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7341阅读:1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驱动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驱动耙,尤其是一种通过液压驱动立式耕刀的结构,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用驱动耙整地作业中,由于所有耕刀串联布置,通过齿轮传动驱动立式耕刀,越接近主动轴受力越大,齿轮箱处承受较大工作载荷;虽然传动齿轮均布置在润滑箱内,但因中部载荷过大,经常出现断轴故障,且出现故障后需整体拆下所有串联齿轮进行维修,极大的浪费润滑油且维护效率非常低。为解决较大的工作载荷造成构件的损害,研究人员对驱动耙做了较多的改进及力学分析,形成了一些铲座结构。在可自动给齿轮箱降温的动力驱动耙(CN201220199839.9)中公布的驱动耙改善了变速箱因过载发热的问题,在齿轮箱外部加装了散热片,提升了齿轮箱的散热能力,避免了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密封圈等问题。在可拆卸耙刀的动力驱动耙(CN201220199823.8)中公布的一种动力驱动耙,对耙刀安装的方法做出了一定的改进,改善耙刀的更换效率,但驱动形式还是没有进行改善,只针对现有动力驱动耙容易断轴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提升更换效率的形式,变速箱和主动轴仍然承受较大的载荷,容易造成轴失效、断裂等问题。

目前,采用的驱动耙主要通过齿轮箱输出轴动力进行驱动,所有齿轮串联布置在润滑箱内,工作过程中所有阻力都集中到齿轮箱输出轴和主动轴,载荷过大,同时容易发热,造成系统密封失效。改进驱动耙的驱动形式有利于提高驱动耙工作效率,避免集中受力,提高机具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驱动耙存在的可靠性不足和载荷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驱动耙,该驱动耙的采用液压驱动形式,将机械硬驱动改为液压软驱动,有效防止受力集中,耕刀轴的受力性能;液压系统设有平衡阀,改善了耕刀旋转的同步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压驱动耙由左右挡板、马达固定梁、悬挂、平土框、若干个液压马达、齿轮油泵、油管一、平衡阀、油箱、油管二、镇压辊、支撑轮、立式耕刀、驱动轴、轴承座、圆螺母、骨架密封圈、滚子轴承、若干螺栓构成,机具以马达固定架为主体,两端装有左右挡板、上部装有悬挂、后部装有镇压辊及支撑轮,同时,液压马达与马达固定梁通过螺栓相连,其他液压附件布置在悬挂和马达固定梁中间;该机具工作时,拖拉机给油泵提供动力,油泵通过油管一连接平衡阀,平衡阀通过油管二连接液压马达,液压马达与驱动轴通过花键形式连接,立式耕刀连接在驱动轴下侧,当拖拉机提供动力后,高压液压油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各个液压马达,实现整地工作;改进驱动耙的驱动形式为液压驱动后,有利于提高驱动耙工作效率,避免集中受力,提高机具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各个独立液压马达驱动代替以前的齿轮串联驱动结构,合理利用液压特性,避免集中受理,将各个耕刀受力独立出去,改善了现有结构中所有阻力都集中到齿轮箱输出轴和主动轴,载荷过大,同时容易发热,造成系统密封失效的问题,有效提高驱动耙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中是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耙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是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耙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是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耙耙刀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是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耙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1中1.液压驱动耙由左右挡板,2.马达固定梁,3.悬挂,4.平土框,5.若干个液压马达,6.齿轮油泵,7.油管一,8.平衡阀,9.油箱,10.油管二。

图2中11.镇压辊,12.支撑轮。

图3中13.立式耕刀,14.驱动轴,15.轴承座,16.圆螺母,17.骨架密封圈,18.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马达固定架(2)两端装有左右挡板(1)、上部装有悬挂(3)、后部装有镇压辊(11)及支撑轮(12),同时,液压马达(5)与马达固定梁(2)通过螺栓相连,其他液压附件布置在悬挂(3)和马达固定梁(2)中间;在图3中,液压马达(5)与驱动轴(14)通过花键形式连接,立式耕刀(13)连接在驱动轴(14)下侧,轴承座(15)与马达固定梁(2)焊接,驱动轴(14)通过滚子轴承(18)固定在轴承座(15)中心,下端装有骨架密封圈(17);在图4中,齿轮油泵(6)通过油管一(7)连接平衡阀(8),平衡阀(8)通过油管二(10)连接液压马达(5),液压马达(5)与驱动轴(14)通过花键形式连接,立式耕刀(13)连接在驱动轴(14)下侧,该液压驱动耙,将机械硬驱动改为液压软驱动,有效防止受力集中,耕刀轴的受力性能;液压系统设有平衡阀,改善了耕刀旋转的同步性,有效提高驱动耙工作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