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8019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以及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穴盘苗移栽机的研究备受关注,已开发出多种型式的移栽机械来代替人工作业。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半自动移栽机,申请号:200820100210.8,需要人工将生长在穴盘里的穴盘苗取出,投进栽植器里。Yang Y等人报道受穴盘孔穴空间的限制,穴盘苗在生长过程中其钵体束缚在孔穴里,与穴盘孔穴建立了粘附作用。因此,直接拔取穴盘苗要求较高的育苗质量,否则容易拔断穴盘苗茎杆,取苗时钵体不完整,容易断钵,影响秧苗栽植质量。为了提高夹取质量,在全自动移栽机研究中提出了钵苗移栽顶出式取苗方式,申请号:201510222500.4,采用机械装置先将待夹取的穴盘苗顶松,再执行夹取作业。借鉴这一技术方案,可以采用机械作用方式,将生长在穴盘中的秧苗顶松,再由人工轻松拔苗,投进半自动移栽机的栽植器里进行秧苗移栽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将待移栽的穴盘苗卡紧,采用机械作用方式顶松穴盘苗钵体,使穴盘苗钵体挣脱穴盘孔穴的粘附作用,再由人工轻松拔苗,投进半自动移栽机的栽植器里进行秧苗移栽,能辅助穴盘苗机械化移栽作业,极大程度上避免直接拔苗移栽时损伤秧苗茎干和穴盘苗钵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包括压盘装置和顶钵装置;

所述压盘装置包括导向滑块、把手、联接螺栓、锁紧螺母、侧板、横梁板、侧压板、边框架和卡条;所述导向滑块分别竖直固定安装在边框架两外侧边上,所述把手分别平直固定安装在边框架两外侧面上;所述联接螺栓分别紧固在边框架两外侧面上,所述侧板分别以移动副方式贯穿联接螺栓,通过锁紧螺母的联接作用紧固在边框架两外侧面上;所述横梁板横架在穴盘培育的穴盘苗上方,所述横梁板的两端平直固定联接在侧板上;所述侧压板直立在穴盘苗中间,侧压板的上端竖直固定联接在横梁板上;所述卡条架空在穴盘的孔穴格子间隙之间、且一端平直固定联接在边框架内侧面上;

所述顶钵装置平放在压盘装置的正下方,包括平板、多个顶杆、导向滑杆和压簧;所述顶杆的一端正对穴盘孔穴格子底部的排水口,另一端竖直固定安装在平板上;所述导向滑杆竖直固定安装在平板外端面上,位置与导向滑块相对应、且与导向滑块构造出移动副联接机构,所述压簧竖直贯通套在导向滑杆上支撑所述导向滑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杆的高度不超过穴盘孔穴格子的高度,顶杆的直径小于穴盘孔穴底部排水口的口径,顶杆的数目与穴盘孔穴格子数目一致,且所述顶杆在平板上的安装布局与穴盘孔穴格子的排列布局一致。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簧通过对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的支撑,使所述压盘装置高于顶杆的顶钵端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边框架的内腔空间容得下整盘穴盘苗。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压板的厚度小于穴盘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连接边宽度,且所述侧压板以间隙配合尺度多点位压住穴盘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边缘。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条的数目与穴盘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间隔空间数一致,且所述卡条卡住穴盘孔穴格子的外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作用方式从穴盘孔穴底部排水口顶松穴盘苗钵体,使穴盘苗钵体挣脱穴盘孔穴的粘附作用,为人工轻松拔苗移栽做辅助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顶钵松脱操作灵活,对盘根性强抗冲顶的穴盘苗使用更可靠,极大限度地避免取苗时伤苗伤钵,能用在穴盘苗高效移栽中,实现穴盘苗高效移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顶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盘和顶钵装置加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穴盘装载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压盘顶钵脱粘示意图。

图中:1、平板;2、顶杆;3、导向滑杆;4、压簧;5、导向滑块;6、把手;7、联接螺栓;8、锁紧螺母;9、侧板;10、横梁板;11、侧压板;12、边框架;13、卡条;14、穴盘苗;15、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图1所示为所述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包括压盘装置和顶钵装置。

