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2772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作为我国设施农业的主要设施之一,近年来温室大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是日常生产管理调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华南地区,夏季中午11点至15点期间温室外温度可达35度、湿度达80%以上,温室内由于通风和植物呼吸蒸腾作用等因素,室内的温室和湿度均比室外高,这种环境直接影响了温室内农作物的正常呼吸和蒸腾作用,更严重的会导致农作物热死或闷死。目前温室的夏季降温除湿,一般采用风机湿帘方法,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高温高湿的气候,因为湿度越大风机湿帘的降温效果越差,特别是当湿度大于90%的条件下,风机湿帘降温系统其最大降温幅度在1℃左右,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导致温室内湿度进一步增加,进而影响植株的蒸腾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能够保证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段,棚内作物正常生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冷风机、与冷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管道、与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管道、及一端与出风管道连通的散风管道,散风管道的另一端向背向棚顶的一侧延伸,散风管道设有若干个散风口,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位于大棚内,进风管道位于大棚靠近棚顶的一侧、并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下的吸风口。

根据热力学原理,大棚顶部的空气温度湿度都较高,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段,开启冷风机,大棚顶部的高温高湿空气经过进风管道进入冷风机,冷风机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并生成干冷风,干冷风经过出风管道,并通过散风管道的散风口对棚内的作物降温除湿,使温棚内正常呼吸和蒸腾作用,保证棚内作物正常生长。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散风管道竖向设置,散风管道为伸缩管。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和使用需求,通过调节散风管道的高度,使降温除湿的效果更好,使用更灵活。

进一步的,散风管道包括一端与出风管道连通的第一竖向管、及一端与第一竖向管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竖向管,第一竖向管内设有竖向设置的内螺纹,第二竖向管道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竖向管和第二竖向管螺纹连接,通过螺旋作用调整散风管的高度;且第一竖向管和第二竖向管采用可拆卸连接,降温结束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竖向管拆下保存,避免占用大棚内的作业空间,使结构设计更合理。

进一步的是,散风口设于第二竖向管上。

进一步的是,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竖向管的封头,封头与第一竖向管远离出风管道的一端配合连接。第二竖向管拆下后,通过封头封住第一竖向管,防止有异物进入第一竖向管。

进一步的是,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及位于棚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冷风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使用时根据棚内作物对高温高湿的耐受力设置温湿度开启节点和结束节点,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大棚内的温湿度,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与预设的开启节点、结束节点对比,来控制冷风机的打开和关闭,使控制更智能精准,进一步提高降温除湿效果。

进一步的是,出风管道包括与冷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的主管道、及与主管道连通的多根分管道,分管道沿大棚跨度方向水平设置、并与散风管道连通。多根分管道横跨大棚,使降温除湿的效果更均匀。

进一步的是,分管道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排风口,每个排风口均连接有所述散风管道。

进一步的是,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为硬质PVC管材,散风管道为塑料薄膜管。

进一步的是,进风管道沿大棚跨度方向水平设置。使棚顶内的高温高湿空气均能通过进风管道进入冷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开启冷风机,大棚顶部的高温高湿空气经过进风管道进入冷风机,冷风机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并生成干冷风,干冷风经过出风管道,并通过散风管道的散风口对棚内的作物降温除湿,利用该装置可使得大棚内温度下降5-8℃,湿度下降10-20%,从而保证温室内作物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段,棚内温湿度均维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温湿度范围,且该装置直接作用于作物种植区域,降温除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风管道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风管道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冷风机,20.进风管道,210.吸风口,30.出风管道,310.主管道,320.分管道,40.散风管道,410.散风口,420.第一竖向管,430.第二竖向管,50.拱架,60.桁架,70.封头,80.大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包括冷风机10、与冷风机10的进风口连通的进风管道20、与冷风机10的出风口连通的出风管道30、及一端与出风管道30连通的散风管道40,散风管道40向大棚80的底部一侧延伸,散风管道40设有若干个散风口410,进风管道20和出风管道30均位于大棚80内,进风管道20位于大棚80靠近棚顶的一侧、并设有若干个开口朝下的吸风口210。

根据热力学原理,大棚80顶部的空气温度湿度都较高,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段,开启冷风机10,大棚80顶部的高温高湿空气经过进风管道20进入冷风机10,冷风机10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并生成干冷风,干冷风经过出风管道30,并通过散风管道40的散风口410对棚内的作物降温除湿,使温棚内正常呼吸和蒸腾作用,保证棚内作物正常生长。利用该装置可使得大棚80内温度下降5-8℃,湿度下降10-20%,从而保证温室内作物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段,棚内温湿度均维持在作物适宜生长的温湿度范围,且该装置直接作用于作物种植区域,降温除湿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道20每隔3-4米开有一个吸风口210,用于引进温室顶部的高温高湿空气。且进风管道20和出风管道30为硬质PVC管材,散风管道40为塑料薄膜管。进风管道20、出风管道30和散风管道4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材质。

如图1至图3所示,图3中未显示冷风机10,进风管道20沿大棚80跨度方向水平设置,出风管道30包括与冷风机10的出风口连通的主管道310、及与主管道310连通的多根分管道320,分管道320沿大棚80跨度方向水平设置、并与散风管道40连通,且分管道320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排风口,每个排风口均连接有所述散风管道40。多根分管道320横跨大棚80,使降温除湿的效果更均匀。

如图1至3所示,温度大棚80包括拱架50和桁架60,进风管道20固定在拱架50下方、并位于拱架50和桁架60之间,分管道320固定在桁架60的下方,冷风机10安装在大棚80外墙上。

如图4和图5所示,散风管道40竖向设置,散风管道40为伸缩管,图4为散风管道40的伸展状态,图5为散风管道40的收缩状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和使用需求,通过调节散风管道40的高度,使降温除湿的效果更好,使用更灵活。

在本实施例中,散风管道40包括一端与出风管道30连通的第一竖向管420、及一端与第一竖向管420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竖向管430,第二竖向管430置于作物植株间,第一竖向管420内设有竖向设置的内螺纹,第二竖向管430道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竖向管420和第二竖向管430螺纹连接,通过螺旋作用调整散风管的高度;且第一竖向管420和第二竖向管430采用可拆卸连接,降温结束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竖向管430拆下保存,避免占用大棚80内的作业空间,使结构设计更合理。散风管道4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形式的伸缩套管。

如图4和图5所示,散风口410等间隔均匀布置第二竖向管430上,且该散风口410为圆孔,散风口41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形式。

如图6所示,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竖向管420的封头70,封头70与第一竖向管420远离出风管道30的一端螺纹连接。当散风管道40不需要使用时,将第二竖向管430拆下,并通过封头70封住第一竖向管420,防止有异物进入第一竖向管420。

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还包括控制器(附图未标识)、及位于棚内的温度传感器(附图未标识)和湿度传感器(附图未标识),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冷风机10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使用时根据棚内作物对高温高湿的耐受力设置温湿度开启节点和结束节点,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大棚80内的温湿度,并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与预设的开启节点、结束节点对比,来控制冷风机10的打开和关闭,使控制更智能精准,进一步提高降温除湿效果。

该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既可以根据实际对温室大棚的局部进行降温除湿,也可以对整个温室大棚进行降温除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