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播种机,特别是一种温室大棚用全自动无人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现有播种机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多行汽油机驱动,地头人工转向掉头;另一种是少行锂电驱动,地头人工转向。两种播种机都无法克服摆脱人工干预,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动播种和掉头的播种装置,这使得播种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基于目前的播种机行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现状,我们研制了全自动化无人干预的自动播种设备,该设备具有播种行数多,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使用该设备播种,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仅在设备异常报警时需要人工检查种子数量是否需要添加即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用全自动无人播种机,该温室大棚用全自动无人播种机能巧妙利用温室大棚内架设的加热管道,进行自动行走及播种,并能在地头实现自动转向掉头,从而自动化程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大棚用全自动无人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加热管道、转向平台和换垄导轨;
播种机本体包括机架、行走滚轮、料筒和转向滚轮。
行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滚轮均同轴固定套设在水平转轴上,水平转轴的转动由固设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所驱动。
料筒同轴固定套设在位于两个行走滚轮间的水平转轴上,料筒上设置有放种孔和沿圆周方向布设的落种孔。
转向滚轮位于两个行走滚轮的对称轴线上,转向滚轮与两个行走滚轮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转向滚轮通过悬挂臂与机架相连接,转向滚轮由固设在悬挂臂或机架上的转向电机驱动旋转。
温室大棚内设置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加热管道,每根加热管道均沿地垄的长度方向布设;位于相邻两根加热管道之间的大棚地块为一垄大棚地垄。
每根加热管道均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填充有热水或热气。
每根加热管道的顶面均为能与行走滚轮滑动配合的滑轨面,相邻两根加热管道之间的间距与两个行走滚轮之间的间距相等。
每根加热管道的末端各设置有一个转向平台,每个转向平台均能转动。
相邻两根加热管道末端的转向平台呈对角线布置。
每个转向平台的外侧各同心设置有一个半圆形的所述换垄导轨,换垄导轨的两个自由端均位于相应大棚地垄的中心轴线上;换垄导轨能与转向滚轮滑动配合。
每个转向平台上均设置有能与行走滚轮相卡合的弧形凹槽,转向平台的底部设置有与大棚地块转动配合的转轴,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大棚地块或加热管道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向平台固定连接;当转向平台上无承压荷载时,转向平台在扭簧的作用下,使弧形凹槽与对应的加热管道处于同一个平面。
转向平台的前端设置有撞块,播种机本体前端设置有能与撞块相碰撞接触的接近开关。
每根加热管道上均设置有能自动喷洒的喷孔。
换垄导轨的高度大于加热管道的高度,转向滚轮的直径小于行走滚轮的直径。
播种机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料筒前端的挖沟杆和设置在料筒后端的掩土板。
播种机本体还包括推手。
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播种机本体无线连接。
每根加热管道内填充有的热水或热气的温度能够调节。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巧妙利用温室大棚内架设的加热管道,进行自动行走及播种,并能在地头实现自动转向掉头,从而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一种温室大棚用全自动无人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行走滚轮与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行走滚轮与转向滚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显示了大棚地垄中加热管道、转向平台以及转向导轨的布设示意图。
图5显示了转向平台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有:
10.播种机本体;
11.机架;12.行走滚轮;121.驱动电机;13.料筒;14.转向滚轮;141.转向电机;142.悬挂臂;15.挖沟杆;16.掩土板;17.推手;18.等腰三角形;
