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51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应用于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术
: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通过对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的抑制达到杀菌效果。噻菌铜、壬菌铜、噻森铜:此三种化合物属于有机铜类,通过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阳离子进行交换,致使病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凝固;同时渗入病原细胞内的铜离子,导致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以使该病原菌机能失调,最终衰竭死。氟噻唑吡乙酮及噻菌铜、壬菌铜、噻森铜是已知化合物,单一在农业上病害防治技术已经公开。农药的单独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性风险和用量增加风险,进而增加成本和环境负荷,而通过农药复配筛选出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的组合物,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抗性风险,还能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将氟噻唑吡乙酮分别与噻菌铜、壬菌铜、噻森铜中的一种进行复配,对农作物病害有非常明显的防治作用,根据长期的跟踪试验,该复配剂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产生抗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用量非常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用于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由有效成分A和B二元组合,A和B的重量比例为1:1~60,有效成分A选自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B选自噻菌铜、壬菌铜、噻森铜中的一种;有效成分A和B在组合物中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2%~80%。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除有效成分外,还包括溶剂、助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囊壁材料、pH调节剂、消泡剂、崩解剂、稳定剂、渗透剂、扩散剂、防腐剂、粘合剂、增效剂、药害减轻剂、粘结剂、静电剂、密度调节剂和填料等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溶剂可以是溶剂油S-200、三甲苯、四甲苯、甲基萘、油酸甲酯、脂肪酸甲酯、松基油、大豆油、生物柴油、醋酸仲丁酯、碳酸二甲酯、柴油、白油、机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乳化剂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天然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脂肪酸与环氧乙烷缩合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湿润剂可以是丁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6-7)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MorwetEFW、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崩解剂可以是复硝酚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散剂可以是聚羧酸盐、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脱糖并分级的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缩合物钠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增稠剂可以是黄原胶、硅酸镁铝、膨润土、白炭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pH调节剂可以是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醋酸、柠檬酸、磷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稳定剂可以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甲醇、硅油、氮酮等中的一种或几种。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山梨醇、聚乙二醇等中一种或几种。载体可以是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凹凸棒土、粘土、滑石粉、石英沙、淀粉、烷基多糖苷、尿素、氯化钾、氯化铵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缓释剂可以是聚乙烯醇、阿拉伯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粘结剂可以是聚乙二醇、工业明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多种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微囊悬浮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效果,且扩大了杀菌谱。2、组合物减少了单一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组合物含有的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作用位点增加,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21%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1%、噻菌铜(有效成分B)20%、十二烷基硫酸钠(崩解剂)5%、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2%、聚羧酸盐(分散剂)4%、淀粉糊精(粘合剂)2%、氯化镁(稳定剂)2%、尿素(粘合剂)3%、山梨酸钾(防腐剂)2%、膨润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称取,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制得21%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水分散粒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1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番茄晚疫病结果:21%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水分散粒剂用量100ga.i./ha防效93.41%、94.06%,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30ga.i./ha防效81.07%、76.28%,20%噻菌铜悬浮剂用量500ga.i./ha防效76.37%、71.55%。可见,21%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水分散粒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番茄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二:2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1%、壬菌铜(有效成分B)20%、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湿润剂)2%、聚羧酸盐(分散剂)5%、丙三醇(防冻剂)4%、黄原胶(增稠剂)1%、山梨醇钠(防腐剂)0.2%、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消泡剂)0.2%、三乙醇胺(pH调节剂)0.2%、植物油(增效剂)2%,去离子水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pH调节剂、增效剂和去离子水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悬浮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1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番茄晚疫病结果:2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92.54%、93.40%,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30ga.i./ha防效83.14%、77.82%,20%壬菌铜微乳剂用量600ga.i./ha防效78.27%、73.91%。可见,2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悬浮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番茄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三:1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分散油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1%、噻森铜(有效成分B)20%、三甲苯(溶剂)20%、甲酯化植物油(溶剂)10%、聚羧酸盐(分散剂)2%、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乳化剂)5%、噻酮(渗透剂)2%,大豆油(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用溶剂搅拌溶解后,再加入乳化剂、分散剂、乳化剂、渗透剂、填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1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分散油悬浮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1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番茄晚疫病结果:2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90.71%、87.23%,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30ga.i./ha防效81.34%、75.89%,20%噻森铜悬乳剂600ga.i./ha防效74.74%、70.63%。