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犊牛岛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阶段的小牛。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养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动物幼畜出生后,营养物质由母体血液供给变为胃肠道消化供给,其生存环境由恒温过渡到变温、由无菌过渡到有菌。小牛在犊牛时期,其瘤胃内的菌群、肌肉组织以及瘤胃内的吸收营养物质的表皮细胞,都在不断发育和完善。这一时期的犊牛,其肠胃的免疫力较低,因此饮食上的要求较高。
犊牛单栏饲养,即犊牛岛饲养,便于工人对犊牛和其生活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能够避免犊牛间互相吸吮、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降低下痢和胃肠炎的发病几率,可将犊牛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犊牛单栏饲养也可以保证牛群快速增长。传统的犊牛颗粒料、水、奶的饲喂装置,包括圆台状的饲喂桶和用于固定饲喂桶的铁圈。这种饲喂装置在饲喂犊牛过程中,饲喂桶经常会被打翻在地,因素一是犊牛本身的习性,因素二是这种常见的饲喂桶固定方式并不牢靠。通过观察发现,犊牛通过嘴咬饲喂桶的上部边缘以及用头拱饲喂桶的底部都可以把桶从支架上打翻到地上。打翻水桶会导致犊牛饮水不及时;打翻饲料桶会造成饲料颗粒散落牛床,导致犊牛采食污染的饲料,使犊牛感染疾病几率增加,影响犊牛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的饲喂装置的犊牛容易打翻饲喂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饲料桶被犊牛打翻的犊牛岛饲喂装置。
一种犊牛岛饲喂装置包括饲喂桶、用于安放饲喂桶的环状的支撑架,所述饲喂桶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凸起,且所有的凸起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包括上阻挡层、下支撑层、侧连接部,所述侧连接部的上端与上阻挡层连接,侧连接部的下端与下支撑层连接,所述上阻挡层、下支撑层、侧连接部一体成型,上阻挡层和下支撑层的间距大于饲喂桶的凸起的厚度,上阻挡层包括若干阻挡部,阻挡部的个数与饲喂桶的凸起的个数相同,相邻的阻挡部之间有间隙,且阻挡部之间的间隙大于饲喂桶的凸起的宽度,所述下支撑层为具有预定宽度的环状结构,下支撑层的内环的直径大于饲喂桶的凸起的根部到饲喂桶的轴线的距离且小于饲喂桶的凸起的顶部到饲喂桶的轴线的距离,下支撑层的外环的直径大于饲喂桶的凸起的顶部到饲喂桶的轴线的距离,以使饲喂桶放置在下支撑层上。
优选的,所述饲喂桶为上端的横截面大、下端的横截面小的圆台状。
优选的,所述饲喂桶的凸起与饲喂桶的上端口的距离为饲喂桶的侧壁的高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饲喂桶的上端口的直径为30厘米,饲喂桶的高度为40厘米。
优选的,所述饲喂桶设置三个凸起,支撑架相应的设置三个阻挡部,饲喂桶的凸起从阻挡部之间的空隙落下,饲喂桶转动后,饲喂桶的凸起卡在下支撑层和阻挡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饲喂桶的内壁设有刻度标识,以帮助饲养员控制向饲喂桶中添加的水量。
优选的,所述饲喂桶的外壁上设置温度计,以检测饲喂桶内的水温以及环境温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犊牛岛饲喂装置通过饲喂桶上的凸起与支撑架的配合,能够使饲喂桶较为牢固地放置在支撑架上,防止犊牛打翻饲喂桶,使饲喂桶产生污染,影响犊牛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犊牛岛饲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饲喂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犊牛岛饲喂装置10、饲喂桶20、凸起201、支撑架30、上阻挡层301、阻挡部3011、下支撑层302、侧连接部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请参看图1、图2和图3,一种犊牛岛饲喂装置10包括饲喂桶20、用于安放饲喂桶20的环状的支撑架30,所述饲喂桶20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凸起,且所有的凸起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30包括上阻挡层301、下支撑层302、侧连接部303,所述侧连接部303的上端与上阻挡层301连接,侧连接部303的下端与下支撑层302连接,所述上阻挡层301、下支撑层302、侧连接部303一体成型,上阻挡层301和下支撑层302的间距大于饲喂桶20的凸起的厚度,上阻挡层301包括若干阻挡部3011,阻挡部3011的个数与饲喂桶20的凸起的个数相同,相邻的阻挡部3011之间有间隙,且阻挡部3011之间的间隙大于饲喂桶20的凸起的宽度,所述下支撑层302为具有预定宽度的环状结构,下支撑层302的内环的直径大于饲喂桶20的凸起的根部到饲喂桶20的轴线的距离且小于饲喂桶20的凸起的顶部到饲喂桶20的轴线的距离,下支撑层302的外环的直径大于饲喂桶20的凸起的顶部到饲喂桶20的轴线的距离,以使饲喂桶20放置在下支撑层302上。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30悬挂在牛棚的顶梁上,或架设在牛栏上,或配合地面设施固定在地上。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饲喂桶20和支撑架30采用同一材质的塑料或不锈钢。
设置在饲喂桶20上的凸起201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焊接、胶粘、热熔等方式与饲喂桶20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桶20为上端的横截面大、下端的横截面小的圆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桶20的凸起到饲喂桶20的上端口的距离为饲喂桶20的侧壁的高度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桶20的上端口的直径为30厘米,饲喂桶20的高度为4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桶20设置三个凸起,支撑架30相应的设置三个阻挡部3011,饲喂桶20的凸起从阻挡部3011之间的空隙落下,饲喂桶20转动后,饲喂桶20的凸起卡在下支撑层302和阻挡部3011之间。
犊牛的饮用水放置时间越长,水体中滋生的致病菌就越多,这就会影响犊牛的健康,导致犊牛腹泻等问题的发生。因此饲喂桶20不能盛放过多的水。但是如果饲喂桶20盛放的水过少,那么饲养员又要多次添水,增加劳动强度。所以控制饲喂桶20的水量很重要。犊牛每天都在发育,饮水量也会逐渐增大。如果通过人的经验和目测往饲喂桶20中添加水,水量就不太好控制。因此,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桶20的内壁设有刻度标识,以帮助饲养员控制向饲喂桶20中添加的水量。
刻度标识可以采用刻槽、喷漆等形式标在饲喂桶20的内壁上。
犊牛的饮用水温度过低,也会对犊牛的肠胃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冬季,饮用水的温度很容易过低。因此,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桶20的外壁上设置温度计,以检测饲喂桶20内的水温以及环境温度。
当饲养员看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过低时,就重新为犊牛更换新水。
传统的饲喂桶由于需要放置在铁圈上,所以饲喂桶的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本实用新型的饲喂桶20的凸起201与支撑架30的配合,使饲喂桶20的形状不再局限于圆台状,也可为圆柱状。而圆柱状的饲喂桶20的加工难度要比圆台状的饲喂桶20的加工难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犊牛岛饲喂装置10在使用时,饲喂桶20上的凸起201从支撑架30的相邻的阻挡部3011之间的空隙落下,使饲喂桶20架设在支撑架30的下支撑层302上;转动饲喂桶20后,饲喂桶20的凸起201卡在阻挡部3011与下支撑层302之间。如此无论犊牛从饲喂桶20的底部拱还是用嘴从饲喂桶20的上边缘咬,都不会把饲喂桶20从支撑架30打翻。如此,饲喂桶20会更清洁,减少了犊牛的得病几率。同时也延长了饲喂桶2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