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青素提取紫薯储藏用防潮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52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薯储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青素提取紫薯储藏用防潮包。



背景技术:

紫薯,又名紫甘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紫薯的薯肉颜色为紫色,由于富含花青素等对人体营养的保健物质,而在近年被认定为特用品种。花青素含量20-180mg/100克,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紫薯储藏是紫薯加工的重要环节,紫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储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储藏性。此外,紫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腐烂。而紫薯储藏质量直接影响可供花青素提取的紫薯合格率以及花青素的提取率,因此需要抓好紫薯的储藏工作。

在紫薯储藏过程中防潮尤为关键,吸潮的紫薯容易滋生霉菌,从而导致腐烂,还会引起周围紫薯的感染。目前,防潮的方法主要依靠控制储藏室湿度和通风状况。为了有效避免因吸潮而引发的紫薯储藏危机,本公司开发出一种花青素提取紫薯储藏用防潮包,协以储藏室湿度的控制,降低紫薯吸潮而腐烂的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潮效果显著且经干燥后能重复使用的花青素提取紫薯储藏用防潮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花青素提取紫薯储藏用防潮包,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粉煤灰15-20份、微晶纤维素5-10份、活性白土5-10份、预糊化淀粉5-10份、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5份、预胶化淀粉3-5份、聚乙烯醇树脂2-3份、聚合氯化铝铁1-2份、氢化蓖麻油1-2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5-1份、磷酸二氢钾0.5-1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0.3-0.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粉煤灰中加入活性白土和聚合氯化铝铁,充分混合后于350-400℃焙烧1-2h,即得粉料i;

(2)向聚乙烯醇树脂中加入氢化蓖麻油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15-30min,再加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5-10min,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微晶纤维素、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磷酸二氢钾,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110℃保温混合10-15min,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50-55℃后加入预糊化淀粉、预胶化淀粉和粉料ii,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所得粉料装入由无纺布缝制成的防潮包中。

所述微晶纤维素是由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经物理和化学协同改性而成,其改性方法为:将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85℃保温研磨5-10min,再加入泊洛沙姆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25℃保温研磨15-30min,然后加入壳聚糖和纳米钛白粉,继续在120-125℃保温研磨15-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1-2h,最后将所得混合物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

所述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泊洛沙姆、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壳聚糖和纳米钛白粉的重量用量比为20-25:3-5:0.1-0.2:2-3:0.5-1。

所述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由多聚谷氨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经交联后协以改性处理制成,其制备方法为:将多聚谷氨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水中,10-15min后加入三苯基膦和有机钛螯合物,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5-10min,再次充分混合后继续微波处理3-5min,再加入泊洛沙姆、陶瓷微粉和双丙酮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5-10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密封保温静置1-2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多聚谷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三苯基膦、有机钛螯合物、泊洛沙姆、陶瓷微粉和双丙酮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10-15:25-30:0.3-0.5:0.05-0.1:3-5:0.5-1:0.05-0.1。

所述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额定频率2450mhz、输入功率1300w、输出功率700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制防潮包适用于花青素提取紫薯的储藏,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将其埋放于紫薯中即可发挥防潮效果,能有效调控紫薯表面的湿度,防止紫薯因吸潮而发生腐烂,延长紫薯储藏时间和保证紫薯储藏质量;并且该防潮包经干燥后能被重复使用,从而降低防潮包的制备成本,避免一次性使用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向15份粉煤灰中加入10份活性白土和1份聚合氯化铝铁,充分混合后于350-400℃焙烧1h,即得粉料i;

(2)向2份聚乙烯醇树脂中加入2份氢化蓖麻油和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0.5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10min,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10份微晶纤维素、5份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0.5份磷酸二氢钾,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110℃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50-55℃后加入5份预糊化淀粉、5份预胶化淀粉和粉料ii,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所得粉料装入由无纺布缝制成的防潮包中。

微晶纤维素是的改性:将20份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85℃保温研磨10min,再加入3份泊洛沙姆和0.1份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25℃保温研磨30min,然后加入3份壳聚糖和0.5份纳米钛白粉,继续在120-125℃保温研磨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2h,最后将所得混合物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

