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34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机加工设备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作物秸秆大国,其中玉米秸秆近些年来已逐步成为产量最大的秸秆资源,玉米秸秆的利用潜力也公认最大。我国每年产生玉米秸秆2亿吨左右。在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的前提下,玉米秸秆已成为农民眼中的废物,秸秆的处置成为农民和国家的负担。秸秆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目前缺乏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与设备,致使农民采取简便的处理方式——焚烧,导致大气环境污染、高速车祸和森林火灾等事故频发。据统计全国玉米秸秆的利用现状为:饲料化使用约占31.9%、肥料化使用占15.6%、燃料化使用占17.8%、菌基料化使用占2.6%、原料化使用占2.6%,仍有30%被露天焚烧或废弃(参见文献:王如芳,张吉旺,董树亭,等.我国玉米主产区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6):1504-1510),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并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含量为40%~55%、半纤维素含量为10%~25%、木质素含量为20%~30%(参见文献:陈明波,汪玉璋,杨晓东,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12)66-69)。由于玉米秸秆外皮富含木质素和粗纤维,使得秸秆饲料化适口性差、采食率低、咀嚼困难(青储饲料除外)。秸秆肥料化直接还田后,其木质素和粗纤维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转化的周期较长,未腐烂的秸秆会对来年的农作物耕作和生长带来影响,同时也带来播种质量不高以及虫、草害等问题。燃料化使用因为玉米秸秆的热值低、收集困难、效益差等原因难以推广实施。但是秸秆的外皮纤维素和木质素强度高、韧性好,是造纸、制板的好原料;秸秆的瓤和叶是优质的动物饲料。若能将玉米秸秆富含木质素和粗纤维的外皮提取出来,与其瓤、叶分开,必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秸秆的外皮制造生活用纸和建筑板材,实现秸秆高值化利用是秸秆高效处理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市场上没有推广应用的玉米秸秆皮、瓤、叶分离技术和设备。

玉米秸秆外皮具有独特自然的色泽、均匀的密度,与木材的化学组分较为近似,具有丰富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可替代木材作为工业加工的原材料,用来造纸或制成高强度环保人造板等。据测算,0.134hm2的农田产生的秸秆相当于0.067hm2林地1年的木材生长量,按每年秸秆7×108t的5%用于制造人造板计,可制成人造板约3×107m3,相当于造林116.7hm2(参见文献:张燕.中国秸秆资源“5F”利用方式的效益对比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3:45-51),具有广阔的前景。

玉米秸秆皮的纤维素含量高达44.6%,有利于提高纸浆率与纸的强度。半纤维素含量约为20.58%,有利于纸浆的吸水,易于打浆。木质素含量约为16.5%,有利于蒸煮漂白,从而提高纸张的质量。然而在人造板研究中发现,玉米叶在采收、贮存过程中易腐败变质、变色,会影响其产品外观。另外,秸秆中的瓤吸水性强、含糖量较高,生产中不仅会对产品的吸水厚度膨胀率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在热压过程中还会产生焦化现象,影响板的外观,并引起虫蛀和降低胶合强度等问题。出去瓤叶后的秸秆外皮制成的板,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明显提高,吸水厚度膨胀率明显下降。可见秸秆的皮与瓤不分离,将其合并用于造纸、制板时,由于糖和蛋白含量高,致使浆液粘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明显增加,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秸秆的利用。

玉米秸秆可分离成外皮、瓤、叶三部分,瓤叶可做优质饲料。将影响反刍动物消化吸收的木质素(秸秆皮中含量90%以上)分离出去,剩下的瓤叶混合物经化验分析,粗纤维含量下降50%,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0%,粗脂肪含量提高40%,可消化蛋白质提高一倍左右,克服了全玉米秸秆饲料喂反刍动物适口性差的缺点,它不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基础粗饲料,而且经处理加工后,亦可做猪、鹅、鸭的饲料,大大减少了粮食饲料用量,对发展节粮型或少粮型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是一项重大突破。

