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413阅读:14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苹果套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苹果袋。



背景技术:

现在苹果套袋在操作过程需要人工对袋口进行折叠来实现封口,封口过程操作复杂,耗时耗力,并且机械很难模仿人工套袋的封口过程,难以实现套袋过程自动化。现有苹果袋在套袋后,幼果果皮可能与苹果袋内壁接触,使得果皮粗糙,产生果锈和日灼。所以,设计一种苹果袋对于现实的苹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苹果袋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苹果袋,具有结构简单,套袋封口操作方便,套袋效果好,同时适应人工和机械化套袋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苹果袋,包括包装袋本体3,所述的包装袋本体3为上端开口结构,在包装袋本体3开口内侧设置有可进行粘结的粘性条2,所述的包装袋本体3中部的正反面设置有起定型作用的定型条6,所述的包装袋本体3开口结构处等间距穿过有细环1。

所述的包装袋本体3开口结构上穿过细环1处设置有圆环套5,细环1穿过圆环套5。

所述的粘性条2上覆盖有可撕掉的覆盖层4。

所述粘性条2粘贴于所述包装袋本体3开口处的内表面且与细环1互不干涉。

所述细环1共三个且在包装袋本体3正反面开口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苹果袋的有益效果:

包装袋本体3开口的封闭由粘性条2的粘合实现,避免了以往果农需要将袋口多次折叠来封口的麻烦,套袋封口操作方便。由于包装袋本体3上穿有细环1,可以被机械末端执行器勾住并固定,适应机械化套袋的要求,能够提高果农套袋的工作效率。定型条6有一定塑性,在弯曲后可以保持变形的形状,从而保证包装袋本体3在使用过程中的鼓起,使得幼果表皮不与包装袋本体3的内壁接触,避免由此导致的果面粗糙,产生果锈和日灼,具有结构简单,无复杂结构,且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苹果袋,主要包括:细环1,粘性条2,包装袋本体3,粘性条覆盖层4,圆环套5,定型条6。

所述细环1穿于所述包装袋本体3开口处的外表面,所述细环1共三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包装袋本体3的开口处,所述细环1从所述圆环套5穿过,连接在所述包装袋本体3上。在机械化套袋时,机械末端执行器与细环1接触,起到固定苹果袋的作用。圆环套5起到生产时方便细环穿过,避免细环磨损的作用。

所述粘性条2粘贴于所述包装袋本体3开口处的内表面且与所述细环1互不干涉,所述粘性条2表面有覆盖层4,以避免苹果袋未使用时粘性条就将包装袋本体3的开口封闭。

所述粘性条2的粘贴作用将所述包装袋本体3的开口封闭,避免了以往繁琐的折叠封口过程,提高套袋效率。

所述定型条6固定于所述包装袋本体3正反面的外表面的中部,定型条6具有一定塑性,在受一定力弯曲后保持形变的状态,可在使用时保持所述包装袋本体3的鼓起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若为人工套袋,则在套袋前将包装袋本体3撑开,使在袋子两面的定型条6产生塑性变形,保持包装袋本体3的撑开状态,随后将粘性条2上的粘性条覆盖层4撕掉,暴露出粘性部分,将苹果装到袋中,待苹果完全进入后,将袋口揑合,袋口在粘性条的作用下会粘合,完成封口。若为机械套袋,则先将包装袋本体3撑开,使在袋子两面的定型条6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保持包装袋本体3的撑开状态,随后让机械末端执行器分别穿过三个细环1,起到固定苹果袋的作用,然后撕掉粘性条覆盖层4,暴露出粘性部分,将苹果装到袋中,待苹果完全进入后,使用机械末端执行器进行揑合,完成封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