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兜兰的育种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617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种培养瓶,具体涉及一种兜兰的育种培养瓶。



背景技术:

兜兰(Epidendrum)又名女士拖鞋兰、仙履兰等,兰科兜兰属(Paphopedilum)植物的统称。兜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因其花形奇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上具有大量的爱好者,由于过度采挖和对其生境的破坏,大部分兜兰属植物已濒临灭绝,所有种类均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保护对象被禁止交易,受到国际公约的严格保护,目前已发现有88个野生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太平洋岛屿。

目前,生物科学及工作人员对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瓶是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通过培养瓶对各种生物进行育种培养。传统的培养瓶一般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由于在育种培养时需要透气,所以在瓶盖上设置透气孔,但是为了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等物质经透气孔进入培养瓶中,污染培养瓶内部的环境,所以一般在瓶口处铺设一层透气性好的无纺布,但是这种结构无法保证培养瓶内部处于无菌状态,并且使用寿命短。另外,培养瓶内的湿度、氧气含量等也影响育种的培养效果。

兜兰育种对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一般市场上的兜兰基本都为人工栽培品种。

目前兜兰育种培养瓶为广谱植物培养瓶,开口及瓶盖在正上方,导致受光不均,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的不均衡。同时等长出幼苗到一定大小后方可取出移植,现有的培养瓶兜兰幼苗不易取出,且会对兜兰幼苗造成损伤,不利于幼苗的移植。现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密闭性好,幼苗易移植,具有受光均匀等功能的兜兰培养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兜兰的育种培养瓶,可以使兜兰在无菌密闭的环境下生长,同时具有受光均匀,幼苗易移植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兜兰的育种培养瓶,包括瓶体,内桶,瓶盖,湿度控制装置,氧气控制装置,控制面板,所述瓶体内设置有内桶,内桶分为上内桶和下内桶,所述上内桶与下内桶一体成型,上内桶直径大于下内桶,所述下内桶侧壁和底部设置若干孔洞,所述瓶体上部设置有瓶盖和密封圈,所述内桶通过密封圈与瓶盖连接,所述瓶体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瓶体侧壁设置有湿度控制装置和氧气控制装置,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湿度控制装置,氧气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湿度调节旋钮,湿度杀菌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氧气控制装置包括气体调节旋钮,气体杀菌过滤网,所述气体调节旋钮通过调节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来调节氧气含量。

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有湿度控制装置开关,氧气控制装置开关。

进一步,所述瓶体,内桶,瓶盖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上内桶的直径与瓶体的内径相同,内桶的深度小于瓶体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瓶体侧壁设置湿度控制装置和氧气控制装置,可以对培养瓶内的湿度和氧气含量进行控制,并同时安装了杀菌过滤网,能够起到除菌的目的;在瓶体上设置密封圈,利于培养瓶的密封,同时瓶体内设置有内桶,内桶的上内桶直径与瓶体的内径相同,而上内桶直径大于下内桶,下内桶下内桶侧壁和底部设置若干孔洞利于内部空气及水分的均匀流动;内桶的深度小于瓶体的深度,既满足兜兰的育种,又能便于兜兰幼苗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瓶体;2、内桶;3、控制面板;4、密封圈;5、瓶盖;6、湿度杀菌过滤网;7、湿度调节旋钮;8、湿度控制装置;9、气体杀菌过滤网;10、气体调节旋钮;11、氧气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兜兰的育种培养瓶,包括瓶体1,内桶2,瓶盖5,湿度控制装置8,氧气控制装置11,控制面板3,所述瓶体1内设置有内桶2,内桶2分为上内桶和下内桶,所述上内桶与下内桶一体成型,上内桶直径大于下内桶,所述下内桶侧壁和底部设置若干孔洞,所述瓶体1上部设置有瓶盖5和密封圈4,所述内桶2通过密封圈4与瓶盖5连接,所述瓶体1外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

为了使兜兰幼苗均匀受到光照,所述瓶体1,内桶2,瓶盖5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实施例1,参考图1,所述瓶体1侧壁设置有湿度控制装置8和氧气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面板3通过导线分别与湿度控制装置8,氧气控制装置11相连。所述湿度控制装置8包括湿度调节旋钮7,湿度杀菌过滤网6。所述氧气控制装置11包括气体调节旋钮10,气体杀菌过滤网9,所述气体调节旋钮10通过调节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来进行调节氧气含量。在使用时,先打开控制面板3上的湿度控制装置开关,经过湿度杀菌过滤网6后,使得进入到瓶体1内的水分为无菌状态,通过湿度调节旋钮7可以调节瓶内的湿度,然后再打开控制面板3上的氧气控制装置开关,通过调节安装在氧气控制装置11内的气体调节旋钮10,调节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来进行调节氧气含量,以达到调节瓶内氧气含量的目的。

实施例2,所述上内桶的直径与瓶体1的内径相同,内桶2的深度小于瓶体1的深度。所述下内桶侧壁和底部设置若干孔洞,先将营养液倒入培养瓶中,将内桶的底部浸没,再将培养基置于内桶2的下内桶内,合上瓶盖5,对培养瓶和瓶盖5进行高温灭菌,瓶体1上设置有密封圈4,有利于培养瓶的密封;等到培养瓶内兜兰长出幼苗,至可移植时,打开瓶盖5,然后将内桶2和兜兰幼苗一起取出,这样方便快捷,且对兜兰幼苗损伤很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