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蛴螬的白僵菌颗粒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3209阅读:23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治蛴螬的白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蛴螬(holotrichiadiomphaliah.morosa)为鞘翅目金龟甲的幼虫,别名核桃虫、白土蚕,其食性杂、食量大,栖息于地下。蛴螬危害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是国内外公认难于测报和防治的重大土栖性害虫。蛴螬时常造成根茎严重受损,植株萎蔫死亡,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大面积保护性耕作体制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的蛴螬虫口密度不断上升,导致危害加重。由于蛴螬的生物习性和生活环境特点,使化学农药的施用和防治效果受到限制,而且频繁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残留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界人士担忧。

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虫生真菌在害虫的持续控制及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属半知菌亚门,白僵菌属,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杀虫谱广,杀虫力强,易于培养和大量生产,因此,成为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虫生真菌。目前,在生物防治蛴螬方面,主要利用白僵菌进行防治,虽然白僵菌对蛴螬具有毒杀作用,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但是白僵菌制剂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失去活性,导致防治效果降低,应用成本增加。因此,白僵菌的推广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生防工作主要集中在筛选和诱导抗逆性强的菌株,而且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蛴螬,提高其在环境中稳定性、延长持效期,需要将球孢白僵菌的侵染体加工成不同的制剂产品。

国内外已研制出的真菌杀虫剂剂型有原粉剂、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微胶囊剂、颗粒剂和混合剂。其中,颗粒剂不仅便于投撒,而且为白僵菌提供有利的生存和定殖微环境,进而提高生防真菌对环境的抗逆性和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是防止地下害虫的理想剂型。球孢白僵菌颗粒剂型是以特定的生产工艺程序将其有效成分(一般为分生孢子)按照一定的比例与载体、助剂等其它组分加工而成的松散颗粒状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蛴螬的白僵菌颗粒制剂,主要用于蛴螬危害较重的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备上述白僵菌颗粒制剂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白僵菌颗粒剂,其按照重量百分比包含:白僵菌孢子粉1~20%、载体70~90%、溶剂油1~20%、粘合剂0.05~3%、增效剂1~2%、抗紫外剂1~5%、促活剂1~3%和崩解剂0.5~2%以及适量的水分,其中孢子粉含孢量为1.5~3.5×1010个/g,活孢率大于85%。在其制备的过程中,基于白僵菌颗粒剂的总组分,加水量为16~20wt%。

根据本发明的白僵菌颗粒剂,其中,所述的载体为选自甜菜粉、滑石粉、膨润土、高岭土中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甜菜粉。甜菜粉自身带有的紫色,可以减缓紫外线对白僵菌孢子的损坏,使其保持较高的活力。同时,甜菜粉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可以作为引诱剂来吸引诱杀蛴螬,增加白僵菌孢子粉的杀虫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白僵菌颗粒剂,其中,所述的溶剂油为玉米油、色拉油和医用石蜡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玉米油,作为助剂油,可以明显降低造粒过程中对白僵菌孢子的机械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白僵菌颗粒剂,其中,所述的粘合剂为可溶性淀粉和糊精。

根据本发明的白僵菌颗粒剂,其中,所述的增效剂为灭幼脲3号和甲壳素、黄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白僵菌颗粒剂,其中,所述的抗紫外剂为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中一种或两种。

根据本发明的白僵菌颗粒剂,其中,所述的促活剂为海藻糖和酪氨酸。酪氨酸可以显著提高白僵菌孢子的萌发率,海藻糖可以降低造粒过程中对白僵菌孢子的热损伤。

根据本申请的制备白僵菌颗粒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白僵菌孢子粉与载体、抗紫外剂、促活剂、增效剂和崩解剂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得到白僵菌混合粉体;

(2)将粘合剂溶解配制成水溶液,再按配比加入溶剂油、分散剂均匀混合,得到粘合剂混合液;

