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991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之一,它能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线虫和螨类的害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bt在发酵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伴孢晶体,当伴孢晶体被昆虫取食后能在昆虫的碱性肠道下被活化成具有活性的片段。这些片段能与昆虫中肠中的上皮细胞特异性结合,进而发生毒性作用,最终导致昆虫死亡。虽然当前bt农药制剂已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在施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田间持效期短,有效成分易降解,容易受到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达不到稳定长效的杀虫效果。

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是指材料的尺寸在1~100nm尺度范围,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单元因而使其具有特殊的效应,如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等,这些效应使得纳米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磁学等性能发生变化。例如一些原本不导电的块材,在某一个纳米级界限时会开始导电。纳米技术产品开始在高科技、军事领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涉及农药制剂行业。已有研究表明,利用纳米材料作为基质或载体,可以降低农药的用量,提高药效。

纳米氢氧化镁具有六方相的层状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强吸附性能等特点,其在酸性废水处理、重金属脱除、无机阻燃填充剂、医药行业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期的研究表明,纳米氢氧化镁制备简单,成本低,且对动物体和细胞的毒性很低,因而它被称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纳米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当前苏云金芽孢杆菌粉剂杀虫活性较低,不能抗紫外等问题。

本发明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制备种子液:取标准菌株bthd73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中,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然后用接种环挑取单斑接种于5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30℃,200rpm培养箱中振荡培养12小时,得到种子液;

(2)制备bt发酵液:取步骤(1)的种子液,按2%的体积比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中,于30℃,200rpm培养箱中振荡培养,直到芽孢脱落量以及伴孢晶体的含量均为50%,得到bt发酵液;

(3)制备胞晶混合物:将上述发酵液调节ph值至4.5,然后8000rpm,离心30分钟收集沉淀物,得到胞晶混合物;

(4)制备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按质量份组配,取步骤(3)的胞晶混合物5~18份、纳米氢氧化镁2~8份,搅拌混匀;加入乳化剂0.1~0.4份、增稠剂0.1~0.25份、分散剂0.1~0.4份、展着剂0.5~2.0份、防冻剂1.0~2.5份,搅拌混匀;在60℃条件下烘至含水率为5%,取出,研磨粉碎,过75微米的筛,得到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

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按质量份组配:取步骤(3)的胞晶混合物12份、纳米氢氧化镁6份,搅拌混匀;加入乳化剂0.2份、增稠剂0.15份、分散剂0.3份、展着剂1份、防冻剂1.5份,搅拌混匀。

步骤(4)中所述的按质量份组配:取步骤(3)的胞晶混合物5份、纳米氢氧化镁4份,搅拌混匀;加入乳化剂0.3份、增稠剂0.2份、分散剂0.2份、展着剂0.5份、防冻剂2份,搅拌混匀。

步骤(4)中所述的乳化剂为吐温60、增稠剂为黄原胶、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展着剂为油酸钠、防冻剂为异丙醇。

所述纳米氢氧化镁,由市场购得。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之处:

1、本发明以纳米氢氧化镁作为载体,加入吐温60作为乳化剂,黄原胶作为增稠剂,木质素磺酸钙作为分散剂,油酸钠作为展着剂,异丙醇作为防冻剂。且添加了新的载体、新的助剂,弥补了当前bt粉剂的缺陷。

2、本发明的bt可湿性粉剂中,以纳米氢氧化镁作为bt胞晶混合物的载体,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并且能够有效的保护bt有效成分,在强紫外照射4.5h后仍能维持很高的生物活性,比不含纳米氢氧化镁的bt可湿性粉剂的致死率高5倍。

3、本发明的bt可湿性粉剂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与仅含胞晶混合物的粉剂相比,其生物活性提高了12倍;并且本发明的胞晶混合物的用量少,仅含6~18%,而现有的bt可湿性粉剂胞晶混合物含量一般为50%,cn102027999a专利的胞晶混合物含量达50%~70%,相比之下,本发明的bt可湿性粉剂,大大降低了胞晶混合物的用量,具有防治效率高且社会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一、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种子液:取标准菌株bthd73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中,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然后用接种环挑取单斑接种于5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30℃,200rpm培养箱中振荡培养12小时,得到种子液;所述的lb固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10g/l,琼脂粉5g/l;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10g/l,ph值7.0。

(2)制备bt发酵液:取步骤(1)的种子液,按2%的体积比接种至10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30℃,200rpm培养箱中振荡培养,直到芽孢脱落量以及伴孢晶体的含量均为50%,得到bt发酵液;

(3)制备胞晶混合物:将上述发酵液调节ph值至4.5,然后8000rpm,离心30分钟收集沉淀物,得到胞晶混合物;

(4)制备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按质量份组配,取步骤(3)的胞晶混合物12份、纳米氢氧化镁6份,搅拌混匀;加入乳化剂0.2份、增稠剂0.15份、分散剂0.3份、展着剂1份、防冻剂1.5份,搅拌混匀,在60℃条件下烘至含水率为5%,取出,研磨粉碎,过75微米的筛,得到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二、一种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的生物活性测定

1、确定bt胞晶混合物的质量,利用棉铃虫2龄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具体测定方法为:配置新鲜的饲料至96孔板中,往孔板中均匀的加入不同重量百分比的胞晶混合物。每孔加入3只幼虫,每个处理重复12次。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同时以加入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处理后置于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14h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幼虫的生长状况,记录死亡数,计算校正死亡率。

表1不同质量胞晶混合物的生物活性

注:发酵菌株为bthd73标准菌株。供试昆虫为棉铃虫,按标准进行饲养并生测。从表1可以看出,hd73胞晶混合物对棉铃虫的杀虫效果良好。计算得到其lc50值为104.2ug/l。

2、确定纳米氢氧化镁的含量,固定胞晶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2%,具体配比以及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配比的胞晶混合物和纳米氢氧化镁的生物活性

从表2可以看出,胞晶混合物和纳米氢氧化镁的质量分别为12%和6%时对供试昆虫的杀虫效率最好。

3、考察不同比例的助剂成分对其杀虫效果的影响。固定胞晶混合物和纳米氢氧化镁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2%和6%,根据不同助剂单组份对bt杀虫活性的影响,本发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了l16=5因素4水平实验,并测定了4组试验产品对供试昆虫的生物活性。各原料配比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配比助剂(重量百分比)的bt可湿性粉剂的生物活性

注:除去各组分的含量,余量为水。如表3所示,2号组产品的生物活性最高。即hd73胞晶混合物、纳米氢氧化镁、吐温20、黄原胶、木质素磺酸钙、油酸钠和异丙醇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2%、6%、0.2%、0.15%、0.3%、1.0%、1.5%。

4、对于表3中组别2的样品,测定了其lc50。结果表明,组别2的lc50值为8.75ug/l,与单独的胞晶混合物粉剂相比,生物活性提高了12倍。

5、使用表3中组别2的配方,考察强紫外照射下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的杀虫活性。取10g样品溶解在100ml的蒸馏水中,置于254nm紫外灯30cm处照射不同的时间,然后测定其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同时以不含纳米氢氧化镁的bt可湿性粉剂为对照(ck),对比经紫外照射后两种可湿性粉剂的校正死亡率。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含纳米氢氧化镁bt可湿性粉剂的抗紫外性能

从表4可以看出,相同紫外照射条件下(4.5h)含纳米氢氧化镁的bt可湿性粉剂对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为75.2%,比未含纳米氢氧化镁的bt可湿性粉剂的致死率高5倍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