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40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淡水养殖的草鱼、鲢鱼、鳙鱼、青鱼等鱼类在湖泊中不能自然产卵、孵化,必须使用孵化环道等孵化设施进行人工孵化,才能获得规格一致、数量充足的鱼苗,在人工孵化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洁的孵化用水,而孵化用水的来源则是引用的湖泊水、河道水、池塘水等水体,这些水体在使用前须经过滤处理,传统的过滤方式是在过滤池入口端使用立起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由于水体高度不一致,上下压力不一致,对过滤网底部压力大,往往过滤网损毁过快,并且过滤后的水体还有一段距离暴露在外,在进入管道前不能形成全封闭,,易于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孵化率及鱼苗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水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是,过滤装置由过滤池、过滤网、过滤网挡墙、出水管、出水阀、排污管、排污阀组成,在蓄水池的一端设置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为长方形,过滤池长3-5米、宽1..2-1.8米、高1.5-2.5米,在过滤池端部上方至过滤池内侧底部延伸处之间的两侧墙壁内侧设置斜向的过滤网挡墙,所述过滤网挡墙与过滤池地面成45-60°角,所述过滤网倾斜放置于过滤网挡墙上方,过滤网的上端靠近过滤池端部上方,过滤网底部设置于过滤池内侧底部延伸处,过滤网两侧设置于过滤池两侧的斜向的过滤网挡墙上,过滤网与过滤池地面成45-60°角,在过滤池的端部下方设置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距过滤池底部30-50厘米,所述出水管由出水阀控制,所述排污管设置两处,在过滤池端部一侧的底部设置第一排污管,第一排污管由第一排污阀控制,在过滤池侧面的过滤网外侧底部设置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由第二排污阀控制。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过滤网斜向放置于过滤池内,由于过滤网与水体接触面积大,水体压力分散分布在过滤网上,减缓过滤网的老化损毁程度,过滤网使用时间长,过滤水体效果好,水体过滤后直接进入出水管,避免水体的二次污染,两套排污管可以分别对过滤网内外的污物进行排放,避免水体的反复污染,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对过滤网保护效果好,降低成本,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蓄水池,2过滤池,3过滤网,4出水阀,5出水管,6过滤网挡墙,7第一排污阀,8第一排污管,9第二排污阀,10第二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是,过滤装置由过滤池2、过滤网3、过滤网挡墙6、出水管5、出水阀4、排污管、排污阀组成,在蓄水池1的一端设置过滤池2,所述过滤池2为长方形,过滤池2长3-5米、宽1..2-1.8米、高1.5-2.5米,在过滤池2端部上方至过滤池2内侧底部延伸处之间的两侧墙壁内侧设置斜向的过滤网挡墙6,所述过滤网挡墙6与过滤池2地面成45-60°角,所述过滤网3倾斜放置于过滤网挡墙6上方,过滤网3的上端靠近过滤池2端部上方,过滤网3底部设置于过滤池2内侧底部延伸处,过滤网3两侧设置于过滤池2两侧的斜向的过滤网挡墙6上,过滤网3与过滤池2地面成45-60°角,在过滤池2的端部下方设置出水管5、出水管5的出水口距过滤池2底部30-50厘米,所述出水管5由出水阀4控制,所述排污管设置两处,在过滤池2端部一侧的底部设置第一排污管8,第一排污管8由第一排污阀7控制,在过滤池侧面的过滤网2外侧底部设置第二排污管10,第二排污管10由第二排污阀9控制。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过滤网3斜向放置于过滤池2内,由于过滤网3与水体接触面积大,水体压力分散分布在过滤网3上,减缓过滤网3的老化损毁程度,过滤网3使用时间长,过滤水体效果好,水体过滤后直接进入出水管5,避免水体的二次污染,两套排污管可以分别对过滤网3内外的污物进行排放,避免水体的反复污染,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对过滤网3保护效果好,降低成本,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