;

所述手柄、所述锥杆以及所述刀头依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锥杆成90度夹角。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金属手柄、所述锥杆为金属锥杆、所述刀头为金属刀头,所述手柄、所述锥杆以及所述刀头一体成型。

优选地,于所述手柄以及所述锥杆的连接部位上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具有平滑的弧形接触面。

优选地,所述垫块与所述锥杆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甘蔗调查切刀,刃口设置于刀身的一端,刃口为斜切式刃口,倾斜的刃口在保证切割力的同时,增加了刃口的长度,能够实现对枯心苗的快速切除,提高了去除枯心苗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甘蔗调查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锥杆、3-刀头、4-刃口、5-刀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甘蔗调查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调查切刀,用于解决当下徒手拔枯心苗时枯心苗拔除困难,且容易划伤操作人员手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甘蔗调查切刀,包括手柄1、锥杆2、刀头3、刃口4、刀身5。

其中,

刀头3包括有刃口4以及刀身5,刃口4设置于刀身5的一端,刃口4为斜切式刃口;

手柄1、锥杆2以及刀头3依次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左手握住甘蔗苗,右手拿切刀,在甘蔗苗与土连接处向下横切,切断整株枯心苗。倾斜的刃口4在保证切割力的同时,增加了刃口4的长度,能够实现对枯心苗的快速切除。

其中,手柄1为管状结构,便于操作者的抓握。

手柄1与锥杆2成90度夹角,方便操作者在切割枯心苗时控制施力方向。

手柄1为铸铁手柄、锥杆2为铸铁锥杆、刀头3为铸铁刀头,手柄1、锥杆2以及刀头3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手柄1为木质手柄,锥杆2为铸铁锥杆,刀头3为铸铁刀头,锥杆2与刀头3为一体成型,锥杆2与手柄1锚固连接。

于手柄1以及锥杆2的连接部位上设置有垫块,垫块具有平滑的弧形接触面,在操作者手持切刀时,垫块的设置能够使得锥杆2与手柄1的连接部位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

垫块与锥杆2一体成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