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887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的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6万吨(占全球的5.7%),上升到2013年的3169.68万吨(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直接产值1707亿元,间接产值6828亿元,从业人口逾2000万,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75%以上。食用菌已经成为我国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农作物,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远远超过棉花、糖料、蚕桑和茶叶。食用菌也是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栽培的特色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增大,食用菌病虫害也越来越猖獗。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菌丝暴露在外,作为良好的营养基质,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据相关统计,我国进入商品化栽培的食用菌共有50多个品种,用于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有30多种,其中易受病虫害危害的品种有20多种。病虫害能使食用菌生产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由此可见,研究食用菌重要病虫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菇蚊(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是食用菌菇房内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使食用菌生产减产70%,属于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主要以幼虫为害食用菌生产,其直接取食多种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如双孢蘑菇、平菇、茶树菇、秀珍菇、毛木耳、金针菇等,幼虫爬行于菌丝之间,咬食菌丝,使菌丝减少,培养料变黑、松散、下陷,造成出菇困难;出菇以后,幼虫从菇柄基部蛀入取食,并蛀到菇体内部,形成孔洞和隧道,被害部位基质成糊状,继而感染各种霉菌,造成菌袋污染。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杀虫晶体蛋白、α-外毒素、β-外毒素等,对多种昆虫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对人畜及环境无污染,并具有高度专一性,其只对靶标害虫有效,对天敌等其他昆虫及人畜无害。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即Bti)是苏云金杆菌种群中特异性杀灭双翅目害虫(蚊、蝇幼虫)的一种微生物,其余苏云金杆菌亚种一般只对鳞翅目幼虫表现出杀虫活性。从80年代开始,非洲、欧洲、北美、印度和巴西等国用Bti大量防治卫生蚊幼虫。国外研究表明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观赏植物菇蚊具有良好防效,食用菌菇蚊与观赏植物菇蚊在分类地位及危害特征上接近,推测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食用菌菇蚊同样具有良好防效,经本发明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效试验证明确实如此。

我国食用菌研究起步较晚,相关配套登记药剂种类十分有限,目前尚没有专门登记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有效药剂品种,为满足生产实际虫害防治需求,丰富生产用药剂品种并治理现有药剂抗性,适宜开发安全性好,防效好,作用机理独特的药剂用于食用菌生产中。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是一种对哺乳动物和环境生物毒性较低的生物农药,且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具有很大区别。因此,可将其作为防治食用菌菇蚊的一种有效药剂加以开发。

根据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理化性质及防效表现,适宜将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目前,我国登记的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制剂大部分也是可湿性粉剂。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有必要开发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可湿性粉剂,用于食用菌菇蚊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方法及应用,用于防治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室内条件下栽培的食用菌菇蚊。以达到更加有效地防治害虫,同时对人体及环境生物更加友好的生态效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原料: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润湿剂、分散剂、紫外保护剂和填料。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具体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为1%~70%,润湿剂为1%~10%,分散剂为1%~10%,紫外保护剂为0~1%,余量为填料,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

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为10%~30%,润湿剂为5%~6%,分散剂为4%~9%,紫外保护剂为0.5%~0.6%,余量为填料,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

所述的润湿剂为拉开粉、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丁二酸磺酸盐、磺基琥珀酸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石油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分散剂为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紫外保护剂为糊精、黄原胶、荧光素钠、VC和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填料为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陶土、轻质碳酸钙、凹凸棒土和滑石粉等中的一种以上组合。

如上所述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将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预混合,充分混合搅拌,用雷蒙机进行初粉粹,粉粹完后进行气流粉粹,粉粹完后再次混合,包装入库。

如上所述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相对于常规的药剂,对靶标害虫防治效果更为彻底,且对使用者和环境生物更为安全。本发明可达到更加有效地防治害虫,同时对人体及环境生物更加友好的生态效益。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本发明对食用菌菇蚊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可作为田间防治的有效药剂加以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工艺图。