(3)将粘合剂混合液按配比加入到白僵菌混合粉体中,挤压造粒,干燥得到白僵菌颗粒剂。

本申请的优点:①本制剂选用的白僵菌孢子粉是对蛴螬具有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bqlu1,已于2015年11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cgmccno.11618。②本制剂减少部分助剂的添加,减少了颗粒制剂的加工成本。③本制剂利用甜菜粉作为载体,具有较高的甜香味,可以吸引诱杀蛴螬,增加白僵菌孢子粉的杀虫效率。④本制剂利用甜菜本身带有的深紫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减缓白僵菌孢子在环境中对于紫外线的损坏程度,使孢子保持较高的活力。⑤本制剂添加少量的促活剂和合适的水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造粒过程中对孢子的损伤,更好地保证了白僵菌孢子的萌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蛴螬被白僵菌颗粒剂第5d处理后的感染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剂、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下述实施例中的sady培养基为萨氏培养基,其具体配方为葡萄糖40g,琼脂20g,酵母浸膏10g,水1000ml。

实施例1白僵菌颗粒制剂的配制

1.1孢子粉的制备

(1)配制萨氏培养基(sady):准确称取葡萄糖40g,琼脂20g,酵母浸膏10g,水1000ml,按照同等比例配制所需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20min,冷却到50℃,在无菌操作台中将培养基导入到无菌培养皿中。

(2)在sady平板培养基上接种球孢白僵菌,并与28℃条件下培养7~9天,当培养基表面包裹一层淡黄色或黄色的孢子粉时,用吸水纸或烘过的报纸覆盖,在35℃除湿后36h后取出。

1.2菌粉混合配置

准确称取白僵菌孢子粉80~100g、载体680~720g、溶剂油45~60ml、粘合剂15~25g、增效剂50~65g、抗紫外剂18~20g、促活剂15~20g和崩解剂8~10g,将上述材料混合,碾压成粒,干燥后即制得白僵菌颗粒制剂。

实施例2载体对白僵菌活力的影响

分别称取载体各1g,置于灭过菌的装有玻璃珠和含有0.1%的吐温-80的试管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浸泡后24h离心取上清液。取适量孢子粉,置于灭过菌的装有玻璃珠的试管中,加入上述载体上清液,涡旋震荡制成浓度为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分别吸取100ul,接种到sday培养基上。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培养玻片随机取10个视野计算萌发率,有明显芽管长出耳朵记为萌发,以同批次、同处理的贮存在以0.1%的吐温-80配制的孢悬液作为空白对照。

表1不同载体对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方差分析显示,供试的5种载体对白僵菌的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f=1.256,p=0.2463)。不同载体作用下,孢子的萌发率为51.53~64.31%,其中最低为滑石粉,最高为甜菜粉(如表1)。

实施例3载体对孢子贮存活性的影响

将孢子粉与灭过菌的各载体按质量5:95比例混合均匀,分装到1.5ml的离心管中,密封后分别贮存在3℃、15℃和25℃,定期于1周、2周、3周、4周后取出,检测单位质量所含的活孢量(菌落数),每种载体6个重复,以纯孢子分作为对照。

不同载体对孢子的贮存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而同一载体在不同温度下对孢子的贮存活性的影响是一致的。相对于纯孢子粉的贮存,钙质膨润土、高岭土、滑石粉、甜菜粉都可以延缓孢子的失活;但凹凸棒土不利于孢子贮藏。

实施例4室内防治方法

本次研究在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a203以花生为农作物来防治蛴螬,利用制成的白僵菌颗粒制剂进行防治三个月后调查和研究,以粉剂、乳剂、油剂作为对比,并以空白作为对照,每处理调查100株,以被害株数、虫孔数、僵虫数、活虫数、蛀虫隧道长度和100株花生的平均产量为调查对象。

防治调查的数据(表2)显示:白僵菌粉剂、悬乳剂、油剂、和颗粒剂与对照组相比均对花生蛴螬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蛴螬对花生虫蛀的隧道长度变短,僵虫或死虫的数量增加,以及花生的平均产量的提高。白僵菌颗粒制剂与白僵菌粉剂、悬乳剂、和油剂相比较,蛴螬虫蛀的隧道最短、僵虫数量最多,花生产量最高,综合防治效果最好;施用白僵菌粉剂的花生,蛴螬虫蛀的隧道要比悬乳剂略深,并且僵虫的数量和花生的产量都是相对较少,综合防治效果最差;油剂和悬乳剂相比较,油剂的隧道略短,僵虫数量略多和花生的产量略高,但其和白僵菌颗粒制剂相比,其贮存条件和施用方式来说相对比较繁琐。总体相对比较,白僵菌颗粒制剂的防治效果与其它剂型比较,在产量上与死虫率以及施用方式上是最具有优势的。

表2不同白僵菌制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