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盆栽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疏排水功能的多层垂直盆栽绿化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盆栽由于其绿化、装饰、美观等效果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观赏价值极高的各类盆景更是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摆放于家庭、办公场所等各个角落。
自然植物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外,并且也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现有的各种盆栽通常在花盆底部形成透气孔,保持透气。然而,由于培植土壤本身透水性很强,浇入盆栽中的水分很快就会渗出,从花盆底部的透气孔,甚至是花盆底部本身流出,并且种植土也会从花盆底部透气孔渗出,造成污染。另外,水分的流出也造成盆栽培养者需要不断的补充浇水,带来了生活的不便,也浪费了水资源。
另外,由于现有城市居住空间有限,能够用于种植盆栽的地方更是小之又小,盆栽直接放置于阳台上,不仅杂乱,而且部分喜阳盆栽照射不到阳光,不利于生长。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多层垂直盆栽绿化种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垂直盆栽绿化种植结构,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阳台空间,使不同位置的盆栽都能照射到阳光,为盆栽的生长提供更佳的环境;而且充分利用水源,不会污染环境,又整洁、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垂直盆栽绿化种植结构,包括盆栽、放置所述盆栽或集水池的绿化支架和与所述绿化支架连接的底座;
所述盆栽包括盆栽容器和铺设于所述盆栽容器内的土层,所述土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碎石层、粗砂层、中沙层、细沙层和混合园土层,在所述碎石层的底部设置一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从所述碎石层穿过所述盆栽容器的底部;
所述混合园土层与所述细沙层之间设有水平网板,所述水平网板的网孔的尺寸为0.2-1mm2,且所述网孔在水平网板上均匀间隔排布;
所述绿化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架本体和沿所述支架本体周向设置的用于放置盆栽或集水池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到下端依次设有至少三层,且最下层用于安装集水池,其余层用于放置盆栽,且上层所述盆栽与下一层的所述盆栽一一对应,且上层所述盆栽的排水管插入下一层相对应的所述盆栽内,倒数第二层的所述盆栽内的排水管插入最下层所述集水池内;
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出水阀门;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源装置和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绿化支架的下端连接,且能驱动所述绿化支架旋转。
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合园土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河沙20-30份,园土20-40份,谷糠灰10-15份,草炭土30-50份,蛭石10-15份,河沙8-10份,腐叶土3-5份,骨粉1-2份和有机肥2-3份;
其中,所述园土的ph为6-7;所述河沙的ph为6.5-7.0,所述谷糠灰的ph为6.5-7.5;所述草炭土为高位草炭土或中位草炭土,且所述草炭土的粒径为15-25mm;所述蛭石为在1000-1100℃高温下膨胀而成的云母状镁硅酸盐,且所述蛭石的粒径为2-6mm;所述河沙的粒径为1-2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细沙层的细沙的粒径为0.5-1mm,所述中沙层的粒径为1-2mm,所述粗砂层的粒径为3-4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碎石层为鹅卵石,且规格大的鹅卵石铺在下面,规格小的鹅卵石铺在上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4-6cm;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中沙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细沙层的厚度为3-4cm;且所述碎石层、粗砂层、中沙层和细沙层的总厚度不超过18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园土为菜园、果园或竹园的表层砂壤土。
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合园土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河沙15-25份,园土25-35份和谷糠灰12-15份,草炭土40-50份,蛭石12-15份,河沙8-9份,腐叶土4-5份,骨粉1-1.5份和有机肥2.5-3份;
其中,所述草炭土为高位草炭土,且所述草炭土的粒径为15-20mm;所述蛭石为在1000℃高温下膨胀而成的云母状镁硅酸盐,且所述蛭石的粒径为2-4mm;所述河沙的粒径为1.5-2mm。
进一步地说,每一所述盆栽内的排水管设有至少两根,且所述排水管为直径1-3cm的聚氯乙烯管。
进一步地说,所述混合园土层的厚度为8-15cm。
进一步地说,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优点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发明的盆栽在绿化支架上呈层状排布,且上层盆栽的排水管插入下一层相对应的盆栽内,倒数第二层的盆栽内的排水管插入最下层集水池内,这种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水源,从上层浇入的水,在不能被本层盆栽完全吸收时,会通过排水管流入下一层的盆栽内,若还有多余的水,最终会流入集水池内,不会污染环境;
二、本发明的绿化支架下端的底座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能够驱动绿化支架自动旋转,保证位于绿化支架不同支撑层上、不同位置的盆栽都能照射到阳光,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促进盆栽的生长;