玉米秸秆高值化利用的瓶颈就是没有能够将玉米秸秆的皮和瓤、叶实现很好分离的技术和设备,难以做到各尽其用,提高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玉米秸秆作为再生资源,秆外皮可作为生产人造板、纸的原材料,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即作为资源代替木材,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保护森林资源;瓤叶作为高档饲料节省粮食。秸秆得到综合利用后,会避免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交通、火灾事故的发生,是一举多赢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尽快研究出玉米秸秆的外皮和瓤高效分离技术及设备,对农民尽快实现小康、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对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玉米秸秆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秸秆或被就地焚烧,或被搁置在地头。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资源利用率,改善玉米秸秆的利用现状,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对玉米秸秆进行高效处理。其中:玉米秸秆的外皮是造纸、造板的好原料;秸秆的瓤不仅可作为动物的优质饲料,也可以用来生成木糖,培养食用菌和酿酒等。目前,已有一些玉米秸秆皮瓤分离的发明专利与分离技术;但是大多数的皮瓤分离装置的喂入机构采用分道式喂入,喂入效率较低,导致生产率也较低。因此尽快研究出玉米秸秆皮瓤高效分离技术及设备,对农民尽快实现小康、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其致力于解决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机的喂入效率低问题。

本发明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下凹槽式喂入辊10、齿型刀片11、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下中间齿轮5、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主动齿轮9、上中间齿轮8、机架2、上凹槽式喂入辊12;其中:其他结构都直接或者间接布置在机架2上,机架2主体部分由两块板状结构件构成分别支撑在宏观为轴状结构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两端近端处;

下凹槽式喂入辊1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1二者轴线夹角小于20°且二者配对构成喂入辊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二者通过齿轮组连接在一起;具体地: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布置在下凹槽式喂入辊10端部且二者轴线重合;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布置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端部且二者轴线重合;动力由电机1通过皮带带动带轮14,带轮14通过皮瓤分离机的下一切段装置的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相连,主动齿轮9与上中间齿轮8啮合,上中间齿轮8同时与下中间齿轮5和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啮合,下中间齿轮5还与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啮合;喂入机构的传动装置均采用齿轮传动,因齿轮传动在机构工作中具有运行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等特点;喂入辊组中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二者转速相同,转向相反;

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轴线呈圆周分布的凹槽;齿型刀片11有多条且分别布置在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凹槽之中,因上下喂入辊的转向相反,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排布也随之不同,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与上喂入辊的转速方向相同,呈顺时针分布,下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呈逆时针分布,两者皆是顺着秸秆纤维方向切割。在切削秸秆更加省力,减小功耗,且在喂入辊与齿型刀片的共同作用下,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的破坏,使得后续秸秆皮瓤分离效果良好。

喂入辊组的主要作用破坏玉米秸秆皮瓤之间的结合力,使秸秆皮瓤之间产生松动;同时齿型刀片2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秸秆皮表面产生一定的齿痕,这些齿痕进一步的破坏了皮瓤的结合力,而且下凹槽式喂入辊1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1的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使得秸秆能自动输送,便于秸秆的输送与分离。

玉米秸秆在受到成对布置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共同碾压的同时,还受到齿型刀片13的划切作用,齿型刀片在切削秸秆时,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不仅增大了喂入抓取力,同时使齿型刀片进入秸秆内部,使其部分外皮揭开,迫使秸秆皮瓤分离,且在喂入辊与齿型刀片的共同作用下,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的破坏,使得后续秸秆皮瓤分离效果良好。

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中还设置有喂入间隙调节装置,其构成如下:弧形滑槽15、连杆7、弹簧3;其中:

弧形滑槽15分别对应设置在机架2中的两块板式结构件上;弧形滑槽15所对应的曲率圆心即为上中间齿轮8的轴心;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能够沿弧形滑槽15滑动以调整上凹槽式喂入辊12与下凹槽式喂入辊10之间的间隙;且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与上中间齿轮8正确啮合以保证传动副始终有效;

用作径向限位的连杆7布置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支撑轴和上中间齿轮8的支撑轴之间;弹簧3布置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支撑轴和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支撑轴之间,使上喂入辊的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秸秆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使得秸秆在喂入过程中始终受到喂入辊的碾压与齿型刀片的划切作用。

前述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之间的间隙可随玉米秸秆直径尺寸的改变而改变,并在喂入间隙变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

本发明所述辊齿式喂入机构可一次通过多根秸秆,不用分道喂入,提高了喂入效率。秸秆可成排进入喂入机构,一次可通过8根玉米秸秆,且不用逐根进入,大大提高了喂入效率,辊齿式喂入机构可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秸秆进行碾压与划切,不仅能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玉米秸秆,而且还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玉米秸秆,可适用于6-40mm的玉米秸秆,适用范围广。