图2所示为所述压盘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压盘装置包括导向滑块5、把手6、联接螺栓7、锁紧螺母8、侧板9、横梁板10、侧压板11、边框架12和卡条13;所述导向滑块5的数量有四个分别两两对称竖直固定安装在边框架12两外侧边上,所述把手6的数量有两个、分别平直固定安装在边框架12的两外侧面上,所述联接螺栓7紧固在边框架12外侧面上;所述侧板9的数量为两个,侧板9上设有两道开槽、分别以移动副方式贯穿联接螺栓7,通过锁紧螺母8的联接作用紧固在边框架12外侧面上;所述横梁板10横架在穴盘15培育的穴盘苗14上方,两端平直固定联接在侧板9上;所述侧压板11直立在穴盘苗14中间,侧压板11的上端竖直固定联接在横梁板10上;所述卡条13架空在穴盘15的孔穴格子间隙之间、且一端平直固定联接在边框架12内侧面上。

图3所示为所述顶钵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顶钵装置平放在穴盘15的正下方,包括平板1、多个顶杆2、四个导向滑杆3和四个压簧4。所述顶杆2的一端正对穴盘15孔穴格子底部的排水口,另一端竖直固定安装在平板1上,四个所述导向滑杆3的一端分别竖直固定安装在平板1外端面上,位置与导向滑块5相对应、且与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5构造出移动副联接机构,四个所述压簧4分别竖直贯通套在导向滑杆3上,支撑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5。

所述边框架12的内腔空间容得下整盘穴盘苗14。

所述侧压板11的厚度小于穴盘15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连接边宽度,且所述侧压板11以间隙配合尺度多点位压住穴盘15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边缘。

所述卡条13的数目与穴盘15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间隔空间数一致,且所述卡条13卡住穴盘15孔穴格子的外锥面。

所述顶杆2的高度不超过穴盘15孔穴格子的高度,顶杆2的直径小于穴盘15孔穴底部排水口的口径,顶杆2的数目与穴盘15孔穴格子数目一致,且所述顶杆2在平板1上的安装布局与穴盘15孔穴格子的排列布局一致。

所述压簧4通过对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5的支撑,使所述压盘装置高于顶杆2的顶钵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盘装置装载穴盘,所述顶钵装置平放在穴盘的正下方,通过所述压盘装置的侧压板和卡条联合作用卡住穴盘,采用机械方式下压所述压盘装置,迫使所述顶钵装置的顶杆对准穴盘孔穴底部的排水口顶起穴盘苗钵体,达到穴盘苗挣脱穴盘孔穴粘附作用的效果,为人工轻松拔苗移栽做辅助工作。

利用所述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装置的压盘顶钵脱粘方法,图4~图6所示为压盘顶钵脱粘作用示意图;以浙江盛世金农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28孔穴盘培育的“津优1号”黄瓜穴盘苗为例,一种穴盘苗压盘顶钵脱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顶钵装置平放在工作台面上,所述顶钵装置的顶杆2的高度为35mm,其直径为5mm,以16×8阵型安装布置在所述顶钵装置的平板1上,相邻两排顶杆2的间距为32mm,满足所用穴盘15的孔穴规格尺寸,所述压簧4的长度为50mm,能直立套在导向滑杆3上;

S2、如图4所示,将所述压盘装置加装到所述顶钵装置上,使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5在所述顶钵装置的导向滑杆3上升降滑移,所述压簧4支撑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5,使所述压盘装置高于顶杆2的顶钵端面10~15mm;

S3、穴盘15规格尺寸为上口径30mm,底径15mm,高度42mm,所培育黄瓜穴盘苗14植株平均高度为102.47mm,调节所述压盘装置的侧板9在边框架12外侧面上的联接高度,使所述横梁板10横架在穴盘15所培育的黄瓜穴盘苗14上方120mm,在所述横梁板10上构造5块侧压板11,侧压板11厚度0.5mm,小于所用穴盘15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连接边宽度,使用时以每四排穴孔为一组,如此得到所述侧压板11采用五点位以0.1±0.05mm间隙配合尺度压住穴盘15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边缘;

S4、如图5所示,所述压盘装置的卡条13数目为15根,将整盘穴盘苗14平推卡进所述压盘装置的卡条13上,所述侧压板11多点位压住穴盘15相邻两排孔穴格子的边缘,直到穴盘15孔穴底部的排水口一一对准所述顶钵装置的顶杆2;

S5、如图6所示,按住所述把手6下压所述压盘装置,迫使所述顶钵装置的顶杆2对准穴盘15孔穴底部的排水口顶起穴盘苗14钵体,达到穴盘苗14挣脱穴盘15孔穴粘附作用的效果;

S6、取消按住所述把手6,所述压簧4复位,提升所述压盘装置的导向滑块5,使所述压盘装置高于顶杆2的顶钵端面;

S7、取走已进行压盘顶钵脱粘作业的穴盘苗14,重复步骤S4至步骤S6,继续执行下一盘穴盘苗14的压盘顶钵脱粘作业。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