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驴喂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1357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乳驴喂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畜饲喂装置,特别是一种乳驴喂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驴肉餐饮及阿胶行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毛驴饲养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提高母驴利用效率和降低驴驹出生死亡率,多采取集中配种,因毛驴孕期上下浮动较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过程中出现很多早产驹和弱驹,且产后很多母驴产奶量低,甚至根本没有奶,另外还有一些初产母驴和部分经产母驴拒绝哺乳,这都严重影响驴驹的早期发育,甚至导致驴驹死亡。

目前实践中多采用人工挤奶,装入奶瓶喂养和配制动物专用奶粉复原乳装桶后喂养两种方式饲喂。然而早春季节,气温较低,无法保证接近母乳温度,引起乳驴应激性腹泻。在大规模繁殖场,驴驹较多的情况,奶瓶缺奶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驴驹吃不饱的情况,影响驴驹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缺奶时可以进行报警提示并具有加温功能的乳驴喂奶装置。

本乳驴喂奶装置包括盛奶容器、支架、输奶管、进气装置、若干奶嘴和蠕动泵;所述支架包括两条支撑腿、横管、挂杆和托板,所述托板固定于横管一端;所述盛奶容器悬挂于上述挂杆上;所述输奶管包含一根总管与若干支路,各支路通过三通与总管相连,上述总管一端插入盛奶容器,各支路末端连接各个奶嘴;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空气过滤器,上述进气管一端通过三通与插入盛奶容器的输奶管的总管一端相连,另一端连接空气过滤器后开放;所述蠕动泵包括固定板、圆形转盘和带减速机的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包括底板和侧钩板,其横截面呈L形,其底板上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圆形转盘设置在通孔内,带减速机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圆形转盘中心上,圆形转盘外表面与底板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圆形转盘外缘上设有两个水平轴,每个水平轴上套有两个滚轮,输奶管的总管设置在两个滚轮和侧钩板之间,该段输奶管内填充海绵,上述蠕动泵固定于所述托板上;所述奶嘴由硅胶制成,固定于支架的横管上。

本乳驴喂奶装置工作时,通过蠕动泵挤压输奶管,使奶源缓慢流入输奶管的支路,输奶管内的海绵可以增加液流阻力,一方面保证控制液流速度、保证液流稳定,一方面乳驴需要用力吮吸才能完成饮奶,可以强化乳驴吮吸反应。

作为优化,本乳驴喂奶装置还包括缺奶报警装置,所述缺奶报警装置包括电源、常开型开关、报警灯和蜂鸣报警器,上述部件串联成回路。更为优化的,本乳驴喂奶装置所述盛奶容器为奶桶,包括奶瓶、外壳、底盖、弹簧,所述底盖一侧通过销轴连接于外壳上,另一侧通过卡扣与上述外壳固定,所述弹簧固定于底盖内侧,所述奶瓶通过弹簧吊挂在外壳内,所述常开型开关为触点开关,固定于奶桶的底盖内侧,奶瓶空瓶时弹簧长度刚好使奶瓶瓶底挤压触点开关。

当奶瓶内有奶时,由于重力作用,弹簧被拉伸,长度较长,奶瓶瓶底不能挤压触点开关,触电开关处于开放状态,电路不能接通;随着奶瓶内液体奶减少,弹簧长度缩短,受到弹簧牵引,奶瓶逐渐上升;无奶后,弹簧牵引奶瓶至最高位同时挤压触点开关,触点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路接通,报警灯和蜂鸣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添加液体奶。

作为优化,所述盛奶容器为奶袋,包括塑料密封袋与磁铁片,所述常开型开关为常开型干簧管开关,所述奶袋近袋口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口袋式插口,且正反相对,上述常开型干簧管插入一面的口袋式插口内,磁铁片插入对面的口袋式插口内。

当奶袋内有奶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奶集中于袋口处,将塑料密封袋正反两面撑开,奶袋厚度较大,磁铁片与常开型干簧管开关被隔离,电路不能接通;无奶后,塑料密封袋变瘪,正反两面贴合,磁铁片与常开型干簧管开关贴近,在磁力吸引下,常开型干簧管开关闭合,电路接通,报警灯和蜂鸣报警器发出警报。

作为优化,本乳驴喂奶装置还包括辅助加热器,所述辅助加热器包括加热内芯、温控器、温度感应装置、保温层、外壳和盖子,上述外壳的前端有开孔与所述奶嘴大小相当,上述加热内芯固定于盖子,包括若干U型加热管,呈棒状,顶端串连温控器,底端串联温度感应装置,所述输奶管支路卷绕其上,通过开孔连接到对应奶嘴上,所述盖子通过卡扣固定于外壳上。

当温度感应装置检测到液体奶温度到达设定温度下限时,加热管发热,对缠绕在加热内芯上输奶管内液体奶进行加热,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停止加热。