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将10份多聚谷氨酸和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水中,15min后加入0.5份三苯基膦和0.05份有机钛螯合物,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10min,再次充分混合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再加入3份泊洛沙姆、0.5份陶瓷微粉和0.05份双丙酮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10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密封保温静置2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其中,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额定频率2450mhz、输入功率1300w、输出功率700w。

实施例2

(1)向20份粉煤灰中加入5份活性白土和1份聚合氯化铝铁,充分混合后于350-400℃焙烧1h,即得粉料i;

(2)向3份聚乙烯醇树脂中加入1份氢化蓖麻油和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0.5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10min,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10份微晶纤维素、3份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0.5份磷酸二氢钾,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110℃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50-55℃后加入10份预糊化淀粉、3份预胶化淀粉和粉料ii,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所得粉料装入由无纺布缝制成的防潮包中。

微晶纤维素是的改性:将25份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85℃保温研磨10min,再加入5份泊洛沙姆和0.2份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25℃保温研磨30min,然后加入3份壳聚糖和0.5份纳米钛白粉,继续在120-125℃保温研磨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2h,最后将所得混合物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

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将15份多聚谷氨酸和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水中,15min后加入0.3份三苯基膦和0.1份有机钛螯合物,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10min,再次充分混合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再加入5份泊洛沙姆、0.5份陶瓷微粉和0.05份双丙酮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10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密封保温静置2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其中,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额定频率2450mhz、输入功率1300w、输出功率700w。

实施例3

(1)向20份粉煤灰中加入5份活性白土和1份聚合氯化铝铁,充分混合后于350-400℃焙烧1h,即得粉料i;

(2)向3份聚乙烯醇树脂中加入1份氢化蓖麻油和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0.5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10min,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10份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3份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0.5份磷酸二氢钾,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110℃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50-55℃后加入10份预糊化淀粉、3份预胶化淀粉和粉料ii,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所得粉料装入由无纺布缝制成的防潮包中。

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制备:将15份多聚谷氨酸和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于水中,15min后加入0.3份三苯基膦和0.1份有机钛螯合物,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处理10min,再次充分混合后继续微波处理3min,再加入5份泊洛沙姆、0.5份陶瓷微粉和0.05份双丙酮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10min,所得混合物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密封保温静置2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多聚谷氨酸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其中,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额定频率2450mhz、输入功率1300w、输出功率700w。

对照例1

(1)向20份粉煤灰中加入5份活性白土和1份聚合氯化铝铁,充分混合后于350-400℃焙烧1h,即得粉料i;

(2)向3份聚乙烯醇树脂中加入1份氢化蓖麻油和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0.5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10min,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10份微晶纤维素0.5份磷酸二氢钾,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110℃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50-55℃后加入10份预糊化淀粉、3份预胶化淀粉和粉料ii,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所得粉料装入由无纺布缝制成的防潮包中。

微晶纤维素是的改性:将25份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85℃保温研磨10min,再加入5份泊洛沙姆和0.2份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25℃保温研磨30min,然后加入3份壳聚糖和0.5份纳米钛白粉,继续在120-125℃保温研磨30min,并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静置2h,最后将所得混合物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

对照例2

(1)向20份粉煤灰中加入5份活性白土和1份聚合氯化铝铁,充分混合后于350-400℃焙烧1h,即得粉料i;

(2)向3份聚乙烯醇树脂中加入1份氢化蓖麻油和0.5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0.5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10min,然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粉料ii;

(3)向粉料i中加入10份聚合度200-250的微晶纤维素和0.5份磷酸二氢钾,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5-110℃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50-55℃后加入10份预糊化淀粉、3份预胶化淀粉和粉料ii,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最后将所得粉料装入由无纺布缝制成的防潮包中。

实施例4

分别将5kg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例1和对照例2制得的10个防潮包均匀放置到100kg同批收获的紫薯中,并设置仅由5kg粉煤灰制成的10个防潮包作为对照例3,采用相同堆放储藏条件对紫薯进行储藏,控制储藏室温度在10-15℃,储藏3个月后对这些防潮包的防潮效果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防潮包的防潮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