图中的助剂是指润湿剂、分散剂和紫外保护剂,有效成分是指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为10g,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5g,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为4g,紫外保护剂黄原胶为0.5g,填料凹凸棒土为80.5g。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将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预混合,充分混合搅拌,用雷蒙机进行初粉粹,粉粹完后进行气流粉粹,粉粹完后再次混合,包装入库。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为15g,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5g,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为6g,紫外保护剂黄原胶为0.6g,填料高岭土为73.4g。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为20g,润湿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5g,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为9g,紫外保护剂黄原胶为0.5g,填料高岭土为65.5g。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为30g,润湿剂拉开粉为6g,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为8g,紫外保护剂糊精为0.5g,填料白炭黑为55.5g。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他原料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5g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替换为5g润湿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者5g润湿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者5g润湿剂拉开粉,或者5g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或者5g润湿剂磺基琥珀酸辛酯钠盐。润湿剂为市售普通的润湿剂。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他原料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4g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替换为4g分散剂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或者4g分散剂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或者4g分散剂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或者4g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或者4g分散剂聚羧酸盐、或者4g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分散剂为市售普通的分散剂。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他原料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0.5g紫外保护剂黄原胶替换为0.5g紫外保护剂糊精,或者0.5g紫外保护剂荧光素钠,或者0.5g紫外保护剂VC,或者0.5g紫外保护剂纳米氧化锌。紫外保护剂为市售普通的紫外保护剂。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其他原料和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仅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80.5g填料凹凸棒土,替换为80.5g填料膨润土,或者80.5g填料硅藻土,或者80.5g填料白炭黑,或者80.5g填料陶土,或者80.5g填料轻质碳酸钙,或者80.5g填料滑石粉。填料为市售普通的填料。

本实施例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本实施例的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食用菌菇蚊的应用。

应用效果:

室内活性测定效果:

试验药剂为质量分数为7000ITU/mg的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原药,对照药剂为质量分数为95%阿维菌素原药(国外报道阿维菌素对食用菌菇蚊具有良好活性)。病原为食用菌菇蚊: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根据药剂溶解性,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原药用少量0.1%吐温-80水溶液溶解制成母液,阿维菌素原药用少量丙酮溶解制成母液。进一步用0.1%吐温-80水溶液将母液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梯度药液备用。

试验方法参照《NYT 1154.14-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4部分:浸叶法》进行改良,将新鲜平菇子实体块在药液中浸泡10min后取出,取出后稍晾干,置于铺有相同药液处理的滤纸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轻轻挑出生理状态一致的3龄幼虫放在平菇片上,每皿15头,每重复2皿,每个浓度4次重复。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照中只含有0.1%的吐温-80水溶液,阿维菌素对照中含有等量溶剂丙酮和0.1%的吐温-80水溶液。接虫后的培养皿放置于(25±1)℃,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14h:10h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处理48h后调查试虫死亡情况(判断供试虫死亡标准是以毛笔轻触无自主反应),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然后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校正死亡率几率值作回归分析,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LC90等值及其95%置信限。

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详见表1和表2),供试药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和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对食用菌菇蚊的活性随着药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供试药剂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食用菌菇蚊的LC50值为26.3885mg/L,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对食用菌菇蚊的LC50值为48.3786mg/L。可见,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食用菌菇蚊的室内活性明显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因此,可将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开发成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药剂。

表1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食用菌菇蚊的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表2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食用菌菇蚊的室内活性测定结果总表

田间应用效果:

试验设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政府界村简易菇房内进行,双孢蘑菇采用床架式栽培,层架6层,每层面积12平方米。

15%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可湿性粉剂(即实施例2中的配方,相当于1200ITU/mg,根据国外标签3000ITU/mg相当于37.4%含量换算)设置有效成分用药量为0.9克/平方米、1.2克/平方米、1.5克/平方米,对照药剂选取5%阿维菌素微乳剂(市场上购买农业部登记合格产品),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5克/平方米、2.0克/平方米、2.5克/平方米。于覆土后,喷出菇水时喷雾覆土,每平方米用药水量为1升。每处理设置4次重复,每次重复3平方米(为1小区)。并设清水处理为对照。

参考农业部公布的食用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规定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3点取样,每点取表层覆土300g,药后3天和7天调查各处理覆土中存活幼虫数,计算防效。防治效果(%)[(对照区活虫数-处理区活虫数)/对照区活虫数]×100

试验结果(详见表3)表明,15%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可湿性粉剂对食用菌菇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天,高剂量达农业部对化学杀虫剂防效85%以上的防效要求(对苏云金杆菌这种生物农药防效要求更低)。在用药量更少的条件下,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阿维菌素微乳剂。

表3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对食用菌菇蚊的田间防治效果(药后7天防效)

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可湿性粉剂对食用菌菇蚊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可作为田间防治的有效药剂加以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