可见,2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分散油悬浮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番茄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四:22%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微囊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噻森铜(有效成分B)2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囊壁材料)8%、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溶剂)10%、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乳化剂)5%、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3%、有机硅(消泡剂)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分散剂、消泡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经剪切分散固化后,即可制得22%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微囊悬浮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茄子青枯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1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茄子青枯病结果:22%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微囊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90.04%、86.29%,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52.27%、60.08%,20%噻森铜悬乳剂600ga.i./ha防效87.06%、80.61%。可见,2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分散油悬浮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茄子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五:22%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微囊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壬菌铜(有效成分B)2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囊壁材料)8%、Solvesso100(溶剂)10%、多元醇脂肪酸酯(乳化剂)5%、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分散剂)4%、有机硅(消泡剂)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分散剂、消泡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囊壁,即可制得22%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微囊悬浮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茄子青枯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1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茄子青枯病结果:22%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微囊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83.70%、90.44%,10%氟噻唑吡乙酮微囊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52.27%、60.08%,20%壬菌铜微囊悬浮剂用量600ga.i./ha防效71.53%、76.11%。可见,22%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微囊悬浮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茄子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六:2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微囊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噻菌铜(有效成分B)20%、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囊壁材料)8%、Solvesso100(溶剂)10%、多元醇脂肪酸酯(乳化剂)5%、亚甲基双萘磺酸钠(分散剂)4%、有机硅(消泡剂)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分散剂、消泡剂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囊壁,即可制得2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微囊悬浮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茄子青枯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1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茄子青枯病结果:2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微囊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85.19%、89.46%,10%氟噻唑吡乙酮微囊悬浮剂用量100ga.i./ha防效52.27%、60.08%,20%噻菌铜微囊悬浮剂用量600ga.i./ha防效74.27%、79.73%。可见,2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微囊悬浮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茄子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七:50%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5%、噻森铜(有效成分B)25%、丁基萘磺酸钠(湿润剂)5%、丙烯酸钠与丙有机铜共聚物(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崩解剂)5%、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0.2%、无水氯化钙(稳定剂)0.2%、有机硅氧烷(消泡剂)0.2%、甘露醇(pH调节剂)0.2%,硅藻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崩解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pH调节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50%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水分散粒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葡萄黑痘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结果:50%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水分散粒剂用量160a.i.mg/kg防效93.49%、87.40%,50%氟噻唑吡乙酮水分散粒剂用量160a.i.mg/kg防效81.62%、73.88%,50%噻菌铜水分散粒剂用量160a.i.mg/kg防效77.69%、68.59%。可见,本发明50%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水分散粒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葡萄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八:50%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5%、壬菌铜(有效成分B)25%、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5%、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碳酸氢钠(崩解剂)5%、葡萄糖(粘结剂)0.2%、无水氯化钙(稳定剂)0.2%、有机硅氧烷(消泡剂)0.2%、甘露醇(pH调节剂)0.2%,高岭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崩解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pH调节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50%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水分散粒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结果:50%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水分散粒剂用量200a.i.mg/kg防效84.82%、83.33%,50%氟噻唑吡乙酮水分散粒剂用量200a.i.mg/kg防效75.12%、70.47%,50%壬菌铜水分散粒剂用量200a.i.mg/kg防效71.62%、69.27%。可见,本发明50%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水分散粒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荔枝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九:50%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5%、噻森铜(有效成分B)25%、十二烷基硫酸钠(湿润剂)5%、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碳酸氢钠(崩解剂)5%、葡萄糖(粘结剂)0.2%、无水氯化钙(稳定剂)0.2%、有机硅氧烷(消泡剂)0.2%、甘露醇(pH调节剂)0.2%,高岭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崩解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pH调节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50%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水分散粒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结果:50%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水分散粒剂用量80a.i.mg/kg防效86.05%、82.31%,50%氟噻唑吡乙酮水分散粒剂用量80a.i.mg/kg防效73.73%、68.45%,50%噻菌铜水分散粒剂用量80a.i.mg/kg防效70.47%、64.93%。可见,本发明50%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水分散粒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苹果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十:6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2%、噻菌铜(有效成分B)60%、烷基萘磺酸盐(湿润剂)5%、丙烯酸钠与丙有机铜共聚物(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白炭黑(填料)5%,陶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和填料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6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结果:62%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用量200a.i.g/ha防效84.27%、86.03%,62%氟噻唑吡乙酮可湿性粉剂用量200a.i.g/ha防效76.28%、71.29%,62%噻菌铜可湿性粉剂用量200a.i.g/ha防效72.40%、66.37%。