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4322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



背景技术:

曼氏无针乌贼产卵生境范围很窄,乌贼产卵对附着物的要求较高,自然海区曼氏无针乌贼产卵附着物主要为珊瑚、大型海藻及人工遗弃物3大类,其中珊瑚占60%以上、人工遗弃物占30%左右、海藻基部占10%左右;但随着海洋环境的破坏,自然海区以柳珊瑚为主的产卵附着物资源量受到严重破坏,数量急剧下降,传统产卵场的面积骤减;因而投放人工产卵附着物作为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增殖过程中的补充手段被广泛使用。

目前的曼氏无针乌贼人工产卵附着物虽然可以作为乌贼产卵附着物,扩大产卵场的面积;但在采卵时,需要通过绳索将人工产卵附着物提起,操作不便,而且在人工产卵附着物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海水冲击,还容易导致附着在人工产卵附着物上的附卵脱落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采卵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附卵装置在上升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冲击,而导致附着在附卵装置上的附卵脱落流失的问题的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包括:收纳箱体,收纳箱体外套设有环形气囊袋,环形气囊袋上设有气囊袋充气接口,环形气囊袋通过连接绳与收纳箱体的外侧面相连接;附卵机构,附卵机构包括若干并排设在收纳箱体内的竖直导轨、与竖直导轨一一对应并能够沿竖直导轨升降的附卵网板及位于收纳箱体上方的具有密闭内腔的浮箱,所述收纳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与附卵网板一一对应的附卵网板过口,所述附卵网板通过网板连接杆与浮箱相连接,网板连接杆穿过对应的附卵网板过口,所述浮箱的上表面设有浮箱接口;以及连动充排气机构,连动充排气机构包括充气管道、设置在浮箱上的导向缸体、依次设置在导向缸体内的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与第三活塞、设置在导向缸体内侧面上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及设置在导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所述导向缸体的第一端封闭,导向缸体的第二端开口,所述第一活塞靠近导向缸体的第一端,第三活塞靠近导向缸体的第二端,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通过活塞连杆相连接,第二活塞与第三活塞也通过活塞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导向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活塞之间,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活塞与第三活塞之间,所述第一接口位于导向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第二接口位于第一限位块与第二活塞之间,第三接口位于第二限位块与第三活塞之间,所述充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接口相连接,第二接口与气囊袋充气接口之间通过连接软管相连接,第三接口与浮箱接口相连接。

本方案的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具有采卵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附卵装置在上升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冲击,而导致附着在附卵装置上的附卵脱落流失的问题。

作为优选,当第一活塞抵靠在第一限位块上时: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且第三活塞位于导向缸体内侧;当第二活塞抵靠在第二限位块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活塞的同一侧,第三活塞位于导向缸体的外侧。

作为优选,附卵网板竖直设置,所述竖直导轨由两条设置在收纳箱体的内侧面上的竖直导槽组成,同一竖直导轨的两条竖直导槽位于收纳箱体的相对两侧。

作为优选,附卵网板由矩形网框及设置在矩形网框内的网片组成,所述竖直导槽的底面上设有沿竖直导槽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矩形网框的下部设有与对应的限位槽配合的网框限位块。

作为优选,各附卵网板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导向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活塞之间设有复位拉簧,复位拉簧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相连,复位拉簧的另一端与导向缸体的第一端相连。

作为优选,导向缸体位于浮箱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采卵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附卵装置在上升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冲击,而导致附着在附卵装置上的附卵脱落流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收纳箱体1;

环形气囊袋2,气囊袋充气接口2.1;

连接绳3;

附卵机构4,浮箱4.1、浮箱接口4.11,附卵网板4.2、矩形网框4.21、网片4.22,网板连接杆4.3竖直导轨4.4,限位槽4.5,网框限位块4.6;

连动充排气机构5,第一限位块5.1,第一活塞5.2,第二活塞5.3,导向缸体5.4,第二限位块5.5,第三活塞5.6,充气管道5.7,第一接口5.8,复位拉簧5.9,第二接口5.10,第三接口5.11;

