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喷药装置的大蒜覆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097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蒜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喷药装置的大蒜覆膜器。



背景技术:

大蒜地膜覆盖栽培能大大改善其生长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增产和提高商品率的作用,地膜覆盖栽培能使蒜头增产30%,蒜薹增产25%;大蒜秋季播种后,应立即浇透水,2-3日之后,根据土壤墒情人工在地表面上喷洒除草剂,随即进行地膜覆盖,大蒜地膜覆盖的作用一是保温防冻、二是保肥水、三是除草,除草效果的关键在于土壤表面必须均匀喷洒足量的除草剂,从而在土壤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药膜,才能杜绝杂草无间隙萌生,一旦除草剂喷洒不均匀或者药膜在作业时部分被破坏,就会萌生杂草,给后期大蒜除草带来极大困难,除草过程会损毁覆盖的地膜,进而严重影响大蒜蒜头及蒜薹的产量。

由于大蒜覆膜前,每667平方米需浇水100立方米左右,土壤含水量较高,无法采取机械化作业,无论是覆膜还是喷药都是人工操作。目前使用的覆膜器其操作方法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缺点,一是整个覆膜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单人背负着喷雾器先喷洒一遍除草剂,随后第二步再进行覆膜,不能单人同时既喷药又覆膜;二是喷雾器只有一个喷头,在喷药过程中需要左右兼顾,造成喷洒不均匀药量不足,而且刚形成的药膜在作业时不可避免的踩踏破坏;三是覆膜时会再一次的踩踏破坏药膜。

综上所述,整个操作过程不仅不能足量均匀喷洒药物,难以形成完整的药膜,而且刚形成的药膜在作业时,不可避免的被人为踩踏破坏,除草效果差;操作时不能单人同时既喷药又覆膜,需要两遍工序,费时又费力,工作效率低,一旦除草不彻底会严重影响大蒜蒜头及蒜薹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喷药除草效果好,覆膜与喷药可以同步进行,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一种带有喷药装置的大蒜覆膜器。在大蒜覆膜器的前端增设喷药装置,喷药装置上设有多个喷头,药物喷洒均匀足量,前面喷药后面覆膜,避免因人工作业踩踏破坏药膜,整个过程本实用新型将覆膜、压膜、喷药工序结合在一起,可以由一人独立控制机械操作,覆膜整齐,质量好,除草效果最佳、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通过对比试验使用本实用新型喷药后杂草的存活率平均在1%之内,相比其他大蒜覆膜器降低了8-12个百分点,能使蒜头增产15%,蒜薹增产12%。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喷药装置的大蒜覆膜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纵梁1、纵梁1后端下面垂直对称设有短外套管2、与短外套管2的两端套结的内套管一3、与内套管一3的外端转动连接的压膜滚轮4、压膜滚轮4的两侧设有一对刮泥刀片5和刮泥刀片支撑架6、纵梁1中后部的上面垂直对称设有长外套管7、与长外套管7的两端套结的内套管二8、与内套管二8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的立套管9和套结于立套管9内的吊杆10、吊杆10的下端套结于垂直对称设置在纵梁1中部下方的钢管1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的前部下面垂直对称设有塑料药液管12、塑料药液管12的中部设有固定连接且相通的U型橡胶软管13、塑料药液管12的下面等距离设有若干个喷头15、塑料药液管12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管17、输液管17的另一端连接有背负式电动喷雾器19。

所述的塑料药液管12通过手紧固定螺栓14固定于纵梁1上,松动螺栓可抽拉塑料药液管12改变其长度。

所述的喷头15上设有开关16,关闭或开启开关,可控制喷头15使用的数量。

所述的输液管17上设有总开关18。

所述的纵梁1的前端设有把手20。

所述的短外套管2、长外套管7和立套管9上均设有手紧固定螺栓14,通过松动螺栓可抽拉内套管一3、内套管二8和吊杆10的长度。

所述的钢管11用来穿入套结塑料薄膜卷内的纸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喷药除草效果好,覆膜与喷药可以同步进行,便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

二是本实用新型在大蒜覆膜器的前端增设喷药装置,喷药装置上设有多个喷头,药物喷洒均匀足量,前面喷药后面覆膜,避免了人工作业踩踏破坏药膜,整个过程本实用新型将覆膜、压膜、喷药工序结合在一起,可以由单人独立控制机械操作,覆膜整齐,质量好,除草效果最佳。