可见,本发明50%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可湿性粉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大白菜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十一:4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1%、壬菌铜(有效成分B)40%、烷基萘磺酸盐(湿润剂)5%、丙烯酸钠与丙有机铜共聚物(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白炭黑(填料)5%,陶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和填料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4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西瓜蔓枯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结果:4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可湿性粉剂用量200a.i.g/ha防效90.50%、83.61%,41%氟噻唑吡乙酮可湿性粉剂用量200a.i.g/ha防效79.42%、70.11%,41%壬菌铜可湿性粉剂用量200a.i.g/ha防效67.49%、52.03%。可见,本发明41%氟噻唑吡乙酮·壬菌铜可湿性粉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西瓜蔓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西瓜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十二:5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1%、噻森铜(有效成分B)50%、烷基萘磺酸盐(湿润剂)5%、丙烯酸钠与丙有机铜共聚物(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白炭黑(填料)5%,陶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和填料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5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花生白绢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10d、20天调查防治结果:5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用量180a.i.g/ha防效96.84%、87.20%,51%氟噻唑吡乙酮可湿性粉剂用量180a.i.g/ha防效82.55%、76.47%,51%噻森铜可湿性粉剂用量180a.i.g/ha防效76.41%、70.21%。可见,本发明5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花生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十三:6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氟噻唑吡乙酮(有效成分A)1%、噻森铜(有效成分B)60%、烷基萘磺酸盐(湿润剂)5%、丙烯酸钠与丙有机铜共聚物(分散剂)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扩散剂)、白炭黑(填料)5%,陶土(填料)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湿润剂、分散剂、扩散剂和填料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6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该实施例用于防治榕树溃疡病,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20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分别于第二次施药后20d、40天调查防治结果:6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用量120a.i.g/ha防效93.04%、96.27%,61%氟噻唑吡乙酮可湿性粉剂用量120a.i.g/ha防效73.44%、80.81%,61%噻森铜可湿性粉剂用量120a.i.g/ha防效81.93%、86.04%。可见,本发明6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可湿性粉剂提升使用效果,持效期长,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该本发明组合物对花生产生不良影响。实施例十四:氟噻唑吡乙酮和噻菌铜复配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靶标:番茄晚疫病病原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14-2008》,采用盆栽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氟噻唑吡乙酮和噻菌铜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EC50(mg/L)ATITTICTC氟噻唑吡乙酮2.06100.00----噻菌铜23.528.76----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1)2.8572.2854.38132.9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10)7.2728.3417.05166.2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12)7.8426.2815.78166.5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14)8.2924.8514.84167.4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16)8.5824.0114.13170.0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18)8.5124.2113.56178.5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20)8.3624.6413.10188.1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30)11.0918.5811.70158.7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40)12.0517.1010.98155.6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50)13.6315.1110.55143.3氟噻唑吡乙酮:噻菌铜(1:60)15.1413.6110.25132.7从表1可以看出,A氟噻唑吡乙酮与B噻菌铜组合比例(按质量)1~1:60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该组合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1:10~1:20的范围内,特别是1:20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可见,氟噻唑吡乙酮和噻菌铜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十五:氟噻唑吡乙酮和壬菌铜复配对西瓜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靶标:西瓜炭疽病病原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14-2008》,采用盆栽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2、氟噻唑吡乙酮和壬菌铜对西瓜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氟噻唑吡乙酮和壬菌铜组合(按重量)比例1~1:60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西瓜炭疽病病原菌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1:10~1:20的范围内,特别是1:20,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可见,氟噻唑吡乙酮和壬菌铜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十六:氟噻唑吡乙酮和噻森铜复配对苹果落点落叶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靶标:苹果落点落叶病病原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16-2008》,采用浑浊度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3、氟噻唑吡乙酮和噻森铜对苹果落点落叶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EC50(mg/L)ATITTICTC氟噻唑吡乙酮5.31100.00----噻森铜22.5923.5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1)5.31100.0061.75161.9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10)10.3751.2130.46168.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12)10.6449.9129.39169.8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14)10.8349.0328.61171.4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16)10.7949.2128.01175.7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18)10.2751.7027.53187.8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20)10.1952.1127.15191.9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30)12.8441.3625.97159.2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40)13.7138.7325.37152.7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50)14.5336.5525.01146.1氟噻唑吡乙酮:噻森铜(1:60)15.7233.7824.76136.4从表3可以看出,氟噻唑吡乙酮和壬菌铜组合(按重量)比例1~1:60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苹果落点落叶病病原菌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1:10~1:20的范围内,特别是1:20,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可见,氟噻唑吡乙酮和壬菌铜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的杀菌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防治农作物上病害的效果明显提高,对农作物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