三、由于本发明的集水池的出水管道上设有出水阀门,能够有通过出水阀门将集水池的水放出,重新用于浇灌盆栽,真正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四、本发明的盆栽内从下到上依次为碎石层、粗砂层、中沙层、细沙层和混合园土层,土层结构合理,混合园土层为盆栽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然后依次是粒径逐渐增大的细沙层、中沙层、粗砂层和碎石层,盆栽根部的水分会自然疏导到底部的碎石层,多余的水分会流入下一层的盆栽内,而且这种土层设计,透气性和保水性俱佳;
五、本发明的绿化结构为层状绿植支架,既节约空间,又整洁、美观;
六、本发明的盆栽的混合园土层包括河沙、园土、谷糠灰、草炭土、蛭石、河沙、腐叶土、骨粉和有机肥,克服了单纯园土易板结不透气的缺点,土质疏松且比较肥沃,透气性和透水性佳,为盆栽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七、本发明的混合园土层和细沙层之间设有水平网板,且水平网板的网孔大小设计合理,而植物的根部由于受到水平网板的限制,导致大部分根须都生长在水平网板上方,只有须根可透过网孔并通过泥土孔隙的毛细作用,吸收水平网板下方的水分,从而既保障了水分的吸收,又可防止烂根现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盆栽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盆栽1、盆栽容器11、碎石层12、粗砂层13、中沙层14、细沙层15、混合园土层16、水平网板17、集水池2、出水管道21、出水阀门22、支架本体31、支撑层32、底座4、排水管5、电源装置6、驱动电机7和操作按钮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多层垂直盆栽绿化种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盆栽1、放置所述盆栽1或集水池2的绿化支架和与所述绿化支架连接的底座4;
所述盆栽1包括盆栽容器11和铺设于所述盆栽容器11内的土层,所述土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碎石层12、粗砂层13、中沙层14、细沙层15和混合园土层16,在所述碎石层12的底部设置一根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从所述碎石层12穿过所述盆栽容器11的底部;
所述混合园土层16与所述细沙层15之间设有水平网板17,所述水平网板17的网孔的尺寸为0.2-1mm2,且所述网孔在水平网板上均匀间隔排布;
所述绿化支架包括纵向设置的支架本体31和沿所述支架本体31周向设置的用于放置盆栽或集水池的支撑层32,所述支撑层32从所述支架本体31的上端到下端依次设有至少三层,且最下层用于安装集水池2,其余层用于放置盆栽1,且上层所述盆栽1与下一层的所述盆栽1一一对应,且上层所述盆栽1的排水管5插入下一层相对应的所述盆栽1内,倒数第二层的所述盆栽1内的排水管5插入最下层所述集水池2内;
所述集水池2的底部设有出水管道21,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出水阀门22;
所述底座4内设有电源装置6和与所述电源装置6电连接的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所述绿化支架的下端连接,且能驱动所述绿化支架旋转。
所述混合园土层16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河沙20-30份,园土20-40份,谷糠灰10-15份,草炭土30-50份,蛭石10-15份,河沙8-10份,腐叶土3-5份,骨粉1-2份和有机肥2-3份;
其中,所述园土的ph为6-7;所述河沙的ph为6.5-7.0,所述谷糠灰的ph为6.5-7.5;所述草炭土为高位草炭土或中位草炭土,且所述草炭土的粒径为15-25mm;所述蛭石为在1000-1100℃高温下膨胀而成的云母状镁硅酸盐,且所述蛭石的粒径为2-6mm;所述河沙的粒径为1-2mm。
优选的,所述混合园土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河沙15-25份,园土25-35份和谷糠灰12-15份,草炭土40-50份,蛭石12-15份,河沙8-9份,腐叶土4-5份,骨粉1-1.5份和有机肥2.5-3份;
其中,所述草炭土为高位草炭土,且所述草炭土的粒径为15-20mm;所述蛭石为在1000℃高温下膨胀而成的云母状镁硅酸盐,且所述蛭石的粒径为2-4mm;所述河沙的粒径为1.5-2mm。
所述细沙层15的细沙的粒径为0.5-1mm,所述中沙层14的粒径为1-2mm,所述粗砂层13的粒径为3-4mm。
优选的,所述细沙层的细沙的粒径为0.5-0.8mm,所述中沙层的粒径为1-1.5mm,所述粗砂层的粒径为3-3.5mm。
所述碎石层12为鹅卵石,且规格大的鹅卵石铺在下面,规格小的鹅卵石铺在上面。
所述碎石层12的厚度为4-6cm;所述粗砂层13的厚度为3-5cm;所述中沙层14的厚度为3-5cm;所述细沙层15的厚度为3-4cm;且所述碎石层、粗砂层、中沙层和细沙层的总厚度不超过18cm。
所述园土为菜园、果园或竹园的表层砂壤土。
每一所述盆栽1内的排水管5设有至少两根,且所述排水管5为直径1-3cm的聚氯乙烯管。
所述混合园土层16的厚度为8-15cm。
所述底座4的外侧设有操作按钮8,所述操作按钮8与所述电源装置6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本发明的盆栽在绿化支架上呈层状排布,且上层盆栽的排水管插入下一层相对应的盆栽内,倒数第二层的盆栽内的排水管插入最下层集水池内,这种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水源,从上层浇入的水,在不能被本层盆栽完全吸收时,会通过排水管流入下一层的盆栽内,若还有多余的水,最终会流入集水池内,不会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绿化支架下端的底座内安装有电机,电机能够驱动绿化支架自动旋转,保证位于绿化支架不同支撑层上、不同位置的盆栽都能照射到阳光,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促进盆栽的生长;
由于本发明的集水池的出水管道上设有出水阀门,能够有通过出水阀门将集水池的水放出,重新用于浇灌盆栽,真正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盆栽内从下到上依次为碎石层、粗砂层、中沙层、细沙层和混合园土层,土层结构合理,混合园土层为盆栽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然后依次是粒径逐渐增大的细沙层、中沙层、粗砂层和碎石层,盆栽根部的水分会自然疏导到底部的碎石层,多余的水分会流入下一层的盆栽内,而且这种土层设计,透气性和保水性俱佳;
本发明的混合园土层和细沙层之间设有水平网板,且水平网板的网孔大小设计合理,而植物的根部由于受到水平网板的限制,导致大部分根须都生长在水平网板上方,只有须根可透过网孔并通过泥土孔隙的毛细作用,吸收水平网板下方的水分,从而既保障了水分的吸收,又可防止烂根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