喂入间隙自动调节装置能使得喂入间隙随着秸秆直径尺寸改变而改变,而且在两侧各一个即共两个弹簧压紧的作用下,使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使得秸秆持续受到碾压与划切作用。其主要工序是将去叶后的玉米秸秆经过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喂入辊组由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构成,在齿型刀片,喂入间隙自动调节装置与双弹簧压紧装置的作用下,持续的输出下一装置。

所述齿型刀片1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凹槽中,以方便拆卸,方便更换与打磨齿型刀片的齿刃,使其保持一定的锋利度。

所述安装有齿型刀片11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凹槽满足下述要求:其是横截面是矩形的矩形凹槽,使秸秆在喂入的过程中受到充分的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秸秆产生塑性变形,破坏了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使秸秆皮与瓤之间产生松动,便于后续的分离;

所述的齿型刀片11齿型方向随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转速方向而排列分布,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跟上喂入辊的转速方向相同,呈顺时针分布,下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呈逆时针分布,两者皆是顺着秸秆纤维布置方向切割;

齿型刀片在切削秸秆时,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不仅增大了喂入抓取力,同时使齿型刀片进入秸秆内部,使其部分外皮揭开,迫使秸秆皮瓤分离。

所述的带轮14:电机1通过皮带带动带轮14,带轮14通过皮瓤分离机的下一切段装置的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相连,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两者轴线重合。

使用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的整个装置还设置有动力机和可能有的变速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采用的喂入辊是外表面带有矩形凹槽的两个成对布置的辊子:上凹槽式喂入辊12和下凹槽式喂入辊10进行传动,强制秸秆向前输送。在两个成对布置的喂入辊上的矩形凹槽中设有破坏玉米秸秆的结合状态的齿型刀片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充分研究玉米秸秆物料特性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设计和应用过程,创新点之一特别针对压缩后玉米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使得玉米秸秆在经过本发明所述的喂入机构时,玉米秸秆皮瓤结合状态会遭到破坏,为以后的皮瓤分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发明采用矩形凹槽式喂入辊,使秸秆在喂入的过程中受到充分的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秸秆产生塑性变形,破坏了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使秸秆皮与瓤之间产生松动,便于后续的分离。

3、齿型刀片随喂入辊的转向而分列排布,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与上喂入辊的转速方向相同,呈顺时针分布,下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呈逆时针分布,两者皆是顺着秸秆纤维方向切割。在切削秸秆更加省力,减小功耗,且齿型刀片在切削秸秆时,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增大了喂入抓取力,提高喂入效率。

4、齿型刀片2安装在凹槽式喂入辊的凹槽之中,使秸秆在受到喂入辊组中上下两个喂入辊共同碾压的同时,还受到齿型刀片2的划切作用,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不仅增大了喂入抓取力,同时使齿型刀片进入秸秆内部,使其部分外皮揭开,迫使秸秆皮瓤分离,且在喂入辊与齿型刀片的共同作用下,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的破坏,秸秆皮瓤之间产生松动,使得后续秸秆皮瓤分离效果良好。

5、本发明的喂入辊间隙可随玉米秸秆直径尺寸的改变而改变,并在喂入间隙变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随着玉米秸秆的增大,上喂入辊不断向上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弹簧由初始状态变成被拉伸的状态,使得上喂入辊不断受到弹簧的拉力作用,使喂入辊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使得秸秆在喂入过程中始终受到喂入辊的碾压与齿型刀片的划切作用。

6、本发明所述辊齿式喂入机构可一次通过多根秸秆,不用分道喂入,提高了喂入效率。秸秆可成排进入喂入机构,一次可通过8根玉米秸秆,且不用逐根进入,大大提高了喂入效率,辊齿式喂入机构可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秸秆进行碾压与划切,不仅能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玉米秸秆,而且还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玉米秸秆,可适用于6-40mm的玉米秸秆,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徒1中央处圆形区域内喂入辊组与齿型刀片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电机1、机架2、右侧弹簧3、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下中间齿轮5、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右侧连杆7、上中间齿轮8、主动齿轮9、下凹槽式喂入辊10、齿型刀片11、上凹槽式喂入辊12、切刀主轴13、带轮14、弧形滑槽15、左侧连杆16、左侧弹簧17。

实施例1

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其构成如下:电机1、机架2、右侧弹簧3、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下中间齿轮5、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右侧连杆7、上中间齿轮8、主动齿轮9、下凹槽式喂入辊10、齿型刀片11、上凹槽式喂入辊12、切刀主轴13、带轮14、弧形滑槽15、左侧连杆16、左侧弹簧17。;其中:其他结构都直接或者间接布置在机架2上,机架2体部分由两块板状结构件构成分别支撑在宏观为轴状结构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两端近端处;