作为优化,本乳驴喂奶装置中支架的橫管内直径大于输奶管外径,且间隔一定距离有孔洞,其孔径大于输奶管外径,所述输奶管各支路布施于上述橫管内,由上述孔洞穿出与所述奶嘴相连。如此设计可以防止乳驴撕咬,意外破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滴漏情况的发生,

作为优化,所述外管一侧开有螺纹孔,通过穿设在螺纹孔旋钮螺钉,挤压、固定内管。调节挂杆高度及奶嘴离地高度,适应不同时期驴驹身高。

本乳驴喂奶装置易于培养犊驴形成正常的吮吸习惯,且可以对饮用奶进行加温,缺奶时可对饲养人员进行提醒,节省人力,适合大规模毛驴养殖场喂养刚出生的犊驴,也可适用于其他初生大牲畜的规模化饲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乳驴喂奶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乳驴喂奶装置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乳驴喂奶装置奶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乳驴喂奶装置奶桶的缺奶报警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乳驴喂奶装置辅助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乳驴喂奶装置奶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乳驴喂奶装置奶袋的缺奶报警电路开放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乳驴喂奶装置奶袋的缺奶报警电路闭合状态示意图

其中,1-奶桶,101-奶瓶,102-弹簧,103-外壳,104-底盖,201-总管,202-支路,203-海绵,3-进气装置,4-蠕动泵,401-圆形转盘,402-滚轮,403-侧钩板,501-挂杆,502-横管,503-托板,504-外管,505-内管,506-旋钮螺钉,6-奶嘴,701-触点开关,702-报警灯,703-蜂鸣报警器,704-电源,705-常开型干簧管开关,8-辅助加热器,801-外壳,802-盖子,803-保温层,804-加热内芯,805-温控器,806-温度感应装置,9-奶袋,901-磁铁片,902-口袋式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4所示,本乳驴喂奶装置,包括奶桶1、支架、输奶管、进气装置3、蠕动泵4、若干奶嘴6、缺奶报警装置和辅助加热器8;所述奶桶1包括奶瓶101、弹簧102、外壳103、底盖104,所述底盖104一侧通过销轴连接于外壳103上,另一侧通过卡扣与外壳103固定,所述弹簧102固定于底盖104内侧,所述奶瓶101通过弹簧102吊挂在外壳103内;所述支架包括两条支撑腿、挂杆501、横管502和托板503,所述托板503固定于横管502一端;所述橫管502内直径大于输奶管外径,且间隔一定距离有孔洞,其孔径大于输奶管外径,所述支撑腿和挂杆501包括外管504与内管505,所述外管504一侧开有螺纹孔,通过穿设在螺纹孔旋钮螺钉506,挤压、固定内管505。

所述奶桶1固定于上述挂杆501上;所述输奶管包含一根总管201与若干支路202,各支路202通过三通与总管201相连,上述总管201一端插入奶桶1内,各支路202布施于上述橫管502内,各支路202末端由上述孔洞穿出与所述奶嘴6相连;所述进气装置3包括进气管和空气过滤器,上述进气管一端通过三通与插入盛奶容器的输奶管的总管201一端相连,另一端连接空气过滤器后开放;所述蠕动泵4包括固定板、圆形转盘401和带减速机的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包括底板和侧钩板403,其横截面呈L形,其底板上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圆形转盘401设置在通孔内,带减速机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圆形转盘401中心上,圆形转盘401外表面与底板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圆形转盘401外缘上设有两个水平轴,每个水平轴上套有两个滚轮402,输奶管的总管201设置在两个滚轮402和侧钩板403之间,该段输奶管内填充海绵203,上述蠕动泵4固定于所述托板503上;所述奶嘴6由硅胶制成,固定于支架的横管502上;所述缺奶报警装置包括电源704、触点开关701、报警灯702和蜂鸣报警器703,上述部件通过串接组成回路,所述触点开关701固定于奶桶的底盖104内侧,奶瓶101空瓶时弹簧102长度刚好使奶瓶101瓶底挤压触点开关701;所述辅助加热器8包括加热内芯804、温控器805、温度感应装置806、保温层803、外壳801和盖子802,上述外壳801的前端有开孔与所述奶嘴6大小相当,上述加热内芯804固定于盖子802上,包括若干U型加热管,呈棒状,顶端串连温控器805,底端串联温度感应装置806,所述输奶管支路202卷绕其上,通过开孔连接到对应奶嘴6上,所述盖子802通过卡扣固定于外壳801上。

实施方式二:如图5~7所示,本乳驴喂奶装置的盛奶容器以奶袋9代替奶桶1,以常开型干簧管开关705代替触点开关701,其余如实施方式一。所述奶袋9包括塑料密封袋与磁铁片901,上述奶袋9近袋口处正反两面分别设有口袋式插口902,且正反相对,上述常开型干簧管开关705插入一面的口袋式插口902内,磁铁片插入对面的口袋式插口902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