20.大棚地垄;
21.加热管道;22.转向平台;221.弧形凹槽;222.转轴;223.扭簧;224.撞块;23.转向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温室大棚用全自动无人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10、加热管道21、转向平台22和换垄导轨23。
播种机本体包括机架11、行走滚轮12、料筒13和转向滚轮14。
行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滚轮均同轴固定套设在水平转轴上,水平转轴的转动由固设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121所驱动。
料筒同轴固定套设在位于两个行走滚轮间的水平转轴上,水平转轴转动带动料筒转动。
料筒上设置有放种孔和沿圆周方向布设的落种孔。料筒上同轴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落种环带,落种环带之间的间距也即为播种的横向行距。
每个落种环带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有若干个落种孔,落种孔之间的间距也即为播种的纵向行距。
另外,水平转轴的长度优选能够伸缩,位于水平转轴上的料筒优选为拼接形成,长度亦能够伸缩,因而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大棚地垄。
转向滚轮位于两个行走滚轮的对称轴线上,转向滚轮与两个行走滚轮的连线构成等腰三角形18。
转向滚轮通过悬挂臂142与机架相连接,转向滚轮由固设在悬挂臂或机架上的转向电机141驱动旋转。
进一步,播种机本体还优选包括挖沟杆、掩土板、推手和遥控器。
挖沟杆设置在料筒的前端,掩土板设置在料筒的后端。
上述遥控器与播种机本体无线连接。
上述推手和遥控器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播种机具有自动和人工控制两种作业模式,当作业地块具备自动作业条件时可以使用自动模式进行无人工干预作业。当地块不连续,比如只有几垄可以播种,另外几垄处于收获期或者生长期,则可以使用人工遥控作业。人工遥控作业时,可使用设备自带的遥控器实现设备的前进,加速,减速,停车等功能。地头的掉头可以使用转向平台的自动旋转定位功能,也可人工实现掉头作业。
温室大棚内设置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加热管道21,每根加热管道均沿地垄的长度方向布设;位于相邻两根加热管道之间的大棚地块为一垄大棚地垄20。
每根加热管道均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填充有热水或热气。其中,热水或热气的温度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温室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每根加热管道上均设置有能自动喷洒的喷孔。这样,通过对喷孔的启闭时间控制,即能实现对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的自动浇水灌溉以及湿度补充。
每根加热管道的顶面均为能与行走滚轮滑动配合的滑轨面,相邻两根加热管道之间的间距与两个行走滚轮之间的间距相等。
每根加热管道的末端各设置有一个转向平台22,每个转向平台均能转动。
相邻两根加热管道末端的转向平台呈对角线布置。
每个转向平台的外侧各同心设置有一个半圆形的换垄导轨23,换垄导轨的两个自由端均位于相应大棚地垄的中心轴线上;换垄导轨能与转向滚轮滑动配合。
每个转向平台上均设置有能与行走滚轮相卡合的弧形凹槽221,转向平台的底部设置有与大棚地块转动配合的转轴222,转轴上套设有扭簧223;扭簧的一端与大棚地块或加热管道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向平台固定连接;当转向平台上无承压荷载时,转向平台在扭簧的作用下,使弧形凹槽与对应的加热管道处于同一个平面。
转向平台的前端设置有撞块224,播种机本体前端设置有能与撞块相碰撞接触的接近开关。
进一步,上述换垄导轨的高度大于加热管道的高度,转向滚轮的直径小于行走滚轮的直径。这样,能够避免播种时,转向滚轮对已播种的大棚地垄的碰触。
播种过程如下,无人播种机中的驱动电机工作,行走滚轮沿着加热管道进行自动行走滚动;与此同时,位于两个行走滚轮之间的水平转轴转动,料筒转动,实现固定横向行距和纵向行距的自动播种,播种效率高。
当无人播种机行驶至地头时,其中一个行走滚轮行驶至转向平台,并进入弧形凹槽,接近开关与撞块碰撞接触,转向滚轮行驶至换垄导轨上。此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转向电机工作,转向滚轮沿着换垄导轨行驶,与转向平台接触的行走滚轮跟随转向平台进行旋转。当转向滚轮行驶至换垄导轨末端时,无人播种机实现掉头,另一个行走滚轮与另一个大棚地垄中的加热管道接触。然后,转向电机停止工作,驱动电机工作,无人播种机的行走滚轮离开转向平台,开始另一个大棚地垄的播种左右,转向平台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如此反复直至温室大棚内的播种作业完成为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