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5342发布日期:2018-06-08 17:2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



背景技术:

食用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真菌多糖,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具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经常食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胆固醇、血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人们种植食用菌都是在塑料大棚中种植,但是,也有一些人希望能够亲自动手种植食用菌。食用菌栽培箱多为固定放置式,移动时需要人工双手或工具搬运,栽培箱内放置有培养土和食用菌等许多物质,其体积大、重量大,搬运移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解决现有技术固定式栽培箱体积大、重量大,搬运移动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腔体底部和四周设置有海绵体,所述海绵体上放置培养基,箱体的顶部长度方向两侧边上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上设置有吊挂孔,单侧所述边板上的所述吊挂孔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便于移动的底轮。

进一步的,所述吊挂孔上设置有挂钩,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吊绳、墙壁或挂钩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边板上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吊挂孔具体设置为通孔,且所述吊挂孔位于所述凹槽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吊挂孔具体设置为腰形通孔。

再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面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的宽度为W2,长度为L2;所述箱体的底部台阶面的宽度为W1,长度为L1,所述W1的尺寸小于所述W2的尺寸,所述L1的尺寸小于所述L2的尺寸。

再进一步的,所述底轮对称设置有四个,底轮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所述底轮具体采用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定位装置。

再进一步的,所述海绵体通过魔术贴粘结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箱,包括箱体、海绵体和底轮,通过在箱体的底部安装底轮,以便于种植后箱体的快速、省力的移动;箱体的顶部长度方向设有边板,通过在边板上设置吊挂孔,实现箱体的空间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可有效解决家庭种植食用菌的湿度问题,且操作简便、易行,便于存放,节约空间,达到家庭种植食用菌食用、观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海绵体;3、边板;301、凹槽;4、底轮;5、吊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吊挂式食用菌栽培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腔体底部和四周设置有海绵体2,所述海绵体2上放置培养基,箱体1的顶部长度方向两侧边上设置有边板3,所述边板3上设置有吊挂孔5,单侧所述边板3上的所述吊挂孔5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便于移动的底轮4。

具体来说,所述吊挂孔5上设置有挂钩,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吊绳、墙壁或挂钩上,以充分的利用空间。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台阶面和海绵体2的顶边之间设置有通风孔,以便于箱体叠放时的通风。

所述边板3上沿所述箱体1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凹槽301,所述吊挂孔5具体设置为通孔,且所述吊挂孔5位于所述凹槽301上。所述吊挂孔5具体设置为腰形通孔。所述箱体1可采用塑料模具一体成型,凹槽301的设置使得箱体1的整体壁厚均匀,成型时表面质量更好;且需要搬运时便于握紧两侧边缘。

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面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的宽度为W2,长度为L2;所述箱体1的底部台阶面的宽度为W1,长度为L1,所述W1的尺寸小于所述W2的尺寸,所述L1的尺寸小于所述L2的尺寸。底部台阶面小于顶部的台阶面,使用时可以摞起来存放,立体存放充分利用了空间,有效减少占地面积,且提高种植量。

所述底轮4对称设置有四个,底轮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箱体1的底面上,所述底轮4具体采用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定位装置。单箱移动或多箱移动时,只需要在底部的箱体下方连接上万向轮即可,其他箱体依次摞放,需要移动时,推动箱体或用拉钩挂在底部箱体的吊挂孔上,便可以轻松移动。底轮4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底轮4可以重复利用。

所述海绵体2通过魔术贴粘结在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海绵体2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存储水分,保持箱体内的湿度,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箱体1通过注塑成型,然后在箱体1的内部放上海绵体,海绵体直接铺放在箱体1的底部和侧壁上,或者直接通过魔术贴粘结在箱体内部,将万向轮安装在箱体的底部,然后将培养满菌丝的培养基放置在海绵体的上方,给海绵体注入适量的水分,保证培养基下部的湿度即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可以将多个种满食用菌的箱体叠放起来;还可以根据实际的空间,通过挂钩伸入到边板上的吊挂孔5内,将箱体挂到支架或者墙体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