连接软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包括:收纳箱体1、附卵机构4以及连动充排气机构5。收纳箱体呈立方体或长方体形状。收纳箱体外套设有环形气囊袋2。环形气囊袋上设有气囊袋充气接口2.1。环形气囊袋通过连接绳3与收纳箱体的外侧面相连接。环形气囊袋位于收纳箱体的中上部位置。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附卵机构包括若干并排设在收纳箱体内的竖直导轨4.4、与竖直导轨一一对应并能够沿竖直导轨升降的附卵网板4.2及位于收纳箱体上方的具有密闭内腔的浮箱4.1。浮箱的上表面设有浮箱接口4.11。收纳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与附卵网板一一对应的附卵网板过口。附卵网板通过网板连接杆4.3与浮箱相连接。网板连接杆穿过对应的附卵网板过口。

附卵网板竖直设置,且各附卵网板相互平行。同一竖直导轨由两条设置在收纳箱体的内侧面上的竖直导槽组成,同一竖直导轨的两条竖直导槽位于收纳箱体的相对两侧。附卵网板由矩形网框4.21及设置在矩形网框内的网片4.22组成。竖直导槽的底面上设有沿竖直导槽延伸的限位槽4.5,限位槽的下端靠近收纳箱体的内底面,限位槽的上端靠近收纳箱体的内顶面。矩形网框的下部设有与对应的限位槽配合的网框限位块4.6。网框限位块的端部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

如图1、图5所示,连动充排气机构包括充气管道5.7、设置在浮箱上的导向缸体5.4、依次设置在导向缸体内的第一活塞5.2、第二活塞5.3与第三活塞5.6、设置在导向缸体内侧面上的第一限位块5.1与第二限位块5.5及设置在导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5.8、第二接口5.10与第三接口5.11。导向缸体位于浮箱的上方。导向缸体水平设置。导向缸体通过连接件与浮箱相连接。导向缸体的第一端封闭,导向缸体的第二端开口。

第一活塞靠近导向缸体的第一端,第三活塞靠近导向缸体的第二端。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通过活塞连杆相连接。第二活塞与第三活塞也通过活塞连杆相连接。导向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活塞之间设有复位拉簧5.9。复位拉簧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相连,复位拉簧的另一端与导向缸体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限位块位于导向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活塞之间。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活塞与第三活塞之间。第一接口位于导向缸体的第一端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第二接口位于第一限位块与第二活塞之间。第三接口位于第二限位块与第三活塞之间。充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接口相连接。第二接口与气囊袋充气接口之间通过连接软管6相连接。第三接口与浮箱接口相连接。

当第一活塞抵靠在第一限位块上时: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且第三活塞位于导向缸体内侧。

当第二活塞抵靠在第二限位块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活塞的同一侧,第三活塞位于导向缸体的外侧。

本实施例的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的具体使用如下,如图6所示:

将环形气囊袋内的气体排出,然后将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下沉到海底,充气管道的上端留在水面上方。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下沉的过程中,在浮箱的浮力作用下,浮箱带动附卵网板上移,直至网框限位块抵靠在限位槽的上端为止,此时,附卵网板的大部分位于收纳箱体的上方。

当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下沉到海底后,位于收纳箱体上方的附卵网板可以作为曼氏无针乌贼的产卵附着物,有效扩大乌贼产卵场的面积。

在采卵时:只需要通过充气管道的上端口往环形气囊袋内充气即可,在充气过程中:

首先,气体通过第一接口进入导向缸体内,使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与第三活塞右移,直至第二活塞抵靠在第二限位块上为止;此时:第三活塞位于导向缸体的外侧,使浮箱内的气体通过浮箱接口、第三接口和导向缸体的第二端排出,从而使附卵网板及附卵网板上附卵沿竖直导轨下移至收纳箱体内;

同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位于第一活塞的同一侧,从而将气体第二接口、连接软管与气囊袋充气接口充入环形气囊袋,使环形气囊袋膨胀,从而通过形气囊袋的浮力,使整个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上浮到海面,方便采卵,具有采卵操作方便的特点。

另一方面,在环形气囊袋充气膨胀的过程中或环形气囊袋充气膨胀后,附卵网板及附卵网板上附卵沿竖直导轨下移至收纳箱体内;这样在可以有效避免附卵装置在上升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冲击,而导致附着在附卵装置上的附卵脱落流失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