下凹槽式喂入辊1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1二者轴线夹角小于20°且二者配对构成喂入辊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二者通过齿轮组连接在一起;具体地: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布置在下凹槽式喂入辊10端部且二者轴线重合;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布置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端部且二者轴线重合;动力由电机1通过皮带带动带轮14,带轮14通过皮瓤分离机的下一切段装置的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相连,主动齿轮9与上中间齿轮8啮合,上中间齿轮8同时与下中间齿轮5和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啮合,下中间齿轮5还与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啮合;喂入机构的传动装置均采用齿轮传动,因齿轮传动在机构工作中具有运行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等特点;喂入辊组中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二者转速相同,转向相反;

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轴线呈圆周分布的凹槽;齿型刀片11有多条且分别布置在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凹槽之中,因上下喂入辊的转向相反,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排布也随之不同,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与上喂入辊的转速方向相同,呈顺时针分布,下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呈逆时针分布,两者皆是顺着秸秆纤维方向切割。在切削秸秆更加省力,减小功耗,且在喂入辊与齿型刀片的共同作用下,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的破坏,使得后续秸秆皮瓤分离效果良好

喂入辊组的主要作用破坏玉米秸秆皮瓤之间的结合力,使秸秆皮瓤之间产生松动;同时齿型刀片2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秸秆皮表面产生一定的齿痕,这些齿痕进一步的破坏了皮瓤的结合力,而且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使得秸秆能自动输送,便于秸秆的输送与分离。

玉米秸秆在受到成对布置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共同碾压的同时,还受到齿型刀片2的划切作用,齿型刀片在切削秸秆时,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不仅增大了喂入抓取力,同时使齿型刀片进入秸秆内部,使其部分外皮揭开,迫使秸秆皮瓤分离,且在喂入辊与齿型刀片的共同作用下,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的破坏。

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中还设置有喂入间隙调节装置,其构成如下:弧形滑槽15、连杆7、弹簧3;其中:

弧形滑槽15分别对应设置在机架2中的两块板式结构件上;弧形滑槽15所对应的曲率圆心即为上中间齿轮8的轴心;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能够沿弧形滑槽15滑动以调整上凹槽式喂入辊12与下凹槽式喂入辊10之间的间隙;且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与上中间齿轮8正确啮合以保证传动副始终有效;

用作径向限位的连杆7布置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支撑轴和上中间齿轮8的支撑轴之间;弹簧3布置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支撑轴和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支撑轴之间,使上喂入辊的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秸秆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使得秸秆在喂入过程中始终受到喂入辊的碾压与齿型刀片的划切作用坏,使得后续秸秆皮瓤分离效果良好。

前述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之间的间隙可随玉米秸秆直径尺寸的改变而改变,并在喂入间隙变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

本发明所述辊齿式喂入机构可一次通过多根秸秆,不用分道喂入,提高了喂入效率。秸秆可成排进入喂入机构,一次可通过8根玉米秸秆,且米秸秆进行碾压与划切,不仅能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玉米秸秆,而且还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玉米秸秆,可适用于6-40mm的玉米秸秆,适用范围广。

喂入间隙自动调节装置能使得喂入间隙随着秸秆直径尺寸改变而改变,而且在两侧各一个即共两个弹簧压紧的作用下,使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使得秸秆持续受到碾压与划切作用。其主要工序是将去叶后的玉米秸秆经过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喂入辊组由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构成,在齿型刀片,喂入间隙自动调节装置与双弹簧压紧装置的作用下,持续的输出下一装置。

所述齿型刀片1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凹槽中,以方便拆卸,方便更换与打磨齿型刀片的齿刃,使其保持一定的锋利度。

所述安装有齿型刀片11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凹槽满足下述要求:其是横截面是矩形的矩形凹槽,使秸秆在喂入的过程中受到充分的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秸秆产生塑性变形,破坏了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使秸秆皮与瓤之间产生松动,便于后续的分离。

所述的齿型刀片11齿型方向随下凹槽式喂入辊10和上凹槽式喂入辊12的转速方向而排列分布,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与上喂入辊的转速方向相同,呈顺时针分布,下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呈逆时针分布,两者皆是顺着秸秆纤维布置方向切割;齿型刀片在切削秸秆时,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不仅增大了喂入抓取力,同时使齿型刀片进入秸秆内部,使其部分外皮揭开,迫使秸秆皮瓤分离。