三是本实用新型喷药后杂草的存活率平均在1%之内,相比其他大蒜覆膜器降低了8-12个百分点。

四是本实用新型增产显著,能使蒜头增产15%,蒜薹增产1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梁,2、短外套管,3、内套管一,4、压膜滚轮,5、刮泥刀片,6、刮泥刀片支撑架,7、长外套管,8、内套管二,9、立套管,10、吊杆,11、钢管,12、塑料药液管,13、U型橡胶软管,14、手紧固定螺栓,15、喷头,16、开关,17、输液管,18、总开关,19、背负式电动喷雾器,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喷药装置的大蒜覆膜器,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纵梁1、纵梁1后端下面垂直对称设有短外套管2、与短外套管2的两端套结的内套管一3、与内套管一3的外端转动连接的压膜滚轮4、压膜滚轮4的两侧设有一对刮泥刀片5和刮泥刀片支撑架6、纵梁1中后部的上面垂直对称设有长外套管7、与长外套管7的两端套结的内套管二8、与内套管二8在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的立套管9和套结于立套管9内的吊杆10、吊杆10的下端套结于垂直对称设置在纵梁1中部下方的钢管1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梁1的前部下面垂直对称设有塑料药液管12、塑料药液管12的中部设有固定连接且相通的U型橡胶软管13、塑料药液管12的下面等距离设有3个喷头15、塑料药液管12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管17、输液管17的另一端连接有背负式电动喷雾器19。

所述的塑料药液管12通过手紧固定螺栓14固定于纵梁1上,松动螺栓可抽拉塑料药液管12改变其长度。

所述的喷头15上设有开关16,关闭或开启开关,可控制喷头15使用的数量。

所述的输液管17上设有总开关18。

所述的纵梁1的前端设有把手20。

所述的短外套管2、长外套管7和立套管9上均设有手紧固定螺栓14,通过松动螺栓可抽拉内套管一3、内套管二8和吊杆10的长度。

所述的钢管11用来穿入套结塑料薄膜卷内的纸筒。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松动手紧固定螺栓14调整好压膜滚轮4之间的宽度,两吊杆10之间的宽度,塑料薄膜卷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及塑料药液管12的长度。

2、把塑料薄膜卷套入钢管11上,然后用手扯开薄膜头端,用压膜滚轮4压实。

3、连接输液管17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19。

4、选择合适的喷头15的个数,打开开关16。

5、打开总开关18,调节好用药量。

6、背好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手握把手20,打开电动开关,正走退走均可,喷出的药液在人体后面,双脚不会踩踏沾粘地表面上的药膜。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成本低廉,覆膜整齐,质量好,效率高,除草效果最佳,增产显著。

附:本实用新型的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目的

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除草效果、增产幅度。

二、实验方法

1、人员:单人参与整个实验过程;

2、开始时间:2015年10月10日-12日同时浇水、2015年10月12日-16日同时覆膜;

3、实验工具和用品:本实用新型的大蒜覆膜器(以下简称A)和现有大蒜覆膜器(以下简称B)各选一台,选用同一规格的大蒜薄膜;

4、实验地块:在三个不同的区域,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的耕地上分别选择3块实验地;共9块实验地,每块实验地上划分4个实验小区,共36个实验小区,每个实验小区为667平方米;

5、除草剂类型:选用配比、助剂相同的乙草胺乳油、施田补乳油和恶草酮的复配剂;

6、实验小区划分:在每块实验地上的4个实验小区内,间隔使用A和B,各2个实验小区;在各自的2个实验小区内使用配比、助剂相同的乙草胺乳油、施田补乳油和恶草酮的复配剂;

7、喷药方法:采用A的多个喷头喷雾和直接采用B自身的单个喷头喷雾;

8、药物浓度和用量:在同一块实验地里,使用不同的覆膜器所使用的药液浓度和用量相同;

9、覆膜用时记录:详细记录下A和B完成各个实验小区覆膜的用时;

10、验证除草效果的时间和抽查取样方法:于2016年3月26日,在每个实验小区内随机选择10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为1平方米;在每个取样点内清点杂草数目。

11、计量蒜薹和蒜头产量:于2016年5月10日,统一收获蒜薹,称重,计算每个实验小区的单产,于2016年6月3日,统一收获鲜蒜头,称重,计算每个实验小区的单产。

三、实验结果

1、选用A完成单个实验小区覆膜平均用时为32分钟;选用B完成单个实验小区覆膜平均用时为58分钟;

2、选用A覆膜喷药各实验小区平均杂草存活率为0.36%;选用B覆膜喷药各实验小区平均杂草存活率为9.23%;杂草存活率的计算方法是每100平方厘米内杂草的棵数。

3、选用A覆膜喷药各实验小区蒜薹平均亩产320.6公斤;选用B覆膜喷药各实验小区蒜薹平均亩产282.1公斤,增产幅度为12%;选用A覆膜喷药各实验小区鲜蒜头平均亩产2014.5公斤;选用B覆膜喷药各实验小区鲜蒜头平均亩产1712.3公斤,增产幅度为15%。

从以上实验结果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高、除草效果最佳、增产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