所述的带轮14:电机1通过皮带带动带轮14,带轮14通过皮瓤分离机的下一切段装置的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相连,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两者轴线重合。使用所述玉米秸秆群皮瓤分离的辊齿式喂入机构的整个装置还设置有动力机和可能有的变速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喂入辊是外表面带有矩形凹槽的两个成对布置的辊子:上凹槽式喂入辊12和下凹槽式喂入辊10进行传动,强制秸秆向前输送。在两个成对布置的喂入辊上的矩形凹槽中设有破坏玉米秸秆的结合状态的齿型刀片11。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在充分研究玉米秸秆物料特性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设计和应用过程,创新点之一特别针对压缩后玉米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使得玉米秸秆在经过本实施例所述的喂入机构时,玉米秸秆皮瓤结合状态会遭到破坏,为以后的皮瓤分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发明采用矩形凹槽式喂入辊,使秸秆在喂入的过程中受到充分的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秸秆产生塑性变形,破坏了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使秸秆皮与瓤之间产生松动,便于后续的分离。

3、齿型刀片随喂入辊的转向而分列排布,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与上喂入辊的转速方向相同,呈顺时针分布,下上喂入辊的齿型刀片的齿型方向,呈逆时针分布,两者皆是顺着秸秆纤维方向切割。在切削秸秆更加省力,减小功耗,且齿型刀片在切削秸秆时,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增大了喂入抓取力,提高喂入效率。

4、齿型刀片2安装在凹槽式喂入辊的凹槽之中,使秸秆在受到喂入辊组中上下两个喂入辊共同碾压的同时,还受到齿型刀片2的划切作用,齿型刀片的齿刃进入秸秆,带动着秸秆向前运输,不仅增大了喂入抓取力,同时使齿型刀片进入秸秆内部,使其部分外皮揭开,迫使秸秆皮瓤分离,且在喂入辊与齿型刀片的共同作用下,秸秆皮瓤的结合状态得到充分的破坏,秸秆皮瓤之间产生松动,使得后续秸秆皮瓤分离效果良好。

5、本发明的喂入辊间隙可随玉米秸秆直径尺寸的改变而改变,并在喂入间隙变大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随着玉米秸秆的增大,上喂入辊不断向上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弹簧由初始状态变成被拉伸的状态,使得上喂入辊不断受到弹簧的拉力作用,使喂入辊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使得秸秆在喂入过程中始终受到喂入辊的碾压与齿型刀片的划切作用。

6、本发明所述辊齿式喂入机构可一次通过多根秸秆,不用分道喂入,提高了喂入效率。秸秆可成排进入喂入机构,一次可通过8根玉米秸秆,且不用逐根进入,大大提高了喂入效率,辊齿式喂入机构可对不同品种的玉米秸秆进行碾压与划切,不仅能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玉米秸秆,而且还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玉米秸秆,可适用于6-40mm的玉米秸秆,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辊齿式喂入机构是与玉米秸秆皮瓤分离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述的辊齿式喂入机构是放置在机架2的两侧机壁上,机架2的两侧壁上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滑槽15,所述的上凹槽式喂入辊12放置在弧形滑槽15之中,可在弧形滑槽15中运动;所述的下凹槽式喂入辊10放置机架两侧的轴承中,所述齿型刀片11固定在上凹槽式喂入辊12和下凹槽式喂入辊10的凹槽之中,由固定螺栓来固定;所述的喂入间隙调节装置由弧形滑槽15,连杆7,弹簧3组成,所述的弧形凹槽15的轨迹是以上中间齿轮8的齿轮中心为圆心,以上喂入辊齿轮6与上中间齿轮8的齿轮中心距为半径所画的弧;所述的连杆7用来连接上凹槽式喂入辊12,连杆7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连接上凹槽式喂入辊12轴上;所述的弹簧3,一端固定在喂入辊轴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上凹槽式喂入辊12在弧形滑槽15之中移动的时候,弹簧3由初始状态变成被拉伸的状态,使上凹槽式喂入辊12一直受到弹簧3的拉力;动力由电机1通过皮带带动带轮14,带轮14通过皮瓤分离机的下一切段装置的切刀主轴13与主动齿轮9相连,主动齿轮9与上中间齿轮8啮合,上中间齿轮8同时与下中间齿轮5和上凹槽式喂入辊齿轮6啮合,下中间齿轮5还与下凹槽式喂入辊齿轮4啮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